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关于将军的产生&危机中的领导者-笔记
《胜者思维》这本书是金一南将军两次演讲的记录集合而成,看内容和校对,应该是现场录音整理,没有经过金一南本人核对。有些错别字比较明显是听差了。有一处地方联系上下文也不能推断出原意是什么。笔记如下,供大家参考。
金一南《胜者思维》笔记
北京联合出版社 ISBN978-7-5502-9799-9
一、关于将军的产生(在国防大学的一次演讲)
2014年10月,古田全军政工会议标志着。战争到来之前我军开始淘汰。
中文里面,“将军”一词首先表示官位、待遇;西方则强调战略,主管全局、总体、大局、战略谋划。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确定的军人标准:
1.必须具有分析能力,能够超越孤立的事实或某一领域专长,看到并整理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必须是实用主义的,能够有意识的重新构建自己的战略模式,使之符合形势和实际的需要;
3.必须具有创造性,经常要挑战现状;
4.必须接受过多种教育,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5.具备战略方面的素养。
战争是检验军队的唯一标准。
对高明将帅如何决胜的理解,要从认识平庸将帅何以不胜开始(从研究失败案例入手)------贝文•亚历山大《统帅决胜之道》
一支平素慕于虚荣而荒于训练,精于应付而疏于战备的军队,高级军官无危机感、无紧迫感的军队,没有军人枕戈待旦的军队,兵力再多,装备再好也无有不败。
上级可以欺骗,部属可以欺骗,百姓可以欺骗,只有敌人欺骗不了。
牺牲是军人的最高付出,但不是军人的最大奉献。
能打仗,打胜仗,是对军队最根本的要求,是军人对于国家最大的意义。
气不盛者,遇事而先气慑,而目先逃,而心先摇……其识力既钝,其胆力必减,固可忧之大矣。
有些人看起来很听话,平时奉命惟谨,但临大难而中无主;表面上与中央保持一致,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你不说怎么干我也不知道怎么干,实则是推诿,放弃职守,一点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没有。
和平时期,必须通过教育,通过训练,通过增加军人的阅历,完成对松懈的防范,对不合格者的淘汰。
干部是宝贵的,它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一定要知道平庸将领何以不胜,何以失败,才能知道怎样才能取胜。
刘伯承: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
战争教育是军事教育的核心。
要通过学战略学装备,实现指挥与技术的完全合一。
真正推动军事变革的,不是军事思想,而是军事技术。脱离军事技术就是脱离军事实践。不理解技术条件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不打破原有的习以为常的传统规则,就无法获得创新的必要条件。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换,靠的是对技术条件的感知和把握。
现代军事变革要求灵敏、果断、快速,要由将军带头实现,一方面靠装备,另一方面靠军人的训练。
指挥是赋予军官的最高职责。
军官的先导作用、领先作用、榜样作用极其重要,一方面靠现代化的教育,另一方面靠崇尚传统。
美军规定高级军官具有的八个传统:
1.荣誉传统:军官应超群脱俗,克服从实要求不高的职业的人们所具有的那些弱点;
2.公职传统:军官必须承受经常性职业艰苦和职业风险,军官为履行自己的公职,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3.忠诚传统:军官必须实实在在的忠诚,没有忠诚,就会失去信任,就可能毁掉其被委任或使用的价值;
4.完成任务传统:平时训练计划必须有效贯彻执行,规定时间内必须坚守岗位,军务严整,仪表端庄,充满自豪感;战时,攻击的目标必须拿下,防御的目标必须守住;
5.领导传统:军官受训既是为了领导别人,也是为了接受他人领导。没有一个人能平步青云,上升到不必对另一个人负责的职位。军官必须具有与集体和友邻合作共事的能力。
6.言语即契约传统:军官必须做到言为心声,陈述的事实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必须做到深思熟虑,言必有据,结论合理。
7.常备不懈传统:随时做好驻地和任务突然改变的准备,能立即转入战时状态,率领部队奔赴战场。
8.一视同仁传统:以身作则是对所有军官的要求,凡涉及品德、信誉或蓄意欺骗的过错,不论久经考验的高级军官,还是新任命的下级军官,其性质同样严重。
统帅的选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除了教育,还必须训练,形成不是在官场上而是在训练场上露出差异的机制。
