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璧 发表于 2015-9-20 21:14:54

古人见到恐龙的等远古巨型动物的骸骨,因之创造了龙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7 09:27:56

(四)龙的夜光属性

在先秦古籍的描述中,龙还有一个少人留意的特性。比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衷》篇:

“龙不侍光而动,无阶而登。”
就是说,龙可以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活动。《管子-水地》:“伏暗能存而能亡者,蓍龟与龙是也”。“能存能亡”与《瑞应图》中对龙的描述“乍存乍亡”一样,都是说龙在黑暗中“忽而可见,忽而不可见”。 从这些记载看,龙似乎有活跃在黑暗背景中的本领。

(五)龙的北方属性

故宫博物院院长段勇在《从考古发现看龙的起源及早期面貌》一文中说:“要探究龙的起源,仅靠文献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龙的历史比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要长得多”。确实,最古的文献--甲骨文也只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出土文物中的龙的形象则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龙的早期历史,文献中只能提供一些蛛丝马迹,更多的要从地下文物这本无字之书中探寻。

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与龙相关的文物似乎集中在北部和中部的几个省份。距今七千年以上的龙形象,只见于燕山以北地区。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的出土文物中的龙形象为最古老、数量最多、发展演化脉络最完整和清晰。这个现象似乎暗示了龙的某种北方属性。

文献中的线索也指向同一结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保留了众多上古神话传说。据段勇统计,《山海经》中提及龙、龙形的动物和含龙字的神名、兽名、山名、水名等等的次数和项数,按地域计:北方(见于北山经,大荒北经,海内北经,海外北经,下类推)有11次52项;西方8次8项;南方4次29项;东方4次15项;中部8次31项。毫不意外地,以北方为最多。

西汉刘向在《说苑-辩物》里的那段对龙的生动细致的描述之后,末尾说了这么一句话:

“观彼威仪,遊燕幽间,有似凤也。”
明白指出龙与凤凰一样,是在 “燕幽之地”出没的神物。
《楚辞-大招》: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历代文人对此理解不能,所以有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诠释。比如有人认为“趠龙” 是一座山的名字,它的山体是红(赩)色。还有人认为趠龙是烛龙之异写。但若是烛龙,“烛”字是其重心所在,屈子岂会假借它字?更何况楚辞中本有烛龙,《楚辞-天问》:“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其实此处的“趠”就应该理解为它的本义:“高绝超远”。从地下的“无字之书”中展示的龙之北方属性来看,《楚辞-大招》中的这句“北有寒山,趠龙赩只”的描述再正常不过。它描绘了一幅北方绝域的冰天之上飞龙高举、红光四射的景象。从《大招》为亡魂引路的性质来看,这种景象应该是春秋时代人们所熟知的。

既然龙有多种颜色,屈子为何在《大招》里单提这种赤红色的龙呢?这肯定不是为了让画面更美,也不是随便选的颜色,而是有其内在逻辑。这在种场合下,非红色不可。我们稍后再揭开其中原因。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7 09:39:58

二、北极光与龙

以上我们已经确定了龙几个原始线索:发光现象、无固定形状、壮观美丽,巨大无朋,常以黑暗为背景,与北方相关。把这几个线索综合起来考虑,再与我们前文所介绍的蒙古人种北方起源相联系,那么一个候选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这个答案既符合龙的所有原初特征,又绝对当得起人们的无限崇拜。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图片吧。



图 2 带状北极光

图 2中所示就是北极光,它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自然景观。这种龙蛇状的光带是相当常见的北极光样式,多呈黄绿色,但也时常包含红蓝紫等多种颜色。静态的图片其实不能描摹它的雄浑壮丽之万一,真实的北极光是动态的,它们忽隐忽现,不断翻卷律动,翩若惊鸿,蜿若游龙。

中国人千百年来崇拜的龙,真的是北极光吗?读者们此时的疑惑,一定非同小可。尽管这两者的性质有诸多耦合之处,要建立它们之间的等同关系,我们当然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首先要解决的是,北极光与上古华夏人群是否有可能的时空交集?然后我们要排比一下从颜色、动态、和所谓的“声音”角度,北极光与龙是否完美地契合?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给“龙为水物”这一观念在高纬度地区的自然物理现象中找到妥帖完善的解释方案。再者,如果龙真的是北极光的孑遗,“德不孤,必有邻”,北极光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印记必然不止于龙,一定还有众多的其他表征。孤证不立,一个证据网络的建立必不可少。在本章余下的部分,我们将通过龙与北极光的性质的更多对比来尝试确立两者的联系,同时建立初步的证据网络。

