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杭州散游之二--西湖周边漫步(下)
本帖最后由 老票 于 2025-2-13 22:54 编辑继续...
拜谒陈文龙墓未果,悻悻然出来转道保俶塔山前路,上宝石山;宝石流霞也是西湖著名经典之一,此地的宝石山岩石中富含各种红色的矿物质,阳光下满山流霞。
https://picx.zhimg.com/80/v2-f2fd09c16426fe80cc4bdee4b943adb1_1440w.jpeg
这段山前路是几段有些坡度的长台阶,一口气爬上去还有点冒汗。岩石上镌刻着“宝石山”三个红色大字,岩石上方就是保俶塔。保俶(chu)塔的发音,对很多外地人来说是个难题;路边听到一位女士喊成“保jiao塔”,“俶”和“辣椒的椒”看起来很类似,读音差异却很大,不觉喷饭。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所建,历三代五王,存在时间从公元 907 年至 978 年,主要区域为今浙江全境、江苏南部、福建北部一带。吴越国的最后一个君主叫钱弘俶,后来为了避北宋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讳,改名为钱俶。
北宋初年,赵匡胤的统一大业即将完成,东南方向只剩下两个割据势力:南唐和吴越;当时的南唐国后主李煜,就是写“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那位著名词人。公元974年,北宋赵匡胤出兵讨伐南唐;南唐邀请吴越国一起对抗,但吴越国君主钱俶不但拒绝了南唐李煜的联盟建议,反而帮助北宋出兵两面夹击灭了南唐。公元978年钱俶纳土归宋,主动献地以避免战乱,保全百姓,被宋封为“淮海国王”。吴越国不战而降,钱俶也被迫前往北宋都城开封定居。 在开封过了十年无忧无虑的日子后(宋太祖和宋太宗都对他不错),钱俶病逝后葬在洛阳,终生未曾回到杭州。
杭州当地传说:钱俶不战而降使得当时吴越国人民避免了战火,因此终生被软禁在北方无法返回故土;因此为了纪念他,杭州人修建了这座保俶塔。
具体建造原因已无法详细考证,但当时钱氏家族崇佛建塔成风,此塔应该属于佛家建筑。
随后历朝历代,此塔历经多次毁坏和重建,样式和初期相比早已面目全非。 1933年民国时期重建此塔,1996年发现此塔危殆,就在原有基础上修葺一下,于是就变成下图这个样子
https://picx.zhimg.com/80/v2-a2965f761799737e7b1417682fea3c8c_1440w.jpeg
很典型的民国风格,和西湖周边风格相当的......违和
南唐后主李煜准备和北宋硬钢到底,但可惜他只是个出色的文学家,很快就兵败被俘;此后李煜写了大量幽怨的诗词作品(传诵了很多年的优秀作品),也因此招了宋太宗的忌讳,被俘后没两年就死了。
而钱俶此人的权变思维是比较有趣的:当南唐李煜联系他一起对抗北宋的时候,他不但果断拒绝,还出兵夹击南唐,和北宋一起灭了李煜; 唇亡齿寒的典故岂有不知之理,南唐夹在北宋和吴越国之间,南唐被灭,吴越国岂能独存?然后他纳土归宋不战而降,到达开封后深居简出,闲暇时画画写诗,内容都是花鸟鱼虫,丝毫不招宋太宗赵光义的猜忌,后来北宋朝廷大臣们也和他相处的比较愉快,经常饮宴达旦。最后钱俶死于消化系统感染,据说是因为吃鱼太多引起的,可见生活质量还是很不错的。
真是个深谙躺平原则的妙人。
https://picx.zhimg.com/80/v2-fca93e86808abbc3fc9ef615ef8afa01_1440w.jpeg
这张照片笔者拍摄于白堤,从平湖秋月至断桥的路程中段;可以看到最右侧山上的保俶塔
西湖北面,保俶塔是永远的地标,非常明显。
西湖四周环山,北面不仅有宝石山,还有葛岭。这个名字来源于东晋著名道士葛洪,葛洪是江苏丹阳人,自号“抱朴子”;出身豪族的他最早是儒家学者,后来做了朝廷的将军平过叛乱;当时正闹“八王之乱”,他消极愤世退隐山林,搜集异书琢磨炼丹;听说交趾那边出产丹砂,就申请去广西当县令;半路走到广东罗浮山就住下来隐居修道,直至去世。