美国利文沃斯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格言:成功的秘诀是在第一次战斗前,挑选好并训练好指挥官,使他们在遭受伤亡之前得到最好的训练。
军官教育中阅历是关键。
压力大到一个量级的时候,军官的表现来自于阅历,同才智不相关。
所以,军官训练必须到一线去,到前方去,由这一机制而产生并形成价值导向、事业导向。
军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形成胜负的转折点、枢纽点。林彪讲,(优秀军人必须)具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心。
习总书记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
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
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六韬》:
将不仁,则三军不亲;
将不勇,则三军不锐;
将不明,则三军大倾;
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
将不常成,则三军失其备;
将不强力,则三军失其职;
故将者,人质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
一句话:将军队伍素质决定全军命运,进而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
军人以牺牲为人民服务,以忍耐为人民服务,以忠贞为人民服务,以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但最终必须以胜利为人民服务。
危机管理是金一南将军在国外进修时候的专业,这一块在国内应该还比较新鲜。
二、危机中的领导者
危机是冲突即将发生转折和质变的临界点,是对事物发展方式和方向具有决定性影响的特殊时刻。1999年5月8日南联盟炸馆、2001年9月11日、2010年12月突尼斯颜色革命。
危机产生严重的挑战,也带来巨大的机遇。
真正的危机处理能力是针对危机的被动反应能力。
领导者: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自上而下率领、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下属活动的人。
领导者要带大家前进,给大家希望,指引大家方向,领导者的活动就是运用权力承担责任的决策活动。
平时决策显示的是权力,危机决策体现的是责任。
危急时刻需要真正具有领导才能和责任心的领导者。
危机时刻是帕累托时刻,充分展现领导者的能力、决心、意志和智慧、领导水平,可以形成局部对整体的颠覆,也可以形成局部对整体的拯救,关键时刻的关键环节,必须全力以赴。
抓住事物的本质,辨别主要矛盾,用最大的精力去关注最重要的事,才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
领导者的信誉是危急时刻最重要的资源,不是来自任命,而是来自平时积累。有权威,危急时刻才敢于对事件处理进行决策。
危机中最缺乏领导权威,一是情况不明,二是风险巨大。但同时情况了解越多,越难下决心。危机产生的心理冲击远大于危机本身具有的客观能量。领导犹豫不决的时候,失败的种子已经在生根发芽。
美国空军提出的OODA循环是一个快速反应、决策的链条,讲究先于对手侦查,先于对手判断,先于对手决策,先于对手行动,同时,切入对手的OODA循环,阻断对手的OODA循环。
这个方法在战役战术层面很有效,但在战略层面,有时候就要求静、要求慢,要看对手反应再后发制人。
危机决策最考验领导者能力和素质。决策能力取决于硬件储备,如实力、组织、方案,也取决于软件储备,如善于行动、敢于担当的意志和胆略。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却无法相互取代。
实际操作中,
1.首要的是控制事态,避免最坏结局。问题难以解决,但事态必须控制;
2.危机处理的最好策略是以危机应付危机;
3.危机处理失控最常见的因素是领导者缺位,或躲避责任,或错位。危机时刻,领导者必须站出来,让别人看见你,这有利于控制局面;第二必须进入核心指挥位置,调动资源,展开行动。
控制事态一定要掌控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就是危机蔓延的速度。信息传播加速使单一危机发展为复合性危机,局部危机引发全局性危机。信息化社会,任何政策,对自身议程的控制权减少,而且会被迫与更多的参与者分享舞台。
单纯向网络舆论妥协让步,并不意味着对公众利益的尊重,因此在处理危机时,需要超越眼前,立足长远。掌控信息,不是要退让,而是要引导、主导,不是跟随。
要控制事态就要能预见并积极主动行动,积极是控制危机的前提,最坏的选择就是观望。
积极行动必备的要素:
1.充分而准确的情报;
2.制定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执行的预案(可行性);
