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6|
在全国热销的“美素丽儿”成了“坑儿奶粉”。据主要嫌疑人牟骏交代,从2012年2月开始,他通过擦标、喷码、私印外包装盒等方式,将欧标婴幼儿奶粉的批号篡改为已获得进口食品卫生证书的玺乐天赋美素(美素丽儿)婴幼儿奶粉批号并改装。奶粉之殇,再次成为国人之痛。
“坑儿奶粉”,是通过加工点进行重新灌装,过期奶粉掺杂到正常奶粉中,这种造假手段让一般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这种时候,就需要质监部门及时站出来,为消费者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墙。然而,此案中最为吊诡之处正在于此。
早在2012年11月,江苏省质监部门就对“美素丽儿”的中国进口商立案查处了,但时间过去近5个月,“坑儿奶粉”仍在各大商场的货架和网络上热销。这期间到底有多少“坑儿奶粉”流入市场,究竟这背后有没有利益推手在操纵,这一事件幕后疑云重重。
对于为何“坑儿奶粉”在被立案查处后仍在销售,苏州工业园区食安办的解释是,由于“查实不了问题奶粉的批次、批号,也查实不了问题奶粉的销售去向”,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能草率披露上述信息,也不能采取召回和下架等措施。这种回应方式,实在难以令人接受。对于食品安全的监测,要求的不是挂一漏万的形式,而是锱铢必较的实质。
商家的利益减损、婴幼儿的食品安全,两者之间孰重孰轻,难道在质监部门眼中还有第二种答案?这种以规定当挡箭牌,把“坑儿奶粉”变成不能说的秘密,背后有没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有没有公权力的违规庇佑,都应成为核查的重点。退一步讲,即使是为了保护正规商家的利益,召回和下架行为要谨慎进行,但也应该第一时间对消费者进行预警,让家长有判断是否购买相关奶粉的依据,而不是完全蒙在鼓里一无所知。
这一事件,也反映了目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的缺位,正是由于质监部门的工作并没有及时反馈到消费者那里,这才有了“坑儿奶粉”被查封后,仍继续有消费者受害。
以此为鉴,对于问题食品的信息披露,不能成为攥在个别机关手中的砝码,成了不能说的秘密,而必须及时准确地告知消费者。
GMT+8, 2024-11-25 21:13 , Processed in 0.03490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