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峰是小镇做题家的胜利吗
过去两周,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霸占了各大媒体平台主页和热搜,这个被称为“东方神秘力量”的AI模型,持续给全球带来震撼和冲击。与此同时,创始人梁文锋的成长背景也在中国掀起一场有关“小镇做题家”和应试教育的讨论。中国网络流行词“小镇做题家”,原本形容出身普通,通过高强度应试训练,最后考入顶尖大学的学生。他们是中国应试教育体系的受益者,同时也因资源、眼界、人脉等限制,走上社会后往往陷入发展瓶颈。
梁文锋的横空出世,改变了这种舆论风向。有文章感谢“小镇做题家”的死磕,并称“小镇做题家”是国家的财富。
还有文章将梁文锋的成功,归结为中国应试教育的胜利,称他把应试教育锻造的底层思维,“转化为颠覆全球AI格局的创新势能”。
这些文章或有刻意制造噱头、蹭热点之嫌,但从网民们在评论区的附和声可以看出,把梁文锋的成功和“小镇做题家”及背后的应试教育划上等号的人并不少。
今年40岁的梁文锋,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覃巴镇。在这个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五线城市,他以“状元”身份进入中国知名学府浙江大学电子资讯工程系,后又取得该校相关硕士学位。
个性低调的梁文锋首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是他上月作为唯一一位AI界领袖,与其他领域的专家一起获中国总理李强的接见,并出现在央视的新闻联播中。
不到五秒的镜头里,人们看到了一个穿着浅灰色西装和同色系毛衣、戴着厚框眼镜、头发垂在眼帘的技术工科男。
结合梁文锋的普通出身以及本土学历,网民把他和“小镇做题家”挂钩,似乎也不违和。
但梁文锋的成长轨迹,带着浓厚的个人天赋色彩和剑走偏锋的睿智勇气,面对技术展现出来的理想主义和人文关怀,以及大胆创新的开放心态,都是应试教育课本上没有教过的。
梁文锋在学生阶段展示出极强的数学天赋,初中时就学完了高中数学,而且热衷制作航空、航海模型,动手实践能力强。
他大学毕业后也没有走常规路进入大厂做程序员,而是带领团队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探索全自动量化交易,并最终成立了“幻方量化”,成为中国首个募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185亿新元)的量化对冲基金。据称基金收益为DeepSeek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持。
DeepSeek成立之初,梁文锋罕有地接受科技媒体36氪《暗涌》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创新是信念问题。中国公司过去习惯用别人的技术创新来做应用变现,但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他解释说,降价不是为了抢用户,大模型应该是普惠的,人人用得起。他坚定支持开源,因为“这是一种文化行为”,“给予其实是一种额外的荣誉”。
谈到DeepSeek的选人标准时,他说“是热爱和好奇心”,并称很多人对做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
如果说幼年的梁文锋曾有“小镇做题家”的影子,现在的他早已突破了做题家的局限,成为目光长远、胸怀天下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然而,大多数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网民,曾经在题海战术中讲求分数至上、参加竞赛角逐只为奖状加分、大学选择专业优先考虑“稳定、好就业”;现在因为梁文锋,停掉自己孩子的美术课改报编程,要求孩子只学理科,别碰文科。
这些习惯了用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眼光审视世界的人,是很难看得到梁文锋身上最闪光的部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50208-5840764
=====================
梁文锋来自小镇,是出色的做题家,但他与刻板印象中的小镇做题家完全不一样。
小镇做题家指出身小城镇或农村、通过高强度应试训练考入名校或获得高学历,但在综合素质、社会资源、视野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的群体。他们家庭资源有限,缺乏一线城市学生的课外拓展(如国际交流、兴趣培养)。在升学竞争中表现出色,但可能过度依赖“做题能力”。进入名校或职场后,可能因视野局限、社交能力不足或资源匮乏而面临落差。常被贴上“只会考试”“缺乏创造力”等标签,引发自我认同焦虑。
最主要的是:小镇做题家的主要动力可能来自于“逃出小镇”,而不是对学习或者科学的热爱。
