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24-5-29 10:08:05

海上花絮(17)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5-28 21:06 编辑

中国的物流效率简直令人发指!

去买鞋,给LP也买一双同类的。我的尺码有,LP的尺码没有。正在懊丧,小姐姐说,要不这么办,我马上调货,你把钱付了,我给你快递到家,不用你再跑一趟了。我心想,这不错,索性我的这双一起快递回家,我也不用提在手里了。小姐姐说没问题,明天中午前准到。

我心说明天晚上能到就是光速了。

交款,走人,但上地铁的时候,突然想起:什么凭证都没有,她要是不给我寄快递,我不亏了?再想想,人家这是正规店家,不会的。

当然不会。第二天早上8点,顺丰的电话就来了,是要签收、放在门口还是换时间。就两双鞋嘛,放门口吧。我正要出门,真要签收,反而时间上就搭进去要等了。还没出门,快递已经到了。但留言上说放在门口了,左看看,右看看,没有啊!赶紧给快递小哥打电话,他恍然大悟:放隔壁门洞了。马上回来。结果我下楼,他也到了,抱歉个不停。这能是多大个事啊,告诉他没事,拿上鞋就回家了。

然后一想,不对啊,这收件、分类、配送到送货,都是什么时候做的?昨天中午才离开的店家,火速调货也要下午收件,现在一早上就送过来了,莫非那些后台操作都是下班时间以后做的?她们不休息吗?嗯,看来真是不休息。太辛苦了。

不光快递不休息,派出所也周末上班。在加拿大的话,除了接警值班,派出所/警察局周末是不办理“正常业务”的,周末就是周末。但在上海,周末上午还是办理一般户籍业务,只有老档案需要工作日来调阅。去年到上海的时候是星期五,我也是觉得马上周末了,派出所没人,办理临时户口登记等到下星期没事,结果下星期一忙起来,一直到快周末了才想起来,赶紧去办。警察小哥哥一顿教训:应该24小时内办好,怎么这么晚!我赶紧说,我星期五下午才到,你们周末不上班……谁说我们周末不上班的?……啊,周末也上班啊,那我是真不知道……

不过派出所也好,其他机构也好,工作作风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知道是怕出错担责任还是存心折腾你,以前是能不办就尽量刁难你;现在大概规定也详尽了,工作态度也改为“能帮你办就不为难你”,甚至可以推的也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尽量变通、帮你办了。这个必须赞。

还有就是派出所和街道办事处(现在好像常常挂党群中心的牌子)排队的人少了多了,听说大部分能网上办,亲到的话常常一到就能办,太爽了。他们倒是不闲着,不排队是指窗口容量和需求量差不多匹配,正好够无等候处理,但也并没有空窗。

文档进电脑也真是方便,要是还需要像老早那样翻阅纸质文件,那什么工作态度都没办法,需要时间就是需要时间。

不知道中国是不是处处事事都能有这样高的效率。如果是的话,那欧美根本没法竞争。谁都没有三头六臂,欧美人在一段时间里干一件事,中国人在同一段时间里干了三五件,这还怎么竞争?以前还有质量差异,科技水平高,工作流程熟练,欧美人一件事的含金量或许顶中国人办的三五件事。现在中国一件事的含金量至少不低于欧美,有时还更高。

不看多少亿吨钢、多少万公里高铁,就看物流和行政效率,就知道要是中国还没有赶上和超过欧美,实在是因为他们存量太大,老本还没有吃完。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0:47:25

这篇的经历颇有同感~无论是快递还是政府机构办事效率,当然魔都是国内最好的,但其他地方的效率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也是因此,扎扎实实的自信建立起来了。虽然很多人对此还不习惯,赧然也好、心里不踏实也好,总之是没有大声说出来


不急,会习惯的


teeger 发表于 2024-5-29 11:21:42

有个国外博主来国内旅游,搭高铁下车时,钱包忘记拿了拉高铁上了,然后打12306求助,2个小时后,高铁乘务员送回了他的钱包,这博主惊掉了下巴了

teeger 发表于 2024-5-29 11:22:11

发重复了,

晨枫 发表于 2024-5-29 11:33:28

teeger 发表于 2024-5-28 21:21
有个国外博主来国内旅游,搭高铁下车时,钱包忘记拿了拉高铁上了,然后打12306求助,2个小时后,高铁乘务员 ...

