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千羽wishfly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35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大数据时代的伪舆情

热度 23已有 1927 次阅读2014-2-1 22:26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一、大数据与我们的生活

我第一次接触电脑是1982年大学毕业分到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当研究实习员。所长周光召教授花了250美元从美国带来了一台刚面世的苹果电脑,让我第一次看到了电脑视窗,第一次意识到电脑里的数据是可以看得见、看得懂,而且还可以用来玩游戏。而在此之前的六十年代,周光召、于敏、何祚庥等科学家做核武器的理论设计,使用的还是手摇计算机。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新华社做记者,恰好赶上新华社全面采用电脑终端编辑英文新闻,使英文新闻的编发工作实现了电脑化。在此之前,记者要靠纸笔、打字机、传真机和电传机进行手工作业,编辑部门要把编好的稿件送到发稿部门,由报务人员按稿件先打字作电传孔条,然后再在各条线路的发送机上发出。使用终端机后,编辑记者可以在电脑上直接对稿件进行编辑修改。

我买的第一台个人电脑是中关村的组装机。那台电脑的操作系统是UCDOS,使用的是5.25英寸的软盘,容量是360K。我的第二台个人电脑的软盘已经更新成3.5寸的,容量也增加到1.44M,我的办公室现在还有上百张3.5寸的软盘,可惜现在已经不太容易找到能够读软盘的电脑了。光驱、移动硬盘、U盘打败了软盘,成为数据存储的主流,存储介质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几年前的U盘一般都是16M的,而如今64G的U盘都嫌不够用。

过去20年,我每次出国都要逛电子产品商店,看看有没有容量更大的移动硬盘或U盘。我现在使用的是两块1TB(1TB=1024GB)的移动硬盘,分别存储不同的文件。其中一块移动硬盘里存储着Foxmail邮件客户端,数据容量已经达到30GB,存储着我所有的电子邮件,我用Foxmail对邮件信息进行了分类,它就像我的一个私人图书馆一样,随时可以方便地查找资料。

我对“网络数据”的直观感受就是它的增长速度像原子弹链式反应一样,至今仍在加速膨胀。从2010年到现在这3年的时间,就积累了2T的数据,与前15年数据的容量相当。

我的办公室有一面墙的书架都是存放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和各类软盘的,存储着我从教书以来的所有影像、课件、资料,但是查找文件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现在许多软件对数据分类和查找都支持得很好,如果能在一张移动硬盘上集中存储这些数据,自然要方便很多。但移动硬盘也不安全,既有被盗的风险,也担心使用中损坏。所以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依靠云存储,所有的文件都存储在虚拟空间里,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出来。

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是文献检索和综述,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分类、综述、摘要,这些工作在过去都是依靠纸质的报刊、图书文献,工作的方法是“剪报”,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剪报,一直到读研究生还保持着这个习惯。后来到新华社当记者,查找文献还是依靠剪报。再后来出现了电脑,的确给文献的收集和使用带来了方便,但由于太相信电脑,一旦系统崩溃了或硬盘坏了,数据就没了。

云计算的发展不仅使得通过互联网获取个人信息更加容易、可获取的内容也更多,而且在云技术环境下,大量用户的数据不再存放于个人电脑或移动硬盘中,而是存储在远在天边的云储存器提供商的服务器里。越来越多的像百度、腾讯、新浪微博、谷歌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正在变成超级信息工厂和仓库。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和其他形式的数字通讯的广泛使用,全球每天产生250亿字节的新数据。据IBM估计,在全球现存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中产生的。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预计,从现在起到2020年,数字世界的规模将每两年翻一番,和爆炸性的数据增长相伴随的,是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数据技术是指运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各类网络数据库,实时聚集数以百万本书那么厚的文本和图像,用一种搜索、分类、分析的软件,通过高速的计算机运算和业内专家的研判,精确描绘现状并预测未来。比如,利用谷歌、腾讯、百度、微博提供的数据预测今年的流感、预测社会舆论的趋势。大数据正在彻底改变我们对政治、新闻、商业、健康、教育的认识。

