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jin77 发表于 2025-1-15 09:37:18

采薇新解:权力、抗争与消解——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社会...


一、 引言:重读《采薇》的时代意义
鲁迅创作《采薇》于1935年,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之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日益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复杂,知识分子的处境也愈发艰难。民族生存的危机感、社会变革的呼声、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中国特殊的时代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采薇》的诞生并非偶然。它并非对历史故事的简单重述,而是借古讽今,以伯夷叔齐的故事为载体,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隐喻和批判,并影射出知识分子在权力压迫下的困境和选择。鲁迅以其犀利的笔锋,不仅批判了封建道德的僵化和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的态度,更揭示了个体在面对动荡的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挣扎,以及旧社会体制的虚伪与无力。本文尝试从权力运作机制、抗争的困境与消解、历史记忆的建构等角度对《采薇》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力图揭示鲁迅笔下蕴含的社会批判精神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二、 权力结构的建构与运作:从“商纣”到“周武王”
鲁迅塑造的“商纣”形象并非完全忠于史实,而是带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他象征着一切腐朽的、没落的旧势力。商纣的暴虐并非只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权力不受约束的极致体现,象征着旧秩序的腐朽和统治危机的到来。“砍早上渡河不怕水冷的人的脚骨,看看他的骨髓,挖出比干王爷的心来,看它可有七窍吗?”这些骇人听闻的暴行,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也是对人性的践踏。从韦伯的权威类型理论来看,商纣的统治属于传统的卡里斯玛式权威,其合法性建立在个人魅力和传统之上。然而,随着暴政的加剧,他的卡里斯玛逐渐消散,统治也走向了崩溃的边缘,这预示着变革的必然性。

与之相对的是“周武王”及其“恭行天罚”。表面上,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的暴政,建立了新的秩序,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鲁迅的笔触却揭示了这场革命背后的虚伪性。“大周文王之灵位”的出现,以及“告示”中对“天罚”的强调,表明周武王并非真心实意地追求正义和解放,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来构建自身的合法性,并对民众进行思想控制。他以“孝”和“天命”为幌子,掩盖了权力斗争的本质,这与商纣的暴政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压迫。正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所指出的,统治阶级不仅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更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来维持其统治地位。周武王通过“天罚”的叙事,将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并使民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的权力结构,这是一种更为隐蔽、也更为有效的控制方式。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这一看似仁慈的举动,实则是一种权力表演,旨在制造和平的假象,掩盖权力更迭背后的暴力和压迫,麻痹民众的反抗意识。

从福柯的权力理论来看,权力并非简单的压制,而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话语、规范和制度来塑造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周武王对“天罚”的宣传,正是权力话语运作的典型例证。他通过控制话语权,来塑造民众的认知,使他们接受自己的统治。而布迪厄的象征暴力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权力如何通过象征性的方式来维持和再生产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天罚”的叙事,以及对伯夷叔齐的污名化,都是象征暴力的体现,它们使被统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

三、 抗争的困境与悲剧: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与非暴力抵抗的局限
伯夷叔齐的抗争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他们对“仁”与“孝”的坚守,对不义权力的反抗,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在他们看来,周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以臣弑君”,是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因此他们选择“叩马而谏”,以表达自己的抗议。这一举动体现了他们不畏强权的勇气,以及对道德原则的坚定信念。然而,这种抗争方式过于直接和简单,缺乏策略性和群众基础,注定以失败告终。从社会运动理论的角度来看,成功的抗争需要组织、资源和有效的动员策略。而伯夷叔齐缺乏这些要素,他们的抗争更像是一种个体的道德呐喊,如同在旷野中呼喊,无法对权力结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反而被权力轻易地压制。他们的声音被淹没在权力更迭的喧嚣中,无人理会,最终只能走向悲剧的结局。


