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爆发前两年,我那时正好在一个软件公司当项目经理.当时公司接到了国家疫情报告系统的单子.
话说INTERNET刚刚兴起,卫生部也颇有见地的开始建设基于全国联网的疫情报告系统.这个系统的前身是基于DOS的一个程序,由各省卫生厅生成一个报表的二进制文件,发到卫生部里在做汇总.因为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的发展,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建设一个全国的疫情数据网络系统. 我被委派在这个项目当项目经理.
卫生部组织了几个省的专家,提出了一个基本需求,疫情报告的数据分两种来源,一种是按表汇总,一种是按卡统计.按表统计,就是和原来的模式差不多,由各下级单位逐级按规定格式汇总表格,上报到上级单位,上级汇总后,再往自己的上级汇报; 按卡统计就是按病人建卡,每一例个案作为一条记录进入数据库,再由数据库统一汇总处理.
照理说,这个系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系统,但实际开发过程中,却差点把我搞得精神崩溃.这个系统的开发,让我认识到中国之大,情况之复杂,远远超过我的认知范围.
首先是专家倒浆糊.卫生部请了四个省的专家作为业务指导,首先在需求上就各执一词,不断变动需求.另外需求有政治需求,有经济需求,有业务需求.各种需求糅杂在一起,一团浆糊
其次是国情确实复杂.通过搞这个系统,我第一次才知道,新疆的行政单位居然还有农一师,农二师.这些行政单位又不存在民政部的编码表里.但是在统计上又必须纳入. 另外在统计上,还要考虑各地的高新区这种非标准行政区,但是又承担实际行政业务的这种区域.每年还要考虑行政区域的变化.还有N多情况,都需要一一考虑.
第一版出来后在昆明测试,专家组提出的意见打印了两百多页,厚厚的一本书,对这个版本做了全面的批判. 因为这个也算是一个政治任务,当时我的压力非常大,没日没夜按专家组的意见修改.每天大概只能睡4个小时,连续搞了一个月,精神差点崩掉.
非常感谢疾控司的一位处长,在关键时候过来开了一个会,把两百多页的意见归纳成几十条修改意见. 因为他的拍板,按照这个修改意见,又花了点时间,很快就推出了正式版. 这个会议让我也学到重要的一课,做事得抓主要矛盾,纲举目张.部里确实有高人.
后来又组织开了一些业务研讨和培训会,曾光作为预科院的大牛也出来讲过几次. 通过这个系统开发,我对部省市的业务领导和专家都有些接触,这里面有非常牛逼的人才,也有混社会的超级老油条,还是那句话,中国太大,情况复杂.
总的来说,这个系统满足了基本业务需求,但是做得不好.后来看到铁道部的12306,还有很多部委的业务软件的种种反人类的操作,我都非常理解. 从此以后,我坚决不再碰这些TO B的系统, 开始转向to c的软件.毕竟需求自己可以把握,每当收到一封顾客的感谢信,就收获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