大数据技术使对规模巨大的数字信息进行自动及瞬时的分析变成可能。而掌握这种技术的公司,就会成为别人数字资产的事实上的拥有者,这些公司运用大数据软件,跟踪分析社交媒体或搜索引擎,就有可能跟踪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的人的活动和往来。运用大数据分析事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帮助我们发现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关的事或人之间暗藏的关联。数据挖掘技术的提高使得目标信息能够被还原得更加准确。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受到热捧。人们热衷于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照片、心情、行踪等各类信息。与此同时,服务器还会记录下用户的登录时间、信息消费习惯、地理位置等大量后台数据。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进行数据挖掘,便能够准确地掌握需要的个人信息。目前为止,位置数据的使用者多是第三方——程序开发员,知名品牌和广告公司;“第二方”(电信商和设备管理者)拥有这些数据,而“第一方”,即我们每个人既无法得到数据也无法支配这些信息。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地图服务,通过你或朋友的手机号吗,即可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或你好友的位置,体验大数据拥有者的概念,发现电信或网络公司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对你的日常生活进行跟踪、监测和控制的。例如,美国国家情报局花更多的钱去挖掘元数据,而不再是窃听和偷听通讯内容。元数据指的是关于谁在打电话或发邮件的信息。美国法律和美国政策把通讯内容视为最为私密且最有价值的,但这在今天已经过时了。美国情报和执法部门使用大数据技术,能从手机蜂窝塔得到的数据跟踪一个人所在的海拔高度,精度足以确定该人在某栋建筑的某一层,甚至能够通过分析手机数据,寻求预测一个人最可能采取的路线。

当不同的数据流被整合到大型数据库中后,例如把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与信用卡购物、银行卡电子收费系统的数据相匹配,数据分析师能获得一个人生活的不同侧面,而在过去,仅靠偷听他们的谈话绝对无法得到这么多。《自然》杂志发表的报告显示,打一次移动电话的地点、时间和内容等数据,足以在95%的情况下确定打电话者的身份。通过大数据,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关联。

英国《卫报》在2011年英国伦敦暴乱事件中成立了“解读暴乱”团队,广泛使用大数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态进展和背后原因。与此同时,《卫报》还与学界进行合作,邀请曼彻斯特大学的Rob Procter带领的学术团队一起研究社交媒体在暴乱中的作用。后者一共分析了260万条关于暴乱的推特(Twitter),观察谣言如何在推特上传播,不同的用户在宣传和散布信息中的功能,以确定推特和其他组织是否煽动了暴乱。《卫报》的“解读暴乱”数据团队使用简单的地图,显示暴乱发生地点的贫困程度,让“暴乱与贫困没有关系”的主流政治话语不攻自破。他们还制作了一段视频,将暴乱发生地和参与群众的家庭住址联系起来,显示出“暴乱通勤路线”,建模预测暴乱者最有可能采取的路线。此外,他们还展示出网络流言的传播途径。研究者按照话题将关于暴乱的推特分类,编码为重复、驳斥、质疑和评论,然后进行可视化处理。该研究发现了主流媒体在流言传播中的明显角色以及推特在矫正流言中的作用。

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程序,人们可发掘大数据的意义。国外已经开发出软件查询所处地区的犯罪趋势,社区医生的安全执业记录,或是为他们选出的候选人的政绩。

二、大数据时代的舆论宣传

但是,研究人员在研究了谷歌、推特、百度、腾讯、新浪等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媒体后,开始预言大数据带给人类的危害:不会自我删除有害、仇视、无用、虚假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信息。 虚假、仇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聚集大量的信息和人群。如果有害的、仇视的和虚假的信息聚集得愈来愈多,大数据制造的人类大脑空间会带来一种世界末日的恐惧。牛津大学互联网学院网络治理与管理教授肖恩博格在其不久前出版的《删除》一书中指出,大数据让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但是大数据同时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各类搜索引擎、社交媒体诬蔑他人的信息会永久性地留在那里。腾讯、谷歌、百度会记住我们搜索任何信息的内容、时间和地点。搜索引擎会记住你的那些你个人认为最好永远被遗忘的东西 —— 媒体断章取义报道的你的谈话、电脑合成的你的不雅照片和视频,这些虚假的内容和图像就如同你身上的纹身一样永远地把你留在大数据里了。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无边无际的时空里:无网络尽头的点击、无时间尽头的翻页、无边界尽头的信息聚集,越来越多的无用信息淹没相关信息,越来越远离自身真实需求的阅读。

