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昨天 04:36

董小姐救得了董小姐吗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4-30 17:30 编辑

老董小姐说了一句海归不可用,夹在举国痛骂和举国怒挺之间。结果小董小姐一跃而出,在舆论场上舍身就老董小姐。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董字。呃,董字写起来还蛮复杂,一笔好像写不完哈。

挂在哥伦比亚大学下面的巴纳德学院经济系实力和协和的4+4如何不予评论,但在美国大学本科学经济,读经济是最水的人做的最水的事。本科经济系与MBA没有关系。

巴纳德学院倒不算水校,这是“纽约老钱”建立的有名的“七姐妹”之一,是专业女校,主打培养精致优雅、适宜嫁人的文科女生大小姐。巴纳德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大概可看做“北大高干子弟班”。不是说有这样一个班,只是假如有这样一个班的话。但巴纳德和哥大分别录取,分别毕业。巴纳德学院的录取率大概是哥大的一半,哈佛大概是哥大的2/3。

巴纳德是有著名校友的。Greta Gerwig,她是卓有成就的新一代女性主义导演,旗下Lady Bird、Little Women、Barbie都已经成为名作。Cynthia Nixon则是老资格了,看过Sex and City的人谁都不会忘记Miranda,她在Gilded Age里依然宝刀不老。Lauren Graham的名气小一点,但出演Gilmore Gils里妈Lorelai很给力,Gilmore三代演绎的本来就是“巴纳德人”的生活,剧本就是巴纳德校友Jamie Babbit写的。另一个巴纳德校友Dalia Ephron则写了The Sisterhood of Traveling Pants、You've got mail的剧本,前者是根据另一个校友Ann Branshare的小说改编的。

对了章泽天,也是巴纳德的交换生,在巴纳德呆过六个月。董小姐在巴纳德4年,比章泽天资深了。不过百度上,章泽天的条目比董袭莹还是要长一点。董袭莹毕竟年轻,还需要时间积累,争取条目长度早日超过章泽天。

不过这和海归是否间谍没关系了。没人认为董袭莹或者章泽天是间谍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1%A3%E8%A2%AD%E8%8E%B9/6563390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B%A0%E6%B3%BD%E5%A4%A9?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呃,今天八卦心起,索性八卦到底:


这个就是那个承认人品不好但不承认医德有问题的肖云,他真是海归,不过也没人把他当间谍?他这样出名,在三甲医院可能干不下去了?


这是肖云妻子谷潇雅,北医眼科副主任医师,不是海归,“谷医生,你这眼力不行啊,找你看眼科行吗?”


石玉慧,中日友好医院大外科护理单元科副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与肖云两次怀孕、流产

现在百度厉害啊,相关人士统统有条目、有照片,董袭莹的爸妈也有自己的条目了,可能要不了多久,舅舅、叔伯也该上百度了。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出名之路”是何感想。赶紧找找晨枫有没有条目、干没干坏事被爆料……只找到一个二炮作家和一个钢管舞教练,嘘,还没有暴露。

aniu 发表于 昨天 05:11

你这么八卦,领导知道吗?;P

晨枫 发表于 昨天 05:22

aniu 发表于 2025-4-30 15:11
你这么八卦,领导知道吗?

这哪能让领导知道呢{:212:}

雷达 发表于 昨天 07:02

这小肖同学倒是荤素不忌,莫非是性瘾症患者

晨枫 发表于 昨天 07:22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5-4-30 17:25 编辑

雷达 发表于 2025-4-30 17:02
这小肖同学倒是荤素不忌,莫非是性瘾症患者

这个荤素不忌太生动了,在雷达屏幕上,荤素不忌是什么样的?{:211:}

肖同学估计北京的三甲医院大概没人要了,谁敢往自己园子里拉是非啊,那些女医生、女护士的老公、老爸也不会答应,病人恐怕也不放心,哪一天又犯病了,把自己撂手术台上,是不是还下得来都说不准呢。。

testjhy 发表于 昨天 09:23

卫健委终于出面了,看看能查多深,{:193:}

晨枫 发表于 昨天 09:53

testjhy 发表于 2025-4-30 19:23
卫健委终于出面了,看看能查多深,

协和的4+4应该是卫健委批准的吧?