(一)关于北极光的一些事实

粗略的讲,常见的北极光形态有如下几种:

1)均匀光带。状似龙蛇,有的呈螺旋状。宛转律动。周期性消失又再现。

2)飘动轻纱状。如云似雾,形状不规则,有节奏律动。

3)卷曲帷幔状。由平行光线排列而成,有节奏律动,通常下缘较亮。 

4)地平线上的散漫微光。常见于距离北极光的实际发生地非常远的地方。由于地面的弧度, 它仅仅是北极光的上半部分。

我们按照倒序,从第四种说起。这第四种北极光往往在纬度不高的地区也能够观察到,屡屡见于中古近古时代的历史记载中,它与本书的主旨无关,所以我们不讨论它。第二和第三种北极光与另一种神秘信仰有关联,关于它的事情,要留到后面的章节再讲。而第一种北极光,正是龙的本源。见过北极光的人,才会明白中国古人为什么说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能幽能明,乍存乍亡”、“神龙不见首尾”。这些都是对北极光最准确最传神的描绘。

北极光常常由无数极细的竖向光丝阵列而成,似乎有规律的纹理。这与华夏古人的龙鳞概念或有关系。中美洲玛雅人认为飞天司雨的神蛇(Kukulkan)身上有羽毛,也许是出于同样原因。

那么北极光与我们祖先的亲近接触发生在何时何处?如前文所述,从蒙古人种的起源理论和末次盛冰期的西伯利亚考古发现来看,贝加尔湖地区、安加拉河上游和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是该人群最可能的演化起源地。但细心的读者也许会问:好吧,就算蒙古人种(甚至华夏先民)的祖先来自西伯利亚,可西伯利亚也难得见到北极光横亘长空的景象啊。

今天的北极光多见于西半球,少见于东半球,这是北磁极的迁移造成的。这里我们需要简短地科普一下北极光的形成原理和北磁极位置的古今变迁。北极光是外太空带电粒子受到地磁场的吸引高速撞击大气电离层的气体原子或分子所造成的发光现象,它的可见范围与北磁极的位置有关。理论上讲,北极光发生概率最高的地方是以北磁极为圆心的一个“极光圆环”地带(auroral oval)的上空,这个圆环的半径(内外半径的中值)约2500公里,宽度(内外半径之差值)从几百到上千公里不等。在这个圆环地带里面,人们常能看到绚烂的北极光横亘头顶的天空。离开它稍远的地方,北极光常能出现在远处天空,但很少高悬头顶。在更远处,就只能看见远处地平线上的散漫红光了(红色北极光多发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空,可见范围最大,大气穿透性也最好)。与北极光相对称,在南磁极附近也同样会发生南极光。只不过因为南半球的居民较少,更不容易被观察到。

而这个“极光圆环”的中心--北磁极的位置,并不在地理上的北极点,而是在北极点的周围不断移动,它偏离北极点数千公里是寻常事。地球磁场是由富含铁元素的液态外地核和液态地幔的旋转速度差异导致的(这两者都围绕着固态的内地核旋转),而地球内部的这一动态过程受很多目前不可预知的因素所影响,导致了南北磁极位置的不断变化。

1831年人们对北磁极的位置做了第一次测量,测得位置在加拿大布西亚半岛(大约是北纬70度,西经96度),此后它的位置不断移动,2007年北磁极移动到1831年位置的西北方1500公里外的北冰洋中(大约北纬84度,西经121度) ,而且现在正在以平均每年52公里的速度继续向西移动。近两百年来,北磁极一直流连于广阔的加拿大北部。这就是为什么今日的北极光多见于北美洲北部和欧洲北部,少见于西伯利亚的原因。就目前的观测记录看,北磁极移动的方向和速度是随机变化的,无法对未来做出预测。

但我们可以对历史上的北磁极位置做“考古”的工作。古地磁学家们通过分析碳同位素来考察地球磁场在地层沉积物上遗留的印记,追踪磁场变化。他们发现,在过去一千年中,地球北磁极多次在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亚之间“摇摆”。在更早的古远年代,则曾经长时间停留在西伯利亚。

在北磁极留驻于西伯利亚的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亚洲北部的天空经常被北极光所笼罩。如果北磁极的位置低至北纬70度的话(1831年北磁极的纬度),上述圆环的中线会掠过黑龙江--色愣格河--阿尔泰山一线。那里的人们经常会看到绚丽的北极光在头顶翻滚律动。如果北磁极处在更高纬度,这一区域将北移到贝加尔湖周边、安加拉河流域甚至勒拿河流域。在这一广大地域内的蒙古人种诸民族的祖先一定对这种雄浑瑰丽的景象产生了深刻印象。

