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名牌在上海
有一天走进淮海中路、陕西南路口上的环贸IAPM。从来不知道这个地方,还以为是新发现。结果一说起,人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土老帽了。这样的大商场上海现在多得是。上海原来有12个百货商店,第一百货商店现在还在,其他好像只剩徐家汇的六百了(邻居太平洋百货关门了,六百是否还开得下去一直是个疑问),别的都没了?现在据说有“新十大”,环贸IAPM是其中一个。怎么取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
周末,人不少,但绝对谈不上爆满。只是满眼全是外国品牌。好奇,走进几个看看。为了不浪费小姐姐的时间,直接说明我就是看看,不买东西。她们至少表面上不介意,还挺热心地介绍这介绍那,万一呢。
不过没有万一,不买就是不买,但也涨了不少知识。
在我看到的上海滩上外国名牌里,大体溢价一倍。也就是说,加拿大价格兑换过来再翻倍。Canada Goose,Ecco、Lululemon等都是这样。这些不全是在环贸IAPM看到的,是这段时间的累积观察。
但是,上海门店里的品种、款式、颜色比加拿大的选择多得多。比如说,Canada Goose在加拿大我没有看到过品牌门店(在我的城市没有),只有Atmosphere、Valhala等运动用品商店有卖。他们的品种更加有限不奇怪,但划一地精准落在永远只有最“呆”几款,毫无上海Canada Goose门店里的设计感。Lululemon也有这个感觉。更加“坚守初心”。只有Ecco倒过来,加拿大门店的品种更多。
想起来,可能与各地顾客的购物倾向有关。
东西都是正宗的,没有假货问题。这些品牌在加拿大都是运动轻奢,运动为主。Canada Goose是冬天穿上滑雪用的,雪地上大红大绿显眼,粉红粉绿就消失了,轻薄款则P用不顶。Lululemon是瑜伽用的,或者户外跑步、爬山。
但这些品牌在上海属于时尚轻奢,时尚为主。
Ecco则是“正装运动”,但在中国市场,进口运动鞋好像被耐克、阿迪垄断了,Ecco有点“使劲敲门但敲不开”的意思。Ecco在加拿大也是轻奢为主、运动为辅,但在上海反而“轻奢不足”,好玩。
不同的定位就导致不同的品种。
另外一个发现:上海滩上的外国品牌比外国多多了。在欧美,品牌的本土性还是有点强,真正的国际大牌较少。但在上海,很多“中号”但并不特别大牌的也满街都是,尤其是大量听说过但没见过的欧洲品牌。
首先对兴建那么多豪华商场不理解,有必要吗?我见识少,就我去过的欧美城市,绝少见到一个城市有那么多豪华商场的,按人口比例折算都没有那么多。而且欧美商场里最主力还是本土中端品牌,进口高端品牌只是点缀。在这一点上,上海的N大商场做得很不够,过于倚重“撑门面”的洋品牌,没有给实力强劲的国产品牌足够的空间,国产品牌反而成了点缀了。
也许与国产品牌的品牌战略有关系。国产中端品牌早已下沉到千街万巷,还有电商,在昂贵的顶级商厦里开门店似乎并无必要。
这真是纠结。
可能需要等国产品牌更多地从实惠转向体验,才能在商厦里找到更多的存在。
国产餐饮就在商厦里找到巨多的位置,各种饭店那叫一个琳琅满目。这里也是人气最旺的地方。到商厦里来饱眼福和饱口福,大概是现在商厦存在的最大意义。那些好看不中用的外国名牌只是把顾客拉进来、坐下来吃饭的诱饵,在造梦的同时,掏空顾客的口袋。吃是最实惠的,这对中国人是至高无上的宗教。商厦这是摸准贪吃教徒的心理了。
在这一点上,欧美商厦里都有一片快餐区,但仅此而已,很少购物中心里有正经饭店,而且真正高级的饭店不屑开到商厦里来,都是在街上自立门面。
这可能也是中外“压马路族”的不同。中国人不论阶层都喜欢逛商厦,洋人只有中低收入的家庭和年轻人喜欢逛商厦,真正有钱人一般是到更加传统的街面专卖店,伦敦哈罗德、巴黎拉菲特这些是特例。
对了,绝大多数商厦有一个共同问题:很少有可用的内部地图。要找一个商店,或者要找一个面向特定地方(如地铁站)的出口,要么找到不知道猫在哪里的信息台,要么问人。每一层电梯口树立一块店家分布指示图不难嘛。经常有店家搬进搬出,需要更新不假,但那商厦收了那么多租金,更新指示图不是本份吗?
一楼、二楼、地下一楼、地下二楼直接用中文标明不好吗?懂英文的话,F2、F3还能看明白,LG1、LG2费了我一点功夫才看明白,因为在美国、加拿大没有见到过这样的标识,或许英国有?美国、加拿大也确实极少见到中国这样热闹、繁华的地下商业层,购物中心基本上都是“大平层”,顶多“大双层”。
公厕用图标就足够了。实在要加文字标识,也应该是中文,不应该是英文。与国际接轨不是这样接法的。
上海街头转转,蛮长见识的。 司机老土了,上海是洋码头,不奇怪{:188:} LG1 LG2到底啥意思{:7_333:} togo 发表于 2023-9-24 21:50
LG1 LG2到底啥意思
想了半天,可能是Lower Than Ground? togo 发表于 2023-9-25 11:50
LG1 LG2到底啥意思
LOWER GROUND 晨枫 发表于 2023-9-25 11:52
想了半天,可能是Lower Than Ground?
香港很多大厦都是这样标的。
这是跟香港的,估计和大陆最早的“现代化”商厦都是由香港人管理的有关。 说环贸老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知道,那么说襄阳市场知道吗?;P这个就是拆了市场后建的 johnsonjian 发表于 2023-9-24 22:23
说环贸老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知道,那么说襄阳市场知道吗?这个就是拆了市场后建的 ...
襄阳市场?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情?文革时代好像没有这东西。 商场名字 “iapm” 呈现国际化“international”及日“am”与夜“pm”不受时限的全新购物体验。 “ am ”及 “pm”,分别象征白昼及晚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合二为一,成为崭新的零售模式—“夜行消费”。
什么Atomosphere里有canada goose?这个本来就不是运动品牌吧,也不是滑雪穿。。。不过这牌子本来也是我回国以后才听说的。。。。。
内部地图少可能是故意的,就是让你不好找逛的才多,逛的多就买的多了。。。这是马丁教授的领域了。。。 老票 发表于 2023-9-25 01:22
商场名字 “iapm” 呈现国际化“international”及日“am”与夜“pm”不受时限的全新购物体验。 “ am ”及 ...
原来是这样的说道啊!懂一点英文的反而被害了,打破头也想不出来IAPM是啥意思,肯定不是公司名字,那应该是IAMP环球才对。 某服装店老板说过,国内价格是国外价按汇率转换后翻倍,果然是实话 龙血树 发表于 2023-9-25 23:35
某服装店老板说过,国内价格是国外价按汇率转换后翻倍,果然是实话
真是这么回事。希望这样的疯狂退潮。国外标价已经利润率够高了,到国内还要翻倍,太令人发指了。 现在也只有外国品牌才能在大商场里维持门面。这都不是赚钱,而是广告了。电商兴起后,中低端品牌就基本推出地租高昂的大商场了。司机如果多去几个大商场,不难发现很多大商场里除了奢侈品牌门店就剩不能上网购买的饭店了。虽然现在快递小哥送外卖发达,但吃饭还是讲究去个饭店的堂吃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