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满洲国的五年计划

热度 1已有 753 次阅读2014-5-15 08:01 | 五年计划, 满洲国

         经济统制的第二个时期,即正规地执行经济统制时期,是从伪满产业开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1941)实施开始 的。

         1937年5月公布的《重要产业统制法》是实行经济统治的一项基本法令。此时,又成立了满洲重工业开发会社、昭和制钢所、满洲飞机制造会社、满洲汽车 制造会社等,积极地进行经济侵略。1938年2月,颁布了《总动员法》,其目的是为了国防上的需要动员和控制所有的人力、物力,为战争服务。1938年4 月制定了钢铁类统制法,把日满商事会社改组为特殊会社,统一掌握煤炭、钢铁、制铜、水泥、化工等产品。从此,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等,都 由日本实施了全面统制。

  农产品的经济统制,开始于1937年10月,当时制定了《棉花统制法》,成立了满洲棉花会社。1938年10月制定了《米谷管理法》,设立了满洲粮谷会 社。1939年制定了《粮谷调整法》。这样一来,就把农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价格等都统一控制起来。

         对消费物资的统制,是在全面地掌握了重要生产物资的统制以后实行的。1940年,随着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的实行,物价 逐渐高涨。另外,因该计划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采取了限制输入消费品的方针,从而使消费品的供应逐渐减少,造成了物价昂贵,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生活。 1940年6月,制定了《物价及物资统制法》,不仅规定了物价,连雇用工资、包工费、租赁费等也统一规定了。从此,所有的生活必需品实施了全面统制,尤其 是主要生活物品,如粮谷、煤、盐、糖、棉织品、植物油等等,采用了通帐制和票据制。如上所述,对重要生产资料和消费物资实施全面经济统制,在彻底榨取中国 人民的基础上推行经济侵略计划。这是经济统制的第二个时期的特征。

注:这我们都明白什么原因,投资过多了嘛,消费不足。

       伪满的经济是依附于日本的,完全是殖民地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由于不断地从日本输入原材 料和机械,使伪满更加深了对日本的依赖性。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急需各种战略物资,就强迫伪满政府以最低的价格卖给他们。钢铁———伪满对日支援的绝 大部分是生铁。当时,本溪生产的低磷铁(年产18~20万吨)全部都要供给日本海军。鞍山、本溪、大连、东边道的特殊钢原料,也都要送给日本。 煤炭———虽然伪满生产的煤自己还不够用,需要从华北买入300万吨,可是,抚顺生产的优质煤(年产60万吨)全部都要供给日本制铁用。石油———日本是 个没有石油资源的国家。抚顺石油年产18万吨,最初,伪满留10万吨,给日本8万吨。后来,为了增加给日本的数量,限制国内使用,汽车改用代用燃料(酒精代用)。于 是,每年给日本13万吨,全部交给海军燃料厂提炼,作为潜水艇用油。 铝———抚顺生产的铝,全部送给日本。 铅———杨家杖子、青杖子、岫岩生产的铅,全部供给日本海军生产蓄电池用。钼———杨家杖子生产的钼绝大部分送给日本。 黄金———伪满生产的黄金全部由伪满中央银行送到日本。白金———1944~1945年,伪满进行了白金的特别回收,回收后全部由伪满中央银行送到日本。 镁———营口生产的镁,年产量约100万吨,全部送到日本。飞机———满洲飞机制造会社每月能生产100架双人乘坐的练习机,全部供给日本军队。 武器 ———奉天兵工厂生产的步枪、机关枪、高射炮等,全部送给日本军队。船只———大连船舶会社每年1.5万吨的造船能力,完全为日本生产。在关东军监督下, 丹东建造的500艘帆船,全部供给日本。粮谷———据1944~1945年统计,伪满每年援助日本粮食300万吨,其中有180万吨是大豆,占了60%。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至1945年8月,日本从伪满掠夺去的物资是:生铁420万吨;原煤780万吨;液体燃料52万吨;铝1.2万吨;镁550 万吨;铅1.7万吨;钼3000吨;盐300万吨;黄金价值580万元;飞机4000架。此外,还有武器、特殊钢、白金、亚铅等等。

     日本从伪满掠夺粮谷的数量是:1940年160万吨;1941年180万吨;1942年220万吨;1943年260万吨;1944年300万吨。伪满实行的粮食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名义上说照顾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欺骗群众,完全是以日本人为中心 的配给制。主要粮食的配给标准是:日本人每人每月14公斤大米; 朝鲜人每人每月14公斤小米;中国人每人每月14公斤玉米、高粱米、小米;中国人、朝鲜人中的高级官吏和特殊会社的高级职员按日本人的标准配给。

老大的做法:

        实行凭粮本购买粮油,居民购粮的日期可以延期,不能超前。实行按工种定量标准供应,人体力劳动工人每月供粮45市斤,居民每人每月供粮28至29市斤。小 孩从一岁起,每人每月8市斤,每长一岁,定量增加2市斤,至高中为30市斤。1960年至1963年“自然灾害”时期,居民每人每月定量供应的杂粮占 60%至70%,最多时可达到80%,一般居民定量28市斤,如按80%计,杂粮22市斤4两,大米2市斤,白面3斤6两。白面分“七五面” 、 “八一面”两种。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无可讳言,那时吃过苦、挨过饿的人,见面的问候语是: “吃了吗﹖”

注:我就是说,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什么 “七五面” 、 “八一面” ,可专业了。我还问过面粉厂的人,咋这专业呢,呵呵

        白面是稀少的,玉米面是要天天吃的。玉米面可以作成玉米粥,俗称包谷面糊糊 、窝窝头、饼子、发糕,或白面玉米面的混合糕、白芍、甜菜 玉米面饼,玉米面压成的“钢丝面”等。居民采用“粮食食用增量法”即以瓜菜代饭的办法共度难关。

     以玉米碴子为主的“忆苦饭”在“文化大革命”中风行天下,玉米碴子、麸皮、豆腐渣、苜蓿菜等烹饪一番,倒进大盆内,吃时“狼吞虎咽”,如细嚼则难以下咽。

        粮票分三大类:一是全国通用粮票,雅号“满天飞”,没有地域限制;二是省市地县地方粮票,俗称“团团转”,只在本地区使用;三是专用粮票,居民到粮店购 粮,只允许购买当月的定量。上个世纪70年代初,食品便宜,—碗汤面条才四角钱,但必须有粮票,否则,交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扩展阅读:

沦陷时期“满业”对东北重工业的垄断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13682.html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就爱抬杠 2014-5-15 09:37
不是14公斤吗?
回复 gordon 2014-5-15 09:38
就爱抬杠: 不是14公斤吗?
看错了,sorry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1 05:34 , Processed in 0.0250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