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ns 发表于 2017-9-13 11:45:37

晨枫 发表于 2017-9-11 00:21
东北国企多,其中军企比重不小。要是军企都能成功做到军转民,东北问题的解决就走上轨道了。 ...

感觉这个比林毅夫的直接上轻工还要靠谱点,当然也可以军转民时把黑科技往那些轻工上移,提高先进性{:189:}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7-9-13 18:45:18

晨枫 发表于 2017-9-11 00:21
东北国企多,其中军企比重不小。要是军企都能成功做到军转民,东北问题的解决就走上轨道了。 ...

包头的北重是最早参与军贸的企业,不是东北那些土鳖可以比的~

alan123 发表于 2017-9-14 18:02:13

本帖最后由 alan123 于 2017-9-14 21:06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17-9-13 02:32
军品质量天然比民品高,军转民就是高端转入低端,军品天然就是不惜工本的理由,不管是谁,到今天还抱着这 ...

晨大会错意了。我既不是肉食者又不是赵家人,养龙干什么。
“军品质量天然比民品高,军转民就是高端转入低端,军品天然就是不惜工本的理由,不管是谁,到今天还抱着这种想法的话。。。。。。”您这话我赞成。但是,这样细致的情况您是怎么知道的?我很是惊呀。我与您的看法是一样的,只不过结论不同。当然,能保证质量是最基本的,费不费工本那是第二位的。
在某些市场环境里,软实力不一定有竞争力。硬实力才有,比如设备啊,厂房啊。
赵瑞龙家看上的不是大风厂做服装挣得那仨瓜俩枣。
倒退N年,M记在大陆风声水起,班车都开到楼门下了。老总痛心疾首,眼看后继无人。然后有5.8的黑夜。这么快就忘了。
当然,我不是非要跟您争个对错。
历来知易行难,古今中外均无例外。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21:54:56

军转民真不一定行的,晨老大,我知道两家做军品的(飞弹一类的),而且有订单,产品不错,但是让他们转民品要亏的,因为很多军品技术几十年都不带变的,只是小修小改加些新传感器之类的东西而已。

晨枫 发表于 2017-9-27 22:01:06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07:54
军转民真不一定行的,晨老大,我知道两家做军品的(飞弹一类的),而且有订单,产品不错,但是让他们转民品 ...

具体到做导弹的工厂,这当然有一定的问题。但以雷西恩为例,这是美国最大的战术导弹公司,这也是美国最大的民用飞控、航管设备公司。很多东西是相通的。不想就永远不会“行”,不“行”就永远只有在军工一棵树上吊死。中国的军工订单不会是永远火爆的。这和钢铁、水泥一样,是有一天会饱和的。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22:07:22

晨枫 发表于 2017-9-27 22:01
具体到做导弹的工厂,这当然有一定的问题。但以雷西恩为例,这是美国最大的战术导弹公司,这也是美国最大 ...

那个,因为是保密单位,而且这两家的产品很单一,还特别特殊,就不好说具体啥东西,只能说一句,黑雷西恩这类企业不同的,国内不少军工,可以提一下,就是几代人积累的经验做东西,小补小修拿去荒岛等地方测试修改下,所以你拿来做经验说他们能转民是不大现实的。我回国工作接触了不少从军工跑出来的人,里面很大程度上很不少国内企业一样,产品能用够用,可是都是靠仿制然后长时间试错积累经验得到的。
拿个能说的,东风汽车去年才在CAE发表了篇关于汽车动力学模型的文章,那东西基本结构不会和80年代segel等人那几篇关于汽车动力学的论文有实质上的区别。企业转型和扩展自己的产品线是否轻松很大程度上和科研理论积累有关,而这个国内多数企业并不充足。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9-27 22:18:13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09:07
那个,因为是保密单位,而且这两家的产品很单一,还特别特殊,就不好说具体啥东西,只能说一句,黑雷西恩 ...