2013年暑假,我带着学生,来到印度洋的一个海岛上,在无手机和网络信号的地方,听世界著名传播大师Miles Young讲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他说,“如果你被手机和网络媒体利用,你就成了白痴。”

在网络上、在微博里看到温州动车事故大照片和200多万条围攻高铁的微博,是什么感觉?多数人这时想到的是:乘坐动车的风险太大!而没有想到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在这种时刻,很少有官员或记者有一种强大的内定力,不被这种具有强大的新闻价值、高情感的事件左右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更多的是跟随着高情感的故事去激动地发泄,而不是去冷静思考。科学家与媒体对风险的不同评估。科学家用数学模型和概率评估风险,媒体对风险判断基于新闻价值判断,而不是科学判断。天天发生的事情不是新闻,极少发生的事情成了大新闻。每年近十万人死在公路上不是新闻,而每年死在铁路上的十几个人就是天大的新闻。2011年7月22日“信阳大巴失火事故”死亡41人,但是在百度的新闻网页搜索中,只显示了19条搜索结果。而第二天发生的温州动车死亡39人的事故,在百度的新闻网页搜索中,出现了116万条新闻。

经过上面这一番分析,我们想想看,过去十年里,哪一条网上热炒的新闻让你变得聪明?你是希望理性认知世界?还是感性认知世界?

超过全国人口半数的人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其中很多人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博、查微信。这些人无论乘车、上班、上课、开会、吃饭、喝茶、聊天,每四分钟低一下头,一天要低头两百次,都是在转入“云端”去获取第一时间的新闻。

处在云端、靠大数据舞台支撑的社交媒体呈现给我们的内容越来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不相关。媒体和网络认为新闻的价值在于“新”,而不在于这条新闻对你个人的生活、职业、工作、教育、住房、看病、养老、收入等的“相关性”。多数社交媒体和网络的消费者在看新闻事件时,看不到这条新闻与自己的“无关性”。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事件的“新鲜性”、“趣味性”。媒体和网络机构的口号是,让你第一时间获得新闻。好像你如果比别人早在媒体上看到这条新闻,你就比别人优秀和幸福。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问一问自己:我有必要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新闻吗?第一个看到这条新闻的读者比最后一个看到这条新闻的读者真的更幸福吗?有人说,如果你不看新闻,你就会与现实舆情和主流社会脱节。但是,今天的越来越备受关注的网络舆情,更多的是媒体上的诡辩家和舆论领袖煽动乌合之众,为了某种个人的目的制造出来的。今天的舆情更多地依存于影星式的学者、影星式的记者、影星式的商人和影星式的政客为中心的伪舆情。正像美国哲学家埃里克?霍弗所描绘的,“一个国家最不活跃的人群,为占大多数的中间层次。他们是在城市工作和在乡间务农的正派老百姓,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受分据社会光谱两头的少数人——最优秀的人和最低劣的人所左右。”

在网上看社交媒体新闻,有点像得了白内障,失去大部分视野,只保留中央视力,只专注一件事,忽略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趋势。只关注社交媒体的人,观点会非常狭隘,大脑集中在一个单一的想法、意见等,排除不同观点。社交媒体轰炸性地重复那些受众无能为力的新闻,受众越来越感觉被网络牵着走。我们一直这样被动地被网络牵着鼻子走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对社会产生了悲观的、麻木的、玩世不恭的和宿命论的世界观。我们最终患上了一种心理学上的抑郁症“习得性无助”,在看到网络对某件事的轰炸性报道后,会产生无助感,通常会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将个人投射到问题上,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认为问题是普遍的,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认为问题是永恒的,不可能被改变。

社交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好像是专门用来扰乱你的思考,不断用短时记忆把你的长期记忆偷走。人类有两种记忆力:长期记忆和短时记忆。长期记忆储存着无限的信息,短时记忆是瞬间即逝的信息片段。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期记忆要经过一个瓶塞,如果你要提高对事物的理解力,你必须进入长期记忆。但是,片段化的、瞬间社交网络新闻阻碍你进入长期记忆的通道,就像一部只有内存、没有硬盘的电脑,让人无法全面地、历史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一件事、一个人。

