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偶记2018:北京篇(一)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6-16 12:26 编辑不知道为什么,西安到北京的高铁票早早售罄,只好坐飞机到北京。飞机哪不能坐啊,但高铁可是中国特色呢,华北大地跑一跑,还可以看一路风景。但没票,没办法,坐飞机吧。
西安的机场在咸阳,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机场大巴始发站就在酒店门口,但买票竟然必须用身份证和微信支付,护照和现金那一头说是POS机坏了,不卖。这不坑人嘛!还好后来又好了。
飞机票是在携程上订的,不知道为什么,座位在一帮英国旅游者中间,旁边是一个约克郡来的英国姑娘,温文尔雅的“英国玫瑰”类型的。她旁边的年长妇女好像也是约克郡来的,不知道是她家人,还是只是同道的。她没说,我也没问。他们从上海到成都,然后武汉坐长江三峡游轮到宜昌,然后西安到北京,打道回府。一路上似乎玩的不错,但问起是不是想英国啤酒和fish and chips,她说不想,但想巧克力想疯了。说着说着,眼睛就发绿了,挺秀气、文雅的女孩子,拿出吃剩半块的巧克力,小心地啃了起来,碎屑都小心翼翼、一点没有风度地用手指沾起来,吱地一声吮上了。要不是在飞机上,我都想拉她上街找地方买巧克力了。至于吗?中国还能买不到巧克力?但想想也是,他们又不去超市,酒店、旅游品商店和景点还真没有巧克力卖,丝绸、瓷器又不能吃,中国酒洋人多半喝不惯,但弄点小店卖巧克力解馋、卖薯片饼干垫饥,还真是必要呢。
说到垫饥,他们也抱怨,旅游团一路过来都是吃的旅游餐,大同小异的东西,不仅没有地方特色,而且也不好吃。说实在的,甜酸肉吃上10天,能不反胃吗?大家一拥而上,弄些好像迎合欧美人口味的旅游餐,实际上是错误的。他们来中国,就是品尝中国特色的,适当的“探险”本来就是旅游中的乐趣,包括餐饮。千篇一律才是最忌讳的。中国各地的好吃餐饮数不胜数,有些确实洋人消受不了,但大部分适当“淡化”后,不太浓油赤酱、麻辣生鲜,都没有问题。
团里有几个英国老头,斗嘴打趣,特逗。英国幽默真是世界一绝。跟他们插科打诨也是一乐。
飞机准点到达首都机场。机场快线转地铁是可以到酒店的,但拖着行李不方便,没有交通卡,手里要摸零钱买票,也是个啰嗦。打的吧。有意思的是,打的的地方效率很高,车也不断,但坐车的大部分是年轻人,而且单身,没有行李。一个人,一个小背包,就上车走人了。像我这样拖着手提箱还背着背包的反而是异类。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
进城的路挺顺。但司机说,刚解封,前面不知道是什么要人,机场大道封锁了两个小时,进出交通天下大乱。这大概是北京人的宿命了。天子脚下有很多特权,“吃堵”这样的被迫特权则是打包服务。
出发之前,酒店就定好了。一直用Expedia,挺方便的,居然还积攒了积分,这次还用上了。先订了一个在东四十条的地方,结果临出发只有两个星期了,来通知说,人家关门结业了,预定取消,要重新订。没办法,重新订呗。选择好多,最后选了建国门外的建国饭店。
这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酒店。当年是挺高级的地方,现在当然不再享有荣耀,比这高级的地方已经数不过来了。这里也在外事区,离外交公寓、友谊商店、好几个使馆都很近。在建外大街上,这里是东长安街的延申,交通方便,地铁站就在门口。有干劲的话,走到天安门也就40分钟样子。这里也离机场相对近便,至少上机场不用穿越整个北京。
这是1980年开工建造的,其设计当年是获奖的,更是《建筑学报》上的常客。考大学前,对建筑痴迷过一段时间,《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每期不拉。当然,后来的学业和工作与建筑一点关系也没有了,但对建筑的爱好至今还在,出去旅游的时候,只要可能,还会到建筑名作那里到此一游。
建国饭店的外观里面和客房设计没有多少特别。平面有点像一个方正化的横8字,中间一杠是大堂,连接低层沿街餐厅和高层(也不怎么高,六七层而已)后排客房建筑,带有一个带顶天井,采光很好。沿街低层建筑里是餐厅,采用悬垂的布幔,既增加动感,也增加质感上的柔和感,这对当时中国建筑界是全新的设计手法。
最重要的还是内廷花园。在沿街低层建筑和后排建筑之间,大堂两侧,是两个狭长的花园。花园不豪华,也不大,但很雅致。明显的东方风格,但采用了简约的现代设计。餐厅的内墙是大玻璃的,面向小花园;后怕客房都有阳台,底层有独家小平台,从另一面面向小花园。沿街建筑隔绝了建外大街的车水马龙,小花园竟然有一点闹中取静、世外桃源的感觉。在改革开放之初,国人眼光初开之时,被惊为天作。
建国饭店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中外合资。可能是从一开始就按照国际标准严格管理,团队没有国营老店的坏毛病。管理和员工素质很好,礼貌、效率、专业水准都是刚刚的,比很多更新、等级更高的酒店都好,很赞。要比派头,比设施(这里连游泳池、健身房都没有),建国饭店早被甩到后面了。但论实打实的服务质量和性价比,加上交通便利,这里值得称道。
