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y 发表于 2024-6-19 06:14:49

國產機器狗什麼時候可以軍用?

國產機器狗什麼時候可以軍用?

龍牙

1

到現在還認為“國產機器狗來自於波士頓動力開源”的人,我覺得你還是不要去糾正他干涉他,他都這樣了你就不能順着他麼?是是是好好好對對對就完了。什麼“馬斯克開源”之類的,你都這麼對付就行了,跟這種人爭論浪費你自己時間不說,萬一給人氣出個好歹,人肉身在國外還好,在國內少不了你吃官司。

本人恰好前兩年給某個國內的軍用機器人創投企業擔任過顧問,一方面出身是自動化專業,另一方面剛好又熟悉戰術環境,母校本身也是當前國內軍用機器人研發的大熱門,了解一些真實情況。

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是液壓驅動的,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提到了,但是還是沒有涉及到這家公司的核心技術。波士頓動力的核心技術是資本運作和股票炒作,這一點還是要搞清楚,液壓作動、機器學習什麼的都不是丫主營業務和主要研發方向,他主要業務是視頻剪輯和股市運作。

鄙人不才,學歷不高智商欠佳,不過剛好是懂機器人的裡面最會爬戰術的、懂步兵戰術裡最會玩機器人的。一般來說小鎮做題家裡爬冰臥雪的不多,吃壓縮乾糧的大頭兵裡會寫程序的也不多,我是剛好卡了這個口子。   

簡而言之,“機器狗”這個概念還是屬於“星球大戰”的範疇,是一種技術訛詐。但是這個技術訛詐屬於是陽謀,我反正搞了,搞得成功搞不成功不好說,你搞不搞隨意;你不搞吧,萬一我搞成了你就是個死,你搞吧,你的資源拼不過我。就是這個現狀,“機器作戰”這個概念化的東西離實戰環境坦率的說差得不是一點半點,至少還有15-30年的迭代才有可能真的發揮戰術作用。

但是,美國搞股市操作,中國搞戰略訛詐,現在就可以。

這個頗有一點“貼臉開大”的意思了,“我搞了你隨意”,就看美國人跟不跟。美國人是跟也難受不跟也難受,他在實體機器人作動機構方面研發實力跟華強北都沒得一拼,深圳一個市就能把他轟殺至渣渣;但在算法和機器學習方面有優勢,不過隨着大量印度程序員進入硅谷,這個優勢眼看着也要丟了。

一句話,實體機器人不是PPT,它必須要腳踏實地,光有算法和訓練,毛用沒有。

目前中國的實體機器人應用和研發都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是碾壓式超越其他國家,甚至可以說碾壓全世界。早在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部署總量就已經是全球第一,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連續11年以來全球工業機器人部署量都是中國最大,到現在中國擁有的存量工業機器人已經超過了全球50%以上,正經的又一個“中國對陣全世界”的領域。   

有些人就是總在“極端自由派”和“極端計劃經濟派”之間左右橫跳,說到別的都是“哈耶克神聖不可侵犯”,中國市場巨大、運用廣泛的領域立馬變成最堅定的計劃經濟愛好者,堅決不承認“無形的手”了。你們能不能有個定準?到底哈耶克是不是神?市場無形的手到底行不行?中國人是傻還是瞎?那麼大一個市場,蓬勃發展每年都有增量,中國人就沒人去琢磨它?你覺得這符合你們推崇的哈耶克嗎?
   
這不扯淡呢。主打的就是一個靈活的標準是吧?

2

現實是中國實體機器人發展遠超美國,關鍵部件也好,算法和機器學習也罷,至少在工業機器人這個領域碾壓美國小case。

坦率的說中國目前國產的機器狗水平離實戰部署還差得很遠很遠,也一樣屬於“拍視頻”的階段,需要迭代的階段還很多很多,主要技術壁壘有這麼幾個:

1、負載強度。當前的關節,不管是液壓關節還是電子(電動)關節,乃至於旋翼機,強度都達不到戰術要求。要麼就必須要做到很大,要麼負載能力不夠。一個戰術負載機具淨負載最起碼要在500千克的量級才有意義,一個步兵班運行物資重量就是這麼多,部隊物資分為“攜行、運行、後留”,攜行是戰士自己背,運行是機具跟着戰士帶,運行物資包括車載的武器、彈藥、後勤補給、通信器材等等,此外還要能夠後送傷員。目前一個摩托化/機械化步兵的運行物資重量在50千克左右(包括彈藥和補給),這是有標準的,現在是通過汽車運輸到野戰公路的盡頭,戰士用完了攜行物資自己跑回去取。

而戰術機器人解決的就是這個“戰場最後一公里”。

參考50、60年代騾馬化步兵與摩托化步兵混編的短暫歷史階段的經驗,當時用騾馬來解決這個“最後一公里”;後來汽車、越野車、履帶式車輛的越野能力提高,逐漸淘汰了騾馬。你現在要用戰術機器人完成這個“最後一公里”,就意味着戰士脫離重型運載工具,這是一場戰場革命,不是簡單的延伸補給鏈就完了。根據實際測算,從重型運載車到達一線步兵,負載重量至少在500公斤級別才有實際意義,輕了的話無法完成戰術需要,也就沒有了戰術意義。   