3.设计尽可能短的决策程序,可以一竿子插到底,并有一竿子插到底的能力。
行动要积极,目标要节制,力量的有限性决定了目标的有限性。力量于目标之间的距离就是风险。
危机处理中最重要的是目标,最容易被遗忘的也是目标。
把握目标的有限性,妥协退让往往不可缺少。
1.要注意妥协的时机,必须利于降温和危机控制,而不是导致相反的结果;
2.妥协的危害必须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不能因为规避眼前风险而选择长期无法挽回的危害。
危机控制能力取决于危机升级能力,取决于让对方遭受更大损害的能力,让对方失去危机升级的利益前景;营造使危机升级的能力,可以主导事态。
有效掌控,需要控制事态、掌控信息、积极行动、节制目标、实施妥协并保持危机升级能力。
掌控局面之后,利益决策过程是危机处理中无法回避又艰难复杂的过程,对领导者来说必然带来风险,带来机会成本。
高效危机处理要求,权力向下分散,责任向上集中,让一线人员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分权要给出清晰的目标,要针对目标分权;
2.做出必要的限制,有限分权;
3.配置适当的资源;
4.授权不授责,让一线人员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临机处置的空间。
决策者越是敢于担当,前方将士越是勇于担当。
(毛泽东激励张国华,打好对印反击战)
前方要以实际行动为中央决策增强信心,如果只是简单的执行指令,就绝不会有抓住机会创造奇迹的能力和可能。
因势利导要善于利用不确定性,关键是先要不怕事,才能利用危机的功能面。
最好的反危机策略是以危机对付危机。
先要分析现状是否有利,如果不利,对手挑衅就是改变现状的重大机遇。
强烈的危机意识往往使危机本身得以避免。(周恩来同基辛格谈判第一句话:我们准备应付苏联和美国同时进攻中国,准备让苏联占领黄河以北,美国占领黄河以南。给予基辛格极大震撼。)
危机意识是危机处理机制和理论的灵魂。
危机中的领导者条件:
1.高度爱国;2.受过良好的教育训练;3.有丰富的实践经验;4.善于思考又敢于担当。
三、领导者的战略思维
有效的领导者必须对未来有科学预见。
要能够在整体中把握关键,在对抗中坚持原则。
领导者在到达高位之前的积累至关重要,到达决策位置后才开始学习,会付出极高的代价。
真正的强者应该知道自己并有所坚持,有积累,有素养,有眼光,有决断能力,有勇气并保持专注。
战略思维既包括形象思维,又包括抽象思维,更多的来自抽象思维。既依靠间接的概括和推理、判断,也依托直接的感受和体验。
战略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关系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预见、谋划、研判,并由此形成战略思想、战略规划和战略决策的思维活动。
战略思维的实质:
1.先有战略问题再有战略思维,战略问题的变化发展决定战略思维的变化与发展。有思维聚焦点才能发现问题。
2.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思维却永不止息;
3.不同的战略文化,不同的战略思维(文化差异:冲突与征服的精神是西方民族主义的根源和核心);
国家利益是战略思维的出发点、归宿点。
维护国家利益方面,战略思维不应以关系为核心,而应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敢于而且善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在对方那里得到更大的尊重。
4.战略能力与战略思维。
国力=(资源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国家战略+国家意志)
国家意志很大程度上由代表国家权力的领导者表现,领导者本身的历史经验、价值判断、个人感悟和性格特征等很大程度上决定战略思维的走向与质量。
2011年9月6日,中国正式提出国家的核心利益(不惜以军事手段捍卫的利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美国确定的永久性国家利益:确保美国的安全和行动自由;确保获得重要市场和战略资源;阻止敌对势力控制关键区。
战略思维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战略问题关注全局的重心、关键环节。
2.对抗性,战略思维本身是一种谋取优势、争取主导的精神活动,矛盾对抗贯穿于整个战略思维过程,甚至所有的准备都是围绕关键时刻的实力对抗在进行。
战略思维过程中要始终面对威胁评估,始终要筹划力量的运用,始终要思考优势转换。
1984年5月邓小平讲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就是预见威胁立即反应。只有预见威胁,做好应对,才能避免灾难,否则只能寄希望于对手的理性和善意。
