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3|
张斌发出这番感慨时,距6月15日中国男足1比5惨败于泰国国奥已过去5天,距日本队在联合会杯3比4惜败意大利刚刚过去12小时。差不多同时开展足球职业化的两个国家,高下如此泾渭分明地再次在世人面前:日本初见职业化成果,从联赛到国家队都可圈可点;中国则日渐伪职业化,黑哨假球层出,国际赛场败绩累累,成为国人吐槽和情绪宣泄的爆发点。
而在张斌看来,中日的分野其实从20年前,也就是1994年就已经注定。作为伴随甲A成长的中国第一代体育工作者,张斌说自己对于细节异常重视,因为那句最熟悉不过的话——“魔鬼在细节中”。他甚至认为,所谓的中国足球职业化其实就是那些“细枝末节”——比如,球场更衣室的开放程度,甲A球内外球员数据库的及时建立等。相对于甲A元年的足协对央视没有任何具体要求的态度,日本联赛与转播商的合同上厚达几十页——包括赛场的颜色,转播的机位,新闻发布会甚至赞助商的权益回报等。
那么,其时中国足协的大员们在忙什么呢?他们忙着制定所谓决定甲A未来发展的“大计方针”——《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等,他们忙于为各个俱乐部闭门赶制出来洋洋洒洒22份纲领性政策条文。在这些文件中,从球员的薪水、引资、俱乐部运作机制甚至包括体能测试——是的,就是那饱受争议的12分钟跑——都有涉及。当然,青少年培训甚至“草根足球”这样的“小问题”是不足以纳入这些宏大叙事型文件的。在足协看来,届时,只要能实现“国家队世界杯出线”的目标,一切都不在话下。
作为官方机构,足协是幸运的。1994年,在一年前遭遇冲击世界杯失利的足球在被初尝市场化后,迸发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城乡一体化以及文化消费尚显寡淡等社会背景下,主客场制的甲A联赛,在前两年获得空前成功。球员收入水涨船高,各商家和俱乐部的影响日渐增大。同时在球迷上座率、球票销售率等指标方面,中国足球正在趋近国际足球发达国家。
这样的甜蜜却很短暂。随着以城市为重心的城市格局形成,一批“足球市长”“足球省长”和“足球书记”的诞生,一批不计成本急功近利的国企甚至集团开始出现,而只追求成绩并不择手段的功利足球开始大行其道。甚至,当年让国人牵肠挂肚的成都保卫战,竟然只是四川和八一队的一次默契而已。等到赌博集团开始渗透,从裁判、球员甚至教练都开始下注,中国甲A联赛,开始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反观同期的日本,尽管他们同样走过弯路,尽管他们同样感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冷暖,但已然保留了一份运行良好的市场运营和管理机制。他们也曾大兴过城市足球,但其结果是让校园足球得到普遍推广;他们也曾片面追求过外援高光度,但结果是本队队员的进步和稳定风格的形成。
于是,经过20年的演进,两国的足球水平拉开了一条巨大的鸿沟:当我们在联赛中有千万欧元的球员和世界级名帅博取眼球,靠百万奖金才能平一场进一球晋级亚冠一轮时,日本已经不动声色地拿到了几个亚冠冠军;当我们还在怀念邵佳一在德乙的美好时光的时候,香川寿司们已经横行于德甲和西甲;当我们还在被文莱泰国缅甸等对手不时搅得张皇失措、阵脚大乱时,日本男足一次次用华丽的盘带,撕开了包括意大利、巴西等强队的防线;当铿锵玫瑰因为战绩不佳而“策略性地”销声匿迹时,日本女足已经登上了世界之巅。
这样的对比还可以延展到国家队层面。当我们还在为足协和主教练的沟通、体能、营养、情报等争吵不休,当我们还在揣测足协为何神秘地搞定一个430万欧元的主帅合同(税后),当我们还在疑惑替补上场的刘健不知道自己没有报名的时候,日本人已经运行了一整套成熟的体系:关于国家队选帅,足协、教练及工作者组成的技术部门会出具一份考察名单,这份名单将上报给足协的上层领导和国家队管理部门,待研讨后再开展选帅工作。而在后勤方面,体能、康复、情报等环节各司其责,高效运转。
当我们的足球一次次如屌丝般寻找借口、推卸责任、自怨自艾,一次次忙于总结,又一次次无奈“轮回”的时候,我们曾那么熟悉的近邻已经将我们远远抛在身后,一步步接近国际足坛的第一阵营,成为只可远观的“高富帅”。■
但无论新任主帅是谁,中国足球的未来都要继续,至于会去往何方却拷问着足协高层的勇气和智慧。“中国足球最需要的是正确的方向和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这是中荷之战前,荷兰巨星古力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予中国足球的中肯建议。古力特认为中国足球没有像日本那样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总是在各种风格中摇摆不定,以致最终迷失了方向。其实足协高层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对于任期成绩的急功急利令他们难以持之以恒,仿佛不推出自己的“任期特色”即为失败,如此“官僚”下的中国足球不“迷糊”才怪呢!