“不食周粟”的选择,象征着一种消极的抵抗、一种道德洁癖。在武王天下已定的大背景下,他们既不愿臣服于新的统治者,又无力改变现状,于是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这是一种自我放逐式的抵抗,他们试图通过与周王朝的权力系统划清界限来维护自身的道德纯洁,以表明自己对新政权的不认可。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与现实的脱节,以及对社会变革的无力。“不食周粟”并不能动摇周王朝的统治,反而将他们自己逼上了绝路。正如詹姆斯·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中所分析的,弱势群体在面对强权时,往往会采取一些隐蔽的、象征性的抵抗方式,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权力结构。“不食周粟”正是这种“弱者的武器”的体现,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悲剧性的宿命。鲁迅通过对他们吃野菜的细节描写,例如,“薇汤,薇羹,薇酱,清炒薇,原汤焖薇芽,生晒嫩薇叶……”,以及后来薇菜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找的困境,展现了他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以及在生存压力下的挣扎和无奈。他们用生命实践着自己的道德理想,却最终被现实无情地吞噬。

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两者都选择以不合作的方式来表达对权力的抗议,都强调道德的力量,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民众的良知,最终达到改变社会的目的。然而,非暴力抵抗的成功往往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例如,广泛的群众基础、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相对开明的政治环境。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得到了印度广大民众的支持,并且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也面临着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而伯夷叔齐的抗争则缺乏这些条件,他们孤立无援,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建立、急于巩固自身统治的新政权,他们的抗争注定是徒劳的。

此外,“不食周粟”也揭示了知识分子在面对权力时的道德困境:如何在妥协与坚守之间做出选择?伯夷叔齐选择了坚守,但这种坚守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悲剧也引发了人们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思考:是应该融入体制内,寻求渐进式的改革,还是应该坚守独立的立场,进行彻底的批判?在何种情况下,妥协是必要的,又在何种情况下,坚守是不可放弃的?这个问题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以及在当代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如何在抗争中保持理性,如何在不放弃原则的前提下寻求有效的抗争策略,这些都是知识分子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涂尔干的“失范”理论也为理解伯夷叔齐的悲剧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在社会转型时期,旧的规范和价值观崩塌,新的规范和价值观尚未建立,个体容易陷入价值观的迷失和道德的困境,从而导致抗争的无力感和最终的悲剧。伯夷叔齐的悲剧,正是在这种“失范”状态下的必然结果。他们坚守的旧道德,在新时代显得格格不入,而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又尚未建立,他们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最终走向毁灭。他们的悲剧也提醒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对个体价值观的引导和支持的重要性。

四、 消解与遗忘:权力对异见的控制——从《采薇》到《1984》
在《采薇》中,养老堂并非一个简单的社会福利机构,而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场所。它象征着权力构建的“安乐窝”,旨在对异见进行消解和收编。养老堂提供物质保障,换取思想上的顺从,使老年人安于现状,不再关心社会变革。这种“怀柔政策”是权力维持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消解异见于无形的一种策略。它通过营造一种虚假的和谐氛围,使潜在的反抗者失去斗志,从而维护统治的稳定。鲁迅通过对养老堂里其他老人的描写,“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的很起劲”,以及伯夷“最不留心闲事”的对比,突出了伯夷叔齐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也暗示了他们的抗争注定是孤独的。他们如同被困在牢笼中的鸟,即使渴望自由,也无力挣脱。

民众对伯夷叔齐抗争的冷漠与嘲讽,更是权力规训下的顺从心态的体现。他们将伯夷叔齐视为“怪物”、“古董”,对他们的抗争行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加以嘲笑。这种看客心态,反映出民众缺乏批判意识和行动力,以及在权力规训下对英雄的解构和矮化。他们被权力驯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对不公正的现实视而不见。鲁迅对围观群众的描写,“来来往往,一直闹到夜”,以及他们对伯夷叔齐死因的各种猜测,“有人说是老死的,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给抢羊皮袍子的强盗杀死的”,都展现了民众的麻木和冷漠,以及对真相的漠视。他们宁愿相信各种流言蜚语,也不愿探究真相,这正是权力操控舆论的结果。

小丙君的形象和言论,则代表了知识分子依附权力的典型。他以“妲己的舅公的干女婿”的身份出现,本身就暗示了他与腐朽权力的关联。他依附权力,为权力服务,并从中获得利益。他提出的“温柔敦厚”的诗歌理论,以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言论,都旨在压制批判性的声音,维护统治秩序。他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权力的不义行径辩护,并对一切反抗的声音进行打压。小丙君对伯夷叔齐诗歌的批判,“没有花,只有刺,尚且不可,何况只有骂”,以及他对他们品格的攻击,“通体都是矛盾”,都展现了官方知识分子对异见的打压和污名化。他代表了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他们维护现有的权力结构,并压制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声音。

