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厦关门,接下来干什么呢?
这些天,上海太平洋百货徐家汇店熙熙攘攘,据说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但这也是最后的风光了,因为8月底,这家30年老店就要关门了。上海曾经有3个太平洋百货,这里是最后一家。南京东路置地广场和相邻的圣德娜商厦也差不多空了,七重天已经空置两年了。
据报道,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3家大型百货商厦关门。2022年至少有42家,其中27家有超过10年历史。
拥有上千家会员企业的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去年展开的调查显示,85.9%的受访企业当年销售额下降,其中近三成降幅超过20%。根据协会今年3月发表的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76.9%受访业者认为,消费力不足、增长乏力是百货零售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实际上,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77.2%。消费增长没有想象的爆棚,但还是在显著增长的,只是没有回到传统集大成式的百货商厦。
新的商厦还在不断建成,但转向专业商店形成的商圈。更大的威胁来自电商。在2008年至2022年间,电商市场规模从23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7.5万亿元,增长315倍,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零售渠道,占整体市场比重近70%。而百货市场规模在15年间仅累计增长68%,市场占比从32%降至不足9%。
png
更大的问题在于零售恢复远不如餐饮恢复,消费增长有很大部分来自餐饮。
png
这说明体验式消费依然强劲,网购的餐饮毕竟不是那么回事,人们还是需要到饭店坐下来,享受那个体验。一般的实物商品则看好就下单,电商既便于比较价格,又方便送货上门,体验就不重要了。
这使得百货商厦的位置尴尬。也就是说,凋零可能是长期趋势,而不是暂时的。
在现在,各种商厦依然是中国城市商圈的主力,但在西方,购物中心凋零已经是普遍现象了。甚至有人专门拍摄影集,就以凋零的购物中心作为主题。购物中心凋零也是各种经济学、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
同时,购物中心的“废物利用”成为城市规划的新课题。
购物中心/百货商厦一般:
1. 口碑好
2. 交通方便
3. 建筑质量好
4. 内部空间宽大
5. 有充裕的停车空间
不作商厦,其实改造成高级公寓是不错的选择,这是现成的大平层结构。商住混合尤为有利,部分店面保留为商店,部分店面改造为公寓,宽大高敞的中庭正好改装为室内花园,本来就在的餐饮层更是有了常客。
西方一些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正是这样做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居住面积,又避免了业主因为长期闲置而造成的损失。原始建筑的高成本在多年的商业活动中收回了,收不回的反正也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这样位居黄金地段的全新装修公寓常常抢手,即使价格不菲。
改造成养老院也是不错的选择。老人怕寂寞,偏居远郊的养老院或许风景很好,但太寂寞,也不便家人探访。人们常以为老人怕吵,但垂老的人常常更怕寂寞,怕在安静中被遗忘,也需要人气来感到自己的活力。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养老,对于怕寂寞的老人尤其合适。
幼儿园或者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由于建筑在设计上就是大跨度框架构造,便于灵活分割,甚至打通两层之间的楼板,室内体育馆、小剧场什么的都容易实现。
即使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振的时候,优质公寓的需求还是有的。这些商厦改造的公寓不与远郊新开发小区竞争,还对市区复兴有利。随着商业模式的改变,大量商厦可能面临闲置的命运,本来高价位的地产必须以低价位抛售,正好是机会。这些质量优良、位置便利的大型建筑不能浪费了。
很多办公楼其实有一样的问题,也需要考虑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