为了给读者一个直观的感受,我们引用一段挪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Fridtjof Nansen )的日记,他1893年在向北极点远征的路上遭遇北极光,下面是他的描述:

“没有语言能够形容眼前的景象。那闪光的火云分散为无数发光的彩色宽带,宛转飞舞,布满整个天空。这些宽带(或者长弧)由平行排列的竖向“光丝”构成,颜色像如彩虹般透澈晶莹,多是紫红、胭脂红和极纯净的绿色。光丝的最下端常是红色,中间主体碧绿夺目,向上逐渐变暗转为蓝色或淡紫,直至最终隐没在蓝色天空中,有时主体会在红绿间反复变幻。无数彩带长弧飞来舞去,像被风暴吹去刮来。这是无穷尽的梦幻般的美丽,超过任何人的想象和梦境。有时这壮观奇景达到高潮时人们的呼吸都快停止了,感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马上会发生,也许天会塌下来。但当人们屏息等待时,满天光彩却仿佛一瞬间就消失无踪,只剩下浩渺的虚空。”

类似的景象肯定也深深感染了生活在高纬度北方的上古华夏先民,这撼人心魄的壮美永远留存在他们的历史记忆中。以至于孔子对龙曾经有“智者不能察其变,辩者不能(言)其美,至巧不能贏其文”的感叹。刘向在《说苑-辩物》中对龙的描述“忽微哉,斐然成章。虚无则精以和,动作则灵以化”,则正是对北极光最贴切生动的写照!北极光在华夏先民的精神世界中曾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易经》曰:“飞龙在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北极光的宏大和美丽,幻化为龙的意象,成为中华民族阳刚与隽永之美的象征物,于一万年后依然活在后代子孙的文化中。中国民间历数千年而不衰的舞龙灯习俗,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对龙的真实形象的记忆。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9 11:43:10

(二)龙的常见性与北极光

龙的形象之所以在历史记忆中如此鲜明和深刻,还在于它的“常见性”。与后世“神话化”的龙的传奇性质不同,晋国史官蔡墨曾经断言,真正的龙必是上古先民日常所见的事物(“若非朝夕见,谁能物之?”)。《易经》首卦即以龙为卦象,如果龙不是日常所见的事物,必不至此。这个论断的逻辑与《易经》这部书的性质有关。正如顾颉刚先生所指出的,《易经》就是上古巫师的“谶诗手册”。举个现代人熟悉的事情为例:算命先生往往不直接说出吉凶,而是用几句“谶诗”来暗示吉凶。比如说“姜太公八十遇文王”,那就是暗示你大器晚成。是大吉之兆。《易经》的爻辞就是商周交替之际类似的谶诗的汇总,作为当时巫师的培训手册和备忘录使用的,所以其中充斥着殷商和殷周之交那个时代流行的典故和比喻。所谓“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之类的爻辞都是这类比喻。所以蔡墨断定,龙必是上古先民极为熟悉的事物,否则谶诗无人能懂,算命先生怎么混呢?

与此相对应,北极光也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前述的可以宽达一千多公里的“极光圆环”地带里面,每年大约有240天可以见到北极光,离它越远可见天数逐次降低,距离它500公里的地方每年的可见天数为100天。可见在相当大的地理范围内,北极光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与中国先民对龙的熟稔程度完全相符。

(三)龙的颜色与北极光

龙的颜色,与北极光的颜色是否存在系统性的对应?回答是肯定的。

在先秦时代,龙的“主打品种”是青龙和黄龙,而最常见的北极光也恰是黄绿色。两者首先在其常见颜色方面高度契合。

北极光常见的黄中偏绿的颜色来自于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带电粒子撞击激发态的氧原子,依撞击能量的不同会产生绿光或者红光,而撞击激发态的氮分子会产生红光。红绿色光叠加就会产生黄光。而由于绿光的强度远大于红光(平均强度约是后者的10倍),导致黄中偏绿的北极光最为常见。单纯红色的北极光较少见,多发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空。与之对应,赤龙也是不常出现的品种。紫色的北极光最为少见,是撞击离子化的氮分子产生的,所以紫龙还未见于记载。

不同颜色的龙也有等级之分,也恰恰吻合北极光的出现频率。黄龙和青龙最为尊贵,《瑞应图》:“黄龙者,四龙之长”。黄色和青色正是北极光的最常见颜色。赤龙的等级稍低,相应的红色北极光也是较少出现。