新闻传播的信息多是短时记忆,是今天或近期刚刚发生的瞬间的孤立事件,经过媒体聚焦、放大、炒作,变成了一件网上人人传播的关于一个人的真实事件。大数据的挖掘和舆情研判是关于一个人、一件事的完整画面和全部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媒体主观选择的。准确完整的科学判断比夸张和主观选择的舆情判断更重要。

运用大数据研判和预测社会舆情,必须坚持客观性和价值中立。价值中立是在大数据研究中不让学者的价值偏好对舆情的分析与结论产生影响。但当前,要防止某些部门和舆情公司呈送给党政有关部门的舆情报告往往刻意选取某些数据、剔除另一些数据。

三、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与舆论引导

习近平同志8.19讲话是做好社会重大舆情准确研判的指导思想。习近平说,“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的基础必须是完整、准确和极速的信息抓取。准确的舆情报告需要纯粹的事实、一手的材料,是不经过修饰、篡改的事实性信息。但是,今天的舆情是可以被各方利益集团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所操纵的,是主观选择的。完整的信息暴露的是赤裸的事实,这包括一手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目前,向中央各部门报送舆情的机构很多。各利益集团也都在试图向中央呈送有利于自己政治议程的舆情报告,从内部影响高层。重大敏感事件发生后,一方面,某些网管用最快的速度封堵主观上认定的“有害信息”;另一方面,某几个有影响的舆情机构又依据某些利益集团的隐藏议程需要,选择性地编撰所谓“舆情报告”,向上呈送,影响高层对形势的研判。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网络媒体建构的‘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被群体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所谓的‘优势意见’采取趋同心理和行动”。多数网民属于中下层社会,但网上的意见领袖和大V却是一个特殊群体。网上大V不代表社会不同阶层的全部民意,他们更多的是某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但他们以民意代表自居。一些利益集团精心扶植培育自己的网络代言人,引导网民去思考哪些问题、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结果,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和舆论领袖对关键事件和问题的片面观点,导致很多网民和群众对事实真相的了解产生巨大的偏差。而这些片面、偏激观点却被包装成了“主流民意”或所谓的“真实的舆情”。网络媒体通过突出某些观点、忽视某些观点、给某些观点贴上“主流”和“正确”的标签、给某些观点贴上“非主流”和“谬误”的标签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有的政府官员为了维护个人的形象,在舆论面前,把被利益集团精心策划的“网络多数人的意见“当成全部事实,用网上突发的新闻炒作这种短时记忆埋葬了头脑里更为真实、更为全面、更有价值的长期记忆。

正确的大数据环境下的舆情搜集是:不留死角、360度全视角、分秒不停地抓取全部的赤裸裸的数据,用大数据消除新闻制造的短时记忆,恢复科学的、真实的长期记忆。

在获取完整的全部数据的基础上,正确的舆情研判包括6个要素:

1.What:发现了什么敏感信息,这些敏感信息内容是什么?严重程度如何?关系到哪些部门和个人?

2.Who: 谁在撰写、发表、阅读、转载、评论、搜索这些敏感信息?

3.Where:在哪里可以找到敏感的信息?搜索引擎、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论坛……

4. How:这些信息将(已经)如何传播?怎样去正确引导它在互联网上的影响?

5.When:你是不是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这些敏感信息?

6.So what:这些信息传播到社会上又怎样?究竟有何严重的不良影响?值得我们或上级领导去花时间和人力去关注和干预吗?不进行舆论干预和引导又会怎样?

在大数据形势下开展社会舆情收集、研判和预警工作在于以数据挖掘、分词技术、语义分析、情感识别等技术为手段,建立高效灵敏的社会舆情软件系统并安排配套的工作机制,及时辨别舆情风险并发出预警信号,科学研判舆情热度、烈度、敏感度和扩散度,行之有效地干预应对。其中舆情研判的实现目标包括:

1、实现媒体报道、论坛贴文、博客文章、微博文章和新媒体互动讨论的全面舆情抓取和数据实时更新,舆情监测无死角。

2、实现对文本数据、图片数据、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的综合处理,攻克目前舆情处理局限于文本报道的技术瓶颈,舆情监测全覆盖。