https://picx.zhimg.com/80/v2-b26f17a642abdd6d8d33cc204f573c64_1440w.jpeg
葛洪的巨著
https://pic1.zhimg.com/80/v2-999aa232c5f6c447541e2f653f55fb9a_1440w.jpeg
据说葛洪曾在此地修道,于是这里建有一座抱朴道院。
从保俶塔向西,走山道可以居高看到西湖风景:
https://picx.zhimg.com/80/v2-9c07103c3f07f4a3202cb23c3bed7cde_1440w.jpeg
从宝石山上看白堤,注意看远处左侧小山上的城隍阁。比较有意思的是,雷峰塔由于比背后的南屏山低一些,而且颜色近似,就被掩映在群山里了;所以走在西湖边经常找不到雷峰塔,其实它一直就在那里。 各位读者,你们能在此图中找到雷峰塔的位置么?如果到了实地,请站在孤山岛或者平湖秋月等地再试试找到雷峰塔。
笔者去过三个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西湖的好地方:
1.东北侧的宝石山
2.东南侧的城隍阁
3.西北侧的北高峰
这三个地方都可以拍到西湖全景。不过各有不足:宝石山上树木众多,拍照躲不开;城隍阁是高台阶,爬上去也要躲开人;北高峰可以坐索道,不过距离西湖较远。而且这三个地方冬天去都够冷的,风也大。
从抱朴道院向西,一路山路崎岖起伏甚大,走起来比较吃力; 笔者以往是不走这条路的,更喜欢黄龙洞路边上山,一路走到栖霞岭路;这样走不仅山路很平缓,还可以遇到另外一位名人的墓
https://pica.zhimg.com/80/v2-8ea09b7a24aa3740d2a11244fb97183c_1440w.jpeg
岳飞手下大将牛皋葬在此地
牛皋是岳飞的河南老乡,但他比岳飞要年长16岁;岳飞加入正规军抗金的时候,牛皋也在河南当地发动民团来响应;后来牛皋的队伍被收编,划拨到岳飞麾下,跟随岳飞对金作战屡立战功,被提升为副帅。岳飞被冤杀的时候,由于牛皋不是岳飞的嫡系部将而暂时幸免;但秦桧一直想斩草除根,于是在四年后派人设宴用毒酒害死了牛皋。牛皋死前悲愤地说:“恨南北通和,不能以马革裹尸!” 终年60岁。
小说和评书的演绎,使得牛皋这个形象与史实相去甚远。但如果没有《说岳全传》,也不会有多少人记得牛皋。
牛皋墓这里也很幽静,路边上几个台阶就到;背靠山丘,面前是葛岭,风水倒也不错。要注意的是,去年开始这一带有小群流浪狗出没,单身行人要略加小心。
过了牛皋墓,山路就顺势向下越走越顺,有些“快活三”的味道。 待到路左侧出现机动车道,游人逐渐增多,就到了岳庙背后,快走到北山街上了。
岳庙正对面,就是岳湖,也是《印象西湖》的演出地点;看过两次,还是蛮不错的,光影结合、古今交汇。
在这里笔者个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1.旁边的一家肯德基; 以前多次走到这里会有点累有点饿,进去吃个简餐再走;模糊记得这家肯德基应该换了位置,多年前不在这里
2.卖西湖藕粉的店铺:有一次冬天走到这里饥寒交迫,喝了一碗热藕粉后通体舒泰,就买了几袋回去;不知为何就没有当初的甜美味道
岳庙门口到苏堤北端一定是游人如织的繁华所在,如果想避开人流,可以过北山街向西,走进曲院风荷游览一下。
https://pic1.zhimg.com/80/v2-35a776373c4fc5bd5375dfb742e2468e_1440w.jpeg
曲院风荷也是西湖十景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以夏日荷花闻名于世;但最早不是“曲院”而是“麯院”,此地当时是南宋的官办酒坊,是酿酒和出售酒麯的所在;为了改善酿酒环境,利用荷叶净化水质,就在酒坊四周广种荷花,籍此形成了夏季荷花美景; 南宋诗人王洧《麯院风荷》诗云:“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可见当时荷景之盛。
