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3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21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占中国的GDP总量的 20%,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E.EXP.GNFS.ZS?locations=CN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介绍,2020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值4.06万亿元,增长8.8%,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6%。https://cacs.mofcom.gov.cn/article/flfwpt/jyjdy/zjdy/202101/167629.html
2021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的数值是7556.5亿美元,https://www.ndrc.gov.cn/fggz/fgzy/jjsjgl/202201/t20220129_1314004.html?code=&state=123,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合计6万亿美元,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5/content_5668288.htm,7556.5/60000=12.59%,就当12.6%算吧。那么在2021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只占中国GDP的20%*12.6%=2.52%。
GDP的2.52%,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很低,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确实做到了全面开花,现在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国是中国。美国的消费市场对中国来说重要性并没有美国人想的那么大。拜登政府虽然正在经历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和高油价,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预测美国将最快在今年年底进入经济衰退,同时财长耶伦也多次强调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大部分是被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对中国的出口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中国近两年来对美贸易依然保持正增长和顺差。但是拜登直到现在也依然并不想放弃征收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关税,他还想以此为筹码和中国谈判,从中国再捞一些经济上的回报,在美国国内捞些政治资本。美国的贸易代表戴琪也已经明确的说了:“在我看来,对华关税是一个重要筹码,一个贸易代表是永远不会放弃它的”。中美的贸易战打到今天,是到了分胜负的时候。任何一方的让步都会被视为某种程度的失败,这也是拜登不愿意主动取消关税的原因,他很难再承受另一个失败了。他上台后所有的政策似乎都没有成功,但是他有个好处就是从来不承认失败。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这个关税是美国说加就加的,加的时候说中国这不对那不行,都是中国做错了才迫使美国加关税,中国得赔美国钱。现在想取消了,又说中国这不行那不对,都是中国的问题才导致了关税这么长时间没法取消,中国得赔美国钱。
牛二是泪流满面呀,“还是你们厉害呀!我不过就是想要把刀,就被人给宰了….”
如果现在对美国妥协那不是成了鼓励他们的这种无赖行为了吗?他们下次再这么来一下难道又要妥协吗?不如死扛到底,自己受些损失,但是给美国立个规矩!“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对中国来说这场贸易战也是关系到民心士气的问题。坚持了这么久如果这个时候退让对信心的打击很大。中美在经济领域的交锋无日无之,但是这么明确的,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牵连这么广的,我记忆中还找不着。如果这场贸易战中国能做到战而不败,那对全中国人民信心的鼓舞是不言而喻的。在经历了两年多新冠疫情的打击后,中国很需要全面的提振一下士气。同时如果这次抗美成功其它的国家在对中国发起类似的行动时都会三思而行,这是个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时候。反正这场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也都已经被迫的打了这么久了,现在退让只会大涨他人傲气,灭自己的志气。
如果仅从经济上来看,前面说了,2.52%的GDP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确实不大,忽略掉也不是啥不可承受之重。最起码是不需要花那么大精力,今天一个电话,明天一个视频的。烦不烦呀! 就为了这2.52%,不干别的事情了?
前阵子印尼总统去莫斯科当面邀请普京参加G20的峰会,有朋友问我,那要是普京去了,拜登还去不去?我说,G20是11月15-16号开;美国的中期选举是11月8号,那时候拜登都败选了,G20他能不能去都是问题了,一落选美国两党两院的麻烦就够他处理了。而且落选了,他去了G20,也没啥屁用了。
拜登中期选举落败已成定局,11月8号之后美国的政治就会大翻盘,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他就是个弱势总统,他的政策和政见很难推行。基本上就是在总统位子上等退休了。他的身体状况和执政能力也绝对不可能再竞选连任了。现在跟他达成任何协议不就成了49年加入国民党了吗?
比那还不如,49年加入国军,弄得好了还有钱拿,现在和拜登达成协议他还非要沾些便宜才行呢…
谁现在主张和拜登就关税谈判,就先拖出去翻过来打….
GMT+8, 2024-11-5 14:50 , Processed in 0.03585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