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23:40

韩练成的故事(一)

韩练成,于清末生于宁夏同心县,汉族。不要看到宁夏就想到回族,不要看到宁夏就想到中阿之轴等某些文化的影响,清末到民国都没有一个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都没有一个宁夏回族自治区。

韩练成家大概是命中注定几代单传,韩练成父亲是独子,韩练成母亲生了兄弟四个只活下他一个,韩练成有一对双胞胎男孩早夭,只有独子韩兢。

韩练成的父亲韩正荣是清末甘军董福祥部的一个哨官,大概管100人,和今天的连长差不多。韩练成的母亲是被族人卖给韩练成的父亲做老婆的,两人成亲之后韩练成的父亲因伤回家务农,可以说韩家是相当苦的。好在韩正荣会木工手艺,家里还不算特别穷。

1920年12月,宁夏固原发生了里氏8.5级大地震,震中在海原县城以西,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里。做个对照,汶川地震是8.0级(每高一级高十倍),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震中烈度11度。韩练成的家距离震中不是太远,他家有窑洞和土坯房,地震那天很冷,11岁的韩练成住在土坯房靠灶台的一头。地震之后,韩练成母子幸存,尤其是韩练成,当他母亲两手鲜血把他扒出来的时候,发现韩练成虽然被压在下面,但是毫发无伤。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32281890194&di=e7ef8f78cb56e9a541f1452cc7e99bc5&imgtype=0&src=http%3A%2F%2Fwww.chinajyzb.com.cn%2FUpload%2Fimage%2F%25E6%25B5%25B7%25E5%258E%259F%25E5%25A4%25A7%25E5%259C%25B0%25E9%259C%2587.jpg
海原大地震,惨不忍睹

寒风中,韩练成的母亲把家里能用的东西垒成一个小窝,过了地震后的第一夜。第二天晚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雪飞扬,韩正荣赶回家时韩练成已经睡着了。天还没大亮,父母已经收拾停当,全部家当分成三份:除每人一份干粮、熟肉外,父亲背木料、粮食、羊肉,母亲背被褥、粮食,韩练成背锅灶,走上了逃荒的道路。这里备注一下,韩家三口都带着武器,父亲带的斧子,母子带的刀。

随着父亲外出打工的时候,韩练成知道了还有个叫“黄埔军校”的学校,军校出来是军官不是大头兵,父母就让他去了,寻条出路。韩练成的理想比父母要远大,他要挣200块钱,给父母开个铺子。考黄埔军校需要文凭,韩练成的母亲帮他借了一张“韩圭璋”的中学毕业证,从此以后,他就叫了多年的韩圭璋。

15岁的韩练成考的是黄埔军校,然后到了银川,莫名其妙被西北陆军第七师军官教导队录取,招考他的老师把他们同行的几个人扔下去了苏联。韩练成父亲就是军官,当兵他是不虚的,天生身体又好。1926年9月,韩圭璋所在的西北陆军第七师正式被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四军,参加北伐战争,师长马鸿逵升任军长。部队向西安进发时,已经是排长的韩圭璋知道,他们是国民军联军十路援陕部队中的第四路主力。国民军联军的总司令是冯玉祥,那是一支实行“联俄、联共”政策的军队,军事政治顾问是苏联的乌斯马诺夫,总政治部部长是共产党人刘伯坚,联军总政治部派来马鸿逵部共产党人刘志丹任政治处长。乌斯马诺夫和刘伯坚当时都是冯玉祥访问苏联时候的熟人,乌斯马诺夫据回忆是列宁格勒的军区司令,刘伯坚是周恩来等人在法国建立少年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著名的《带镣长街行》就是他被杀害之前写的。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13/2b54ec4381af47a4b241b56ff4d46b02_th.png
刘伯坚和他的红色家书

