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6 天前

中国新能源的第二只靴子落地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6-26 10:36 编辑

中国新能源世界领先,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问题是,光伏、风电等波动性大,而储能是个很不好弄的事。电有千好万好,就是不易储能这一点不好。电池储能千好万好,成本、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难过。抽水储能在近期内看来是储能主力。

中国本来就是世界水电大国,已经建成436吉瓦的水电容量,占亚洲水电的3/4。在世界上已经建成的7座超过10吉瓦的水电站里,中国占4座(三峡,第一,22.5吉瓦;白鹤滩,第二,16吉瓦;溪洛渡,第四,13.86吉瓦,乌东德,第七,10.2吉瓦)。2024年新增的24.6吉瓦水电容量里,14.4吉瓦来自中国。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世界上抽水储能的领先国家,在全世界24.6吉瓦新增水电中,16.2吉瓦是传统水电,8.4吉瓦是抽水储能;其中中国新增传统水电6.65吉瓦,抽水储能7.75吉瓦,抽水储能的新增容量已经超过传统水电。抽水储电的中国份额更是压倒多数。

按照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的报告,已有200吉瓦在建和以批准,其中在建超过91吉瓦,要求2030年达到120吉瓦,实际上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达到130吉瓦。

到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等)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200吉瓦,这本来是2030年的目标,现在已经提前达到了。现在,中国已经从扩大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进入下一步:富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这要求大大提高能源的可靠性,抽水储能可能是关键。

与水电相比,抽水储能同样有地址条件的要求,但对河流径流量的要求低得多。水电要求流水从上游到下游源源不息,抽水储能则主要在上下水库之间循环,径流量需要能补偿自然蒸发和地质渗漏,此外对径流量没有太大的要求。这就对选址的要求放松很多了。但抽水储能除了上下水库和流道,涡轮机、水泵都是现成的技术,也都是中国擅长的。只要方向看对,地质条件容许,大量建造没压力,还没有锂电池这样对海外锂和钴等中国缺门资源的依赖问题。

这也不会是唯一的储能手段,压缩空气、电池、重力一起上,最终使得光伏、风电的波动性问题彻底解决。这也不意味着在短期内火电依然是主要调峰手段。但新能源加储能才是未来。在10年、20年前,有谁想得到今天中国主要新增发电容量是新能源,而不是火电?加上核电、生物质等辅助手段,中国的电力建设就真正达到工业4.0的要求了。

这不仅对中国有用,对全球南方也非常有用。坦桑尼亚、乌干达、马力、肯尼亚当然都用得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半发达国家其实有更大的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有一点石油资源,包括海上石油,已经建成初步的以石油为基础的交通和电力网络,满天飞的汽车和摩托车都用使用,发电当然也是。电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其实也超过想象。比如说,马来西亚的雨季雨多雨大,人们出行大量依赖摩托车,三天两头浇一个浑身湿透,所以家家户户都用烘干机,否则日子没发过了。但这也是耗电大户。另一方面,公交不发达,城市大饼式铺开造成通勤距离越来越远,摩托车当道,简直像蝗虫。也正因为这样,政府必须补贴燃油,否则老百姓没法过日子了。但这样一来,路径依赖越来越深,只有快速、低成本的能源转型才能摆脱困境。

发电、输电、储电恰好都是中国的强项,对这些大笔长线投资也只有中国愿做,在港口、公铁、矿山之后,从发电到输电到储电一条龙的新能源可能成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新投资重点。西方可以叽叽歪歪,真是没法与中国竞争。即使掏钱,也只有买中国设备,甚至请中国施工,还有谁能多快好省地干?

semtex 发表于 6 天前

抽水储能还在动嘴皮子,没真干。不知道为啥。

大黑蚊子 发表于 6 天前

截至2024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投产装机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

本帖最后由 大黑蚊子 于 2025-6-25 23:18 编辑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22:11
抽水储能还在动嘴皮子,没真干。不知道为啥。


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已建、核准在建装机规模达到1.7亿千瓦。
这是2022年的数据

semtex 发表于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5-6-25 23:31 编辑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5-6-25 23:16

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23亿千瓦,已建、核准在建装机规模达到1.7亿千瓦。
这是202 ...

看计划是不少,但是搞这个要设备吧,没有设备订货。

现在看来,国家没有在储能上下本,调峰调频主要还是靠火电。

大黑蚊子 发表于 6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23:26
看计划是不少,但是搞这个要设备吧,没有设备订货。

现在看来,国家没有在储能上下本,调峰调频主要还是 ...

不是吧,浙富、哈电都拿了不少单子啊
浙富控股自己说新签水电订单21亿,包括浙江松阳和紧水滩俩个项目的7台机组

semtex 发表于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5-6-26 00:04 编辑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5-6-25 23:48
不是吧,浙富、哈电都拿了不少单子啊
浙富控股自己说新签水电订单21亿,包括浙江松阳和紧水滩俩个项目的7 ...

哈电不少单子? 我记得没有啊。我回头看看。

还有蓄水实际是日调节,风光的波动有日间,月,甚至年。现在的办法还是火电, 比如火电+熔盐”储能,这样那些小火电也焕发第二春了。

国内以前火电用15 到20年就拆了,太浪费了。美国用五六十年都没问题。现在搞火电+熔盐”储能,比蓄水搞两个水库强多了。

大黑蚊子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23:54
哈电不少单子? 我记得没有啊。我回头看看。

还有蓄水实际是日调节,风光的波动有日间,月,甚至年。现在 ...