黑龙的等级最低,属于可杀之列。传说女娲补天时

“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为什么杀的是黑龙呢?有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冀州属于北方,按五方五色观念,北方属黑,所以才杀黑龙,但这是说不通的。五方五色是战国之后的后起观念。而且冀州在上古时代的观念里并无北方意味,而是天下之中。《淮南子-地形训》:
“冀州曰中土”
《楚辞-九歌》: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所以女娲只“济”了冀州,冀州作为《尚书-禹贡》中的九州之首,帝王之都,在这里被用来代指整个天下。而单杀黑龙之原因,大概在于黑龙属于“国人皆曰可杀”的物种。与此相类似的是,在龙形象被帝王垄断的封建时代,黑龙也是唯一平民化的龙品种。比如宋代的志怪小说《夷坚志》中的故事《何丞相》和《潘公龙异》里面,穷人身上的大贵之兆就是幻身黑龙,而皇帝竟然不忌,可见黑龙在古人心目中似乎算不上真龙。
从北极光的角度看,黑色的北极光当然是子虚乌有、断然不存在的。所以黑龙并非真龙,良有以也!

红色的北极光往往有不祥的含义。在古代欧洲,人们通常把它与战争和杀戮相联系,这大概是因为它的颜色与血色太相似了。阿拉斯加的印第安人也有把红色北极光和死亡和恐怖相联系的观念。《Two Old Women》(Two Old Women: An Alaskan Legend Of Betrayal, Courage And Survival )的印第安人作者Velma Wallis在访谈中说,在她小时候的部落里,如果出现红色北极光的随后几日碰巧有人死去,大人们就会说,是那北极光干的。

赤色的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否有相似的含义呢?自中古以后,我们似乎看不到这样的痕迹了。但先秦文献中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这种含义的蛛丝马迹。《楚辞-大招》相传是屈原为客死秦国的楚怀王招魂的诗作。屈原对怀王的私人感情很深,诗中他劝慰亡魂回到家乡来,不要四处流荡:“魂魄归来!闲以静只。自恣荆楚,安以定只。”为了说服亡魂,他列举了东南西北四方的种种莫测危险和恶意。东有大海,深不可测。西有流沙,还有长爪锯牙的怪兽。南有炎火千里,毒蛇虎豹。说到北方的时候,屈原说:

“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赩’就是大红、赤红色。那么显然这个赤红色的龙,与毒蛇虎豹和长爪锯牙的怪兽一样,在古人眼里都是荼毒人类的东西,极为恐怖。但在屈原的其他诗作里,龙的形象却都是吉祥优雅的。比如,“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看来赤红色的龙,确是龙中的异类,所以屈原为了起到恐吓的作用,特别选择和强调了“趠龙赩只”这个场景。这说明先秦时代人们眼中的红龙,与红色北极光在恐怖角色上是完全重合的。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龙与北极光在颜色性质上存在着系统性的耦合。

武工队 发表于 2015-10-10 04:29:45

终于揭晓了,赞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0 11:19:14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9 11:43
(二)龙的常见性与北极光

龙的形象之所以在历史记忆中如此鲜明和深刻,还在于它的“常见性”。与后世“神 ...

是否可以设想,其他曾经或者现在仍居住在极光圈里的人群,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发展出极光崇拜?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0 18:26:05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0 11:19
是否可以设想,其他曾经或者现在仍居住在极光圈里的人群,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发展出极光崇拜? ...

也许能这样设想,也许不能。

东亚的龙崇拜应该是形成于旧石器时代,即距今大约12000年之前的时代。旧石器时代末次盛冰期的高纬度居民,现在已经腾笼换鸟,南进占据了条件优越的地区。

但现在的高纬度寒带地区的土著人群,几乎都是在新石器时代迁去北方的,包括因纽特人,有的甚至相当晚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北温带地区生存竞争的失败者,迁去时已经携带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和技术。

所以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即使旧石器时代人们能够产生极光崇拜,也不意味着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也能产生同样程度的崇拜。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1 10:16:10

(四)龙的声音与北极光

北极光有声音吗?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很多目击者都报告称在北极光出现的同时有奇怪的声音伴随。这声音听起来有时像是丝绸摩擦声或者口哨声,有时像是揉锡纸的声音或者噼啪声,还有人把它描述为用剑的宽面挥击空气时发出的嗡嗡声。在绝域雪原的寂静环境下,这种声音有时格外清晰慑人。