说到底还是力有不逮,有心无力。。。

国内的军工企业,长期以来就有“安置军方内部家属人员就业”的传统,或者说责任。。。 这种“传统”长期浸润下,人浮于事、甚至滥竽充数的情况不要太多。。。 一线的科研力量、开发能力虽然现在有了“显著增长”,但是还是不要随便跟雷声公司比。。。

雷声公司肯定没这个包袱。。。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22:24:52

MacArthur 发表于 2017-9-27 22:18
说到底还是力有不逮,有心无力。。。

国内的军工企业,长期以来就有“安置军方内部家属人员就业”的传 ...

这个我倒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为啥很多毕业生不喜欢国企特别军工,因为里面一套理论很牢固,和书本里的还挺不一样的,比如我以前同事是从军工出来的,他们首先要三年学习,就是自己找书看,然后天天蹲在旁边看老研究员们各种组装产品这些,如果三年能理解里面的一些东西,那么有希望进入下一个步骤,差不多等有个5年左右才有希望真正进入到产品开发中,至于发挥个人想法得获得技术主管认同,甚至要等技术主管退休让位时候。

就我个人了解和理解,军工产品没那么多所谓的高科,更多是对于环境适用性等军事方面的高要求,反而精度,技术等东西不少产品被民用产品超过了不少。当然涉及到最顶尖的那批军工自然还是科技最高的,单那堆也无所谓军转民了,国家含在嘴里养着还来不及呢。

晨枫 发表于 2017-9-27 23:12:35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7 08:24
这个我倒不知道,我所知道的是为啥很多毕业生不喜欢国企特别军工,因为里面一套理论很牢固,和书本里的还 ...

如果这真是常态的话,这些军工企业就是死到临头了还不自知。他们以为世界在等他们,世界可不等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开放民企进入军工了。

把技术进步与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对立起来,是很糊涂的想法。

flyrathabu 发表于 2017-9-29 00:07:08

晨枫 发表于 2017-9-27 23:12
如果这真是常态的话,这些军工企业就是死到临头了还不自知。他们以为世界在等他们,世界可不等他们。现在 ...

有时候就是时间和金钱的积累问题,国内很多领域都是这样,主要集中在和西方的起跑线离得比较远的领域里,这些领域西方积累了十几,几十年的经验,做产品和搞理论(这里的理论还不止是纯理论还包括很多通过实验积累得到的模型等指导产品开发的经验,知识等)实际上差别很大,做产品可以试错试过去,但是搞理论必须要大量的实验,总结才行,这些都需要时间金钱。国内就是不谈军工,光民用领域都一大堆积累不足的地方,毕竟有钱才没多少年,还得先保住饭碗(国内很多领域有钱的时候国内都市场开放了,光把产品做出来就压力够大了,别说去做啥理论上的东西),所以国内的情况就是那样,新一些的产品,国内和国外的理论差距不会太大,产品也做的相当出色,但是涉及到成熟的产品,做个能用的不难,但是做一个有坚实理论基础的难。

这个才是我说的转型难,就好比快十年的转向器企业,做液压的,做电液的,轻车熟路,但是现在都讲究电动助力了,这个就比较难了。毕竟液压那块不如电动这块对于车辆的动力学理论要求那么高,对于电机的理论要求那么高,一涉及到要先谈谈理论上的东西然后来指导产品设计就会有很多需要迈过去的坎(比如说车辆模型不难找到,转向器模型不难找到,但是两个地方衔接在一起的部分的动力学分析这个基本上公开刊物不会有啥特别实际的东西说出来(如果有谁知道有的话,麻烦告诉一声,这个东西我正在做,我看了不下500篇论文,买了SAE等等刊物的文章,也没有找到太实用的东西))。

所以不能说军工企业不想争气,比如我说的不好提具体啥产品和名字的那个企业,他们做的东西本身就是在努力拓展自己的产品线,自己咬牙投资出来的产品。很多东西有时候有努力的想法,但是现实面有很多困难,涉及到金钱,时间等等,并不是光咬牙就能迈过去。

yoshiro 发表于 2017-9-30 09:38:20

alan123 发表于 2017-9-14 18:02
晨大会错意了。我既不是肉食者又不是赵家人,养龙干什么。
“军品质量天然比民品高,军转民就是高端转入 ...

从我旁人的角度看,您说话挺阴阳怪气的,有点不太招人喜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军转民: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