安顿好了,天色已晚。坐上地铁,去西单书店。在上海有交通卡,对票价没有概念,反正过几天充值就是了。北京地铁的票价看不懂,买了好像不够,但西单出站的地方,补票在栏杆外面,需要专人在内外驳接钱和票,很奇怪的设计。
北京地铁还有很多反人性的设计。明明在同一层面,因为方向不同,必须下楼到另一边再上楼,才能绕到栏杆另一侧,从另一个方向出站。这叫什么破设计!好好的出站隧道,已经单向行走了,莫名其妙地造几道导流栏杆,像牛群出栏一样,所以人们不能左右穿行?毫不考虑乘客使用方便,只是为了地铁当局管控的方便,人为制造障碍。记得以前北京地铁不是这样,大概是被太大的人流逼的?
地铁墙上照例很多广告。看到一个奇怪的:一长溜女孩,清一色粉红短衣短裙,旁边的名字都很陌生,大概是什么女团在招徕粉丝?这些算美女吗?倒退40年的话,LP不说秒杀这些粉女郎,十秒杀还是随随便便的。怎么都退化成这样了?
地铁里好多保安,大多是女孩,过闸要拍腿安检。这些女孩也挺可怜,一天要拍无数大腿,这工作也挺烦人的。晚上回家,小哥哥嬉皮笑脸地迎上来:“今天又摸了多少大腿?”;“没数,总得好几万吧。”“摸累了吧?”“嗯。”“那……”“那你个头啊!端洗脚水!”
地铁上很少退休的人和老人。上下班时间不谈了,平时也少。不光1号线,其他几条也一样,颐和园过来的4号线更是差不多清一色大学生。街上老人也少,只有小区、公园里还多一点,这和上海很不一样。北京老人不出门吗?上海老人理直气壮地到处乱窜,大有踏平庐山之势。
到了西单,出来就是西单书店,这比上海书城好,要走好一段呢。王府井新华书店很多年前去过,印象一般。听说北京西单书店更大,慕名而去。果然,这里比上海书城还大,不过可能面积大而无当,不少营业面积用文具填补,所以也是掺水的。
比较西单书店和上海书城,可以看出两地不同的思维和行事方式。上海书城底面积小,层数多;西单书店底面积大,层数少。这无所谓,只是建筑格局不同而已。上海书城底层是非小说类畅销书、餐饮、旅游、时装、本地专题,西单书店底层也有大量非小说类畅销书,但主要面积是文史哲政经社,军事类也在这里。
宗教部分划分为佛教、道教、“其他宗教”三个部分。佛教部分最大,佛经有好几种,更多的是解说,有老厚一本专门解释《心经》,包括玄奘大师的翻译过程,后来的版本,逐字逐句的诠释。道教部分也比较大,有好多周易,有好几本道教关于房中术的专著。好玩的是基督教部分,没有单列,而是并入了“其他宗教”。各种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历史、新约研究、圣经故事,但就是没有圣经。伊斯兰教部分没有仔细看。
哲学部分居多名著,选题相当广泛、自由,包括哈耶克的《自由宪章》。感觉上,西单书店的书目更加学术,层次更加深,好比超级放大的季风书店。上海的就宽泛、浮夸一些,但对一般人来说,更加接地气。
一楼还有一片精品部,都是线装精订的四书五经、毛泽东诗词和碑帖,木刻版,手写版,拓印版,这已经是艺术品了,不能当作书来翻阅了。价码也是艺术品的价,几千都是亲民的了。
二楼是文学艺术,整个一层。文具也在这里。上海书城也是一样,二楼是文学,但西单的书目要多得多。中外经典加网红新作,应有尽有。说起来,改革开放前十几年似乎涌现了一批现代大家,以后经济发达了,文艺反而“退潮”了?中国正处在百年未遇的大转折时刻,社会生态、人们心态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等待文学艺术大师抓住时代的速写油画。莎士比亚出在伊丽莎白时代,巴尔扎克出在第三共和国时代,米开朗琪罗出在文艺复兴时代,都不是偶然的。现在实际上还是处在文化自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之中。改开之初倒是不一样,那时未必知道方向,也谈不上自尊,但至少知道在走出过去,批判性思考是基于尚且清晰的痛楚,而不是想象。
三层大半是中小学教辅书,还有一片科技,品种也比上海多。书目质量也比上海高,大概顶级科技出版社基本上在北京的缘故?军工、航空方面有一些相当赞的好书。没买。不是不想,实在是箱子里装不下了。而且家里书已经堆成灾了。现在的原则是不会在短时间里就看的书,再好也不买,因为一旦放下,可能再也拿不起来了,诱惑太多了,静不下心来啊。烂尾的读书是对作者的最大不敬,是在糟蹋书。当年就是对老爸这么说的,现在对自己这么说。说归说,做归做,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看到一本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的书,里面对各种工艺的描述和分析还相当准确,至少对十年前的状态而言。不过有些工艺的关键参数都不对,也缺乏近十年的进展,还是很多的。为什么我知道?嘿嘿,嘿嘿。看看作者群,好像是科学院系统领军的,一大帮人,可能是搞科技情报的?