但科学家们对这种声音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北极光发生在100公里以上的高空,那里的空气极为稀薄。即使产生某种微弱的声波,以它每秒约340米的速度,传播到地面也需要5分钟之久。实际上稀薄空气里的音速会大大低于340米每秒,所以这个延迟时间会更长。人们听到的声音不可能是北极光本身造成的。但“听到”北极光(或南极光)的声音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很多人有值得信赖的专业背景。著名南极探险家阿蒙森在他的著作里就描述了这种声音,北方土著民族也普遍认为北极光是有声音的。比如爱斯基摩人认为北极光是天上的精灵,它那类似口哨或者“噼啪”的声音是它们试图与人类交流。所以我们很难认为北极光的声音完全是子虚乌有,它的真相还是一个待解之谜。有一种解释认为这种声音是次生的,即由于地面某些物体--比如松针或者人的发梢--因为电磁场的剧烈波动而发生的放电现象所导致的。极低温下空气非常干燥,本来就容易发生放电。还有一种解释甚至认为是人脑对电磁波的某种感应造成的幻听。

那么相对应的,龙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古籍中对此仅有过一鳞半爪的描述。《尔雅翼》称:“(龙)其声如戛铜盘”。这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戛’有刮和轻敲两种含义,原来龙发出的声音就像是刮铜盘,或者轻敲铜盘的声音。这完全不是动物能发出来的声音,却与人们所声称的北极光声音颇有类似之处。快速轻刮光滑的铜盘表面发出的声音与丝绸摩擦声或口哨声异曲同工,慢而用力刮的话,咯吱咯吱的声音与揉纸声也颇类似。如果轻敲铜盘的话,那种金属轰鸣声,与用剑的宽面挥击空气发出的嗡嗡声也大有相通之处。

在评估两者的相似性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其声如戛铜盘”的这个譬喻并不是根据第一手资料做出的。在华夏先民们与北极光的时空交集里,他们还远未掌握冶金术,而进入青铜时代之后,北极光也离他们远去了。如果我们所料不差,北极光就是龙的真身,那么这个譬喻肯定不是出自亲耳听到其声音的先民,而是青铜时代的后代子孙们根据口耳相传的描述所追加的“新”譬喻。信息在世代传诵的过程中难免有所遗漏和变形,并且被逐渐添加美化和神化的成份,因而这个后起的譬喻不大可能是完全贴切的。尽管如此,正如我们所见,它“虽不中,亦不远矣”,仍然大体保存了其本体的基本特色。

或许我们应该惊讶的是中国古籍的深度,如此真实具体的史料居然能够穿透万年的岁月而保留下来。但严谨的读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出于“孤证不立”的原则。《尔雅翼》里面的这片言只语恐怕难以当真,除非能找到可信度高的旁证。

我们确实找到了旁证,而且是可信度很高的典籍—《史记》。《史记·田单列传》里描述了战国时期发生在燕国和齐国之间的即墨之战。当时燕军与多国联军伐齐,势如破竹,连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孤城,危如累卵。但即墨守将田单突出奇兵制胜,以五千残兵打败了燕军,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火牛陷阵”之役,其中细节就与龙的声音有关。让我们仔细看看《史记》中的这段描述:“(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苇於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这里有几个关键细节,首先是牛身披“绛缯衣”,上画五彩龙纹。‘绛’就是大红色。我们提到过红色的龙与红色的北极光相对应,都是恐怖杀神的化身。所以这个“绛缯衣”是特意选择的颜色,龙的原始形象本来并没有一定之规,田单是要把这些牛装扮成可怕的凶神-赩龙。牛衣上面再画五彩龙纹是为了明确其龙的身份。然后是“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衔枚就是士兵嘴里都叼着个东西,用来防止喧哗,是秘密行军时的举措。为什么到了生死相搏的厮杀场,还要禁止士兵发出声音呢?细节是成功的关键,这里就看出田单的用心良苦了。装神弄鬼、假扮天兵的时候,士兵们当然不能发出人类的声音,否则这戏法可就不灵了。最绝妙的的是“老弱皆击铜器为声”,按理说进攻时应该击鼓,鼓声雄壮可以激励士气,敲铜器则闻所未闻,而且“鸣金”通常是撤退的信号。田单这是闹哪出呢?

从红山文化的发现来看,燕地的龙崇拜根基深厚,燕人的民间信仰中龙神的形象应该是很具体和鲜明的。深更半夜突然鼓噪着向燕军猛冲过去的这些“牛尾炬火光明炫耀”、满身龙文的“怪兽”,显然具备龙的光属性,也具备它独特的“文采”。正当这些似龙非龙的怪兽让燕军在半夜里惊疑不定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铜器轰鸣声绝对是压垮燕军心理承受力的最后那根稻草。以至于“燕军大骇,败走”。可见龙的怒吼声与铜器声相似,必是当时的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否则何以至此?田单何以如此作为?