3.彻底性。不管愿意不愿意,适应不适应,矛盾对抗贯穿于战略思维的始终,无法避免,所以必须看到机会在哪里。要争取主动,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发展与准备,在战略约束中积极、稳步、不动摇的完成能量释放。
4.前瞻性和进取性
西方有句谚语,Without vision ,the people perish(没有远见,只有消亡)
预见往往由少数人提出来,为多数人所接受。只关注眼前的权利、眼前的财富,那不是真正的领导者。
领导者必须在问题发生之前有所预见和判断,不能等船到江心补漏
进取性是战略思维主体永恒的追求,通过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原有经验、传统的超越,才能产生真正有思维价值的东西。
进取性绝不是抱残守缺,一定要创新。
主动进取才能获得利益。
权利不是讲出来的,是硬着头皮进取争出来的。有风险要硬着头皮顶住,顶一段,对方习惯了,就成自然了。
不善于挑战永远无法迎接机遇。
香港现在的局面,根本原因在于1997年后没有积极主动“去殖民化”。
一个国家的发展,既要抓住机遇,更要迎接挑战。捕捉机遇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取决于能不能迎接挑战,否则发展必然被其他力量所牵制。
真正的机遇往往在挑战背后,战胜了挑战,才有机遇。
5.规避挑战,机遇随之而去,这体现了战略思维的持续性,影响和决定战略思维质量的要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本身就是对机遇的寻找、把握和利用。
把握机遇就是把握不确定性,解决历史问题需要把握契机,有的机会稍纵即逝。
胆略的本质就是敢于承担风险,是思维主体在把握现实和认知未来之间表现出的勇于担当。
湖南一师对青年毛泽东的评价:冒险进取,警备非常。
胆略不是来自于一意孤行,不是来自敢于冒险,而是看到了更大的利益,主动布局、布势,塑造态势,主动对客观的改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甘于命运摆布与规律左右。
6.威慑与战略思维
威慑是个体或群体或国家的一种作为,它凭借力量、声势、真理和状态,让对方心生畏惧和震惊,并让对方改变对我方不逊的作为和态势。
当今世界,威慑与反威慑、再威慑层出不穷,保证了世界格局相对稳定:要实现有效威慑,必须保证本身的军事科学技术发展不低于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时综合国力达到世界高级行列。
威慑要素:实力,没实力就叫虚张声势;决心;知会对手。三者缺一不可,实力是基础,决心是灵魂。
威胁在战略思维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于把己方力量和使用力量的决心传递、渗透到对方的战略思维之中,以我方战略思维影响对方战略思维。
一个国家没有威慑,无法阻挡命运。
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chelling 1921.4.14—2016.12.13)提出确保相互摧毁理论,诺贝文奖获得者。
热爱和平的心愿一定要与捍卫和平的能力相匹配,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军事大国和世界大国。
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必须要配合国家安全的保证能力。 说的难道是金大胖将军?抑或是金三胖将军?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1-7 10:11
说的难道是金大胖将军?抑或是金三胖将军?
您别说啊,三胖子的应对还挺符合相关规律的。 然后203 发表于 2018-1-6 21:24
您别说啊,三胖子的应对还挺符合相关规律的。
所以我觉得这位原作者比较有趣啊。
和平时期,实干者是倒霉蛋,会玩关系的官僚才是主流;战争时期才有实干者的出头机会,这是任何国家的主流,不管政治制度如何。这位原作者说了半天和平时期实干者应该如何,要么他生活在另一个位面,要么他在扯淡。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8-1-7 10:28
所以我觉得这位原作者比较有趣啊。
和平时期,实干者是倒霉蛋,会玩关系的官僚才是主流;战争时期才有实 ...
开头就说了啊,2014古田会议精神。体制内的专家学者,写东西都是有所指的,原文里面有一大串军队腐败分子名单……
以前部队卖官成风,徐才厚连自己家里有多少钱都不知道,湖北省军区一位领导给徐才厚送了一箱子钱,直到徐才厚被干掉后才被人打开,里面有一封信,署名就是这位领导,被直接拿下。
要说386禁止军队经商贡献很大,那么这几年军队高压反腐、实战强军的贡献至少不在386之下。
我部队的同学说这几年确实变化很大。 这好象只是提纲,听演讲的笔记也差不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