1927年夏,冯玉祥受蒋介石拉拢,与共产党分手,刘伯坚也被“礼送”到武汉。随后,党中央派他再度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等一同学习。刘伯坚长征时被留在了江西,1935年3月,突围中被俘,21日被杀害。牺牲前留下了《带镣长街行》这首名诗,他还给妻子王叔振留下红色家书,里面说:“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尽一切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可叹的是,王叔振可能牺牲的比他还要早,牺牲在执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刀下(其实是项英)。
http://www.mod.gov.cn/education/attachement/jpg/site21/20160930/64006a8d6311195880b424.jpg 刘伯坚夫妻合影,他们的虎豹熊三个孩子,后来都找到了,其中熊留在的被寄养的农民家里,做了一辈子农民,为养父母尽孝。
刘志丹比韩练成大六岁,韩练成视刘志丹为大哥,不过有趣的是,韩练成在黄埔军校的名单上,比刘志丹高一级。不过也幸亏韩练成没有去成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一二期都是速成班,三期有相当多的人被拉去了搞警察,四期才算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军校教育。有句话叫“黄埔四期多英才”,一个是四期人数多,没有东征之类的高损失率战斗;另一个是四期军事教育比较系统。

刘伯坚和刘志丹对韩练成进行了早期的教育,使他从一个只为了挣钱和挣地位的普通军阀部队下级军官,开始慢慢的思考。刘伯坚认定韩是一个好苗子,让刘志丹发给韩一份“革命军人登记表”,并指定政治部秘书林红和五十六团政治员吴某作为他加入共产党的联系人。

韩练成大概是天生自带救驾光环。这段完全引自韩练成之子韩兢的作品:

部队连克张茅镇、观音堂之后,韩圭璋调独立团任骑兵连长。当时的韩圭璋在马部已是小有名气的“捣蛋”连长,勤务轮换自然比别人快。5月中旬的一次宿营中,韩圭璋的骑兵连驻守在距总司令部五里之外的村中担任外线警卫。韩圭璋以为敌军大败,不可能敢来偷袭,于是只设了固定哨,还特意交待:“叫弟兄们把料加足,卸了鞍子好好睡觉。流动哨就不用设了。”自己只鸡斗酒吃了起来,没承想,当夜敌军骑兵突然入袭,待固定哨鸣枪时,敌军已进入韩的警戒区。韩与惊醒持枪出战的士兵一边开枪,一边向栖马场靠拢时,敌军骑兵已从村边疾驰而过;韩随手拉出一匹光背马,跨上冲出村去,待集合了随后冲出来的二三十名官兵时,才恍然醒悟,敌人奔袭的方向是总司令部!他立即拉出全部人马,吹响冲锋号,从后侧面向敌军穿插猛攻。敌骑势众,但并不恋战,冲来冲去打了不到半个钟头就撤了。敌军远去,韩圭璋才发现自己抓着缰绳马鬃的左手还攥着一条未啃完的鸡腿。
事后,韩圭璋得知:这支敌军骑兵不足一个营,突袭也不过是一次无特定目标的骚扰行动。但由于轻敌,布哨不足,几乎让敌人稀里糊涂地就把总司令部给端了。冯总司令亲自下令处分,“戴罪立功,撤职留用”。传令的参谋不解,冯笑道:“也就是叫这小子长个记性。”就这样,韩又被调回去当步兵连长。
此役中的韩圭璋已经给冯玉祥留下了深刻印象,冯著《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有这样一段:“韩练成在北伐的时候,曾同我在一起共过患难的。”这对于一个在当时只有19岁的小连长来讲,真是莫大的荣幸!

这段能看到什么?1. 虽然还不成熟,但是他有非常好的军事素质。迅速准确判断敌人的进攻方向(不是斩首行动而是无意识骚扰),迅速选定了作战方向(不是救主而是攻击敌人),优秀的个人素质(骑着光背马就冲出去了,一只手里还拿着个鸡腿)。2.运气极好。冯玉祥记住了他。3.胆子够大。敌人是不到一个营,他刚集中起来二三十人。总结一下,就是胆大心细脑子快运气好。

运气好还在哪里?随后的作战中,变成步兵连长的韩练成很快升到了营长,因为他的营长和另外两个连长都战死了。而且,这时候的韩练成也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这让他避开了党在幼年时期的内部杀戮。同时,冯玉祥的清共也没有清到他的头上,因为他还不是共。
待续。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6:49