燕、齐两地自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人员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田单对燕人的信仰和心理完全知根知底。他完美地利用了燕人对龙的敬畏而设计了这次奇袭,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为了增加成功的把握,他在战前就精心做了铺垫:“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经此一役,燕人对齐军有神兵相助深信不疑,即墨一败之后,燕军一溃千里,丢掉了已经占领的七十多个齐国城市。可见田单的这次装神弄鬼是多么的成功。

《史记》里关于即墨之战的这段记载大家耳熟能详,但其中关于龙的这些细节似乎没有人加以特别的留意。我们认为这些细节的描写非常珍贵。火牛的战袍“绛缯衣”可以为前文所述的《楚辞-大招》中的北方恐吓物“趠龙赩只”作一旁证。而“老弱皆敲铜器为声”这一细节又可为《尔雅翼》中的“(龙)其声如戛铜盘”的记载作一旁证。在后续章节中我们还将看到,太史公详略有致的史笔之下得以留存的这类价值无可估量的原始资料绝非个例。

这一节里我们似乎扯得有点远,结尾概括一下主旨。从北极光的声音与《尔雅翼》和《史记》中记载的龙的声音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从声音的角度看,龙与北极光再次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质性。

冰蚁 发表于 2015-10-11 11:47:06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10-10 23:32 编辑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0 21:16
(四)龙的声音与北极光

北极光有声音吗?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很多目击者都报告称在北极光出现的同 ...

极光的声音网上有,类如影视剧里那些老电台调整频率的时候,那种噼啪咻咻的声音。咻的声音有长有短。说刮和很轻地敲铜盘倒也有点类似。有时候会有点嗡嗡声。极光的声音是很轻的,很容易淹没在背景噪音里。

国外的一些说法是: Earwitnesses have said the sound is like radio static, a small animal rustling through dry grass and leaves, or the crinkling of a cellophane wrapper.或者 sound similar to crackles or muffled bangs which last for only a short period of time.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2 11:30:26

冰蚁 发表于 2015-10-11 11:47
极光的声音网上有,类如影视剧里那些老电台调整频率的时候,那种噼啪咻咻的声音。咻的声音有长有短。说刮 ...

多数时候极光的声音很轻,但也有声音比较大的情况,有目击报告甚至将其比喻为远处枪声。这可能与目击者与极光圈的相对位置有关。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3 11:19:55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10-13 15:33 编辑

(五)“见龙在田”——地面附近的北极光

关于北极光,还有很多科学上至今未能完全理解的现象。除了它的声音之外,最令人困惑的就是据称“发生在地面附近”的北极光了。一般认为,造成北极光的放电现象只能在距离地面80公里以上高空的极低气压下才会发生。但是,出乎科学家们的意料,声称目击“地面附近北极光”的报告连篇累牍。比如史密森尼学会年度报告中一篇关于北极光的文章中提到一位加拿大部长写信称在驾马车赶路时“一片灿烂的北极光出现马车旁边”,为了证明这不是他的幻觉,他举证说驾车的马也看到了,并因此受惊狂奔。加拿大天文学家Carlyle Beals在一篇专文中收集了数十份类似的报告 。

1931年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对此类目击报告的评论文章,认为对它们全部否认很困难。于是人们提出了各种解释,有人认为是雪地反射的北极光;有人认为是北极光辉映了地面的雾气所形成;有人认为是人眼对距离的误判造成的;但这些假说都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所有目击报告中的情况。于是有人认为地面北极光是电磁场剧烈变化所引发的一种地面附近的放电现象(brush discharge)造成的,并且认为它可能与人们听到的“北极光的声音”也有关联。

当北极光正好发生在头顶垂直上方的天空时,该处地面附近的电势梯度将增大许多倍。所以持最后一种解释方案的科学家认为,这时如果无风并且空气干燥,此地一些尖锐细小物体(比如松针)之间逐渐积累的电势差将导致瞬间放电,发出人们听到的“北极光的声音”。鉴于所有关于此类声音的报告都声称这种声音与北极光的律动是同步的,较大的声音发生于北极光突然快速变动的一瞬间,那么这种同步性应该基于电磁场建立的联系。

