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房地产到互联网金融,从互联网金融到优先股。连调了两次,神来之笔。
密室脱困,都是在没有路的情况下,生憋出一条路来,呵呵
境外资本流入+ 房贷 ——> 房地产 ——>互联网金融 ——> 优先股
××××××××××××××××××××××××××××××××××××××××××××××××××××××××××××××××××
经济增长链的内在动力决定于制度机制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之所以决定了厂商的原动力,是因为金融证券市场决定了企业的融资途径、融资程度与融资成本。
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是为创业者以及财富拥有者提供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但是,
仅有合理的产权与法治框架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调配不同时期的收入。为什么金融创新对社会财富增长、扩大本国经济的内在动力这么重要呢?
实际上,中国近几年在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这两种简单金融创新上的经历,即可证明金融创新的威力。
注:事实上,所谓那些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对
合理的产权与法治过分关注,而对金融创新关注不够。有时候也没办法,这是由价值观决定的。 或者说信仰,有钱人都是没良心的,呵呵
××××××××××××××××××××××××××××××××××××××××××××××××××××××××××××××××××
说到财富,我们会认为一个国家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其自然资源的多少。小时候上学,我们学到中国“地大物博”,并认识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中国是多么富有。我们看美国,我们发现美国也是“地大物博”,而且更富有。
两个国家的心从而更贴近,更坚定了我们的“地大物博” 更富有的观念。
但是,相比之下,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尤其是新加坡,它是靠填平一片海水、一块空地从无到有人造出来的。可是,到2002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63万美元,日本为2.8万美元,新加坡为2.47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4 600美元(按实际购买力计算)。这些数字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国的财富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然资源。
一个国家可以地小,物也不博,但它照样可以很富;同样地,一个国家可以“地大物博”,但并不一定就很富。这种现实显然对我们从小就学到的财富观念构成冲击。那么,一国的财富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世界各国贫富悬殊呢?既然中国、美国、俄罗斯与印度都“地大物博”,那么是什么使这些国家的财富状况千差万别呢?
注:近期看明清史学到的就是
大清和西班牙对输入型通胀都是束手无策的,反而荷兰走出来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和古老的中国告别,向荷兰学习,这是开天辟地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出口获得外汇收入,这在满清都可以做到,没有什么可惊奇的,中国本身就有经商的传统。
××××××××××××××××××××××××××××××××××××××××××××××××××××××××××××××××××
观念啊,观念,中国人太重工科,对理科太轻视。
但实际上,如果想成为先发国家,理科就要处于领先的地位。
正是“地大物博”财富观在专业选择、职业取向中的具体应用,以为只要中国有更多的工程师制造出更多的机器,从而就更“物博”了,财富就更多了。
直到近几年,人们还是认为像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这类社会科学既不造物,又不生财,所以普遍被认为不重要。 创新不是象中国人想的瞎试,瞎胡弄,以为只要解放思想,就可以无所不为、无法无天。
创新其实是谨慎的冒险。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民族还是一个婴儿。××××××××××××××××××××××××××××××××××××××××××××××××××××××××××××××××××
为看清
为什么一国的财富不只是由其自然资源决定,我们不妨把国民经济看成只有两组群体组成:厂商(公司)和居民(消费者)。
如果要使经济快速增长、使国家富强,厂商必须有激励、也愿意去扩大投资、扩大生产;当厂商利润增长时,居民的收入就会增加;当居民得到更高收入后,他们就会增加消费;这些增加的居民消费又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厂商去扩大投资、增加生产。这条经济增长链的任何环节都必须“运作正常”、缺一不可。比如,假如居民在收入增加后不是去增加消费,而是把更多收入储蓄起来,那么除非国外需求很强(靠出口来增长),否则经济增长链到这一步就被卡住了。
我们要说明的命题是:
经济增长链的内在动力决定于制度机制与金融创新。
注:很多人都爱谈制度,但是没有把这个道道讲透。
思维定势造成了一种僵化,僵化后就死磕,鸡蛋碰石头 或者 石头碰鸡蛋。
中国人的学术大都如此。
如果质疑是没问题的,那肯定是某一点你没搞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哎
中国的很多东西都是瞎解释
××××××××××××××××××××××××××××××××××××××××××××××××××××××××××××××××××
北京市自1978年来的城镇居民储蓄率(人均年储蓄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年的人均储蓄率为4.8%,随后年年上升,到1998为17.7%,1999年为18.3%。这种高积蓄率一直成为经济政策决策者的痛点:如何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呢?
当老百姓不肯花钱时,经济只能以出口为增长点。但像过去几年一样,在国际经济处于萧条时,出口增长就成为问题。以往的做法是:当出口吃紧而国内老百姓又不肯自愿花钱消费时,政府只好通过发行公债把银行储蓄借过来,代替老百姓花费。于是,
过去几年中政府只好增发国债,然后将借来的钱大量投入高速公路、桥梁和其他基建项目以及学校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