辽沈晚报、北国网记者 高锋
新华社记者王浩明
日本男足在联合会杯赛场3:4惜败意大利队,奉献了让世界震惊的足球“日本制造”。当亚洲邻国在联合会杯的大放异彩邂逅国足的惨败,一场激烈的讨论在所难免。这两天,“言必称日本”成为批评中国足球的“常规武器”。
这就好比邻居家的孩子都得了奥数金牌,自家孩子却在班里考试拖后腿。所以自家孩子不免要被父母揪着耳朵训斥一番——“看看人家!”
然而,在“看看人家日本足球”脱口而出之后,我们应该反思,腾飞的日本足球到底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
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队还是“韩克中、中克日、日克韩”循环中平等的一环。网友戏谑称到,时至今日,局面已变成“日克群,群克中”。毫无疑问,中国足球现在已不见日本足球的背影。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二十年,在中国和日本两国足坛都分别发生了什么?
首先,从足球的顶层职业联赛上,上世纪90年代,都是两国职业联赛起步的阶段。日本的J联赛从1988年开始进行筹备工作,到1993年才正式成立。这期间,日本足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征求意见和讨论。成立于1991年的日本职业足球联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专门负责J联赛的管理运营,包括赛事推广、电视转播权转让、商务开发等,在人事、经营、管理等方面完全独立于日本足协。而日本足协主要负责日本足协杯赛、各级国家队、青少年足球、业余足球联赛等,基本不干涉联盟内部事务。
反观中国,在1994年职业化改革将近20年之后,足球管理部门却仍然充当大股东,俱乐部投资人始终没有安全感,商业价值无法得到有效开发。2004年,中超更是爆发了震惊足坛的“G7事件”。这两年,虽然中超联赛呈现日渐火爆的场景,但悬在头上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却从未解下。
另外,在对比中,日本的青训也被频频提及。这20年,当中田英寿、中村俊辅、本田圭佑和香川真司等一代代球星频繁涌现时,中国足球却在“羡慕嫉妒恨”中叹息频频。
日本足球协以“世界足球强国”的水平作为目标,提出国家队、青少年培育、指导者培养三项事业并轨发展,注入新的足球理念、规律和信息。在青训方面,采用校园足球和专业足球相结合的模式,打通两者间的流通。日本足协组织了全日本大学足球锦标赛、全国高中生足球联赛、日本俱乐部青年足球联赛、全国中学足球大会和全日本少年足球大会等多个层次的比赛。
反观中国,在足球人才培养方面没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几乎每逢足协换届,都会提出一个新的理念。近年来偏重发展校园足球,但却更多流于形式,始终没有打通校园足球向职业俱乐部输送人才的通道。
显然,作为足球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职业联赛和青训上,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的差距都非常大。如果还沿着老路继续走下去,中国足球只会差距越来越大。也许只有彻底改革,才能拯救中国足球。(完)
上古神兵: 我倒是觉得:足球还真是拿体制说事的最好案例,但公知们仿佛视而不见,这真是匪夷所思。
料理鼠王: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总想着一步登天,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不从体系上作彻底的改革,只能是海市蜃楼。
任何事情都不能投机取巧,其实要搞上去也没有那么困难。 ...
GMT+8, 2024-11-5 14:46 , Processed in 0.0294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