这时他最后一次见到了刘志丹。已经被赶出冯玉祥队伍的刘志丹穿着便装来找韩练成,这时候已经把攒够200大洋任务完成了四分之三的韩练成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刘志丹。后来刘志丹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周恩来,他并不知道。 http://www.gmw.cn/images/2009-07/31/xin_290706310328843117976.jpg
刘志丹
也就半年时间,韩练成升官到了团长。团长是军官晋升过程中的重要的一个台阶,因为从团长开始,他就不能自己冲锋陷阵了,要根据别人的报告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韩练成是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军步兵五十九团团长,顶头上司是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孙良诚与第四军军长马鸿逵。请大家暂时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因为等韩练成回归组织之后,在侍从室潜伏期间,这俩人都要拍韩练成的马屁。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111/76529c2bc8438b120c0947af26fcea15.jpg
宁马马鸿逵,胖的像那个啥

1928年5月,韩练成换了一个团当团长,看上去是平调,其实这个团是第四军独立骑兵团,是冯玉祥的命根子,可见韩练成在冯玉祥心中的地位。而且,这时,韩练成已经划归白崇禧指挥,很快他就以自己优秀的军事素质,吸引了白崇禧的注意。

这年十月,完成北伐之后大裁军的韩练成不再是主力团的团长,而是一个闲职的中校参谋。他思考的地方恰好是作者的老家:临清,也是张自忠将军的老家。

1929年5月,,因为对蒋介石削减自己实力不满,冯玉祥通电讨蒋,自任“护党救国军西北路总司令”。不料不到一个星期,韩复榘、石友三、杨虎城、马鸿逵等部先后投蒋倒冯,这一形势的逆转,反而迫使冯玉祥5月27日通电下野。马鸿逵部归附蒋后改编为讨逆军十五路军,马升任总指挥,驻守徐州。韩也随部队到了徐州。短短一年时间,韩练成换了三个老板,虽然不是他自己的意愿。1929年7月,因张学良、蒋介石准备收回中东铁路,苏军进攻满洲里、绥芬河——昔日的革命导师却又成了侵略者。他真是不知道该跟着谁去打谁了,真正体会到了迷茫和苦闷。

1930年初,各个军事派系之间的关系在诡异的变化中终于形成了以阎锡山、冯玉祥为中心的反蒋联盟,中原大战爆发了。5月底,蒋冯主力鏖战豫东,蒋介石在停靠归德(今商丘)火车站的“总司令列车行营”亲自指挥。韩圭璋当时任马部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守备归德。

以下这段来自韩兢的文章:

5月31日,冯军郑大章骑兵军的一支部队夜袭归德,攻击的重点是飞机场,一开火,就已经打得枪炮声声,火光熊熊。蒋介石的“总司令列车行营”没挂火车头,停在站内,也被冯军骑兵围住猛打,但巧就巧在冯军万万没有想到,这辆看来只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押运着的蓝钢皮客车里就坐着他们正兴兵讨伐的敌方总司令蒋介石。
在无法突围的“总司令列车行营”里,参谋长杨杰摸黑摇着电话,大喊离火车站最近的部队:“六十四师独立团?”韩在团部刚听到:“我是总司令部!我是参谋长杨杰!敌军包围总司令列车行营……”线路就中断了。当时情况不明,韩仔细听着枪炮声,只有马枪、花机关、手榴弹和飞机场燃料的爆炸声。他断定,敌方肯定是骑兵!当即问部下:“什么位置打得最热闹?”部下答:“飞机场,还有火车站。”他紧张地判断着:“飞机场和火车站?飞机场上有飞机,火车站是总司令列车行营,可是,总司令行营没挂火车头!”韩猛地下了决心:“只救火车站!”随即下令:一、为救援并接应总司令部转移过来,命参谋长带三营,集中重机枪全部上城,死守归德,不管什么情况,一定要死死守住!二、为击溃步战的骑兵,必须打它的栖马场,命二营以排为单位展开,在飞机场和火车站之间找敌军的栖马场,找到后马上发三颗信号弹!韩对二营长再三强调:“打栖马场,只要打得响、打得热闹就行,要让围攻火车站的骑兵回得来、跑得掉,如果把他的马打光了,他回过头来跟咱玩命,我杀你的头!”三、命一营跟他跑步出发,救援总司令!四、他同时命令参谋长,马上向师部报告,请求增援!