确实,这必须惊掉下巴,在国外的话,即使有人想做好事,能明天给你送回来已经是光速了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5-29 12:18:17

上周日凌晨12点我下单买了个笔记本电脑,下午5点电脑送到了{:191:}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2:31:32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5-29 12:18
上周日凌晨12点我下单买了个笔记本电脑,下午5点电脑送到了

上个月琢磨着赶在暑热前给老妈换个新空调,周四晚上1900下单,不到30分钟电话就打到了老妈手机上,预约拆旧空调时间;周五一早8点出头就来了,10来分钟拆完;然后不到10分钟预约装新空调的电话就打来了,周六一早不到9点全部安装完毕


老妈说:我还没来得及同意你们给换新的呢(有点舍不得旧空调觉得修修还能用),稍一犹豫,这就完事啦???


{:189:}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2:35:21

借晨兄地方说个敏感的:

疫情封控期间,魔都基层组织的效率和执行力以及民众的服从度是非常让人叹为观止的,虽然有很多的反对声音,但大局始终很稳定。 全国亦是如此

算是总体战理论的一种延续吧:一旦有常规的大规模战争,这一点会转变为极强的战斗力储备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5-29 16:07:50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2:35
借晨兄地方说个敏感的:

疫情封控期间,魔都基层组织的效率和执行力以及民众的服从度是非常让人叹为观止的 ...

魔都可以稍微斜眼看一下珠三角的深圳,看看广州也行~

就上海那基层管理能力,是搂钱坑人能力吧{:206:}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6:16:52

大黑蚊子 发表于 2024-5-29 16:07
魔都可以稍微斜眼看一下珠三角的深圳,看看广州也行~

就上海那基层管理能力,是搂钱坑人能力吧 ...

看来蚊行对魔都当年的劣迹耿耿于怀啊:lol       那样的大潮,难免有些许不和谐的现象,都爆出来了是好事

就总体而言,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点是外籍和4V籍朋友的共识,他们觉得这很可怕


相信广州和深圳做的更好         {:237:}{:237:}



前几年,第一次听深圳的老友说网格化管理,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真的就做成了。

ltpub 发表于 2024-5-29 19:56:37

本帖最后由 ltpub 于 2024-5-29 20:00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12:35
借晨兄地方说个敏感的:

疫情封控期间,魔都基层组织的效率和执行力以及民众的服从度是非常让人叹为观止的 ...

飘兄的这个论述恕不能苟同,爱丁堡那拉胯表现把全国都害惨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

于我个人而言,算是对上海这国际大都市祛魅了

johnsonjian 发表于 2024-5-29 22:21:21

本帖最后由 johnsonjian 于 2024-5-29 22:22 编辑

魔都的居委会实际是最薄弱的地方,以前都是一帮老年人在里面忙活,象我们小区楼组长的平均年龄都要到65了。这几年实行社工制才进了些年轻人。而疫情期间这些偏偏是工作的主力,所以表现拉胯也正常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22:58:04

ltpub 发表于 2024-5-29 19:56
飘兄的这个论述恕不能苟同,爱丁堡那拉胯表现把全国都害惨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

于 ...

这是个绝大话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此前也和晨兄等几位探讨过。

我个人的核心观点大致如下:

1、魔都那次大封控,是一次规模极庞大的实验。拍板决策的权限绝非魔都领导人所能拥有的,必须中央级或者至少是长老级;举个小例子:当时3月里魔都发布多次全市通告,后期的行文语气和前期截然不同,明显是中央来员介入;

2、民间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和效率是我亲眼所见,也部分参与了其中(做过一段楼长)。确实有不少丑恶现象,但整体社会秩序一直很稳定;我个人在家足不出户长达两月之久(零收入),食品药品基本都没有缺乏。2000多万的特大城市,全世界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中国,不敢奢望还有谁

早期封住了又反弹,这个责任到底在哪里? 张某人为首的医疗专家组难辞其咎,他是流行病学的权威,但他3月22日的微博我至今记忆犹新。决策层要选择相信谁? 还是必须要试试这样的传播苗头和传播速率,以及R0和非R0条件下对群体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和国计民生的损失如何相比较?