但当微风吹拂,而且空气中存在悬浮的微细水珠时,地面附近也会发生缓慢的持续性放电,伴随着持续发光现象 。这是目前关于“地面北极光”的接受度最高的一种解释。

持这种意见的科学家有一个重要的支持材料,那就是很多目击报告都声称,在 “地面北极光”发生的同时闻到了臭氧的气味,而臭氧恰恰是电离空气的产物。

另一方面,龙是不是也可以出现在地面附近呢?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能高能下”恰恰是中国龙的重要特征,古人曾特别强调这一点。《说苑-辩物》说
“神龙能为高,能为下”、《贾谊新书-容经》说龙:
“能与高高,能与下下”。
《易经》卦辞则称“见龙在田”。
“田”是田猎之田,亦即原野。如果龙的原型确是北极光,华夏先民必然也是地面附近的北极光的集体目击者。

与地面北极光同时发生的臭氧气味,或许还可以解开龙信仰中的一个疑难问题,这就是龙的“疾病、祸患”之义的来源问题。

尽管殷人崇拜龙,甲骨文的“龙”字却兼有“疾病、祸患”之义,比如“身不其龙”。“不其龙”这一词汇多次出现在关于疾病和灾祸的占卜记录中,使得这一释义不能够轻易否定。可相印证的是,藏族苯教的龙神也兼有瘟疫之崇的角色。这个角色如何在北极光的特性中找到对应呢?

现在我们知道,低浓度的臭氧有杀菌消毒的作用。但当空气中的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也会对人体产生严重伤害。不同浓度的臭氧可以造成从眼睛刺痛、哮喘、头痛到神经中毒、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等一系列症状。地面北极光可以将人和建筑物完全笼罩在内(在Beals收集的目击报告中就不乏这样的事例)。持续的时间长度可达数十分钟之久。所以我们不能排除它在地面附近产生浓度足以致病的臭氧的可能性。另外,地磁学家的研究表明近百年来的地球磁场强度在减弱,因而北极光的强度也大不如以往。那么上古时代更强烈的北极光所引发的地面放电应当会产生更多的臭氧。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古人在崇拜龙的同时,也认为龙会带来疾病和灾祸了。

近距离遭遇地面北极光也往往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和恐惧感,尤其是那些对北极光的原理一无所知的人。Beals搜集的目击报告中有一份来自加拿大育空省的采金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下面的文字直接摘自采金人的自述:
“在走到离我的小木屋半英里处时,一股地面北极光的洪流突然把我包裹住了。说实话,当时心里的念头是:我的大限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拼了命地往小木屋跑。我的视线可以穿过周围那半透明的北极光,看到小木屋正被北极光照亮。耳边不时响起‘shu,shu,shu’的声音,还伴随着尖利的爆响。那是一种很独特的爆响声,像是远处灌木丛中传来的来复枪声是我能给出的最好描述了。”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无疑会对北极光有景慕的心理,但在近距离遭遇地面北极光时,也会产生与这位采金人同样的恐惧感。加上可能的臭氧造成的危害,这种遭遇在他们的心目中应当是幸运与危险相伴的经历。那么,在中国先秦古籍中的龙,是否有与之对应的性质呢?答案又是肯定的,在《易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明显迹象。

《易经》成书于商周交替之际,是可信的最早文献之一。其第一卦“乾卦”全以龙为卦象。其中就有大家耳熟能详的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即看见龙出现在原野上,预兆着即将遭逢大人物,这代表着此卦象的幸运含义。但它的下一句卦辞却十分耐人寻味: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其字面意思是:“君子终日不懈怠,夜里也警惕,即使遇到危险,也不会受到伤害。”这似乎是一个突然的转折。

乾卦的六条卦辞并非相互孤立的,从其中的五条“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一顺序可以看出其中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紧密逻辑联系。但在“见龙在田”之后插进来这么一条关于君子日夜警惕的话,显得很突兀。其中道理,向来混沌不明。如果说象历代注释家们所主张的,这是以龙来自况君子的修养,那么保持日夜警醒恐怕只是修养的一个次要的方面。何况那也不是龙的特性,龙时潜时飞,张弛有度,“亢龙有悔”,不会总保持着一个紧张状态,显然这个注解是说不通的。

但站在龙的真身为北极光的这一新角度来看,这个谜题的真正答案俯拾可得。“见龙在田”无疑是指“地面北极光”的出现,它对人的危险性--无论是心理性的还是实质性的--都一定早已为先民们所熟悉。但只要不是太靠近它,就不会受到惊吓或者伤害。那么算命先生在这一场景出现后加上一句“只要保持警醒,即可逢凶化吉”的谶言,就是十分应景和合乎逻辑的。这与后世儒家学者们所附会出来的君子修身之道没有什么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在《易经》成书的时代,北极光早已从华夏先民的视野中消失了。这些关于龙的卦象,都是在复述更久远的年代流传下来的信念和传说。

简而言之,现在看来,地面北极光的存在是无法否定的。人们对它的戒惧心理,也能在与“见龙在田”相关的卦辞中找到对应物。所以我们看到在“可出现于地面附近”和“可为祸崇”这两个方面,北极光与龙的特性又发生了重合。

玩牌也 发表于 2015-10-13 21:16:17

本帖最后由 玩牌也 于 2015-10-13 21:19 编辑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9-5 07:07
(二)龙是一种光现象?