但梁文锋在初中时就学完了高中数学或许还可以看做超前的小镇做题家,但热衷制作航空、航海模型,这就不是刻板印象中小镇做题家的所为了,因为这与通过考试“跳龙门”没关系。
他在深度求索的招聘中,坚持“热爱和好奇心”,看中做研究的渴望远超对钱的在意的品质,更是超出小镇做题家的境界。
他只是出生小镇,善做题,但不是小镇做题家。他有理想,有主见,有追求。
他的主见和追求还体现在毕业后不去互联网大厂求一杯羹,而是闯入量化交易的深海,以后创业幻方量化,赚到第一桶金后,换道二次创业深度求索。他的敏锐和追求是小镇做题家的对立面。
小镇做题家的激情和追求在于“逃出小镇、越过龙门”。他们并无明确的爱好和追求,他们的学习是功利的,思维方式也容易为解题套路所困。换句话说,他们很刻苦,但刻苦的动力来自“人生本来就是苦难行军”,而不是对真知或者爱好的追求。他们习惯于通过套路寻找标准答案,而对创造性思维畏惧不签或者不屑一顾。这里面有缺乏家庭资源和周围环境的因素,也有背负家庭和个人期望的包袱的功利驱动:“别想没用的”。他们在题海战术中追求分数至上,参加竞赛角逐只为奖状加分,大学选择专业优先考虑“稳定、好就业”。他们没有错,但他们中出不了梁文锋。
梁文峰也有小镇做题家没有的眼界。他指出:创新是信念问题。中国公司过去习惯用别人的技术创新来做应用变现,但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
说这话的人很多,但去做的人太少。放弃已经走通的发财路,去趟荆棘之路,只为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更是少之又少。这才是梁文峰。 本帖最后由 孟词宗 于 2025-2-10 12:21 编辑
这当然是“小镇做题家的胜利”。中国革命到太祖手上成功了。但总不能说其他倒下的无数先烈都不是革命家吧。连川总都公开承认中国的教育制度远超美国,还把美国教育部给裁撤了。事实是梁文峰是“小镇做题家”出身,硬说他的成功不是“小镇做题家的胜利”,硬把他定位为“有眼界的小镇做题家”毫无意义。范进中举之前如何?中举之后难道他就突然算“有眼界”了?这是标准的以成败论英雄。 孟词宗 发表于 2025-2-10 12:18
这当然是“小镇做题家的胜利”。中国革命到太祖手上成功了。但总不能说其他倒下的无数先烈都不是革命家吧。 ...
xxx的胜利中的这个xxx,得和胜利有本质上的因果关系。否则等一个人成功了,问他“你喜欢吃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然后就得出结论"甜豆腐脑党/咸豆腐脑党/不吃豆腐脑党的胜利",未免太滑稽了些。 都状元了,还不是小镇做题家?
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做题家,不是死读书,而是去创业的做题家。
大部分做题家都是去博士混科研圈了,而不是去创业。 难道小镇做题家走出小镇只能做题?
我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走进大学,那是另一个天地,没有小镇了,路是自己走的,{:190:} testjhy 发表于 2025-2-10 22:06
难道小镇做题家走出小镇只能做题?
我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走进大学,那是另一个天地,没有小镇了,路是自 ...
你只是从小镇走出来、善做题而已。走进大学就进入了另一个天地的,不是小镇做题家,他们走不出来,不管在哪里,不管做题如何精彩,但心态和格局永远停留在小镇。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5-2-10 15:31
xxx的胜利中的这个xxx,得和胜利有本质上的因果关系。否则等一个人成功了,问他“你喜欢吃甜豆腐脑还是咸 ...
说的好,那么如果梁文锋不是努力做题,从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五线城市,以“状元”身份进入中国知名学府浙江大学电子资讯工程系,后又取得该校相关硕士学位,他会有后来的成功吗?
“小镇做题家”是基础。后来的际遇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谈不上。而楼主则硬性规定说“小镇做题家的主要动力可能来自于“逃出小镇”,而不是对学习或者科学的热爱。” 呵呵,如果以“动机”来定性人的行动,那岂不是“论心不论迹”,随楼主怎么说都行?
而如果梁文锋没有成功呢?或者他现在成功,将来失败了呢?那按照楼主的说法又该怎么说?难道可以说是“有格局、有眼光的小镇做题家的失败”?按照他的定义,凡是失败或者还没成功的都是“小镇做题家”,而成功的就成了“进入了另一个天地的,不是小镇做题家”。{:191:}
所以楼主就是在用比较绕口的方式“以成败论英雄”罢了。 孟词宗 发表于 2025-2-11 23:30
说的好,那么如果梁文锋不是努力做题,从教育资源相对贫瘠的五线城市,以“状元”身份进入中国知名学府浙 ...
但是小镇的娃,除了努力做题就学不好了吗?就不能是他天赋异禀?勤能补拙这句话只适用于中等至多中等偏上,任何行业顶尖的那一批人,天赋都比努力更重要。 机器猫 发表于 2025-2-12 02:37
但是小镇的娃,除了努力做题就学不好了吗?就不能是他天赋异禀?勤能补拙这句话只适用于中等至多中等偏上 ...
