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判断的基础必须是“能不能”而不是“敢不敢”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8-29 15:02 编辑不断有人断言:“美国不敢军事介入台海”、“美国不敢对中国大陆军事政治目标发动攻击”、“美国不敢对中国发动核战争”,理由有一大堆。赞同的不乏其人,反对的也大有人在。最后变成大吵架,谁也说不服谁。
美国会军事介入台海吗?美国会对中国大陆军事政治目标发动攻击吗?美国会对中国发动核战争吗?这些都是对中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战略判断是不同战略决策的基础。非对称反击,对等反击,极限反击,相机行事,这些都是对策,只有在准确的战略判断上,才成为有效的战略对策。
在理想情况下,战略判断建立在可靠情报的基础上,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白宫战情室里没有给中国留着位子。理性推断可以根据双方力量和态势对比、损失和得益、敌我友的圈子、历史行为等,对于对方的意图进行判断,但这说到底是经验和主观判断。
在珍珠港事件前夜,美国判断日本有心挑战美国在太平洋上的霸权,但还不敢动手,因为美国的实力太强大了。珍珠港事件最大的教训不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是美国不再相信主观判断。再考虑详尽的主观判断依然是主观的,可能有错判,也可能有时间、态势变化导致对手改主意了,主观判断永远是不可能完全可靠的。
建立在对方能力上的战略判断才是可靠的。也就是说,不是试图推断对手“敢不敢”,而是“能不能”。如果对手“不能”,不管是本来就“不能”,还是通过己方的努力确保对手“不能”,对手即使敢作乱,也有把握粉碎。对手的“能”与“不能”当然不是单纯地数机枪大炮,人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包括“敢不敢”。人的“敢不敢”只有与具体的能力相结合,才形成真正的“能不能”。
建立在对手能力基础上的战略判断和战略对策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以强敌弱或者强强对抗。以强敌弱时,对手本来就弱,确保压倒不难做到。强强对抗时,对手也强,那就需要努把力,尽可能建立优势,这依然是可能做到的。
但以弱强敌就只能把战略判断和决策的基础建立在对手的意图上,因为对手明显比自己强大,不可能把战略对策建立在优势基础上。以意图为基础的战略决策未必不能用。差别在于,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决策是针对最坏情况,永远是可靠的;以意图为基础则是针对最可能的情况,这是最低成本策略,在实力不足的时候,这也是全部本钱所在。但把可能性估计错了就铸成大错了。
中国正在崛起,在很多方面,正在从以弱敌强变成强强对抗,思维也需要相应改变。中国也正是这么做的。
美国在台海用战略模糊作为威慑,中国如果把心思用在猜度美国是敢于还是不敢军事介入,就落入战略模糊的圈套了。中国把对策建立在美军军事介入的基础上,就立于不败之地了。美军军事介入的话,本来就在计划之内;不介入的话,这是外快。这就是以对手能力为决策基础。
美军要在台海介入,不打击中国大陆基地,在军事上是没法打的。但美军敢吗?这一直是一个悬念。作为对策,解放军的台海作战部署不仅面向台岛,也隔离西太平洋美国空海军的进攻路线。在潜艇和火箭军支援下,航母作为核心,水面舰艇建立外围,这不再局限于大陆上三打三防,而是主动前出的积极海空防御。
如果中美在台海交战,会升级到核战争吗?中美之间的核战争是见核立刻互相清零吗?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美国CSIS数字演习也因此在一开始就假定非核,回避了这一问题。但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这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中国也与两弹一星时代不一样了。
在两弹一星时代,中国追求最低核威慑能力。中国在技术和国力上都无法与美苏这样的核大国比宝。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也是美苏之间,中国只是“打边鼓”的。换句话说,美中之间即使发生战争,对美国也是次要战略方向,第一不值得动用主要力量,第二不值得承担主要损失。对中国,最低核威慑实际上可算是“核刺猬”战略,这就足够用了,也是中国能负担的最大限度。
但现在中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了。也就是说,美中一旦发生战争,不仅中国全力相搏,美国也全力相搏。中国就是美国动用主要力量的方向,为了中国方向,美国也愿意接受主要损失。换句话说,最低核威慑已经不够用了,必须上升到最高核威慑。这当然也是与中国迅速强大同步的。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包括常规和核力量。常规力量看得见摸得着,核力量隐蔽得很好,美国从来摸不清中国的底细。在最低核威慑年代,这是有用的,摸不清的底细本身就是一种威胁。但在最高核威胁年代,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必须看得见摸得着,这才构成可信的核威胁。
在核三位一体里,其实轰炸机、核潜艇、井射导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前二者只是难以实时具体捕捉而已,对方有多少具有核能力的轰炸机和核潜艇甚至当前有多少在部署中都是明棋。但中国的洞库和公路机动导弹就是暗棋,在数量和部署上都看不见摸不着。
中国有必要继续保持这些暗棋,但也需要增加明棋。轰炸机(对中国来说实际上是空射弹道导弹)、核潜艇方面一直不放松,井射导弹方面也在大兴土木。这不光是公开、可信的核威慑,也给对手核打击增加第一波攻击目标。不管对方是不是“接警即发射”,发射井肯定是要打击一遍的。刚发射的空井来不及更换目标,未发射的实井更是首要目标。这极大地分散了对手的核实力。中国的核暗棋实际上“隐蔽得太好了”,对手想打都无从下手,其结果是只有把核火力都集中到一般军民目标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建风电场还间接保护了大量军民目标。
普京在乌克兰战争一爆发时,就警告美国和北约:直接军事介入等于核大战。美国和北约读懂了信息,严守绝不直接军事介入的边界。这对中国是有益的启示,但中国还没有俄罗斯那样的核武库,发出这样的警告也是空洞的。到中国的核警告“诚意满满”的时候,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更有保障了。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使得中国的战略决策最终建立在对手“不能”的基础上。在台海战场,中国的常规力量已经或者即将做到,在核力量上还没有,正在努力。
有意思的,美国战略决策从二战之后就一直是基于对手能力而不是意愿的。现在,美国反而急于判断中国的战略意图,即使中国一再声明绝不放弃武统,依然不断试探“到底有几分是真的”。不是因为中国意图突然更加重要了,而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实力落差消失了,美国决策也在从最坏情况为基础转向最可能情况为基础了。这是中美力量对比涨落的结果。
谁知道呢,说不定哪一天中国足够强大了,台海政策也突然“战略模糊”了,因为这就足够抑制台独和外国干涉了。 那个太过先进无法展示的亚轨道飞行器,可以装核弹么?半小时飞美国,效果比轰20强。 被明月兮佩宝璐 发表于 2022-8-29 18:19
那个太过先进无法展示的亚轨道飞行器,可以装核弹么?半小时飞美国,效果比轰20强。 ...
细节太少,无法猜测。 以小本子突袭珍珠港为例是不合适的。
只能说明北美海盗的战略判断能力不足,或者是有意放水。 美国这个地理条件不好打。两洋国家,重要的海军造船厂还都在东岸。躲在地球背后造预备队,属于宇宙级别的纵深。
土共现在也就能打掉日韩的基地群。澳大利亚和夏威夷都够呛。
还是学美鳖,搞冷战吧。生活水平高了啥都不怕。慢慢把大洋马都骗过来。最后自己乱磕。
再掺合一句:“能不能”这种想法只能是大国,也就是豪横的主儿才能有的思维方式。
小国,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想不想,然后朝着使对方不想的方向努力。 晨大和习大可做soul mate;P
习大大早好几年一直教育全党全国,要做底线思维。晨大的阐述,是对所谓底线思维的举例解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