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号的战斗力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2-16 12:47 编辑在“辽宁”号入列10周年之际,央视视频首次公开展现了“辽宁”号全甲板出击状态。
甲板上可见24架待命出动的歼-15战斗机,另有2架直-18预警直升机,1架直-9搜救直升机。左舷长起飞点(A3所在的1号起飞点)、左前短起飞点(A1所在的2号起飞点)、右前短起飞点(B1所在的3号起飞点)也清晰可见,短起飞点有105米长的滑行道,长起飞点有195米长的滑行道。1号点和2号点的滑行道部份重合。
这是甲板上战斗机全数放飞的状态,不可能同时回收。这也是最大波次出动状态。“辽宁”号到底能携带多少战斗机说法不一,但这样看来,至少可带24架歼-15加3架直升机。机库内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替补战斗机和直升机,但数量应该有限,全甲板状态基本包括所有值班飞机了。
为了便于讨论,飞机都做了标注。A为从左滑行道上1、2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B为从右滑行道 上3号起飞点起飞的飞机,Z为直升机。
战斗机起飞时,炽热的喷焰烧灼挡焰板,每次起飞后,挡焰板需要冷却时间,才能继续使用。这不仅是为了本身的使用寿命,也防止后续飞机的轮胎在滚过挡焰板表面的时候,因为过热而导致轮胎损坏,危害着舰时的安全。
实际使用中,挡焰板在从冷态到需要冷却可能需要几次起飞的热量积累,所以第一次起飞后,挡焰板后的战斗机可以马上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接着起飞。几次后,就需要在挡焰板后等待冷却,才能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了。所以最初几波可以密集放飞,接下来就要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恢复密集放飞。
具体需要几次就需要冷却是保密的,下面为了讨论便利,统统按照每次起飞都需要同样的冷却时间。
1、2、3号挡焰板需要相同的冷却时间,因此,左滑行道的2号起飞点放飞腾空后,可以进入快-快-慢的循环,先从1号长起飞点放飞,紧接着另一架战斗机进入2号短起飞点放飞,然后一起冷却。在这段时间里,右滑行道也只能放飞一架,进入2号点的飞机的滚动前进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5-30秒钟。因此,A系列飞机比B系列多一倍。
长起飞点可以满载起飞,这样交替使用不仅增加放飞飞机数量,也有助于保证升空飞机的战斗力最大化。
在实际放飞中,A1、B1放飞前,Z1(直-18预警直升机)需要首先起飞,掌握空情。Z3(直-9搜救直升机)也需要先行起飞,在一旁空中待命。
A3在中甲板的1号起飞点上待命,这是可以重载起飞的,但需要A2、B2腾出甲板才能起飞。
实际放飞顺序可能是这样的:
1、 首先起飞Z1,这是预警直升机,需要先行升空巡逻,掌握空情,也需要让出前甲板。
2、 Z2在差不多的时间起飞,升空待命,准备万一起飞失败、飞行员弹射跳伞的时候,马上就近搜救。
3、 A1、B1放飞。
4、 A2和B2在2、3号挡焰板冷却时,分别进入板后等待位置,准备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
5、 Z3进入Z2位置待命。前升降机恢复运作。
6、 2号、3号挡焰板冷却后,A2、B2进入起飞位置,起飞,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
7、 2号、3号挡焰板再次冷却后,A3从1号点起飞,B4进入3号点起飞,A4迅速进入2号点,在B4后也紧接着起飞。
8、 1、2、3号挡焰板冷却,A5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3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
9、 1、2、3号挡焰板冷却后,A5进入1号点起飞,B3进入3号点起飞,然后A6迅速进入2号点起飞。
10、 1、2、3号挡焰板冷却,A7进入1号挡焰板后待命,B4进入3号挡焰板后待命。这相当于“8”的状态,然后在“8”、“9”、“10”之间循环,直到全部放飞完毕。
只要A7-9、A14-16在先、A10-13在后,A7到A16的顺序比较随意,最可能是A7到A11用1号点,A12到A16用2号点。最后一波只有两架:A15、A16,一架用1号点,另一架用2号点和3号点都行,最可能是3号点。
另外,A7-16不会等前导机起飞了再离开停机位,会滚动前出,进入过渡性的准备位置,见缝插针地跟进。A4是2号点的准备位置,A5-6之间是1号点的准备位置。
放飞波次为(以1、2、3号点为序):
X,A1,B1
X,A2,B2
A3,A4,B3
A5,A6,B4
A7,A8,B5