可以看到韩练成优秀的军事素质和临机决断的能力,而且每道命令都很合理。就和考试一样,留给足够的时间,大概很多人都能考得很好,但是考试不可能给你这么多时间。

当部队逼近车站时,韩命令:先围起来,压住慢慢打,等一等再往里冲。见飞机场方向升起三颗信号弹,韩才大声下令:“围三阙一!”部队在一营长的指挥下,在飞机场方向拉开一个大空当,其余方面猛攻。冯军骑兵在韩部火力加入后从空档突围,向飞机场—栖马场方向转移。韩率部攻入站台,由卫队军官带领进入总司令行营车厢内,他左手反握驳壳枪,向蒋介石敬礼报告:“报告总司令,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前来报到。敌军骑兵被我团打退,我团两个营已在行营外围警戒,另有一个营在归德城内待命,请总司令指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和杨杰。
    蒋介石神色镇定,走上前来,握住韩的手:“嗯,好,好,很好,韩圭璋?你很好!”杨杰命令:“韩团长,你带来的部队暂时编入总司令部警卫团,加强外围警戒!同时,马上派人修复电话!”蒋见正要离去的韩戴着眼镜,问:“韩圭璋,你是哪一期的学生?”韩说:“本来是要去黄埔的,结果就近投考了西北陆军第七师教导队。”蒋:“好,好,可以补充列入黄埔学籍嘛,马上通知军校毕业生调查处。”蒋当即下了一道手令:“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见危受命,忠勇可嘉,特许军校三期毕业,列入学籍,内部通令知晓。”

这是救驾的功劳,功高莫过于此。虽然这时这件事对他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还是个暂编六十四师的团长而已,但是当他到了蒋介石身边之后,这一功劳的作用才开始凸显出来。

1931年,韩练成结婚。到这里要给大家说一句,虽然韩练成混的很不错了,他的父母并没有享他的福,韩练成到这时候根本就没有家里的消息。其实这时候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差不多两年,而作为独子的韩练成根本不知道;而他父亲也还在给人做木工苦苦度日。

婚后韩练成夫妻去了北平度蜜月,期间被张学良的宪兵发现了行踪,随后宪兵的团副陪着他去了张学良的舞会,张学良还和他碰碰杯,之后又见到了吴铁城和朱启钤,知道了什么叫大军阀。离开北平,张学良托人送礼,给他买了车票,一路送上车。

韩练成是个厚道人,这一点贯穿他一生。冯玉祥当时已经到泰山“隐居”了,韩练成还是去看完了他。冯玉祥小小点拨了一下还未成熟的韩练成,一个上校参谋什么时候轮得到张学良亲自接见了?这必然是另有所图。韩练成顿悟,对高层的社交开始有了自己的认识。这应该是冯云祥一贯对他的看重和他当年“救驾冯玉祥”的回报。从泰山下来后,韩练成把这件事深深藏在心底。后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韩练成也曾经洒酒纪念。

1932年秋,蒋介石在汉口召见马部上校以上军官,韩练成在所有人中差不多排在队尾。马鸿逵例行公事一一介绍,蒋介石例行公事一一握手。到了韩练成这儿,凯申公突然精神一振,“少云,这个韩圭璋,很好的,应该以旅长提升任用嘛。当参谋?太可惜了。”还当即送给韩一本《革命哲学的重要》,马部将校惊异,马连连点头称是。 大家觉着这对于韩练成是好事坏事?这么说吧,特没谱要是跟普京说,你手底下那个女检察长我看着很好,你要重用,你觉得普京会怎么想? 马鸿逵自然是要想办法除掉韩练成,但是他不会自己动手,他要借蒋介石的手除掉韩练成。 回去之后,马把他送到南京进修,随后就通知南京那边他的共党嫌疑。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的刘健群自然就把他关了起来。韩练成不服,要见校长。刘健群不知道他有救驾的功劳,还是把他关了起来,一关就是三个月。 三个月后,蒋介石来视察,正在禁闭室的韩练成看到了,大喊“校长!校长!归德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报告校长!归德六十四师独立团团长韩圭璋报告校长!” 他只有说一句话的机会,但是他这一句话很有讲究。他那个师和团都撤编了,没人知道,但是蒋介石知道,他自己知道。这一下不光是救驾的功劳,还是拉进了两人的距离。刘健群赶紧报告韩练成的共党嫌疑,这招以前是无往而不利,唯独这次碰了钉子。“强辩!他在陇海线救援总司令行营的时候,你在哪里?你们都在哪里?什么共产党潜伏分子?还不马上解除禁闭!”
不久,蒋介石就给陈果夫写了一道“中正手谕”,让他去江苏做保安司令,没有跟着马鸿逵去宁夏吃沙子。从此脱离了西北军,进入了黄埔系这一派系。江苏是个好地方,不仅仅是富庶,更重要的是和党国高层社交方便。韩练成这时候认识了后来的中统高层叶秀峰。有一次叶秀峰评价韩练成:“练成兄,你要不是委员长直接介绍给果夫先生的爱将,就凭你这一通宏论,不是共产党也是赤化分子啊!”到这里,韩练成虽然级别不高,但已经是未来的军统和中统都不愿意惹的人物了。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6/61/Ye_Xiufeng.jpg/200px-Ye_Xiufeng.jpg
叶秀峰其人,看上去就是个教授,不像特务头子。
他确实是科学家出身。很有趣,共军这边大把文科生,建国后拼命发展理工科。党国那边大把的理工科,倒是所谓的国学大发展。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8:51

