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b 发表于 2014-1-3 10:27:09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1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国的主流媒体有没有宣传自己国家这种十分深刻而且丑陋的种族不平等现象,并把这种现象痛斥为白人种族主 ...

看不懂。这跟媒体有啥关系?

我只感觉海洋这边的政\府关心米国人民的疾苦比关心本国人民更多。

Webb 发表于 2014-1-3 10:32:18

本帖最后由 Webb 于 2014-1-3 14:07 编辑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11: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内部殖民化是一个西方文明理念中的词汇,而且有贬义。用中华文明来理解,就是归化。
俺们看看世界就知道 ...

归化,大多数时候有用,在历史上也可以叫融合。

但以伊斯兰教的群体做目标时,很多时候这一招不灵
- 德国二战后缺少劳动力,招了大批土耳其人去定居,结果这繁衍下来的上百万人现在还住在文化习俗相对隔绝的伊斯兰社区里,跟日尔曼人社区格格不入。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10:32:39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0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民族政策一直是对少数民族优待的,这也包括就业。如果有维吾尔人从石油学院毕业、化工学院毕业,不可能的 ...

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几千工程技术人员,现培养来不及的。

维族接受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本来比例就低,石油化工行业的门槛又是理工科里面比较高的,一个项目三四年的开发建设周期,从维族里面培养的人有限,特别是中高级的岗位现培养根本不可能。所以直接受益的很少,人数也比汉族的少很多。即使从本疆招人,也主要是从原来有石化基础的几个地方招,那里基本上都是汉人。新疆的石化设计单位也基本上是汉人。

甚至连项目建设期和生产期,为员工提供生活服务的外围人员,现在也是汉人居多。

世界其他地方也有这个问题的,大的能源项目的开发,当地人口直接受益都不大,沾点边也能有点好处,但是和大量外来人口得到的好处相比就差多了。除非象中东个别国家那样直接给当地居民发大量的钱。

Webb 发表于 2014-1-3 10:39:46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12: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几千工程技术人员,现培养来不及的。

维族接受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本来比 ...

喔,对的,这个是正解。
据说安哥拉的油田区域里,好像连它本国人也看不到,保安都是进口的。

常挨揍 发表于 2014-1-3 10:42:08

兜胖胖 发表于 2014-1-2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05已经够多了,这都比整个黄河的流量大了,整个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加起来才87.7亿立方米 ...

在建的藏木水电站是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规划的五级电站的第四级(大致在你给的文章提到的羊村水文站位置)
坝高116米,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310米,相应库容0.866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

桃子甜 发表于 2014-1-3 11:02:06

河蚌 发表于 2013-12-31 23: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知道,弄很多只枪比较困难,但弄上十只八只应该并不困难,但实际上,最近几年的暴力活动都没有轻武器甚 ...

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疆独是个松散的运动。上层的知识分子疆独提供理论指导,下层的亡命徒实施行动。并不存在一个严密的组织来同意这两部分。换句话说,上层不是直接指挥下层的。

没有热兵器这个事实,我也注意了好久。和新疆的同学朋友也交流过,(我同学有很多在司法界,还有当公安局长,派出所长的呢)。主要还是国家非常强力有效的枪支和爆炸物管理。

新疆你现在你想买很多火柴,都会有人盯你。你自己琢磨去吧。我个人不相信是他们的斗争策略,如果能搞到炸药,他们会不用?天真了吧。

另外,很多实施行动的亡命徒是从境外来的,疆独组织给钱买了他们的命。当然也有当地的。

我觉得严打下去,敌人的人力资源会枯竭的,拿钱买亡命徒,不是一个可持久的战略。

范进中举 发表于 2014-1-3 11:37:33

河蚌 发表于 2014-1-3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交通才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
最近兰新二线已经贯通了,通车后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客运只要11个小时,这个速 ...

和田已经通车了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04:34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2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规模的资源开发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几千工程技术人员,现培养来不及的。

维族接受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本来比 ...

嘿嘿,这个我就有点发言权啦。石化企业里技术人员有三个层次:工程师,技工,一般劳力。维吾尔人数理化教育可能还跟不上,工程师教育即使大学优先录取,可能也基础跟不上,实际上入不了门,这个完全有可能。这也不是3-4年里就补得起来的。第二个层次是操作工、仪电工、机修工,加拿大现在实际上都是两年college毕业才可以,但实际上这只要高中毕业加职业培训就可以,我们的40岁以上的操作工、仪电工、机修工都是这样的。对于维吾尔人来说,高中毕业招进厂再培训都是可以的,相信中国化工厂大部分工人也是这样的来源。第三个层次不知道国内是怎么叫的,我们这里叫pipe fitter和scafolder,前者做管道焊接、法兰什么的,后者专门架设维修或者安装新设备用的脚手架。这一层次还有吊车工、铲车工、包装线工等等。这一层次在现在也是初中毕业就可以干,不需要技术教育。第三层次和后勤(食堂、卫生、保安等)都是外包的,这样的工作看不出维吾尔人有什么干不了的。第二层次也应该干得了,不过要有足够的work ethic(工作态度?)。

