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jerf71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1453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ZT 分享-- 也来凑个热闹 爱沙尼亚之忧患意识

热度 3已有 445 次阅读2014-8-29 01:23 | 爱沙尼亚

免责申明,本人还没去过爱沙尼亚。  @大哈瑞 @晨枫

014年08月27日 尤今:忧患意识

塔林(Talin)的美,是极具震撼性的。

这个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三面环水,碎钻似的粼粼波光,铺陈出一片醉人的温柔。最勾人心魂的,是那古色古香而又大里大气的旧城,在庄严中透出秀丽,在恢宏里映出雅致,既有着浩瀚的气势,又蕴含恬静的气质。

溜达竟日,双眸被那无处不在的美撞得伤痕累累。

当天晚上,在公园临时搭建的宽敞舞台上,艺术团体呈献了一项高水准的芭蕾舞表演。在长长的一个半小时内,人潮密集,却又鸦雀无声。音符优优雅雅地飞绕着,人们如痴如醉地观赏着。

塔林是爱沙尼亚(Estonia)的首都。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小国,我与它一见钟情。然而,让我吃惊的是,根据幸福指数显示,在欧洲诸国当中,爱沙尼亚人是最不快乐的子民。

是沉重的历史让他们活得宛如惊弓之鸟。

爱沙尼亚曾经多次遭受列强包括德国、瑞典、波兰、丹麦、沙俄的侵略。在异国的统治下,国民有很长的时间在自己的国土上悲愤交集地沦为次等公民。1918年独立,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再次惨惨地被苏联吞并。

在塔林的历史博物馆里,我明确地触摸到了当地人的伤痛。

在被苏联吞并期间,爱沙尼亚人天天活在恐惧和痛苦当中。不计其数的人在睡梦中被唤醒,遣送到天寒地冻而粮食匮乏的西伯利亚去,在高压下从事牛马不如的劳役工作,宛如活在人间地狱里。当时,许多有志之士都纷纷逃入森林中,成为顽强的游击队员。

一边,是寻常百姓屈辱不堪地死在西伯利亚的苦役里;另一边,是游击队员灯蛾扑火般死在前赴后继的反抗活动中。国土被异国蹂躏,民族尊严和性命,全都被轻贱地典当了。

到另一个城市塔尔图(Tartu)去,参观“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博物馆”(KGB Museum),爱沙尼亚人曾有的痛苦,在这儿更是鲜血淋漓地展示着。苏联国安会不受法律管制,除了对内对外进行深度渗透、收集情报以及进行破坏工作外,它也是前苏联严厉对付政治异见者的组织。任何人,就算是无意间说错一句话,都会被追究,而一进入苏联国安会这所阴沉的建筑,便有面对世界末日的战栗。如今,改成博物院,依然滞留着昔日的阴森;过去响着的各种痛苦的声音,诸如:审讯的吆喝声、受刑的惨叫声、恐怖的枪杀声,都活灵活现地以录音真实地还原着……

让人感慨万千的,即连儿童的乐土,也晃动着时代的阴影。

在塔尔图,有一所别开生面的“玩具博物馆”,琳琅满目地展示了五千多件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儿童玩具,充分地展现了爱沙尼亚人丰富多采的想象力。其中一隅摆满了纸质和布质的粗陋玩具,旁边的说明文字是:在苏俄占领期间,许多人蛰居于家,自制玩具,借以抒发心灵的苦闷。

爱沙尼亚于1991年独立,但是,前苏联投入芬兰湾的大量海雷,如今依然恶形恶状地残留着,成了爱沙尼亚人胸口永远的痛。

在爱沙尼亚,不论是大城还是小镇,售卖鲜花的摊子特别多,当地人以沉重的语调说道:“过去,长期受蹂躏,心灵受伤;现在,虽然独立了,余悸犹存,而鲜花啊,就是我们永远的抚慰剂了。”

活在花香里的爱沙尼亚人,惜福。他们的惶恐和忧悒,其实正是国家的忧患意识在作祟。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2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9 12:25 , Processed in 0.02827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