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训练场上,指挥官们为如何走队列发愁。此时,解放军尚无统一的《队列条令》,士兵们的动作无法统一。199师师长李水清的阅兵教材是刘伯承留学苏联时撰写的一本小册子,以及国民党军队的《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步兵
操典》。
但这些教材也不能让李水清确切知道该怎么练。李回忆称:“这个老总来了说,不行,得改……那个老总来了又说,怎么能这样练呢,快改回来。怎么迈步、怎么甩袖、怎么挎枪,各说各的理儿,搞得大家无所依从。”
与此同时,海军方队的教练孙国桢正在按照英国的
操典来训练士兵。孙曾是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步兵基准兵,后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但孙国桢归国后,成为“重庆”舰起义军官之一,加入了新政权。训练中,孙国桢发现,海军方阵的队列虽然整齐,步伐却明显比其他方队慢。孙国桢不得不去其他队列参观,才发现差异:英国
操典中步速为每分钟114步,而《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步兵
操典》则是每分钟120步。
队列标准演变史
直到9月底,阅兵部队才被统一了方队规模等基本参数。数天后的开国大典上,阅兵部队以横排面12人,每个方队12个排面,每分钟120步的步速通过天安门广场。直到两年后,解放军有了自己的队列标准,军人的行进姿态和队列终于有章可循。
中国最早现代意义上的队列条令是1910年清政府颁布的《新定步兵操法》,内含单个教练、排教练、队(连)教练、营教练、标教练、协教练等项目。此时,清政府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军事思想,创建新军,学习西洋战法。
193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编印《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步兵
操典》套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步兵
操典》。主编张卓为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后任中央步校教育长。根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军
操典沿习自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新陆军,而日本则“学步自德国普鲁士军人”。这也是共产党军队队列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并令解放军队列如今依然带有德国式的影子。
1943年,八路军摘印了上述《步兵
操典》,分册出版,名为《民国二十四年步兵
操典摘要》,成为共产党军队历史上第一部队列条令。
建国后的1951年,总参谋部奉毛泽东之命,颁布《队列条令(草案)》,以及《内务条令(草案)》和《纪律条令(草案)》在全军试行。这些条令成为解放军此后各版本条令的依据。
此后,《队列条令》历经5次修订。现行《队列条令》为1997年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所签署颁发。《队列条令》通过步幅、步速、列、路、伍、翼等各种指标,规定了队列中士兵的每一个动作。
对于阅兵式中最为重要的
正步,《队列条
令》的要求是:“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
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
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
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齐步的步幅与
正步相同,但步速为每分钟116~122步。队列中,左右士兵两肘间距通常约10厘米,前后士兵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但需要时可作调整。
正步(英文称Goose-stepping,鹅步)源自普鲁士陆军,向来是军人训练严格的象征。二战期间,德军占领巴黎时的胜利阅兵,曾经踢
正步,令
正步在西方一度被认为是独裁的象征。美、英等国从不踢
正步,战后德国也不再踢
正步。
国民党军进入台湾后,保留了抗战前学自德式操典的正步,在1990年代正式废止踢正步。
如今,解放军的
正步与德国式和苏联式均有区别:持枪
正步时双手持枪,与德军不同而类似于俄军。徒手
正步时手臂弯曲,摆动至胸前,与俄军不同而类似于德军。这也是解放军
正步区别于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俄军和朝鲜军队的最明显标志:两国
正步均为双臂向下垂直不动,紧贴裤腿侧面中缝。此外,踢腿高度明显较低,行进中不具备跳跃性而是更加平稳,也令解放军阅兵与俄、朝等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