常挨揍 发表于 昨天 10:46

本帖最后由 常挨揍 于 2025-5-1 13:22 编辑

跟风八卦一下,据说是爷爷和外公的身份都扒出来了,外公跟董小姐的导师是师兄弟,连不同姓的姑姑都被扒拉出来(怀疑董小姐的论文是姑姑帮忙的)。
更精彩的是翻出来去年探索奖颁奖的时候,时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的饶毅当着协和王辰校长的面怼“协和近亲繁殖任人唯亲,要奋起直追南昌大学医学院了”。后面这句是指近年南昌大学拿过两次探索奖,协和一次都没有。

国林风 发表于 昨天 12:32

晨枫 发表于 2025-5-1 09:53
协和的4+4应该是卫健委批准的吧?

4 + 4 medical education: a word of caution

We read with interest the Comment by Chen Wang and colleagues,' which introduced the new 4+4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launched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September, 2018. However, caution must be taken in describing this programme as a success, because medical students have yet to graduate.
A 5-year undergraduate medical programme is common in China and has also achieved high standards of education for doctors in Europe and Australia, highlighting the potential for adopting pathways other than theUS 4 +4 model. Student experiences from these countries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rather than developing a new programme without adequate infrastructural support.
The US 4 + 4 model was adopted in 2005 by Zhejiang University, but with little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designed to support leading medical talents, but rather to qualify medical doctors. Given the stress and challenges that Chinese doctors experience,' the new 4+4 model is unlikely to recruit excellent college graduates. Institutional leadership within medical education should convinc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degrees, thereby rewarding medical students for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continued learning. Moreover, medical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spend their last year as interns, which might further compromis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by shortening the study duration of basic and clinical medicine.
We declare no competing interests.

Xiaoyun Hu, *Bin Du dubin98@gmail.com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ijing 100730, China
Wang C, Chen S, Zhu J, Wenkai Li. China's new 4 + 4 med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Lancet
2019; 394: 1121-23.
Weggemans MM, van Dijk B, van Dooijeweert B, Veenendaal AG, Ten Cate O. The post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pathway: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GMSJ Med Educ 2017; 34: doc63 LiJ. New generations of Chinese doctors face crisis. Lancet 2012; 379: 1878.

老票 发表于 昨天 13:09

常挨揍 发表于 2025-5-1 10:46
跟风八卦一下,据说是爷爷和外公的身份都扒出来了,外公跟董小姐的导师是师兄弟,连不同姓的姑姑都被扒拉出 ...

转载:

请勿错怪王辰教授作者:饶毅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FRZz5MSbNFB05wJ72Asjg




1)最近,舆论对具体几位医生和新毕业生的批评,有道理。应该理性批评,有理有据,不宜肆意扩大。


2)但是,突然把我拉入这一无关事件,甚至以我为正面,以协和医学院原校长王辰为负面,不对。


我在协和事件中不是英雄、不过是旁观者,而王辰教授在一个滑坡而自大的单位勇于改革才是英雄,真英雄。


3)确实,我批评过协和医学院,但我从来没有说过协和医学院“乌烟瘴气”。我肯定协和医学院曾经非常优秀,但也不讳言其后来下滑。


4)我批评过协和医学院的近亲繁殖,既写过文章,也在与王辰教授同台的会议上说过。


协和医院我不熟悉无权评论,医学院近亲繁殖问题是以前三四十年间形成的,而非的最近几年。


我相信,不仅协和医学院大多数都知道这是一个问题,而且王辰就很不满意这一问题,所以我们都在场的时候,话是我说出来的,其实很可能是他心里的话,但他又不好这么说。这就有了幽默的梗。


5)医学界众所周知,协和非常抵抗王辰教授。协和医学院以及协和医院,摆架子对付他,其中有“协和老大、首医毕业生算什么”的态度。


这种态度非常无理加无礼。


协和医学院以及协和医院的优势是沿用美国1910年后的模式。(美国1910年之前的医学教育非常差)。


但协和的老教授在2000年之后基本凋零,而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出国不归。


所谓老协和,至少在医学院部分,早已荡然无存。医学院和医院的领导早就没有协和毕业生。


他们抵抗王辰教授的那种态度并无基础,自己就不是老协和。


而且,协和医学院的领导必需是年龄合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便同时当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当时没有几个候选人,其中协和内部没有一个人符合条件,而请在医学上有成就、年富力强并曾有领导经验(朝阳医院/北京医院/卫生部科技司)的王辰教授。


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是否有人专门煽风点火,变成对王辰无端批评,很难说。是否有人趁机推翻改革,也存疑。


6)王辰教授锐意改革。其中4+4就是一项。这一项目既打破清华大学对协和招生的垄断和限制(虽然协和医学院同时成为清华大学协和医学院,但清华大学自己还有一个清华医学院,所以难以处理),更可以从全国优秀高校再招一批学生,对协和有百利而无一害。