西单书店出来,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本想西单逛逛夜市,找一个地方吃饭。看看西单已经不是以前的西单了,没有了老北京的气息,只有灯红酒绿、人欲横流,一眼望去好像也就是巨型商厦接着巨型商厦,这个没兴趣。哪儿都不能随意走,小P街都得过天桥,天桥上看到一个商厦楼上有好多餐饮店,就是它了。
这大概是现在的新规矩:商厦顶楼是餐饮和电影院,到处都这样?选择好多,但我只想吃点简单的,还不好找。最后走进一家日餐店,胡乱对付一点,就是一张毛主席没了,还得搭上零头。北京物价真贵。一眼望去,都是青年男女。这一点上海不一样,老爷叔、老阿姨的市面很大,无穷无尽的同学聚会颇有把年轻对子挤出去的势头。
吃完出来,天早黑了。坐地铁,打道回府。发现北京的年轻人坐地铁喜欢站在车厢门口,门口人多、里面较空也一样,不下车也不往里走,也手不扶栏杆,就这么四面不靠地站着,看手机,大概只有这样才有大爷范儿?这种北京范儿弄得外地来的打工妹也有样学样,不往里走,宁愿在门口边上的角落坐在地上,听由人家从身边挤过去。不过只有地铁上有这毛病,公交车上倒是没有。
晨大应该说LD现在也是秒杀粉红女团:lol 本帖最后由 平沙落雁 于 2018-6-17 04:21 编辑
唉,晨大确实对北京不熟啊~~西单那个书城纯粹是装门面的,要人文类的得上三联书店,万圣啦,中国书店也不错,西单图书城闹得要死,人山人海,其实没啥精髓,还没地儿坐~
下次去北京之前先在手机上装个点评网app,找吃找喝找乐呵就方便多啦~~
中国书店地安门分店利用的是古建筑原址雁翅楼,外观挺漂亮的,内部装修布置一下还挺舒服的,八仙桌太师椅,空调24小时营业,外加wifi,书架上的书随便看,不买也没关系,古色古香。隔壁就是卖炒货的,糖炒栗子,各色瓜子,斜马路对过是护国寺小吃店,北京最有特色的老北京小吃都汇总在那儿了。
下次去北京之前,最好先发个帖,问问坛子里的北京人。
ilcc 发表于 2018-6-16 13:52
晨大应该说LD现在也是秒杀粉红女团
虚心使人进步嘛{:188:}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6-16 14:18
唉,晨大确实对北京不熟啊~~西单那个书城纯粹是装门面的,要人文类的得上三联书店,万圣啦,中国书店也不错 ...
原来跑错地方啦。西单书店里人不算多,没地方坐倒是确实的。 晨枫 发表于 2018-6-17 04:24
虚心使人进步嘛
防止LD查岗,晨斯基也是煞费苦心。 晨枫 发表于 2018-6-17 04:26
原来跑错地方啦。西单书店里人不算多,没地方坐倒是确实的。
比较老北京特色的,东城是国子监雍和宫一带,西城则是鼓楼后海一带,恭王府醇王府我也没去过,硫璃厂还是出国前去的。
北京好吃的本地特色饭菜也就烤鸭,涮羊肉了,象啥卤煮火烧,炒肝儿,面茶之类晨大恐怕会吃不惯
老北京历史风情书,最好是故宫出版社的,大量的书画字帖兼宫廷历史文献书,挺有意思的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6-16 18:49
比较老北京特色的,东城是国子监雍和宫一带,西城则是鼓楼后海一带,恭王府醇王府我也没去过,硫璃厂还是 ...