3、实现对舆情数据的可视化展示,用图表呈现舆情的时间走势、地域分布、主题分布、文章排行、热度聚集、热词发现等舆情分析结果,辅助决策。

4、实现对相关热点话题的自动识别、智能聚类以及对传播路径的追溯、对议题漂移的捕捉和核心观点的摘要。

5、实现对舆情背后核心人物、核心媒体、核心机构的智能发现,以及关系分析和意见阵营分析。

6、实现对负面突发敏感舆情的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引导。

舆情系统的风险预警应建立在对社会舆情大数据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应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技术平台,坚持定量研判、科学决策、多重模拟、人机结合的原则,对舆情风险进行预测、预警和干预,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警源、警兆、警情实行模拟预测,对于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有针对性的危机处理对策。根据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的“社会燃烧理论”,把各种各样反社会主流的议论、见解和诉求作为“燃烧物质”的集合,随着时间的演变,舆论“场”中开始呈现出等级分布,将会催生向一致意见靠拢的机会,这可以理解为社会“助燃剂”在起作用,最终引发舆论形成的是某个突发事件或舆论领袖的言论,这就是具有临界阈值的“点火温度”。

舆情风险预警机制能否科学、准确地实现危机预警,是整个舆情系统成功的关键。在大数据时代,预警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重点监测原则。网络舆情的酝酿、发酵过程中,各方舆论领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敏锐识别和观察各方舆论领袖;此外,既要对互联网进行全面信息扫描,又要重点扫描重点网站,一方面避免漏报信息,另一方面大大地减轻服务器的负荷。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网络舆情涉及多个变量,有些变量是难以进行量化测量的,因此预警指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网络舆情风险的本质。可操作性是舆情系统的必然要求, 舆情系统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要论证预警指标体系能否符合实际需要, 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 层次不能过于复杂, 评估方法应该能够实现自动化。

第三,人机结合原则。再智能的计算机软件也难以匹敌经验丰富的专家人脑。一方面,舆情分析、研判、预警属于前沿探索技术,软件的准确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突发事件检验;另一方面,舆情隶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诸如社会心理、网络情绪等纯主观舆情指标,很难分解为具体可量化指标。这些因素导致目前阶段舆情系统必须辅以一定的专家人工服务,尤其是在舆情预警、研判方面,能够提高舆情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总而言之,在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中,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络数据搜集的爬虫技术,360度全视角获取纯粹的事实、一手的材料,即不经过修饰、篡改的全部的事实性数据,去做出准确的舆情研判,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服务。

膜拜

鸡蛋
2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1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回复 TopGun 2014-2-5 23:22
想请教一下您对下面论述的看法: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74199
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 [ ★葡萄 ] 于:2014-01-04 22:52:17 复:3962804
作者提出了关于大数据的的三个原则。这三点分别是: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
回复 大道至简 2014-2-6 20:28
给楼主推荐一个美剧《疑犯追踪 Person Of Interest》,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就是专门在海量大数据之中,研判提取有用信息的。目前已经拍到第三季,却是越来越好看。第一季我几乎都没坚持看完。豆瓣给了9.4的高分。
回复 千羽wishfly 2014-2-6 21:29
大道至简: 给楼主推荐一个美剧《疑犯追踪 Person Of Interest》,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就是专门在海量大数据之中,研判提取有用信息的。目前已经拍到第三季,却是越来越好看。 ...
谢谢推荐
回复 千羽wishfly 2014-2-6 22:39
TopGun: 想请教一下您对下面论述的看法: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74199
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思维的大变革》 [ ★葡萄 ] 于:2014-01-04 22:5 ...
葡萄大大的文章啊  页面打不开 你可以去茶馆 葡萄开了帖子专门谈大数http://www.sychagu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20  我对大数据理解比较浅 是从两个方面看的 1是凑付论文的时候说一种管理方法 就是对易逝性产品的市场细分 把同一种产品用不同价格买给不同的细分市场 为了防止高价客用低价买产品就需要设置价格围栏 这就需要大数据(历年的客史档案和市场调研)来提炼出不同市场的特征  数据的完整性尤其重要 否则就会误判 同样也要提炼出相关性来  2就是跟这篇文章差不多 网络舆情 我第一篇日志也是说这个 不过水平太次说的太浅 目前中国网民的消息源都被几大门户 微博 大的社区垄断了 他们背后就是bat 他们拥有设置议题 导引流量的能力 操纵网民的喜怒哀乐 看看爱坛的左下角discuz 现在的小社区都用 这是企鹅帝国的  所以说网络舆情是大数据 但是很片面 甚至可以说被利益集团操纵
回复 TopGun 2014-2-6 23:19
原来葡萄猫到那个旮旯里、、、、、、写的东西还是一如既往地让我瞪着眼读同时绕着弯琢磨才能弄个似乎好像有点明白、、、、、、
回复 大卫 2014-2-7 16:19
之前公布的300名“意见领袖”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与十八大前“383”方案的炒作等等,很好诠释了作者的观察。
回复 千羽wishfly 2014-2-8 08:39
大卫: 之前公布的300名“意见领袖”影响互联网议程设置与十八大前“383”方案的炒作等等,很好诠释了作者的观察。
383层次太高 是不是上边的烟雾啊 忽悠某些人别在武林大会前闹腾 因为以我认识水平 383太扯了 而且事后公布刘he也没有参与此方案制定
回复 大卫 2014-2-8 14:03
千羽wishfly: 383层次太高 是不是上边的烟雾啊 忽悠某些人别在武林大会前闹腾 因为以我认识水平 383太扯了 而且事后公布刘he也没有参与此方案制定 ...
“383”方案未必由刘执笔,但由国研中心名义发布,并与同一时间爆红的由其名义发表的另一篇文章都体现了其一些思路则是肯定的,因为与之前被左派痛批的佐利克与同单位合作完成的那个报告有很多的共同点,其中有些建议则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在那个时间点发布并被大肆炒作,不排除是由有部分上层有意放出试探水温,或一些利益集团拉大旗做虎皮操纵舆论试图逼宫。