王辰不可能给如何学生开过后门,自己给自己的改革挖墙脚。更不可能给一个学生开后门之后在毕业典礼上表扬她。


协和医学院具体录取过程有没有具体问题,那只有他们调查才知道,但应该对学校和分数都有基本要求,不可能规则上故意放水。而舆论认为某学生父母是权贵,我专门反问一位转这种新闻的官员,你认为她母亲在北京算官员吗,他回答“不算”。所以,大家可以质疑有些问题,但说某生母亲是官员,她恐怕哭笑不得。


7)需要区分个人行为与教育体系。4+4是培养体制,与舞弊、违规无必然联系。而是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严格任人唯贤。4+4的模式不仅完全适合协和医学院(它从来就规定毕业之后还有临床规培),而且适合其他部分院校,当然需要非常慎重规范、严谨执行。不能因为几个学生的事件而因噎废食。




2019年7月,我的文章题目是“协和的科学:后80年不如前20年”。协和百年时对其科学的回顾。协和在1920和1930年代曾经非常突出,药理学的陈克恢发现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导致麻黄素成为长期大量畅销全球的中药来源的单体化合物)、生物化学的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的机理、生理学的林可胜研究胃肠道生理、神经生物学的冯德培发现钙离子对神经末梢递质释放的重要性、微生物的Hobart Reiman与谢和平参与肺炎球菌转化因子的工作,都是世界领先或一流的工作。他们筑起的高峰,很难超越。


正如我提到过清华的数学系,在有陈省身和华罗庚同时的1930年代,恐怕也曾经是清华大学数学的最高峰。当然丘成桐先生到清华后,终于超越。但如果带幽默的开清华数学的玩笑,也可以说清华后几十年的数学不如前多少年。


正如清华数学的下滑并非清华所致,协和的下滑也有协和本身不可控的外界因素。


2000年后,很多大学和科学院获得经费支持、而且逐渐越来越多。而协和没有同步获得,协和经费是近年解决的。协和招聘困难,就提拔了很多内部的,也就是老师的学生,学生的学生。


协和长期还有空间紧缺。


等经费和空间解决后,近亲繁殖就成为发展的巨大阻碍,而且文化就比较差了。


北大清华获得资助后,不停留在经费本身,积极改革、锐意进取,摒弃近亲繁殖就首当其冲,需要长期坚持任人唯贤。这一文化,协和恐怕远落于北大清华。


北大清华在历史上不仅医学不如协和,生命科学、基础医学也远远落后于协和。但现在完全反过来。


我认为协和以前非常好,近四十年有退步,一方面是协和之外的因素、一方面是内部文化问题。另外,北大清华、科学院的进步也使协和从几十年前的遥遥领先变成相对的“少慢差费”,特别是从我了解的科学角度。

4+4的医学院教育模式,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对于协和医学院特别合适,也可以在中国部分医学院推广。

协和本来就是4+4,按美国模式。早期是燕京大学生物系4年,经过摩尔根的学生Alice Boring考核后才能继续协和医学院的医学部分。二十几年是北大生物系加协和。十几年是清华生物系加协和。

最近几年,协和医学院在新任院长的发起下,把开放前面四年,可以不用固定一所学校,也不固定生物系。这种做法不仅完全正确,而且更加适合新时代。

完全正确是指本来协和学习的美国模式就不固定前面4年的学校和专业。适应新形式是指现在交叉学科背景越来越重要,例如,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当然可以有助于新时代的医学。

协和医学院本来就是8年毕业后需要在协和医院(或其衍生物)进行进一步临床培训,之后才完成医学培养。协和这一套体系是自洽而完备的。

其他医学院,如果认为自己也要用这套体系,当然也应该相应在临床阶段建立匹配的机制。

录取、培养过程如果有违规,那应该批评、纠正。但问题不在于4+4体系本身。当然执行需要秉公办事、任人唯贤。

我们多年批评的科研经费体系,也因为需要加强秉公办事、任人唯贤。这是普遍需要改进。要不然对不起我们的时代、也不利于长期应对国际压力。


2025年4月28日下午1:12:


“老师好,不知道您了解最近大家都在讨论的那个协和4+4学生的事儿了嘛?”


