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最近读了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写的一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他最著名的一本书是《创新者的窘境》,其“颠覆性技术”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那么他用什么影响了世界呢?1997年,作者接到安迪.格鲁夫(时任英特尔公司董事长)邀请的电话,其后一年又接受威廉.科恩(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邀请,在分别面对以英特尔总裁和高层,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以及海、陆、空总司令时,他坚持只讲他的破坏性创新理论,不提供现成答案,因为他认为没有人会比英特尔公司和国防部本身更了解自身状况。他的理论直接催生出了英特尔赛扬处理器,他也为美国联合部队司令部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作者的这种坚持,也正是这本书最独特之处,他试图教会我们“如何思考”,而非告诉大家“答案是什么”。因此,即使探讨“人生”这样的宏大题旨,也能始终理性、实在、真诚。作者说:“我认为对于生活的基本问题并不存在所谓的特效药和快速方法。”虽然如此,他认为掌握好的原理,还是可以尽力做出预测,并且提前制定相应策略。所以,在书中,他只提供理论工具,答案还需要你自己找。
本书内容源于作者为哈佛毕业班学生所做的一次演讲,后来被称为哈佛商学院毕业前最重要的一堂课。2010年作者接受哈佛毕业演讲邀请,那时他正身患癌症,直面死亡,在演讲中,他尝试将MBA课程理论运用于人生规划和生活,他把寻找幸福生活的过程分成了三个板块,争取事业成功,家人、朋友关系和谐,以及坚持正直自我!
争取事业成功
这部分,克里斯坦森教授主要是探讨人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来引导读者如何应用动因理论、平衡战略原则、前提假设理论、如何分配资源等来指导自己寻找最适合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省与自我调适,制订个人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中“动因理论”的观点令我感到很有启发。
我们往往认为认为经济刺激能决定人的行为,因为人们是“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的。但这个理论解释不了一些非常明显的现象。比如,为慈善机构工作的人们,工作条件艰苦,基本没有报酬,但却很少听说他们抱怨没有工作动力,他们照样干的很起劲,乐此不疲,充满了激情。说明还存在着另外的激励因素。
这就提出了动因理论:人们需要报酬,但物质激励不是真正的“动因”,人们做某件事的动因是——发自内心的想做。这个理论指出了选择工作的两种不同因素: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安全保障、工作条件等。基础因素不好,会让人不满,但只有好的基础因素,还不足以让你爱上工作。真正让人们满意并爱上工作的,是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因素有关,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
有的人会告诉自己,先追求基础因素,等有条件了,再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但往往等不及改变,就沉沦在更高的基础因素追求中了。我们应该铭记:超过一定临界点,改善基础因素只是幸福的副产品,而不是产生幸福的原因。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的工作?是工资薪酬高的工作吗?恐怕不能这么简单的去考虑,当赚钱成了高于其他一切事情的重点时,在基础因素得到了满足,追求仍停留在赚更多钱时,问题就来了,你仍然热爱你选择的工作么?更多的还要考虑做这个工作是否能让个人得到成长,让你觉得有成就感、获得认可。也就是说,动力因素起作用的时候,你才会在工作中得到长久的快乐。
动因理论建议人们在考虑一个工作的时候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还能继续学习新东西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我将会被赋予更多责任吗?这些才是真正驱动人们的动力。
家人、朋友关系和谐
这部分主要探讨人们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在这里,作者列举身边若干事例,来阐述许多人将很多时间耗费在工作上却疏于投资时间在家庭的经营上,这往往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悲剧。因此,他勉励人们一定要正确地调整优先次序,花较多时间陪伴家人、教养小孩,更要用同理心与正确的方法了解家人与小孩,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美满的家庭,才能培养长久的友谊。
书中作者用奶昔被雇来做什么这样一个事例,来启发我们搞清楚自己在婚姻关系中,我们应该给予的应该是对方真正想要的,而不是自己认为的。人之所欲,施之于人,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要避免想当然,避免努力错位。夫妻之间需要的是交流、谈话、关心、陪伴、理解、包容、情感支撑、共同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去用心做的事情。
关于孩子的培养的问题上,作者提出了资源、应用流程和行为价值取向模型。
对孩子而言,“资源”是指孩子得到的经济和物质资源,他的时间、天分、人际关系和经验。资源是决定孩子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第一个因素。“应用流程”是指孩子的思考方式,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还包括孩子们利用资源做到了什么,实现了什么,以及为自己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价值取向”决定孩子在生活中如何做决定,哪些因素会排在最重要的位置,那些是次要的,以及哪些是他根本没兴趣的东西。
需要父母注意的是,不要只关注孩子们获得的资源,比如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父母往往会更看重这些),并且我们常常对孩子过度保护,让他们远离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主张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尝试让他们独自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一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操作能力和自信的问题,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承担责任、面对困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正直自我
这部分篇幅简短,着墨不多。但这是每个人必须把握好的,做个正直的人。作者告诫:永远不要尝试开第一次先例,因为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避免人生出现道德让步的唯一方法,就是坚决不让它开始!保证一生不栽跟头是最最需要坚持的底线,不然的话,事业取得再大的成功,家庭再美满,朋友遍天下,如果越了红线犯了事,之前的一切努力就付之东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