1936年,韩练成进了陆大第三期,成了穿黄马褂(黄埔)带绿头巾(陆大)的凯申公嫡系中的嫡系,不许笑,这是当时的人给他们开的玩笑,我只是引用,并无别的意思。1937年8月第一次见到周恩来,尊称“周老师”。当时是白崇禧给他引荐的,所以周恩来第一次只是把他当成了桂系的黄埔生。


1939年3月,韩练成再次联络周恩来、叶剑英,依然是没有什么火花。

从抗战开始,韩练成一直在白崇禧手下,直到1940年,升任170师师长,这是凯申公的人在桂系最高的实权职务,凯申公也很高兴,特意接见,还给他批了一些钱。当时他还有个职务是十六集团军副参谋长,这个是虚职。

1942年初,韩练成开始谋划和共产党接上关系。韩练成办事极为稳妥,这次他找到了周士观做中间人。周士观也是西北军的老人,周士观的父亲和袁世凯关系很好,因而在北平读书,后来周士观留学美国学习化学,周士观的父亲去做绥远道尹,和马鸿逵的父亲关系很好,所以周士观也是马鸿逵所信任的人,当时是马鸿逵驻重庆的办事处主任。
http://pic.baike.soso.com/p/20121005/20121005053820-1589784500.jpg
周士观先生

韩练成说话稳准狠,一句话“你女婿于伶,是共产党吧?”直接把想打太极拳的周士观定在当场,给他安排了一次秘密会见。周士观确实是一个韩练成可以信赖的人,后来韩练成撤回的时候,韩练成自己走的,周士观带着他的家人撤了回来。http://img31.mtime.cn/mg/2014/01/20/144820.75264143.jpg
最左为于伶,剧作家,上影厂长

这次会见安排在了于伶的家里,时间是1942年6月。当时于伶本人还没有回到重庆,在桂林。于伶是“左联”的组织秘书,老共产党员了,他是潘汉年系统的共谍。皖南事变之后一批文艺界的共产党去了香港,日本进占香港后又从香港撤回来。这次会见的时候既是一个隐秘的私人场所,又是一个不会有客人去打扰的地方,可见共谍们做事之滴水不漏。

见面之后,韩练成自然是剖心沥肝的倾诉自己要投靠,周公继续打太极拳,因为周公也不清楚韩练成的来历和意图,万一是个假投降呢。逼到后来,两人谈到了韩圭璋和刘志丹,韩练成这才投共成功。

这个时期,韩练成把自己的老婆和副官发展成了共产党的人,后来他把自己身边人都拉到了共产党这边,但是他们之间却是绝缘的,互相不知道底细。
1943年,韩练成进入侍从室一处第二组,同时在何应钦的总长办公室也有他的职位。侍从室当时有三个室九个组,每个组只有几个人。最重要的是管军事参谋的第二组和管政务党务的第四组,当时在第二组卧底的是韩练成,第四组卧底的是孙师毅,我前一段时间说那个把戴笠检举自己的报告换了个位置的就是孙师毅。韩练成是侍从室少有的将军,那时候这地方一般上校就到头了,所以韩练成的地位比较超然,比如他称呼俞济时,就用“良桢”而不是称呼他的官衔。经国纬国兄弟见了韩练成也称“师兄”。

