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的经济有相似性,但也有不同点。
相似性就是都面临 “借贷成本不能被现金流覆盖”的风险,不同点是中国政府是抵押债务,美国政府是信用债务。
中国政府是抵押债务,抵押物自行能有足够现金流偿还债务。西方政府债务是信用债务,是无担保的次级债,只能用税收支出后的财政盈余偿还,西方还是长期高额赤字,根本没有偿还能力。所以二者根本没有可比性。
中国的债务背后抵押的是高铁、高速路、储备土地等,是自身有收益或者可变现来偿债,偿债不用税收和政府财政取费的;西方则必须要税收才可以,但财政还赤字不断扩大,所以中国债券之优良对外国债券而言是天壤之别。
顺便再黑一下林毅夫, “借贷成本不能被现金流覆盖” ,这个不敢再整了,再整就会 “资产价格雪崩” ,秃鹰进场。
×××××××××××××××××××××××××××××××××××××××××××××××××××××××××××××××××××
2013年一个难题就是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走向,央行本来是很坚决的不放松流动性的,但六月的钱荒也让央行背上人为制造危机的诟病,而财政一直是想要宽松的,但政府负债问题和高额的负债成本也是让政府继续举债宽松成为不切实际。中国的货币流动性为什么不能宽松,背后就是美国QE ,我们挖了池子,在美国要从这个池子里面走的时候,不能宽松让这些货币流动性在中国既赚取了汇率又从资产价格上涨当中得利,这样的双响炮我们是损失不起和外汇储备顶不住的。
财政和货币背后,还有纠结的就是债务问题,中国的债务是抵押债务不是信用债务,抵押物本身的现金流可以还债,这保障了中国不是债务危机,但中国的流动性紧张利率高企对于负债者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而发展的压力更大,是否加大负债继续发展才是真正纠结的地方,就如我们要大力发展高铁,但铁路部门的负债率是最高的地方之一,你不纠结吗?
对于过剩产能是2013年的主要话题,中国现在是一个经济调整去产能的阶段,要去产能到底去谁的怎么去是一个难题,是中央很坚决地方很纠结的,如果抗拒则后果很严重的风险巨大,如果减掉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
到时候经济好了以后,谁没有淘汰谁有产能就是谁大赚的时候,被淘汰的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了,呵呵
×××××××××××××××××××××××××××××××××××××××××××××××××××××××××××××××××××
在中国挤水份有多方面的原因,每一届新领导核心在稳定领导地位以后都有挤上届领导水分的
动力,中央和地方都是如此,而当前中国上届领导的水分还特别多,我们的四万亿和随后产生的20万亿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际上是在08危机以后有一个极度宽松
的时期,给国内注入大量水分导致政府负债压力,此后的财政压力则非常大。同时这个压力大与中国政策转向也是有关的,中国走入了实际紧缩的时代,不是能够简
单的缓解的。虽然每一年的广义货币M2还要增加百分之十几,但以中国的高积累率、高利息、高增长,中国的商品规模的膨胀是超过货币增长速度的,所以笔者说
是是绝对意义上的宽松相对意义上的紧缩,因此有2013年全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通胀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通缩的结果,也有年中年终的流动性紧张,这样的态势在中国也会持续,原
因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看似冗余但以中国当前进口刚需和大宗商品涨价,以外汇储备能够维持中国经济的时间在缩短,相对安全性降低,中国的FDI已经2万亿美
元了,这个两万亿还没有计算在中国投资的增值,因此中国实际上是一个债务国,过度的宽松让外资套现也是受不了的,所以中国不会宽松,不宽松长期化的结果就
是必须充分的挤出水分,把资金的效率发挥出来。×××××××××××××××××××××××××××××××××××××××××××××××××××××××××××××××××××
外贸和投资都做不下去了;卖资产,换流动性,转型升级,这是必须的,不用什么理论来解释
将非核心业务分离出去,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使得企业能够在核心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还增加产品品种,
满足各种个性化消费需求。 企业规模要缩小这是没脾气的事
×××××××××××××××××××××××××××××××××××××××××××××××××××××××××××××××××××
其实老虎的 “钱荒在哪里 ” 写的非常好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27238-1-1.html
但是呢,对同一事实,每个人的解读不一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