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和1875年宪法的产生
已有 330 次阅读2013-4-2 15:33
|
的, 三, 共和国, 法兰西
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和1875年宪法的产生,兼答“为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1870年9月1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9月3日晚,一批巴黎市民率先自发走向街头,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废黜被俘的、应对战败负责的皇帝,实行共和制度。9月4日凌晨,更多的市民涌向了街头。当政的波拿巴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展开争斗,拥护共和的一些布朗基派成员和新雅各宾党人拟就了临时政府成员名单,共和派主要人物甘必大等人见状,立马也拟定了自己的临时政府成员名单,并巧借小资产阶级政治家罗什福尔声望,在市政厅宣布第三共和国诞生了。这在法国历史上称为“9月4日革命”。
临时政府基本上由共和派议员组成。他们在《致法国人民书》等公告中声称自己是“国防政府”,可是,对长驱直入的普鲁士军队却消极抵抗,谋求和谈。1871年2月8日,法国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老谋深算的投降派梯也尔当选并被国民议会任命为“行政权力的首脑”。2月26日,梯也尔与普鲁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条约。3月1日,国民议会批准了这一和约。3月17至18日的夜间,梯也尔派兵去蒙马特尔高地夺取国民自卫军的大炮,引发了巴黎人民起义,并建立了巴黎公社。5月底,梯也尔“成功地”制服了革命的巴黎。8月31日,议会通过“里韦提案”,授予梯也尔“共和国总统”职务,至此,梯也尔同时集议员、政府首脑和总统三职于一身,显赫至极。
然而,早在6月份,君主派就开始谋划并掀起了第三共和国时期第一次复辟活动的浪潮。1873年5月24日,在君主派、奥尔良派等反对派攻讦下,议会以多数不信任票迫使梯也尔挂冠而去,并把被恩格斯称为“法国最大的笨蛋”的麦克马洪元帅推上了总统宝座。麦克马洪授权布罗伊公爵组阁,很快就组成了清一色的君主派内阁。1874年5月16日,该内阁在共和派与正统派的夹击中倒台,西塞依将军领衔组阁。
在政治权力争夺斗争中,正统派与奥尔良派的自相残杀,为原在君主派中处于边缘地位的波拿巴派死灰复燃创造了条件。波拿巴派的重新崛起使共和派与君主派中的奥尔良派、正统派都意识到,在“9月4日革命”中被推翻的第二帝国完全有可能复辟,而这又是此三派中任何一派均不能接受的,于是,制止第二帝国复辟成了共和派与波旁两派的共同政治需要。
确立共和制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完成制宪工作。为了换取一部分奥尔良派议员对共和制的承认,共和派(分为温和与激进两派)同意了奥尔良派提出的建立参议院等要求。由此,在议会中开始形成了一个由温和共和派和奥尔良派组成的多数。当要求在宪法条文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数度被君主派议员否决后,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7年,连选后连任。”⑵1875年1月30日,该议案在议会以353票对352票,即一票之差获得通过,共和制终于被议会承认了。
从同年2月至7月,议会又先后通过了《关于参议院组织的法律》、《关于政权组织的法律》、《关于政权机关间组织的法律》三个宪法性法律⑶,瓦隆宪法修正案和这三个宪法性法律等统称为1875年宪法,亦称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以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体和1875年宪法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导致法国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民主共和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工业无产阶级的觉悟不断提高和实际推动;保皇党(君主派)内部矛盾复杂且争夺激烈;法国政局动荡。经过共和与帝制长期激烈的斗争⑷,虽然当时君主派的势力还很强大,但在法国特别是巴黎街头经常发生政变的情况下,共和派与君主派为制止波拿巴派第二帝国复辟,以超出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承认共和制的宪法,所以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注:第三共和国当然也有它的问题,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