A9,A10,B6
A11,A12,B7
A13,A14,B8
A15,X,A16
“X”为该起飞点在这一波次没有飞机放飞。
假定Z1起飞后1分钟开始放飞,挡焰板冷却循环为2分钟,17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如果挡焰板冷却循环需要3.5分钟,29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如果挡焰板冷却循环需要5分钟,41分钟可以放飞全部飞机。
这里也假定与挡焰板冷却时间相比,后续机滚动前进、进入起飞位置、起飞离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当然不能忽略不计,尤其在挡焰板完全冷却、可以密集放飞的时候,可能带来1、2号起飞点放飞4架的时间里,3号点可以放飞3架的情况,这就要对放飞波次重新调整了。
Z3也是预警直升机,在Z1留空时间耗尽的时候接替,直升机的留空时间毕竟不比固定翼飞机,需要频繁交替。在Z2的位置上,Z1和Z2可以原位替换。Z3在甲板飞机放飞完毕后,可以在后甲板着陆、整备、待命。
在循环出动模式下,斜甲板需要腾出来回收飞机,这时就不可能这样全甲板停放和待命了。
循环出动有全数放飞和少量放飞两个情况,全数放飞是战斗情况,少量放飞是巡逻情况。两种情况下,A2-11的位置都需要腾出来,也就是说,甲板上只有14个战斗机停机位了,6架战斗机需要用升降机在甲板和机库之间来回搬运。
假定在巡逻状态下,只有4架战斗机升空。A1、B1依然是待命战斗机的位置,B3、B4待命接替。B5-8留空,作为回收战斗机的停机位。
Z3和A16需要腾出来,恢复前后升降机的运作,加速转运。升降机的运作速度较慢,两台都需要用上才来得及,也是可靠运作的必须。Z3和A16只能回机库,在需要的时候运上来。
这就是说,甲板上实际上只有9架待命战斗机,机库里7架战斗机,1架直升机,可能还有若干备用飞机,尤其是Z3的替补。
Z3可以在回收间隙中在斜甲板上降落、整备,但连续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必须通过升降机运到机库,进行进一步检修。
在战斗状态下,所有飞机都需要循环放飞、回收,但甲板面积还是只有这么些,只有在13个甲板停机位中调整待命战斗机和预留停机位的比例,可能7架待命战斗机,6个回收停机位,其余的需要用升降机在机库和甲板之间来回搬运了。
循环模式下,左滑行道的放飞依然可在1号点和2号点之间交替进行。在巡逻状态下,甚至可以全部从1号点放飞,统统满载起飞,争取最大的留空时间和武器携带量。4架巡逻战斗机最可能两两编队,覆盖两个不同的巡逻方向,空中等待编队的时间并不需要很长。
3号点只是待命,2号点在巡逻机群升空后,再恢复待命状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增援。也可与1号点形成快-快-慢的节奏,一波放飞3架增援战斗机。当然,快-快-慢的时候,斜甲板不能回收燃油即将耗尽的战斗机,需要仔细斟酌。
在战斗状态下,需要掌握好起飞与回收的节奏,尽快建立快-快-慢的小循环,尽快放飞最大数量的战斗机。这时,后升降机运上来的战斗机直接进入1号点,前升降机的直接进入2号点。如果操作方便、可以急转弯的话,3号点更近。
这是很紧凑的甲板运作。在全甲板状态下,再挤进若干架战斗机并非不可能,比如弃用1号点,这样在A2-6和B2的现占用区域及周边,可能可以再挤进去4-6架歼-15。但甲板急剧拥挤,运作大大复杂化,效率急剧降低,放飞速度降低,也不再有满载起飞的好处。
24架重型战斗机当然远远低于美国超级航母的数量,但依然是很可观的战斗力。尤其是这是可快速出动的实用战斗力,不是纸面上的。
也可以看到,“辽宁”号舰岛的占地较大,这是从“瓦良格”号带过来的先天不足。“山东”号已经有所缩小,有可能增加1-2个停机位,也可能只是把B4、B8的停机位转移到舷侧,腾出甲板,减少拥挤。
最大的遗憾是前甲板。在全甲板出动后,总要有全甲板回收。单靠右侧停机位是不够的,前后升降机马力全开也来不及,这时如果Z1周围的前甲板也能用于停机,就可在短时间内作为缓冲,迅速回收所有战斗机,然后腾出前甲板,恢复放飞或者待命战斗机。
不过“辽宁”号也有“辽宁”号的特点。在全甲板放飞状态下,有7架战斗机从1号点起飞,载油量更大,留空时间更长,有条件等1号、2号点放飞的友机全部着舰后再着舰,还是安排得过来的。但不同的起飞重量也使得“辽宁”号的空中战斗机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对所有战斗机的状态统统精确跟踪,确保不至于因为时间安排上冲突而燃油耗尽。
“辽宁”号上只有1架值班直-9担任搜救,有点少。真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多架搜救直升机同时升空。在出动和回收间隙中,直-9也有机会返回航母加油、检修。但甲板上只有1架,机库里会有替补。搜救也可以借用护航舰队的直升机帮忙,搜救直升机更不是只有航母才能搭载的。说起来,在全甲板出击状态下,Z3的位置空出来、搜救索性由护航舰队负责的话,这个位置还可以再增加1-2架战斗机。
