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河风吹老少年郎: 二
一、长河上下 (1)
世人说起湖南,总会想到其另外的一个美誉:三湘四水。
其实,三湘只是个泛指,道的是湖南全境。至于‘四水’嘛,便是“湘,资,沅,澧”这四条大河。
沅水名列第三,却是‘四水’中流程最长,滩险最多,最为弯曲,最为凶险的一条大河。
沅水发端于云贵高原,分为南北两源。南源称之为龙头江,源出贵州都匀的云雾山,北源叫作重安江,源头起始于贵州麻江的大山间。两源汇合之后,始称作为‘清水江’,清水江流至銮山进入湖南芷江境内,东流至黔城与舞水汇合后,这才称为世所闻名的沅江。
据资料记载:沅江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境内为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
自古皆言: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的人。靠山者吃山,傍水者吃水。换成如今的话,叫作因地制宜。不同气度的山水造就出不同姿态的文化。
从前,千里沅江长河之上,有这么一群靠水吃水的职业人。圈圈内称其为“放簰人”或“簰客”,圈外人则把他们唤作“簰古佬”。
簰古佬这门行当,名不见经传。查遍“三百六十行”,从头寻至尾,谅必您也找不到“牌古佬”这一门行当。簰古佬的称呼,来自于民间老百姓口中。
若是追根寻源,细究起来,簰古佬是项既古且老的职业。它的起始,早得很也远得很,可说是从古人利用水运开始,有了舟楫之便,就产生了这门行当。
老百姓把放簰客,称之为“簰古佬,”乃是有其意味和缘由的。
簰者:说的是把竹子或木头等原材料编扎成簰筏,再利用流水的力量,漂江过湖,运送至千里之外;古者:指的是干这一行当的人,为人多豪爽彪悍且又仗义,脾性暴烈,敢生,敢死,敢笑,敢怒,更敢骂,生成的不怕惹事的脾气个性;至于佬者:则是沅水一带的两岸百姓,对于敬畏者的一种尊称。职业,个性加上敬畏,三者合而为一,故而,联结起来,称之为“簰古佬。”
西南一带,有将某类人称之为“某古佬”之说法。
形容职业的有:炭古佬(烧炭的)、兵古佬(当兵的)、船古佬(驾船的)、药古佬(走江湖卖药的)、窑古佬(矿工)、簰古佬(放簰的)、酒古佬(卖酒的)、糖古佬(卖一种自制麦芽糖的)、铳古佬(打猎的)、硝古佬(做火药的)、榨古佬(榨油的)、贼古佬(小偷)、肉古佬(屠户、卖肉的)、讲古佬(说书卖艺的)……这其中的大部分职业,因为时代的局限,业已消逝。
形容民族、居住特点的:苗古佬(苗族)、壮古佬(壮族)、瑶古佬(瑶族)、山古佬(山民)、宝古佬(邵阳人)……。
并非所有的职业和民族都可以称其为“某古佬”,比如铜匠、铁匠、木匠、石匠、泥水匠、篾匠、皮匠、漆匠这些职业,却没人说是“铜古佬”、“铁古佬”、“皮古佬”之类;做买卖掮客生意的如牛贩子、盐贩子、布贩子、牛经纪、猪经纪,以及从事流动性工作的某某客,如鸬鹚客、鱼仔客、蜜蜂客、湖鸭客、南货客、荒货客等,也没人称其为“古佬”者。
细究起来,能用“古佬”这一词缀的一般带有以下特征:
第一,职业下贱,或多或少为人所不齿;古佬这个词后缀多少带有些轻蔑的贬义,并不像“匠”或“客”是中性词儿。因为这些职业也好,民族也好,在旧时代都是所谓的“下九流者”或者“蛮夷”之类。正如今天“乡巴佬”这个词儿一样,也是有乡村的“乡”加上“巴佬”这个后缀而构成,而“巴佬”这个词目前已流遍全国,而“古佬”这个词缀也随着大多数职业的消逝而渐渐不闻于口头。
第二,能用“古佬”称呼的人群,往往是拉帮结派,成伙结团,自成江湖一统。那些千里走单帮者,或者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技能谋生的,一般称之为“某匠”、“某先生”、“某客”。关于排古佬的江湖,后面的文章中还有论及处。
事实上,关于这种下层社会的黑社会成因和组织形态、内部管理等等,有人专门撰写出大作,作了详尽的描述,可作为参考。
第三,因为“古佬”们端的饭碗,一无技术含量(如技术含量高的匠类,如木匠、铁匠,金银匠),二无资本优势(如靠吃差价的经纪和贩子,以及从事流动养殖业、流动零售业、流动回收业的某某客们)。“古佬们”主要吃的是一碗力气饭,即所谓:出十足的力气,拿八九份的钱。因此上这也就养育成了他们豪爽、彪悍、霸蛮、凶横的性格,敢爱、敢恨、敢打、更敢拖刀杀人,用他们的话说,叫做“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要死卵朝天,不死当神仙”,真正是侠者的一流,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