你这单子上,也就醇王府没有去过,琉璃厂兴趣不大,据说现在都是假货,我对那些也不懂,不会买。
你说的吃的我也就面茶没有吃过。{:187:} 晨枫 发表于 2018-6-17 10:50
你这单子上,也就醇王府没有去过,琉璃厂兴趣不大,据说现在都是假货,我对那些也不懂,不会买。
你说的 ...
呃。看来低估晨大了{:203:}{:213:}
@煮酒正熟 北京还有啥有意思的地儿?{:201:}
挤在门口是为了换乘方便。地铁线路网格设计造成好多2站内的换乘。 秋水 发表于 2018-6-16 20:59
挤在门口是为了换乘方便。地铁线路网格设计造成好多2站内的换乘。
我是5站才下的,一直看着他们,我下了他们还没下。
不仅男的是这样,女的也是。里面很空,整个车都很空,就喜欢站在门的中间。快下车但还没到,至少可以站在门边上啊。上海没有这样的。我上了两次当后,门开了还不下,最后火气有点上来了,出门的时候故意挤了一下。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6-16 20:57
呃。看来低估晨大了
@煮酒正熟 北京还有啥有意思的地儿?
咳,我是很容易也很乐意被低估的{:190:}
算上这次,北京去过5次了:76、86、96、10、18年,跨度可以吧? 日餐在国内那里都一样贵的很,便宜的只有中式快餐了也要10几块,08年以来毛爷爷在国内贬值的厉害。 笔笔 发表于 2018-6-16 22:40
日餐在国内那里都一样贵的很,便宜的只有中式快餐了也要10几块,08年以来毛爷爷在国内贬值的厉害。 ...
本来决心在北京尝一点本地的,结果西单那鸟地方还没有,要么港式,要么西餐,国餐都是大餐,我一个人哪吃得了那么多。最后不喜欢也只有日式了。
后来找到另外一个地方,爆炒猪肝、麻将拉皮、老烧带鱼……吃爽了。{:187:} 晨枫 发表于 2018-6-17 12:44
本来决心在北京尝一点本地的,结果西单那鸟地方还没有,要么港式,要么西餐,国餐都是大餐,我一个人哪吃 ...
我还挺喜欢去海碗居吃炸酱面的{:1_1:} 晨大出国太早了,太老实了。2000年后出去的,很多是偷偷双重国籍,出入境的是时候是护照,国内就是二代证买房银行开户高铁飞机什么的,现在出门没有APP还真不成,铁路是12306,飞机是航旅纵横,旅店的APP那海了去了,我偏好用艺龙,携程去哪儿不好,这是我常年出门反复比较过了的,现在旅店APP一般对每个点的装修时间、位置、设施、外景、内景都有详细介绍。城市出行看高德地图的APP,驾车也好公交也好步行也好,都可以提前规划路线,百度地图也可,吃饭用大众点评。上述功能其实微信都集成了的。北京的餐饮,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好吃,本地的嘛无非是烤鸭涮肉羊蝎子。羊蝎子是我最爱。前几年在某国巧遇了一对熟人夫妇,老婆是每年回国,老公呢几十年没回过,老公炫耀式地问我到了西方啥感受,我实话实说,还不错,就是不太便利。这北京大爷一下眼都瞪大了,气呼呼的。还是他老婆解了围,说国外确实没有国内便利。大爷想了想,憋了一句国内环境污染严重,我说是,不否认。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6-17 08:49
比较老北京特色的,东城是国子监雍和宫一带,西城则是鼓楼后海一带,恭王府醇王府我也没去过,硫璃厂还是 ...
爆肚可以,沙锅居肉也要的。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8-6-17 04:18
唉,晨大确实对北京不熟啊~~西单那个书城纯粹是装门面的,要人文类的得上三联书店,万圣啦,中国书店也不错 ...
晨大出门不带手机的{:206:}
印象中牛LP是在北京读书的,当年他肯定来过的 老兄出门不带手机,完全体会不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说在国内接地气可是有点虚啊{:190:}
你老兄走那么多地方,会看不懂北京地铁票价?肯定是没心思仔细看而已。
北京地铁人流量太大,加上修地铁时有很多限制,有些车站是够变态的。上下班高峰时有人摔跤极可能会有踩踏事故。
地铁安检在一号线要严格些,很多线路很多站点对人身安检也就是个形式。
写文章时刻不忘记夸牛LP,佩服{:222:}
老财迷 发表于 2018-6-17 07:55
老兄出门不带手机,完全体会不了现在的生活方式,说在国内接地气可是有点虚啊
你老兄走那么多地方 ...
说的也是。在上海刷交通卡,不用看票价,养成了习惯。到北京懒不成了,就直接到售票口买票。
没有手机也就是查网、微信、支付不方便,我又没有那么多人要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