康熙皇帝来游览,认为旧名字不好听,就改名为“曲院风荷”,从此天下闻名。从最早以酒麯出名到现在以荷花著称,从手工业转换成旅游业,也是康熙做产业升级的一个经典手笔吧。
曲院风荷景区其实面积很大,从苏堤从北向南走一段,到“玉带晴虹”就可以向西进入这一片景区;此地河景纵横,绿色满眼,游人罕至,是个闲坐或散步的好地方。
https://picx.zhimg.com/80/v2-5091ec5b8c9d8ea0485efae75368ebe7_1440w.jpeg
上图就是曲院风荷景区全景,西边到杨公堤,东边到苏堤;北面是北山路,南边是玉带晴虹;一比较苏堤的长度(苏堤全长2.8公里),就知道这里面积挺大的
从曲院风荷出来,向西北方向前进就是杭州植物园,另一个风景宜人也很幽静的所在,内里有家餐馆“如院”,味道很不错;
沿着杨公堤向西南就可以去往茅家埠景区,再向西就走龙井问茶一线;继续向南就到了乌龟潭、于谦祠、三台云水一带,再向南就是满陇桂雨;
在杨公堤和虎跑路交界处折向东边,走南山路就可以回到苏堤南端,这样一个步行圆圈就完成了
https://picx.zhimg.com/80/v2-0f775f81e3a4ec9fe7ac22dc143d1564_1440w.jpeg
寒风凛冽,西湖结冰,有图为证。这张拍摄于玉带晴虹附近
西湖美景游览,步行是最佳选择。虽然这三天下来,俺的左脚底一个鼓包:走出个筋膜炎;但绝对是值得的,下次还要接着走
环绕西湖的乐趣,不仅在沿途的风景如画,也在历史人文的深厚沉淀。西湖水总是很醇厚的,每次来忍不住都要触摸一下,数千年的岁月沧桑和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家国故事才能沉淀出如此的厚重;西湖又是很灵秀的,仿佛那么多的历史痕迹也掩不住她的活泼灵动和勃勃生机
歌咏西湖的诗词很多,最喜欢这一首的意境:
苏轼《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
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
更待月黑看湖光。
万水千山走遍 你的游记都可以当攻略使用了, 有玩有吃喝{:189:} 本帖最后由 togo 于 2025-2-15 14:20 编辑
保俶塔从来都是远远望过去,还没有机会爬山到塔下看过。
刚才看老票贴的地图,怎么在苏堤白堤之间不见了玉带桥{:7_333:} 然后才反应过来,玉带桥是颐和园的景致不是西湖。{:7_330:} 可惜没下雪.
最美莫过断桥残雪{:7_333:} togo 发表于 2025-2-16 06:18
保俶塔从来都是远远望过去,还没有机会爬山到塔下看过。
刚才看老票贴的地图,怎么在苏堤白堤之间不见了玉 ...
西湖周边就没有啥令人费劲的山,去保俶塔与其说是爬山, 不如说是爬台阶,依着togo兄的体能一口气就窜上去了 {:189:}
mezhan 发表于 2025-2-16 08:48
可惜没下雪.
最美莫过断桥残雪
按照国人游客的热情如火,断桥一下雪,信不信立刻看不到自家脚面? {:213:}
前几年冬天去西湖,赶上了一点点残雪,真的就是半边有雪半边无
无数人蹲着趴着摆拍... 太有用了,现看现忽悠{:187:} 我也算杭州走过好多遍的人啦。从没一次绕湖一周,因为老婆小孩太懒。以前没结婚时曾经从湖滨一路走去灵隐寺再走回来。非常放松。最近几年两次从城隍阁走去玉皇山再走回来。发现杭州的妖物还是蛮多的,靠近玉皇山有个观音洞,我上去前以为是拜观音的洞,上去了发现其实是请观音大士镇压邪物的洞,洞口的法符都还蛮新的。哈哈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