国军内部也很讲派系的,他不是何应钦的人,杜聿明是;黄伯韬是顾祝同的人;郭汝瑰、胡琏是陈诚的人。

1944年7月吗,韩练成调出侍从室,去桂系做十六军的副总司令,第二年桂系保举他做四十六军的军长。白崇禧这时候已经觉得他是个值得拉拢的自己人了。

1945年9月下旬,韩练成率部渡过琼州海峡,以国军第四十六军军长身份兼任海南岛防卫司令官、行政院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集海南党、政、军权于一身,接受日军投降。

去海南之前,韩练成接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指示:
一、蒋介石:“你去海南,一是受降,二是‘剿共’。你在那里,不仅仅是一军之长,还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要多动脑筋。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一切要靠你独断处理。也让我看看你,有没有做封疆大吏的本事。”
    二、张发奎:“要趁共产党还没来得及把琼崖游击队的存在提到和谈的议事日程之前,就用狮子搏兔的力量,在一夜之间,把它消灭在这个孤岛上!”
    三、周恩来的亲笔信:“现在只能运用你个人的影响和你手中的权力,在无损大计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琼崖党组织的安全,并使游击队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注意!从实际出发,能做多少,做多少,由你酌定。”(这时候周公给他推荐了庄田,庄田有回忆录)

其实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桂系的指示他没说,不过白崇禧是他的直接上级,下命令就是了,不用指示。

韩练成在海南剿共不力,被批评了,不过他也受了伤,不算自己没干活,所以还是受到桂系和蒋介石的信任。

下面就是在白崇禧公馆和董必武接头的事情了。当时副官邢松全早已在他身边做了多年的交通员。背景是1946年6月蒋介石这边喊出了“三个月”的FLAG,问题是已经是十月份了,三个月都过去了,需要调整进攻方向和补充兵力,四十六军这时候刚刚被调到上海。

韩练成想找周恩来,但是这时候已经不容易联系周恩来了,和董必武的联系也很困难,所以才把接头地点定在了白崇禧在上海的公馆。这次接头,韩练成汇报了军事会议的内容,董必武则让他自己权衡是继续潜伏还是战场起义,并留下了“洪为济”这个化名,以这个化名来联系的是就是自己人。

当时韩练成到了青岛上岸之后,其实双方都是一塌糊涂。陈毅这边是只知道要用“洪为济”的名义去找整编四十六师师长,这个师长是上级转来的关系(大概是为了保密,信息给的极为简略);国军这边对山东这边编制和名称混乱很无奈,甚至连对手也只是说“可能是陈毅的主力”。不死才怪。

山东这边派出的是陈子谷。韩练成一看陈子谷根本不熟悉他的情况,也很尴尬。http://www.crt.com.cn/2012images/hs35830.jpg
陈子谷全家福

陈子谷是泰国华侨,本来是贫苦渔民的儿子,被卖到泰国成了一家巨富的长孙,本可以在泰国过富足的生活,却跑到北平读书,后来又去日本参加左联的活动,被日本警察发觉后,逃到香港,后来与叶挺相识。1939年,他祖父去世后,他把分得的遗产交给了新四军,解决了新四军这一年的冬衣难题和经费难题。皖南事变,陈子谷被俘后关在集中营,设计越狱后在武夷山打游击。武夷山那地,一年四季多雨,夏天闷热冬天湿冷,不是什么好地方,陈子谷的游击队被打散之后去了上海。

找到新四军军部之前,陈子谷认识了他老婆,他老婆是上海的地下党,找到陈毅,就是通过他老婆的渠道。这时候又一大笔遗产要落到了他的头上,这次是他岳父的。陈子谷第二次放弃了,回到了新四军。

