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8-6-19 12:34:25

yoshiro 发表于 2018-6-18 20:02
http://www.mod.gov.cn/photo/2014-11/19/content_4552736_12.htm
http://www.mod.gov.cn/photo/2014-11/19 ...

http://image.hnol.net/c/2014-04/14/10/20140414105232761-222325.jpg

yoshiro 发表于 2018-6-19 13:52:06

晨枫 发表于 2018-6-19 12:34


这种应该属于宣传摆拍吧。

网上用“解放军 迷彩”做关键字随便搜搜,我发现有些可能是在演习或者外事表演之类为了宣传等目的,确实有佩戴国旗,军徽之类的红色标记,比如这个
https://gss0.baidu.com/-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wh%3D600%2C800/sign=9d892392d1160924dc70aa1de43719c2/bd315c6034a85edfa6c5bae748540923dc5475ac.jpg

但大多数实战穿着都是没有明显标记的。

八十年代解放军的迷彩就没有明显标记了,这两张是对越战争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15/0f74fd20f4c24a20ba955d1dba385fb0.jpg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29397193738&di=fb15a32af93f437198be2afeeaf58d42&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4008502082%2C3948834623%26fm%3D214%26gp%3D0.jpg

想想土共虽然土,但傻也是不傻的

yoshiro 发表于 2018-6-19 14:10:42

http://dingyue.nosdn.127.net/6tTPQvSZh75X0Jm4h8VNf8UrpioqfoETmtMJk4BBl7pdN1527213845362compressflag.jpeg

这张是比较新的边境巡逻的照片,可以看出是不佩戴国旗军徽等明显标记的。

一般右臂靠近肩部的地方有一个军兵种标志?也是和迷彩颜色相配的。
http://img.chyxx.com/2017/10/20171013093155_m.png

勤劳工作的猪 发表于 2018-6-19 14:12:09

为什么很多图我都看不了,只有蒙蒙的一片片图

包子 发表于 2018-6-21 01:29:38

笔笔 发表于 2018-6-18 21:12
56轻机的那种用弹鼓包起来的弹链可以啊,怎么就没人用了?嫌100的容量太小吗? ...

56那个叫做弹链盒。

包子 发表于 2018-6-21 01:35:36

晨枫 发表于 2018-6-19 00:47
果然是我记错了。那81为什么不接着用56的弹鼓,非要脱裤子放屁呢?

56的弹链盒被弃用,我认为俩方面,第一,弹链可靠性在涉水和沙尘情况下堪忧。第二,弹鼓装填和装弹的速度和方便性都远超弹链。

重量方面貌似弹鼓也占优势,这条是凭感觉了。

此外,俄式的不可散弹链的死重量是个大问题,而且重复使用的可靠性也不是太好。

包子 发表于 2018-6-21 01:37:39

yoshiro 发表于 2018-6-19 13:52
这种应该属于宣传摆拍吧。

网上用“解放军 迷彩”做关键字随便搜搜,我发现有些可能是在演习或者外事表 ...

那是因为付出代价了,79年没少因为这个死人。

包子 发表于 2018-7-3 15:23:23

关于M27的枪管,刚和boy仔确认过, M27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管,而是标准18.5mm枪管。


当然,从传统意义讲自M16A2起,枪管加粗到18.5mm的都算是重管了(相对M16A1),因此所有hK416都算是重管,不能说M27是重管hk416。大家本来一边粗嘛!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8-7-3 23:01:24

yoshiro 发表于 2018-6-17 14:58
美军规定,高级军官上前线不得佩戴明显的军官标志,而且要手持与普通步兵一样的突击步枪,就是要避免被敌人 ...

辨别中国军队高级军官,不用看标志,看肚子就够了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8-11-9 14:55:29

