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6|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 “时间的味道”。
让食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鲜,最古老的几种方法就是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这些方法加上时间的历练,让食物融入更加鲜美醇厚的滋味的同时,也让人们在品尝食物的时候,体会一种世道人心的沧桑感。可以这么说,腌制的滋味,岁月愈久,滋味愈浓厚。这好比四季里的秋天,丰收,厚重,而且斑斓。又好比走到中年的人生,筋骨未老,阅历渐深。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
我的观念里,美食不能独用,就好像幸福须与人分享,美味独用无疑于锦衣夜行。记忆里的美味,常常和亲情、友谊乃至爱情联系在一起,也因此,美味和团聚缺一不可。
我意念里的美味,常以画面的形式出现。画面里有我牵挂着的,或者我以为不那么牵挂了,却始终不曾忘却的人和事。
比如早已故去的外婆和外婆家特产的红皮黄豆。很奇特的豆子,有黄豆的滋味,却披着红色的外衣。
我记得外婆用这种豆子制作的一种被称作豆沫的配有香葱和芝麻的食品。豆子要炒熟,手工推磨,热汤烹制。
父母两地分居的日子里,我被寄养在外婆家。
那一年,我五岁或者六岁。是一个夏日的中午,厨房里有一大锅翻腾着的豆沫。幼小的我站在灶锅前,等不及大人帮忙,自己一手拿勺,一手擎碗,那一勺沸腾着的豆沫没能浇进碗里,却全数扣在自己举着碗的手臂上。一摸之下,褪掉一层皮,露出粉红的嫩肉。我记得那种锥心的灼疼,也记得胳膊上鸡蛋大的水泡和水泡里晃晃当当的液体。
烧伤的印记在手臂上停留了很多年,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变淡,直至渺无踪迹。但豆沫的滋味却时常让我在异乡仰望故乡的方向。
我记得父亲制作的水晶蒸饺,有半透明的薄皮。下一笼屉还没有蒸熟,这一笼屉已经被我们姐弟扫光,而父亲戴着围裙,手持筷子,脸颊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站在厨房门口,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不言不语。
关于鱼,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吃西湖醋鱼,是在杭州六和塔下,一间忘记字号的馆子。
外面是湿糯阴郁的江南天气,室内是一堂刷着枣红油漆的桌椅。大约是细雨的缘故,那家馆子的生意不能算好。那时的我还是学生,是那种恋爱中的学生。
二楼上,诺大的一个厅堂里,只有年轻的我,和我同样年轻的恋人。
“厨房的秘密”就是制造美味的秘密。厨房里上演水与火的艺术,揭示的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美味究竟是什么?有没有秘密?在我看来,美味就是和你爱的并且也爱着你的人,分享一种有滋味的食物。
所谓有情饮水饱,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GMT+8, 2024-11-22 07:17 , Processed in 0.29533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