回到新四军的陈子谷在抗战刚刚胜利就又落到了国民党的监狱里,关了一年才放出来。和韩练成的联络是他刚刚恢复工作没多久的事情,所以非常生疏。

陈子谷在建国后第三次放弃了遗产,是他在泰国的祖屋拆迁,当时分给他的的钱相当于改制后的四万块人民币,在当时月工资百十元的情况下还是很大一笔钱,也被他交了党费。

和前两次一样,放弃大笔遗产的陈子谷又一次落难,这回是开除党籍打成右派。陈子谷幸运的活到了1979年平反,1987年去世。

陈子谷的补充:陈子谷的祖父是中国人,去泰国之后娶的大房妻子是中国人,生下长子早夭,没有后代,又娶了泰国女人做二房,生了两个儿子。陈子谷的爷爷怜惜自己早逝的长子,毕竟长子是中国人,就从国内买了三四岁的陈子谷,作为长子的后代,接续香烟。

陈子谷的叔叔对他不算好,后奶奶就很不喜欢他,毕竟平白无故来了个分家产的,而且可能分去大头,所以虽然非常讨陈子谷的祖父喜欢,但是经常只能和家里的中国佣人一块吃饭,久而久之,他不仅血统上是一个纯正的中国人,文化上也是了。他祖父的家很有钱,买的房子在曼谷的市中心附近。

陈子谷从上饶集中营越狱后,到了武夷山游击队,游击队被打散,他逃命去了上海。到了上海之后发病,幸亏得到广东同乡的救护,勉强安身,又给泰国的叔叔写信请他寄钱,才在上海落脚。因为他是泰国华侨,在上海遇到了同为泰国华侨的一位抗日人士,这位抗日人士和他老婆知道他是华侨抗日名人,就把侄女介绍给了他,即曲婉仪。曲婉仪父亲看过陈子谷之后,对小伙子也很满意,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他老婆是上海地下党,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上了新四军,陈毅后来专门发电报要把他护送到新四军,他是叶挺的秘书,也做过陈毅的秘书。

等他回到新四军,已经是三个人了,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


我给陈子谷写个评论吧,“您傻吗?”

几次沟通之后,陈毅派出了舒同和韩练成见面,算是加深理解。其实这时候华东野战军对韩练成认识并不深,还是以为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舒同带着杨斯德来的,后来杨斯德成为了与韩练成联络的重要人员。韩练成稍微和杨斯德打了几次交道就发现他不是军事干部,但是值得信赖。后杨斯德成功协助了何基沣张克侠起义,并在1964年晋升少将。杨斯德后来也是国务院台湾事物办公室主任,那时候还不是跪台办。说道杨斯德,那也多说一句,杨斯德和台湾那边沟通的时候,重要的中间人之一是南怀瑾,所以这也是为何这个人能在大陆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再八卦一下,杨斯德和第二位夫人夏南虽然他们是老年之后才结婚的,但刚认识的时候夏南才是高中生,婚后虽然杨斯德是将军,但是夏南收入比他多。

莱芜战役,国军与猪的问题就不说了。韩练成把亲信警卫排留在了华野,自己回了南京,只带了联络员张保祥。韩练成极聪明,王耀武要用飞机接他去济南,他婉拒,以免王耀武拿他做替罪羊;坐轮船去上海,留出时间给联络员熟悉情况,并切断和外界的联系;一到上海,立刻给白崇禧和家里挂电话,给家里是报平安,给白崇禧通了电话,特务就不敢半路下手;通完电话立刻去南京,显得自己很主动。

海天 发表于 2018-7-29 20:14:59

杨斯徳,Su zhi cheng ...... 呵呵
“不光九次,是九的好几倍……”
“他们俩头两次去香港我不知道,但后来有向我报告.....”— li denghui 这个说法{:191:}

好些年前头回看南怀瑾的人爆料,震惊啊……{:198:}

苏双 发表于 2018-7-29 21:13:38

这是高人啊,相当相当高,比钱壮飞郭汝槐刘斐都厉害的猛人。
赞古人兄的精品好文。

常挨揍 发表于 2018-7-29 21:23:04

光记得五万只猪{:187:}
前期的事还真谢谢故人兄科普

将进酒 发表于 2018-7-29 21:28:23

白公馆和董必武接头,真是艺高人胆大,董老也是胆包身。

另外,郭汝瑰也和桂系关系不错,人才到哪都是受重视啊。南怀瑾在大陆猖獗,戴老板能展开下吗,貌似这方面没啥公开资料。他不是替国共双方拟了个宣言惹了厌吗

笔笔 发表于 2018-7-29 21:55:07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8
1936年,韩练成进了陆大第三期,成了穿黄马褂(黄埔)带绿头巾(陆大)的凯申公嫡系中的嫡系,不许笑,这是 ...