作为比照,印度“维克拉马提亚”号就要小得多,“维克兰”号基本一样,只是舰岛稍微右移,舰岛右侧不再有“瑜伽甲板”,14架中型战斗机本来战斗力就弱一筹,数量再将近减半,循环出动率低得多,只有一条半滑行道,需要交替使用,回收的时候没有待命战斗机可用。好处是都使用长起飞点,统统满载起飞,不需要像“辽宁”号使用短起飞点时要减载起飞,但还是别和“辽宁”号较劲了。
反过来,“辽宁”号要是放弃B4-8停机位,也像“维克拉马提亚”号那样,把A4作为另一个长起飞点,也可以“全满载起飞”。
美国超级航母(左“福特”号,右“林肯”号)就宽敞多了,这也是中国在“辽宁”、“山东”号之后,建造“福建”号的原因。
“辽宁”号现在已经具有很像样的战斗力了。战斗机数量不及至少大1/3的美国超级航母,也不及STOVL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但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航母都是碾压了。不知道会对日本和韩国的航母计划有什么影响,日韩的航母要是与“辽宁”号差距太大,就有点缺乏意义了。日韩和“福建”号就不要比了。
“辽宁”号现在最缺的是固定翼预警机。直升机的航程、留空时间和巡航高度都有限,作为预警机是有先天缺陷的。据说空警600能从长起飞点滑跃起飞,那就能使得“辽宁”号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了。
空警-600现在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只有一些流传的模糊不清的图片。看样子,这是以E-2D为参照的。这里就以E-2D的翼展作为推算。歼-15的翼展为15米,E-2D为24.6米,要宽得多。替换A3的位置的话,A4就不再能停放了。
好处是预警直升机Z1的位置也空出来了,搜救直升机Z2可以前出到Z1的位置,搜救直升机反正需要在战斗机出动之前就首先出动的。
Z2的位置可以停放一架战斗机,恢复甲板上24架战斗机。甚至像7、8、9那样向左偏转,机尾悬空停放,可以停放2架。Z3的位置可以停放机翼折叠状态的空警600。
但在循环出动模式下,预警机只能从1号点起飞。甲板上还需要一架替补,将占用一架战斗机的停机位,留给战斗机的停机位降低到12个。在巡逻状态下,待命战斗机和预留停机位为8:4;在战斗状态下为6:6。还是可用的。考虑到固定翼预警机对空中战场的巨大加成,损失一个战斗机甲板停机位还是值得的。
1+1固定翼预警机不足以保持24小时空中巡逻,但比1+1预警直升机还是巨大的飞跃了。
美国航母甲板上常有至少2架待命的预警机
美国航母在正常作战巡逻时,甲板上至少保留2架待命的预警机,以保证24小时持续升空巡逻。空中的战斗机倒是不需要多,2-4架足够,有情况再放飞。
至于在“辽宁”号上使用无人机,X-47B、攻击-11那样翼展不超过战斗机的还行,大翼展、长航时的MALE无人机反而有困难。彩虹-4翼展18米,彩虹-5翼展21米,都有空警-600那样“横扫”甲板的问题,除非能从前起飞点滑跃起飞,否则可能太影响甲板停机和运作。
以空警600的机体改装加油机,将对战斗机的留空时间是巨大的加成。但再加1+1加油机的话,还要进一步挤占战斗机的停机位。“辽宁”号毕竟局促了一点。
“福建”号是根据“辽宁”号运作经验全新设计的,不再有长起飞点,在全甲板出击时,B2、A2、A3、A4、A6的位置可以停放更多的战斗机,舰岛前后也可以停放更多战斗机。加上吨位增大,甲板面积增大,粗略估算,全甲板待命战斗机增加到36-40架没有压力。
假定后续机滚动前进到起飞位置、滑跑起飞离舰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放飞间隔主要由挡焰板冷却时间决定,“福建”号3台电弹的峰值放飞速度并不显著高于“辽宁”号快-快-慢的放飞速度。当然,“福建”号所有战斗机都是满载放飞,这是很大的加成。
全平甲板也意味着Z1前方的位置都可以用来停放飞机,对大量回收战斗机特别有用,但“福建”号最大的优点在于极大提高了循环出动率。
“福建”号的吨位比“辽宁”号增加至少20000吨,长度增加10米,宽度增加1.6米。左前滑行道不再需要作为1号点的延长线,角度可以更加向前,使得右前滑行道可以作为作为额外停机点,只用1、2号点就能维持足够的空中存在。
B1到舰艏的长度可能可以停放4架战斗机。增加的舰体长度使得A7-8和A13-16位置各可增加一个停机位。新增的停机位使得“福建”号可在循环出动状态下,在前后升降机都运作的情况下,拥有18个甲板战斗机停机位,同时保持1+1的固定翼预警机。或者再牺牲两个战斗机停机位,增加一个预警机停机位,使得预警机达到1+2,再增加个加油机停机位,加油机达到1+1,战斗力将更加平衡。
“福建”号3号点侵入前升降机的出入路线,但前升降机在循环出动状态下最有用,这时3号点备而不用,实际影响较小。
也就是说,增加1/3吨位换来增加50%的甲板战斗机数量,而且全员满载出击,这是很大的战斗力增加。
“福建”号太及时了,急需二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