1:13pm-1:33pm:


“4+4的医学院教育模式,不仅肯定没有问题,而且对于协和医学院特别合适,也可以在中国部分医学院推广。

协和本来就是4+4,按美国模式。早期是燕京大学生物系4年,经过摩尔根的学生Alice Boring考核后才能继续协和医学院的医学部分。二十几年是北大生物系加协和。十几年是清华生物系加协和。

最近几年,协和医学院在新任院长的发起下,开放前面四年,可以不用固定一所学校,也不固定生物系。这种做法不仅完全正确,而且更加适合新时代。

完全正确是指本来协和学习的美国模式就不固定前面4年的学校和专业。适应新形式是指现在交叉学科背景越来越重要,例如,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当然可以有助于新时代的医学。

协和医学院本来就是8年毕业后需要在协和医院(或其衍生物)进行进一步临床培训,之后才完成医学培养。协和这一套体系是自洽而完备的。

其他医学院,如果认为自己也要用这套体系,当然也应该相应在临床阶段建立匹配的机制。

录取、培养过程如果有违规,那应该批评、纠正。但那完全不是批评4+4的借口。4+4是培养体制,与是否舞弊、违规没有必然联系”。


------------另外:

2018年协和4+4新时期开始后,也在北大生科院招收本科毕业去协和学医,对于协和是很好的想法。有位北大老师专门为协和做宣传,当时被我批评过:吃里扒外。


问题是今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生命科学学科的老师远远优于协和医学院的老师。协和医学院的老师,绝大多数不可能获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科的助理教授,万一漏网了,一般也不可能晋升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这么说是基于十几年来我一直在北大理工科招聘晋升的委员会,清楚质量控制标准。


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协和老师都不行,而且协和也肯定会进步,但目前还没有达到北大生命科学毕业之后,再由协和进行深化培养的程度。


-------

美国最初主要是为了医生年龄不要太小,而建立4+4,逐渐赋予多学科背景的优势,包括鼓励一部分文科。


美国医学毕业生到医院之后还有培训。


中国以前用欧洲、日本5年制、6年制模式,也能够培养医生。当然后来加了规培。


协和创办最初只是模仿美国,但因为规模有限、担心专业问题而用了协和独一无二的4年燕京大学生物加4年协和医学。

2018年,协和的4+4更加接近美国模式,只是限制了本科毕业的学校。

协和这么做,完全是安全可行的,协和的体制和声誉百分之百建立在用美国模式,现在更进一步,应该是顺其自然。


国林风 发表于 昨天 13:22

“ 王辰不可能给如何学生开过后门,自己给自己的改革挖墙脚。更不可能给一个学生开后门之后在毕业典礼上表扬她。”

饶毅支持文章都写了,还要加这一句,不厚道。

常挨揍 发表于 昨天 13:37

国林风 发表于 2025-5-1 13:22
“ 王辰不可能给如何学生开过后门,自己给自己的改革挖墙脚。更不可能给一个学生开后门之后在毕业典礼上表 ...

这哪是支持王辰,通篇都在阴阳把王辰驾到火上烤。
加这句是怕我们看不出来。整个是看热闹不怕事大。

方恨少 发表于 12 小时前

赶紧找找晨枫有没有条目、干没干坏事被爆料……只找到一个二炮作家和一个钢管舞教练,嘘,还没有暴露。

什么?晨枫一边跳钢管舞一边打炮还要写出来当作家?!{:201:}

方恨少 发表于 12 小时前

老票 发表于 2025-5-1 13:09
转载:

请勿错怪王辰教授作者:饶毅


饶毅这是跟王辰有多大仇啊{:214:}

征久仁 发表于 11 小时前

桃色新闻会源源不绝的,但是医生水平不行,事关人命这个太恐怖了。

药芯电弧焊 发表于 8 小时前

八卦功力叹为观止。爱坛who's who,就等晨先生执笔了。

常挨揍 发表于 4 小时前

方恨少 发表于 2025-5-2 02:16
什么?晨枫一边跳钢管舞一边打炮还要写出来当作家?!

这样的话斯基来扒董小姐挺合适。网友总结的董小姐是:
学的内科,导师骨科,毕业论文是妇科,在胸外科上手术台,规培时就能给泌尿出指南。

老票 发表于 10 分钟前

常挨揍 发表于 2025-5-2 09:44
这样的话斯基来扒董小姐挺合适。网友总结的董小姐是:
学的内科,导师骨科,毕业论文是妇科,在胸外科上 ...

大伙儿聊得的high了,后台拦截了好多涉及“小 姐”敏感词的回复   {:214:}

我只是试试这句加个空格能不能通过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小姐救得了董小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