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藐视“一门三探花”的家族们
马甲查到了一些科举时代比较牛的家族,就此罗列出来和小李探花家较量一番。且按照籍贯为他们排序。第一队:山东诸城刘家。清代百余年间就有考上进士者十一人。
刘统勋、刘镛父子皆官居要职。刘统勋的工作成果比他儿子其实强一些。但是刘罗锅的名气似乎更大一些。当然刘镛的书法更好一些。
第二队:安徽桐城张家。七代十三进士。
一人配享太庙,父子大学士(张英、张廷玉),三世得谥,四世江苏学政,五朝金榜题名,六代翰林。
第三队:山东滨州杜家。一门七进士五翰林。
杜谔嘉庆年间进士,最终官至吏部左侍郎,95岁高龄时病逝于北京家中。是清朝中期的山东文坛盟主。与其子杜受田,孙杜翰、杜乔,重孙杜庭琛5人皆为进士,皆入翰林院,称其为父子五翰林。上述五人再加上杜谔的侄子杜受履、侄孙杜宾2人,就是一门七进士。杜翰,曾是咸丰顾命八大臣之一。
第四队:福建福州翁氏。绵延不绝37进士
翁巨隅生有三子:长子翁承赞,次子翁承裕,三子翁承检。翁承赞,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探花;翁承裕,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进士;翁承检,唐天祐三年进士。
翁承赞生四子,长子翁玄度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进士。翁玄度生四子,第三子翁伦,字延休,登科年不详。翁伦生二子,长子翁仁著,曾登科年不详,次子翁仲潜(字仁显),亦曾登科年不详.
翁承赞有堂侄翁乾度,避乱外逃,生有六子,其六子于宋初三次科举先后中进士,即三科六进士:长子翁处厚,字伯起,堂号为敦煌,改姓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进士; 次子翁处恭,字伯度,堂号为济阳,改姓江,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进士;三子翁处易,字伯简,堂号盐官,保留本姓。宋建隆元年与长兄同榜进士;四子翁处朴,字伯淳,堂号河南,改姓方。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进士;五子翁处廉,字伯若,堂号武陵,改姓龚。开宝六年与四兄同榜进士;六子翁处休,字伯恭,堂号平阳,改姓汪。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
翁家一共三十七名进士,其中最后一名进士翁正春状元及第,致仕后晋太子太保,谥文简。
第五队:山东曲阜孔氏。兄弟三状元,也实在太强了。
孔纬,字化文,为孔子第20代孙,唐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状元,曾任唐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集贤殿大学士、司徒等职,封鲁国公。其弟孔 考中唐咸通十四年(873)癸巳科状元;孔纬、孔 之弟孔缄为唐乾符三年(876)丙申科状元。于是,17年间一门兄弟三人考中状元,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兄弟三人状元。
第六队:常熟翁氏。状元门第,帝师世家。
翁同龢与其父翁心存均为两朝帝师兼宰相,翁同龢与其侄翁曾源都是状元及第。别的进士也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七队:山西陵川武氏。 叔侄三状元。
自唐以后,武家除金代出过三位状元外,还有进士九个,翰林六个,尚书五个。
武明甫24岁于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词赋科状元;同胞兄弟武天佑于章宗承安四年(公元l199年)词赋科状元;武天和为章宗泰和年间的经义科状元。
第八队:山东郓城梁氏、河南洛阳安氏,河南睢县张氏 俱为父子状元
梁颢(963—1004年),郓州须城人(今东平县),北宋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梁有三子,长子梁固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己酉科状元,历任密州通判、户部判官等职。成就了父子状元。更让人羡慕的是,梁颢的三子梁适虽然没中状元,但官至宰相。
安德裕,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益之,一字师皋。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己巳科状元;安守亮,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壬申科状元。仅距三年,间隔两科。
张去华,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字信臣。宋太祖建隆二年(961)辛酉科状元;张师德,字尚贤,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辛亥科状元。张在父亲夺魁五十年后,张师德又金榜题名第一。