阿金姐的“鹿奶”故事,则是权力制造谎言和神话的典型例证。这个故事充满了荒诞和讽刺,它掩盖了伯夷叔齐饿死的真相,将他们的悲剧归咎于他们自身的“贪心”。“鹿奶”故事的广泛传播,体现了权力对历史的篡改和对英雄的矮化,以及愚民政策的有效性。它通过构建虚假的集体记忆,来消解异见,巩固统治。鲁迅以这种近乎荒诞的方式,揭示了权力如何操纵舆论,歪曲事实,最终达到控制人心的目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当虚假的故事被广泛传播,真相便被掩埋,人们的记忆被篡改,最终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理论来看,权力通过各种机制来规训个体的行为和思想,使其内化统治者的价值观。养老堂、民众的冷漠、小丙君的言论、“鹿奶”故事,都是权力规训的具体体现。权力如同无形的巨网,将每个人都牢牢地控制在其中。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则指出,权力对公共领域的控制,限制了理性批判和公共讨论的空间,从而阻碍了社会进步。在《采薇》中,真正的公共领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发言都被权力所操控,真相被掩盖,理性批判被压制。

与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相比,《采薇》的批判更加内敛和深刻。奥威尔的作品以其直白的讽刺和夸张的描写,对极权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其幼稚的讥讽意味浓厚。而鲁迅则将批判融入到对人物命运和社会环境的细致刻画中,以一种更具文学性的方式,揭示了权力运作的逻辑和人性的复杂性。他的成熟思考使得《采薇》的批判更具深度和力度,也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故事新编的魅力,正在于它能够以新的视角来解读经典故事,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鲁迅的《采薇》正是如此,他以一个古老的故事,来反思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并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使得《采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五、 《采薇》的现实意义:反思权力与抗争——从封建王朝到人民民主
联系鲁迅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采薇》的现实意义显而易见。彼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时期,封建帝制覆灭不久,新的社会制度尚未完全确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鲁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看到了隐藏在社会变革背后的权力运作逻辑,以及个体在面对权力时的困境和选择。《采薇》对专制权力、知识分子依附性、民众的冷漠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话语的陷阱,反思抗争的策略,维护历史的真相,保持批判精神。伯夷叔齐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困境的缩影。他们代表了那些在时代变革中迷失方向、无力抗争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悲剧也预示着知识分子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采薇》对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权力仍然以各种形式存在,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中国实行了人民民主专政,权力结构与封建王朝已截然不同,但权力运作的某些逻辑仍然具有普适性。例如,权力对舆论的控制、对异见的打压、对历史的篡改等,这些现象在不同社会制度下都可能出现。我们仍然需要警惕权力话语的陷阱,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并积极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尊严。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在今天看来或许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抗争方式。然而,他们的精神内核——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对权力的不妥协——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当代社会,我们仍然需要这种批判精神和不妥协的精神,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护自身的权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框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权力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这与封建王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截然不同。然而,权力本身具有扩张和自我维护的倾向,即使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下,也需要警惕权力被滥用、被异化的可能性。如何确保权力始终服务于人民,如何防止权力腐败,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采薇》中对权力运作机制的揭示,对我们思考这些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权力、抗争与消解,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权力试图消解抗争,抗争则挑战权力的合法性。而消解的方式,又包括物质收买、思想控制、历史篡改等多种手段。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现实,以及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抗争,都至关重要。鲁迅在《采薇》中,正是通过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刻画,来揭示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并引发人们的思考。在当代社会,我们也需要以一种更加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来进行抗争,维护自身的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鲁迅的《采薇》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对权力的批判和对个体尊严的维护都至关重要。只有保持批判精神,才能避免重蹈伯夷叔齐的悲剧,才能在权力面前维护自身的尊严和自由。在当代中国,我们更需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通过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身的权益,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既是对鲁迅批判精神的继承,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采薇新解:权力、抗争与消解——鲁迅短篇小说中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