这是哈尔滨电气自己的24年年报说的,营业收入增长30+%,净利润增长接近200%,订单增长30+%
水电设备签约合同同比增长64%,仅次于核电装备订单增长率

公司自己说“抽水蓄能市场保持发展态势,水电产业正式合同签约额大幅提升”
而且计划2025年重点投资抽水蓄能产能提升项目

semtex 发表于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5-6-26 03:28 编辑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5-6-26 00:06
这是哈尔滨电气自己的24年年报说的,营业收入增长30+%,净利润增长接近200%,订单增长30+%
水电设备签约 ...

我知道一些抽水蓄能项目在搞,但是不觉着这个是主要的解决方案,上面说了我的看法。我们可以等等看。不过这个太复杂了,个人观点哈。

我看了24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两个是14亿千瓦。已建、核准在建抽水蓄能项目规模达到1.7亿千瓦。这个还不是建好的。明显太小了。大基地一般风光对火电是2:1的。即使大规模的搞抽畜,为啥不利用现有的水电呢?至少省一个水库不是?

晨枫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08:11
抽水储能还在动嘴皮子,没真干。不知道为啥。

怎么会?2024年全球抽水储能新增容量8.4吉瓦,其中中国占7.75吉瓦,怎么可能只是动嘴皮子、不真干?

semtex 发表于 5 天前

本帖最后由 semtex 于 2025-6-26 00:29 编辑

晨枫 发表于 2025-6-26 00:22
怎么会?2024年全球抽水储能新增容量8.4吉瓦,其中中国占7.75吉瓦,怎么可能只是动嘴皮子、不真干? ...

你看看风光火核, 8G对于其它国家是很大的数,中国一年新增8G的公司都好多。{:187:}
我大致算了一下,中国发电装机24年新增427G。新增啊。

晨枫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10:25
你看看风光火核, 8G对于其它国家是很大的数,中国一年新增8G的公司都好几个。
我大致算了一下, ...

凡事都要有个起步嘛。你要是倒回10年20年,新能源的年新增相对于火电也是很小的,但能说是光动嘴皮子、不干实事吗?

semtex 发表于 5 天前

晨枫 发表于 2025-6-26 00:30
凡事都要有个起步嘛。你要是倒回10年20年,新能源的年新增相对于火电也是很小的,但能说是光动嘴皮子、不 ...

这里新增427G主要就是风光,怎么调峰调频?不可能等着建水库嘛。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semtex 发表于 5 天前

兔子的电力太疯狂了。很多数据是没法和外国对比的。

晨枫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10:34
这里新增427G主要就是风光,怎么调峰调频?不可能等着建水库嘛。那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

重视抽水储能与这几年还需要火电调峰不矛盾啊,但长远呢?中国不会永远依赖火电调峰,核电则不适合用于调峰。不过也难说,火电原来也不适合用于调峰。

semtex 发表于 5 天前

晨枫 发表于 2025-6-26 01:39
重视抽水储能与这几年还需要火电调峰不矛盾啊,但长远呢?中国不会永远依赖火电调峰,核电则不适合用于调 ...

比如五年内,还是火电。而且20年前,正好是中国大建火电的时期,这些小火电都折旧提完,正常该退役了。现在可以通过延寿,改造,加上熔盐储能,竞争力是钢钢的。再往后,也许核聚变就成功了呢。{:187:}

晨枫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12:13
比如五年内,还是火电。而且20年前,正好是中国大建火电的时期,这些小火电都折旧提完,正常该退役了。现 ...

熔盐储能确实可以和小火电很好地结合,但熔盐的技术挑战可是不小,高温高压容器的抗腐蚀问题很难解决。而且这容器的容量需要很大,小了没用。

用地下岩洞是由很严格的地质条件限制的,防渗漏的要求很高,否则熔盐进入地下水系,乱子就大了。

小火电在碳中和年代的未来或许在于生物质和废物燃料,这没法成为主力担,也当不了季节性调峰的主流。要成为季节性调峰的主流,那就差不多要顶起全国发电量的所有淡季需求,那就没法碳中和了。

核聚变?等有靠谱的技术路线再说,现在说这事太早。

水工 发表于 5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5 22:11
抽水储能还在动嘴皮子,没真干。不知道为啥。

去年还是前年发改委出文把抽水蓄能的开发力度压了压,无它,开发力度太大,已经有点超出现有的产能了,继续这么下去,一是出安全问题,二是要给国外设备产商有趁之机了,国内常规机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部分先进机组的研制生产还在磨合期中,所以慢一点下来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新能源发展的一个初步态势已经基本确定,那就是水风光储一体化发展,之前的水电能源基地基本都按照水风换储一体化发展重新规划建设新能源基地。初步的规划数据是2060年中国要达到86亿千瓦的装机容量,目前大约是40亿。翻倍的装机容量大部分都应该是新能源为主。

semtex 发表于 4 天前

水工 发表于 2025-6-26 22:18
去年还是前年发改委出文把抽水蓄能的开发力度压了压,无它,开发力度太大,已经有点超出现有的产能了,继 ...

先看看云南吧,看看水风光发展的怎么样。现在是各种招都上,我不觉着抽水蓄能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如果云南不行,别的地方更没戏。

水工 发表于 4 天前

目前主要开发的水风光储基地主要是四川雅砻江流域和青海黄河中上游流域两个水电基地。

水工 发表于 4 天前

semtex 发表于 2025-6-27 00:58
先看看云南吧,看看水风光发展的怎么样。现在是各种招都上,我不觉着抽水蓄能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如果云南 ...

云南基本没有抽水蓄能电站,四川也少。两个省都是水电大省,以前抽蓄建设的少,实际现在对老水电站进行局部的机组改造成混合式开发,就能增加不少抽蓄容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新能源的第二只靴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