虽然博弈在这一轮没有取得完全成功,但最终结果如何还要看今后的发展……
回复 千羽wishfly 2014-2-8 15:21
大卫: “383”方案未必由刘执笔,但由国研中心名义发布,并与同一时间爆红的由其名义发表的另一篇文章都体现了其一些思路则是肯定的,因为与之前被左派痛批的佐利克与 ...
至少383被放出来这件事被定义为一次事故 国务院相关人员被处理
回复 TopGun 2014-2-11 22:21
葡萄写的这个也挺有意思。不过我还是没看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贴在这里供以后有时间再细看、、、、、、话说能多年如一日地把大家都认识的中国字组成谁都看不明白但又让人觉得特想弄明白的文字,也真正是水平、、、、、、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75937

插一段 [ ★葡萄 ] 于:2014-02-10 17:05:52 复:3975140
我们昨天聚会推盘后相信这样的趋势。通过信息化自动化引导的社会不断演进。以控制与不断挖掘的数据主体为核心(我们叫这个为数据主)的配置社会生产各要素的社会会替代以资本为核心配置各社会各生产要素难以避免。我自己的计算中国初步进入这样的新型社会需要三年。

对应这样的社会带来的巨大利益是可以解释本届任内为什么会有可能动到三十年来没有触及过的在任大老虎。从这个角度看看比特币会很不一样。那不过是一个开始。比如医疗改革我提过有人对有关部门的人反应过这样改不可避免出现问题产生混乱。我私下劝的原话是:乱本身是现在改的目的。不乱改不下去。

我文字如果从头看不明白的话从结尾一段一段向上看反而容易看明白我全文清晰的指向性。

不好意思了。
回复 TopGun 2014-2-26 22:05
说几句不着边际的 [ ★葡萄 ] 于:2014-02-26 04:47:58 复:3980568

http://www.cchere.com/article/3980739

最近一直在忙,也在资本市场验证自己的判断。一月17天,资本市场收益百分之90看的智能机器,2月资本市场收益百分之70看的是远程医疗,从现在到两会如果还能百分之70以上收益在新能源上,那么我可以说我基于一个新时代的判断来配置资源的思路是可以在资本市场找到对应的话,那么我们的思考开始开花结果了。