那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早期武汉有没有?帝都有没有?西安广州深圳... 都有的。只是那一段时间目光都聚焦在魔都这里。压力最大,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最多人知道。 利益面前,极少人能成为圣人。亲眼见过前脚痛骂他人不戴口罩、后脚悄悄从栅栏里接过一条烟的志愿者,就像重庆山火时玩命冲上去送物资的人同时也是平常夜间非法飙车的人一样,而我相信全国老百姓大都是这样的人。

3、最后那次付出巨大代价封控成功,但决策层举棋不定的痕迹在过程的艰难里有很明显的体现。此前不少人都说借着那次的时机放开就好了,反正最后都是不得不放开。   至今我仍不能赞同放开政策,也至今对张某人不愿多提及;但必须说魔都为这次实验付出了非常非常大的代价。包括现在的强总个人都承受了巨大的骂名,当时他满面羞惭唯唯诺诺的跟在孙春兰副总后面上车的视频在魔都微信圈里疯传。

甚至于连爱丁堡这样的骨灰级谣言都喧嚣其上。

但我们不能忘记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下的迪士尼,不能忘记武汉初期魔都医学界前仆后继的付出,不能忘记封控前期魔都曾是全国的榜样,更不能忘记2000多万人的特大都市90天不能运转给普通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曾有一段录音音频:某位卫健委人员(也是医生)大骂不该封控、这就是个小感冒...无数医生点赞,无数路人疯传;但不影响这些医生继续奋战在一线,不影响无数路人继续做志愿者传递物流和维持秩序

我听过他们的抱怨,看过他们战斗,至今为他们的行为所感动,同时也坚持反对他们的观点。




这个无比庞大的实验,放给其他城市是不是能做的更好?我觉着很难。       魔都的基层医疗条件最好,社区管理最稳定,民生设施也最齐备,这个实验只能由魔都来做。    实验结束了,获取了海量数据,决策层也因此做了决定。(是的,我坚持认为就是那个时刻,国家已经决定要放开,只是认为要再找个时机)



放开两年了,魔都的医疗依然良好,外滩重现繁华,老外们也大多将此地作为进入中国的第一站,似乎一切都过去了。    就像我们不能忘记当初武汉人民付出的代价,同样也不能忘记魔都的付出。




作为一个外地人来魔都客居已经十年,我尽量保证客观的陈述个人感受。 以上文字难免流于情绪,还请老兄和各位看官坛友见谅

aniu 发表于 2024-5-30 00:00:21

ltpub 发表于 2024-5-29 19:56
飘兄的这个论述恕不能苟同,爱丁堡那拉胯表现把全国都害惨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

于 ...

爱丁堡???

aniu 发表于 2024-5-30 00:02:22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22:58
这是个绝大话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此前也和晨兄等几位探讨过。

我个人的核心观点大致如下:


"外滩重现繁华"---
据在上海生活的同学说,还差着远呢

yanei 发表于 2024-5-30 04:13:05

老票 发表于 2024-5-29 22:58
这是个绝大话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此前也和晨兄等几位探讨过。

我个人的核心观点大致如下:


同意。可以说整个过程,从武汉封城开始,虽然最重要的是应对疫情保护生命,但我总是隐隐觉得这里也有利用这个机会来做一个压力测试的意思。为地动山摇做准备的全社会压力测试。看看土共内部是不是还能一切行动听指挥,百姓们是不是还愿意跟着党走。还可以测试一下社会耐受力有没有崩溃临界点,有的话在哪里,之前有哪些征兆。这样得到的结果全样本无偏见,不会有更可靠的方法了。是庙算时“知己”部分的重要信息,相信庙堂之上会人想到。

kkilo 发表于 2024-5-30 08:39:58

ltpub 发表于 2024-5-29 19:56
飘兄的这个论述恕不能苟同,爱丁堡那拉胯表现把全国都害惨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

于 ...

很简单,上海是最像国外的城市,就像丰田一样,零库存,所以正常的情况下没问题,一旦有了意外,在没有备份和冗余的情况下无法应付紧急事态是必然的。而且上海承担了接近一半的入境,这种情况下有破口是必然的。举个例子,北蔡的疫情现在搞明白是怎么发生得吗?
另外,说上海害了全国,那问一下,新疆封了半年,封住了吗?

aniu 发表于 2024-6-1 10:35:14

注意这两个数,外国来华旅游入境上海人数,4月47.76万人次,1-4月138.22万人次,我查了2019年同期外国来华旅游入境上海人数,4月是63.08万人次,2019年1-4月是215.58万人次。

如果看1-4月,是2019年同期的64.1%,如果单看4月,是2019年4月的75.7%。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242111&s=zwyess

晨枫 发表于 2024-6-3 18:29:39

aniu 发表于 2024-5-29 10:02
"外滩重现繁华"---
据在上海生活的同学说,还差着远呢

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现在就在上海。

面朝大海 发表于 2024-6-9 10:26:35

你真的每次去上海都去派出所登记临时户口的?真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我倒是从来没去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上花絮(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