在加拿大,建造一个新项目,只有第一层次是“外来人”,其他的都是从本地招。新疆我不熟悉,感觉上要是维吾尔人的教育程度与内地相似,至少第三层次和后勤应该可以招维吾尔人。但要是维吾尔人连基本教育都不愿意完成,或者有别的因素,那就不好说了。比如说,要是对维吾尔人的忠诚不信任,在化工厂里搞点破坏,那可是一个至少千吨级的大炸弹。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08:54

草蜢 发表于 2014-1-2 17: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话说中亚五斯坦互不对付。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基本上跟所有其他的斯坦都不对付。

也难怪,因为自古以来, ...

http://www.bestourism.com/img/items/big/8010/Registan-Square_The-Heart-of-Samarkand_15074.jpg
这是撒马尔罕还是塔什干?真漂亮。建筑上是不是受波斯影响?和伊斯法罕很像。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19:54

河蚌 发表于 2014-1-2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内部殖民化是一个西方文明理念中的词汇,而且有贬义。用中华文明来理解,就是归化。
俺们看看世界就知道 ...

这是实在话!湖南、贵州、广西的那些少数民族过得滋润得很。他们的年轻一代都说很好的汉语,但国家补贴他们保持民族文化,还有各式优先。我们在张家界碰到的土家女导游就是这样的。很难想象他们受到歧视或者排挤,或者不能受益于经济发展。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21:19

江淮客 发表于 2014-1-2 19: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实说,我有点怀疑维吾尔人会不会选这些石油化工专业。

他们不选石化专业,甚至不愿意学习数理化,但要在石化企业里承担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得不到,怨谁呢?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25:06

草蜢 发表于 2014-1-2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晨大你在正好,你对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用维吾尔文发布新年贺词怎么看?




加拿大不乏吃饱了撑的人,哈珀是第一个。他是不敢再教育中国了,但不妨碍加拿大外交部还不消停。

隧道 发表于 2014-1-3 14:35:07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09: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会汉语的维人还是很多的,不要拿这个做借口。何况还有新疆的大学,有些应该有维语。不过厂矿里的工作语言 ...

不是可能,是的确。本科时寝室里有个哥们是维族的,别的学校维族学生来串门和他用维吾尔语聊天。
开始我们啥也听不懂,不过聊着聊着他们就蹦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词了。

江淮客 发表于 2014-1-3 14:36:19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他们不选石化专业,甚至不愿意学习数理化,但要在石化企业里承担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得不到,怨谁呢? ...

晨大啊,显然他们不是这么想的。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14:37:13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嘿嘿,这个我就有点发言权啦。石化企业里技术人员有三个层次:工程师,技工,一般劳力。维吾尔人数理化教 ...

南非那些底层的活都是文盲干的,高中毕业率低么,所以设计的时候都要求文盲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干活。黑人很听话,好管,不让干啥就不干啥。

国内的技工这一档次,大多还是技校或者中专毕业的,现在有很多都是大专的了。一般都是上项目的时候,和某个或者几个学校签个协议,把某一两届的学生包了,直接为项目培养人。这个档次招收当地的人口当然没问题,但是也要人家愿意学。当地人口学习理工科的基数本来就少,质量说起来也真不咋样,合格的愿意进化工厂的更少,国内化工厂的名声坏透啦!这些人很多也不是真正本地区的,而是疆内的,对于真正当地的人的影响还是小。

最底层的那些需要证书的岗位也一样,国内一般都是有技校培训的。化工企业对纪律要求很严,招收的素质不够的话,管理的头疼大了。所以可以用当地人,但是比例也不能太高。

服务行业当地人可以干,这实际上是对当地人口影响最大的了。但是麻烦也不少,餐饮业就涉及到一个民族宗教习惯问题,能解决的人口有限;保安行业,又涉及到一个信任问题。所以在新疆实际上大多是河南人把这些岗位填了。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06

隧道 发表于 2014-1-3 0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可能,是的确。本科时寝室里有个哥们是维族的,别的学校维族学生来串门和他用维吾尔语聊天。
开始我 ...

看来这些维族是学理工科的,只要没有出格的问题,他们的出路想不好都难。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33

江淮客 发表于 2014-1-3 00: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晨大啊,显然他们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不这样想能理解,但蚂蚱这样的明白人也不这样想,就不能理解了。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7:56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0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非那些底层的活都是文盲干的,高中毕业率低么,所以设计的时候都要求文盲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干活。黑人很 ...

换句话说,并不是不想或者不愿用维吾尔人,而是没法用。珍珠说的好:天助自助者。自己不愿意一点点努力,还要分一杯羹,分不到就跳脚,怨谁呢?“这是我们的土地,这是我们的资源”,这不是理由,他们“不幸”生在中国,中国宪法规定:土地和资源归国家所有,不管是哪一族的。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14:49:17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这些维族是学理工科的,只要没有出格的问题,他们的出路想不好都难。 ...

对的,哪怕水平只是勉强合格,出路都很好。

稀罕呀

晨枫 发表于 2014-1-3 14:59:29

橡树村 发表于 2014-1-3 0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的,哪怕水平只是勉强合格,出路都很好。

稀罕呀

希望这样的榜样能带动更多的人。如果维族人愿意上进,愿意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个人很愿意看到他们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得益,相信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愿意。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铁马出天山:草蜢聊西域(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