天赋再高,没有基础也是白搭。世界上 IQ 最高的玛丽莲·沃斯·莎凡特(Marilyn vos Savant),智商高达228。成年后也有186,但最终她的学历也就大学,也就是个作家和编辑。
天赋这东西就是蛋糕上的奶油。没有下面的蛋糕就是无本之木。爱因斯坦如果没念过大学,可能还是很聪明,但绝对想不出相对论。
爱迪生其实并没有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没有说过后面好事者加上去的“但那 1% 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 99% 的汗水都要重要。” 人家原本说的是:
None of my inventions came by accident. I see aworthwhile need to be met and I make trial after trial until it comes. What it boils down to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我的每项发明都不是凑巧得来的。当我看到有些值得满足的需求时,我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尝试,直到把事情做成。这要归结于 1% 的灵感和 99% 的汗水。)
这不就是小镇做题家。{:191:} 孟词宗 发表于 2025-2-12 05:37
天赋再高,没有基础也是白搭。世界上 IQ 最高的玛丽莲·沃斯·莎凡特(Marilyn vos Savant),智商高达22 ...
但是你没有看懂晨大说的。是不是小镇做题家不是说他做不做题,而是他为了什么做题,以及做题是不是他生活的全部。
每次我说天赋比努力更重要的时候总是有人反驳说不努力有天赋也没用。但是我说天赋比努力重要不是说不努力。而是说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努力弥补不了天赋的差别。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岂不是所有考不上北大清华的都是因为不努力?你把那些头悬梁锥刺股但是就是学不懂的人放在什么位置?全世界都想“培养下一个乔布斯”但是从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 机器猫 发表于 2025-2-13 00:23
但是你没有看懂晨大说的。是不是小镇做题家不是说他做不做题,而是他为了什么做题,以及做题是不是他生活 ...
是不是小镇做题家不是说他做不做题,而是他为了什么做题,以及做题是不是他生活
一个人为了什么做题,别人怎么知道?梁文锋当年为什么做题他自己说过吗?为啥这么肯定他就不是为了“逃脱小镇”而做题,而是“为了中华崛起”或其他远大目标而做题?人的目标是会变的。曹操自己说当年最大的志向不过是当个“征西将军”能封侯就不错了。但后来他不是还是走上了权臣之路?那么,能以曹操后来的成就地位来说他当年就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要当“周文王”取代汉室的野心?
所以说,楼主论心不论迹,那就随他怎么说都行。但这显然是错误的。看到梁文锋成功了,就说这不是“小镇做题家”的胜利,岂不是“白马非马”?
至于努力和天赋,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爱迪生不早就说过他的成功要“归结于 1% 的灵感和 99% 的汗水”? testjhy 发表于 2025-2-11 12:06
难道小镇做题家走出小镇只能做题?
我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走进大学,那是另一个天地,没有小镇了,路是自 ...
“小镇做题家”是某个顶级流量明星炫耀自己的资源,嘲讽努力学习的普通人时使用的词汇,带着恶意的贬低意味。但对中国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大都是“小镇做题家”。 四处乱晃 发表于 2025-2-13 07:21
“小镇做题家”是某个顶级流量明星炫耀自己的资源,嘲讽努力学习的普通人时使用的词汇,带着恶意的贬低意 ...
不知道别的出处,我是在清华的水木社区里看到这个词汇,还有“地青”,大学毕业后没钱只能租地下室的青年,当然这些名词已经用了1-20年了,现在这些水木老用户都自称“地老”了,{:217:},是当年我们没有好老师,好背景,只有靠做题出人头地的自嘲,地青是指毕业没钱买房艰苦奋斗的自嘲。
你最后一句是对我们的鼓励,{:191:} 孟词宗 发表于 2025-2-13 05:48
一个人为了什么做题,别人怎么知道?梁文锋当年为什么做题他自己说过吗?为啥这么肯定他就不是为了“逃 ...
那每个考上大学的小镇人都是小镇做题家?谁能一道题都不做呢?那只能说咱们对这个词的定义不同{:221:}
具体到梁文锋,晨大是给了例子的啊,他从小超前自学,热衷于制作航空航海模型,这些都跟小镇做题家不相符合啊
梁文峰当然是小镇做题家,超前自学,玩航模还是广义的做题。现在的小孩不知道,俺们当年不做题的兄弟要么去打工了,要么就在游戏厅,台球室,卡拉OK里面鬼混。 moletronic 发表于 2025-2-13 11:36
梁文峰当然是小镇做题家,超前自学,玩航模还是广义的做题。现在的小孩不知道,俺们当年不做题的兄弟要么去 ...
梁文锋与小镇做题家的关系是despite of,不是because of。 testjhy 发表于 2025-2-13 17:38
不知道别的出处,我是在清华的水木社区里看到这个词汇,还有“地青”,大学毕业后没钱只能租地下室的青年 ...
四字流量明星炫耀宗族的势力遍布各个领域,据说被对手粉嘲资源咖。他的工作室发声明,言下之意他是顶流不是小镇做题家能比的。这下把路人激怒了,普通人都自称是小镇做题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