先秦和汉魏古籍中对龙的很多描述,都使得我们只能把龙理解为一种能够灵动变化的发 ...

莫非光耀、顯龍的名字出處在此?{:191:}

你這個系列真有意思,俱啓發性。看來我得再重看繫辭了。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4 12:31:09

玩牌也 发表于 2015-10-13 21:16
莫非光耀、顯龍的名字出處在此?

你這個系列真有意思,俱啓發性。看來我得再重看繫辭了。 ...

李氏有没有那个意思只有他自己知道啊,龙与光的联系也不算生僻的典故。

发表于 2015-10-14 22:56:28

读了很多书啊,赞!

冰蚁 发表于 2015-10-15 00:47:00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2 22:19
(五)“见龙在田”——地面附近的北极光

关于北极光,还有很多科学上至今未能完全理解的现象。除了它的声 ...

来复枪那段不能说明声音很响的问题。天晓得是不是人在神经紧张恐惧的时候,放大了刺激信号。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02:06:28

你参考过John S. Major的“Heaven and Earth in Early Han Thought: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of the Huainanzi”吗?里面明确提到“烛龙”高度疑似北极光,我是从google book上翻到的,预览在这里:
https://books.google.ca/books?id=eT_MoGYdSAMC&lpg=PA55&pg=PA204#v=snippet&q=borealis&f=false
我没有见到他的展开讨论,无从得知这是来自一时的灵感还是严格的学术推演,但在亚马逊上找到他的专页,
http://www.amazon.com/John-S.-Major/e/B001IQW78I
常春藤达特茅斯学院的东亚史教授,与李约瑟合著过书,关于中国和东亚的书不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译介。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07:58:08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10-15 08:02 编辑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02:06
你参考过John S. Major的“Heaven and Earth in Early Han Thought: Chapters Three, Four, and Five of th ...


没读过他的书。烛龙是北极光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他肯定不是最早的。最早提出的据说是个日本人,中国人里面最早的是张明华,最有名的是何新。关于烛龙在河里也有人提及,我的回答是这样:


很多人都认为烛龙是北极光。最早是张明华,然后何新,然后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但也有很多人不认可。

"烛龙=北极光"这个说法确是让人耳目一新,但若仔细研究起来,只有发光和高纬度这两个元素是吻合的,这也是持论者(如何新等)的主要论据。但其他元素都不吻合,比如“直目正乘”、“风雨是谒”、“呼为冬,吹为夏”等等,这也是很多人不同意它的原因。

我写有专门一节论证烛龙的真相。不过要在把龙、凤、玉这三崇拜都说完之后。烛龙的确是高纬度地区的一种天象,只不过不是北极光。说它是北极光是向前迈了一步,但还没触及真相。也是因为我们对高纬度地区的了解太少。

在先秦古籍里,古人是把烛龙与龙区分得很清楚的,两者决然不是一回事。加了一个“烛”字,并非如许多人想象的是强调其发光特性,而是强调其发光的方式与龙的不同。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11:12:30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07:58
没读过他的书。烛龙是北极光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他肯定不是最早的。最早提出的据说是个日本人,中国人 ...

再猜一个,玉崇拜来源于冰,进入温带地区之后以玉为冰的替代品?凤崇拜来源于风,具体说是大烟泡snow tornado?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12:22:09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10-15 12:23 编辑

石工 发表于 2015-10-15 11:12
再猜一个,玉崇拜来源于冰,进入温带地区之后以玉为冰的替代品?凤崇拜来源于风,具体说是大烟泡snow tor ...

这两样东西的神异性和崇高性好像还不足以支撑起东亚先民的玉崇拜和凤崇拜。{:7_336:}

我们祖先的志向之高远雄奇,举世无以伦比。

石头布 发表于 2015-10-15 12:51:47

本帖最后由 石头布 于 2015-10-17 07:47 编辑

仁 发表于 2015-10-14 22:56
读了很多书啊,赞!

现在买书和看书都比以前容易多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啊。所以有些谜题终将被破解。 {:7_336:}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龙的真容(龙玉出冰天-华夏的高纬度北方起源,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