本帖最后由 雪山雄鹰 于 2018-11-9 15:25 编辑

我可以说美国四等人马润又犯了一刀切的错误!
战术配合关键是不同的人操作不同的武器,取长补短,团队协作。
都用一样的武器,还怎样短长配合?难免红翼行动的覆辙不重演。
https://www.toutiao.com/a6619845558544630286/
转一篇《海豹突击队不是很牛吗?为何被20名游击队员团灭?》看看红翼行动真相!
关键字句:
在电影《孤独的幸存者》中,四个人被发现是因为放走了发现他们行踪的牧羊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能伤害平民,否则美军会被指责。与他们四个人交战的至少有一个加强连,并且有火箭弹这类武器。
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牧羊人,四人小组被发现是因为基地组织发现了他们索降用的绳索。几名海豹显然忘记了自己是深入敌后侦查,而不是突击作战,不能留下任何会暴露行踪的物品。
最关键的是:4个人只带了M4小口径步枪就出去了,唯一的一支远程武器是更换狙击枪管的M4(都是5.56*45mm子弹)。结果遇到敌人后,被基地组织的AK(7.62*39子弹)和PKM机枪(7.62*54子弹)压的抬不起头。几支机枪把4名海豹队员打的狼狈不堪。4个人手中的步枪在机枪面前毫无还手之力,根本无力阻止敌人进攻。也根本没杀伤几名敌人就被击毙了。
也不一定要带上和PKM同口径的M60、M240机枪,哪怕小组里配备一枝M40狙击步枪也不至于那么被动。

打得美军居然国内招标要仿制的PKM通用机枪(轻机枪状态):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8-11-9 15:15:30

本帖最后由 雪山雄鹰 于 2018-11-15 21:29 编辑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8-11-9 14:55
我可以说美国四等人马润又犯了一刀切的错误!
战术配合关键是不同的人操作不同的武器,取长补短,团队协作 ...

而成功的短长配合战例在解放军里面多不胜数!
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东线,达旺附近的西山口攻坚战。庞国新临时战斗小组。
两位副班长用56式AK-47(7.62*39子弹),一位战士用56式SKS半自动(7.62*39子弹),还有一位用53式莫辛纳甘栓动骑枪(7.62*54子弹)。就这么个武器组合,短长结合,游击在敌后,端掉印军好几个炮兵阵地,杀伤好几十敌军,自己无一伤亡,让印军始终搞不清他们有几个人。

lorry 发表于 2018-11-9 15:30:01

陆战队都是步兵,没有战车。

船长阿道克 发表于 2018-11-9 16:29:22

据说斯通纳和卡拉什尼科夫不懂力学:P

干部 发表于 2018-11-9 17:00:47

好久看不到晨大的新帖子了,呼唤晨大走出酒庄,重回广阔天地.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8-11-9 17:43:07

MacArthur 发表于 2018-6-18 23:55
没有。

而且TG在这个问题上吃过亏 -- 当年在老山前线,天气湿热,一线步兵普遍光PG,否则烂裆。。。 某 ...

我看当时应该把军衔画在屁股上,这样可以兼顾安全性和上下级关系的确定

togo 发表于 2018-11-10 04:53:33

昨天在南加杀了13个人的枪手就是退役的陆战队员和机枪手:Q

njyd 发表于 2018-11-10 21:38:39

晨枫 发表于 2018-6-18 22:54
我可能记错了,但记忆中,好像需要“上发条”一样,把弹带绷紧,而且便于进弹? ...

两种不同的弹匣,弹链的我见过部队训练,等于挂一只小型的重机枪弹链匣,除了挂在枪上装弹与重机枪一样。发条的相当于步枪弹匣卷起来,装弹时松开发条,好象还可以抓把扔进去,装上弹后再上紧发条,装弹匣与步枪一样。
各有好处,前一种可以像重机枪一样用的傍置大弹箱用长弹链,后一种临时装弹方便,还可以装上步枪弹匣应急。

njyd 发表于 2018-11-10 22:06:41

雪山雄鹰 发表于 2018-11-9 15:15
而成功的短长配合战例在解放军里面多不胜数!
1962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达旺附近的西山口攻坚战。庞 ...

打印度那仗有点特殊,印军战斗意志太差,东线印军除一两个点外基本上一发现被抄后路就垮。庞国新有一次睹远远看见一印军军官站高处向部队喊话,他拿过战士的五六半一枪撂倒,被喊话的印军马上四散奔逃。
当然这也是印军已经知道前方垮了,这对士气的打击是很重的。
要放现在就不那么容易了,印度肢解巴基斯坦一仗打得就很好,把中国长途穿插也用上了。
六二年西线印军也打得比东线好,不过除西线印军指挥较聪明外也有攻击纵深小没法长途穿插的原因。

渊浩 发表于 2018-11-11 12:12:35

晨大以后不来爱坛了吗?{:219:}

小书童 发表于 2018-11-11 12:38:05

M27是否
AK的可靠性和M16的易用性结合的产物?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每个陆战队员都是机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