第九队:河南汝南孙氏 一门三状元
孙何,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是宋朝第一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状元;
孙仅(不是孙权),字邻几,宋真宗咸平元年(998)戊戌科状元;
孙暨,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己亥科状元。他这个状元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下来的。虽然这样,能有被砸到的资格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十队:浙江海宁查氏 一朝十进士
明清其它时期不算,康熙朝间,查氏一家出十个进士,有“一朝十进士,兄弟三翰林”的美称。查氏据说还有一支在天津,没考证就不列入了。
查氏最著名的应该是后代出了一个金庸。这下古龙输给金庸一点点,他笔下的人物也比实际生活中的金庸家族差了一点点。
第十一队:最牛的归儿子归孙子们排在最后
归仁泽为咸通十五年(874)状元,归仁绍为咸通十年(869)状元,归黯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壬子科状元;归佾唐昭宗光化四年(即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辛酉科状元;归系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乙丑科状元。
其中归仁绍是归仁泽的哥哥,归黯是归仁泽的儿子;归佾是归系的哥哥。另归仁翰有材料说是唐宣宗大中十一年丁丑科状元。
总而言之,小李探花家里有七个进士,人家老归家最少五个状元。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都是牛气哄哄的家族啊,不过呢有几个李寻欢这样不给朝廷卖命的探花?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难怪金庸写了个归辛树归大侠{:194:}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还有海宁老陈家,号称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据说明清两朝出了32个进士,任官300余。 回复 禅人 的帖子
这么密集的出仕,那不是要一户不出个官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不过很好奇,在家族里的时候,他们怎么排列的,是按家族辈分呢还是官阶大小? 本帖最后由 Radiohead 于 2011-6-7 00:47 编辑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刘镛宅子在浙江南浔镇吧? 原来是山东人? 他的一个后人花费了30-60万两白银,疯狂收集书,建了一个宅子专门藏书。
刘墉的书法,在他宅子的走廊上还有。文革的时候差点给撬掉了。一个老人贴了毛主席万岁万万岁的横幅,没人敢动,保住了刘墉的书法。 回复 Radiohead 的帖子
同名同姓而已,湖州那个是商人。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天津查氏也很牛的,他们家的别墅水西庄是清初三大私家园林之一,乾隆每次下江南,都住他们家。
当时有个年轻人在目睹了水西庄的美景和乾隆与孝贤皇后驻跸的盛况后,难以忘怀,于是就把水西庄和圣驾写进了他的小说里,园子改了个名叫“大观园”,圣驾驻跸改成了元妃省亲。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唐朝“高考”不糊名,所以一家中好几个状元未必有多了不起,尤其孔府那一家,估计水分不小。归家不知道什么背景。要是调查为什么会点这些状元,故事肯定很有趣。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估计这些家族都精通高考猜题 成了世家就上面有人了,一个拉拔一个容易得多 回复 老芒 的帖子
金庸是海宁查,和天津查同宗,是在明初分开的,海宁查文风鼎盛,天津查是商海巨子 回复 抱朴仙人 的帖子
估计都有自己的考试秘籍。八股文几百年下来,这些世家估计早就把套路摸的很透彻了。还有各科主考的命题规律,偏好。然后有重点的准备。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杜受田对咸丰太重要了, 加上死的早, 儿孙余荫,连绵不绝啊。。。 果然是些牛掰家族。
读《说岳全传》,牛皋跟在杨再兴罗延庆身后听白书,说书的说到杨家将,杨公再给银子,说到罗家枪,罗延庆买单。牛皋心里说:“要是说到俺的祖宗,拿什么与他?” 回复 我不是马甲 的帖子
牛!
高考专业户。{:1_1:} 这算是官二代?太子党?富二代?XX贵族?{:200:} 回复 抱朴仙人 的帖子
腹黑一下,精通高考出题也未必{:196:} 那个年代知识可以垄断 最牛的还是皇帝老子吧,一家多少个官哪?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