好文,最后一段没有懂。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23:50:29

笔笔 发表于 2018-7-29 21:55
好文,最后一段没有懂。

你经历了事情多了就能理解了,尤其是自己闯了祸以后。

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自己的后台那里,这样有人保,所以王耀武派飞机接他就被他拒绝了;但是又不能太快,因为要和共产党这边派给他的交通员串供,所以还必须在路上有足够的时间,所以没有选飞机;他不清楚会不会有人察觉之后把他半路扣下来审查,国防部二厅和宪兵司令部都有这个权力的,他立刻通知了白崇禧,这样万一宪兵把他扣起来,只要他打死不认账,白崇禧和军务局随便一个电话,那些地方都得客客气气把他送出来,但是要是被审上几十天,万一查出问题怎么办?这个电话保证了这些人就算想抓他,半天顶天了。

笔笔 发表于 2018-7-30 01:09:31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23:50
你经历了事情多了就能理解了,尤其是自己闯了祸以后。

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自己的后台那里,这样有人保, ...

在党国混也是好危险。

大胖子 发表于 2018-7-30 07:29:47

抓个bug,地震级数每高一级,能量释放相差30倍,不是10倍。

看客 发表于 2018-7-30 09:38:36

{:237:}{:237:}{:237:}

xray2100 发表于 2018-7-30 11:05:01

信息量好大,太烧脑了{:213:}

青青的蓝 发表于 2018-7-30 13:09:55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8
1936年,韩练成进了陆大第三期,成了穿黄马褂(黄埔)带绿头巾(陆大)的凯申公嫡系中的嫡系,不许笑,这是 ...

南怀瑾那段可以展开点吗{:187:}

伯威 发表于 2018-7-30 14:12:34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6
这时他最后一次见到了刘志丹。已经被赶出冯玉祥队伍的刘志丹穿着便装来找韩练成,这时候已经把攒够200大洋 ...

老蒋搞的天子门生这套手法还是挺管用的,比如用在韩练成这里。虽然比土共或者说太祖还是低了一个层次。{:187:}

燕庐敕 发表于 2018-7-30 16:28:43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23:50
你经历了事情多了就能理解了,尤其是自己闯了祸以后。

他必须第一时间赶到自己的后台那里,这样有人保, ...

常队长听说韩练成跑到共产党那边去了以后大怒,骂何婆婆等人“要不是你们逼他,他哪里会去投共!”

jfsun3 发表于 2018-7-30 19:08:27

精彩! 这才是人生啊

齐眉 发表于 2018-7-31 12:21:48

海天 发表于 2018-7-29 20:14
杨斯徳,Su zhi cheng ...... 呵呵
“不光九次,是九的好几倍……”
“他们俩头两次去香港我不知道,但后来 ...

蒸个包子?期待期待。{:187:}

ivy 发表于 2018-8-2 06:53:28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8-7-29 19:48
1936年,韩练成进了陆大第三期,成了穿黄马褂(黄埔)带绿头巾(陆大)的凯申公嫡系中的嫡系,不许笑,这是 ...

"莱芜战役,国军与猪的问题就不说了。韩练成把亲信警卫排留在了华野,自己回了南京,只带了联络员张保祥。"

有这个警卫排人员后来情况的资料吗? 韩练成要华野照顾好他这个警卫排。不知道是怎么照顾的?万一跑一个人,韩练成就有可能暴露。

常挨揍 发表于 2018-8-2 19:56:24

伯威 发表于 2018-7-30 14:12
老蒋搞的天子门生这套手法还是挺管用的,比如用在韩练成这里。虽然比土共或者说太祖还是低了一个层次。{: ...

那当然。
主席跟斯诺(?)扯过,如果不搞革命的话他最可能是教书。秋收起义的时候,主席教过小学的内谁立马送给老师300快枪:lol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韩练成的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