最大的突破就是把“山貓”這個級別的高機動車,改成足式行走,以大幅度提高越野性能,徹底脫離道路。能夠實現當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然而目前人工關節還真沒有能夠做到這麼大負載、這麼小體積的。越野需要的強度和附着力,跟平地、鋪裝道路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2、能量密度。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現實就是現在能夠不插電的機器人續航都遠遠不足以完成一次最起碼的作戰行動。這個有待於固態電池技術的完善,最起碼還得有個15年左右的時間才行,DMI一類的混動技術不是不行,是遠遠不行,混動方案對於輪式驅動還算是效率挺高的,對於足式行走系統來說實在是太重了。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作戰機器人就永遠得停留在紙面上。   

跟機器人工關節負載強度聯合起來,這就是個“麵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麵”的兩難局面,提高續航,空餘的負載能力就得被電池和動力包占用;動力包做小了,續航遠遠不夠。

一個步兵班至少要保證20-30公里的續航能力,足式行走機構跟輪式汽車不是一個量級的續航。同一個動力包,在輪式機構跑鋪裝道路、輪式機構跑越野道路、足式機構走鋪裝道路、足式機構走越野,完全就不是一個數據。支持輪式輕載高速路跑1000公里的動力包,用在足式越野路上,10公里都跑不到。

這個你讓混動動力包做得最好的比亞迪來,他也沒招,基礎技術和物理原理都做不到。

3、敵我識別。這個問題的難度之大,很多人沒想過,其中涉及到的倫理問題和戰爭法問題更是很少有人想到的。好多門外漢總覺得這是個小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你是不敢把步槍裝到機器人身上的。

很簡單,它要是一不小心打死一個自己人,士氣崩了全線抵制,你怎麼辦?

這裡面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圖像識別和無線電確認之間怎麼交聯的問題,bug之多你想象不到。前線是一定會有傷亡的,一個最簡單最簡單的自動防御機器人,待在那兒不動的那種,敵人穿上我們的軍裝、撿了我們陣亡士兵的無線電敵我識別裝置,摸進來了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作戰體系問題:這意味着無線電敵我識別信令必須要下放到班排一級。班長、排長就得有權限去更新信令,那麼連一級協同、營以上協同你又該怎麼做?

我反正作為一個軍官我是沒辦法,各位大能您牛逼。

3

目前看來解決這個難點的關鍵在於相控陣技術和量子通信(加密)技術。

相控陣可以解決圖像識別和無線電敵我識別交聯的問題,人工視覺圖像識別管進攻,相控陣無線電敵我識別解決誤擊自己人的問題;

戰區級量子通信(加密),才有可能解決敵我識別信令的問題,避免權限下放幅度太大帶來的失密泄密問題。

有不少人連最起碼最基礎的概念都不懂就胡亂發表意見,這是不好的,等別人講了最基礎的概念之後他才“文思泉湧”,滔滔不絕發表所謂的“意見”,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現眼的門外漢行為。有本事你別人不談,你也能滔滔不絕,那才是本事;別人講了你才來勁,說到底,一開始其實你并不懂,是別人啟發了你。

戰術問題、機器人問題是兩個跨度極大的問題,不是你看兩遍《終結者》你就懂了的。   
   
機器人用於作戰,是一個需要迭代很長時間的重大工程項目,沒那麼簡單,技術難點遠遠不止這三個,你要懂,你可以提一提其它的技術難題。

總之,目前來看實戰部署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事情,但是用來搞戰略欺騙和戰略訛詐已經可以了,這是個無解的陽謀:

1、負載強度方面,中國憑借天量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產業鏈完善、迭代迅速,天然具有優勢;

2、能量密度方面,中國憑借電動汽車產業鏈優勢,在固態電池和混動技術方面都有優勢;

3、敵我識別方面,中國量子通信加密領域的成果可以大幅度提高戰場敵我識別信令系統的可靠性,相控陣技術的優勢可以提高敵我識別準確性。

“作戰機器人”這個方向確實是對美實施“星球大戰”式戰略訛詐和戰略欺騙“陽謀”的好方向,有優勢、有前途、有革命性意義,對美國造成的技術壓力是巨大的。

跟不跟吧你就說。



龙的天空

老票 发表于 2024-6-19 15:24:22



看到这句乐喷了,哈哈哈哈

你覺得這符合你們推崇的哈耶克嗎?


{:189:}

小书童 发表于 2024-6-23 04:05:48

15-30年的迭代
那现在的无人机战争都是假的?

小书童 发表于 2024-6-23 04:15:55

本帖最后由 小书童 于 2024-6-23 04:19 编辑

小书童 发表于 2024-6-23 04:05
那现在的无人机战争都是假的?

俄罗斯给坦克手配备最少3台无人机做眼睛,对战 8辆装甲车辆
1vs8
这还是一辆坦克和3个飞手打配合,加上一个场控
假设未来的tank自身就有3-5台无人机配合,自动标示敌人和自动提供决策协助呢?

民用GPS出来以前,曾经能记地图,会做导航是一项专业技能需要培养。
现在的司机基本不怎么提前记忆地图和看地图了,开车打开GPS就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國產機器狗什麼時候可以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