我现在在茶馆论坛写一个务务虚系列,当写到务虚3的时候,我们小圈子就大数据时代产生一个重要分歧。这个重要分歧对这里大多数人包括你而言恐怕如果不是太激进就是天方夜谭。我们自己通过拓扑结构作业计算的结果,是三年内我们社会模型从资本居于核心位置配置生产要素实现数据化信息化居于生产要素核心配置其他生产要素还是一年内。我曾经尝试过,把国家力量引导的博弈中的比特币尝试纳入西西河的讨论中,结果没有一个人看明白。我知道我们这个判断太激进,所以我们必须在资本市场验证。验证以新时代的价值模型来配置我们的工作流程。我现在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停下来做的流程就是把所有资源配置在以数据与信息为核心的平台上。

什么时候你明白我上面说的话,你就开始理解文革,理解我在经济板块写的和万里虎的斩三尸中提到的主席与信息化时代的段子。哎主席时代,能看到大数据时代的本质,主席相信人民我终于懂了。因为我们的推盘结论之一就是,数据作为资源项目而言,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使用资源人数越多边际效益递增越多的资源类项目。以此来估算基于13亿人的数据增值边界,未来三十年我们GDP估值增长十倍不是梦呓。是的我是在说我们处在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说到文革,我们起过分歧乃至相互厌恶过。所以我不想争论,包括那个估值,这个很实际的睡在大学资料库里。我也在下面的帖子说过,怎么和这个估值产生交集的。但是,有些没有上过工地做过工程的人按照自己的图上理解我说什么都不会理解也不会相信。包括这里的讨论,文革的投入我数据来自三本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董辅礽编辑版,<龙与象中印经济发展比较>(上海情报研究所出版)和越战的有关资料,我自己也提过去年和个美国越战老兵讨论过越战中美在柬埔寨的交手,那时候我们就越战和文革有很深入而激烈的讨论。我发现反而是美国坚定的右派真正理解文革。

你一开始问我值得不值得,我只想说当年赫鲁晓夫试图缓和与美国关系削减军工产业集团的部分利益补贴民生,旋即被政变赶下台。如果没有文革摧毁苏联社会模式下的庞大官僚利益集团,即使强如邓公也不能借助那些大山头与老军头一臂之力。你说的不受文革干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现在利益集团把国家利益与部门利益彻底的家族化与利益集团共有化的彻底固化。那是不可避免走向毁灭之路。你期许那个不受影响的本来走向。只是有人逆转了这个,用过去没有人用过的方式,用当时几乎所有人不能理解的方式。而为什么汤因比会说文革是人类最后的挣扎,而集团年美国的彻底固化也说明,即使我们走上美式资本主义道路,把人和人分阶级隔离,用彼此对立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孤立成一个个分割的小圈子分而治之,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韦伯就这样说过,科层社会不是人类社会的夏天,是人类社会的冬天。也许对你来说这个不重要,也许对于一个大时代而言其中的个体很难避免随波逐流。甚至在新技术革命逐步拉开帷幕的今天,在此时此刻美国完成调结构的当口。我曾经对一个朋友这样说,起码在死亡面前我们是平等的。而现在他们已经在尝试--关于永生的尝试。从精神到肉体永生的尝试。

在这个时代你能做什么。我们的社会模型推盘,有人是激烈反对的。因为通过大数据整合一切的时代,我们的模型推到的数据主那一刻,在这个时代中就是超越一切的存在。换个角度角度说,这是哈耶克说的通向奴役之路。这条路上,中美殊途同归。(数据主的话题,务虚3完稿给你看链接,帖子在茶馆的技术版面)

什么时候开始你明白上面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论我到底在说什么,你再想想我说的是什么以及你说的值得不值得把。不期待你理解,但是我相信你会在后买的改变中慢慢体会。三年,沧海桑田。

我此时此刻可以告诉你,大数据时代形成的不同生态圈,最终会洗掉我们今天熟悉的百分之99的人,而我在其中也不可避免。但是起码我想努力下,晚一些被洗掉。通过这些年在西西河的尝试我也不再觉得,通过信息同步的方式给公众有多少值得努力与尝试的地方。因为人性注定导致这一切。即使是当年通过分享网络开放教育的那批人,他们在去年说,人和人之间有本能的猜忌,这就是人性。

让活下来的人来判断对错。此后仅此而已。


通宝推:长少年,①声叹息…,jent,
最后于2014-02-26 08:33:50改,共2次;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14:49 , Processed in 0.0323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