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福
发表于 2022-4-20 20:00:17
面朝大海 发表于 2022-4-20 08:03
都是要揪出阶级敌人的情绪,那别的就不多说了。看到有抱怨居委会不肯上楼做检测的,这个我可以说一下。
我 ...
居委会没什么权力和资源,医护也一样人手有限。上楼一家一家测效果最好最安全,但就是做不到。医疗资源被挤压,就是这个后果。如果真放开了,按我们国人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的脾性,情况会惨无数倍。
老福
发表于 2022-4-20 20:07:17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22-4-20 13:27
你说的对,确实是她们指挥不动医护,居委一直是做协调工作的,所以我们申请上楼做核酸之后,人家医护以时 ...
全体核酸排查理想的折中办法是每家先抗原测一下,如果任何一人阳性,则全家等待上门核酸确认。其他人下楼排队做核酸。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降低排队时的交叉感染,但需要耗费更多的抗原试剂和市民的诚实配合(如果太多人滥用,则系统崩溃)。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4-20 21:22:4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2-4-19 16:39
终于发现票姐还在折腾。这样好。
看到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的问题分析。感觉还是没说到点上。
土共跟现在世界上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是啥?
就是有一个党中央牢牢把控的基层。
上海,完全没有这样的队伍。所以全国(含深圳这样之前都认为的资产主义试验区)也都在惊讶:上海还是不是共产党在执政{:198:}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0 22:17:11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4-20 08:22
土共跟现在世界上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是啥?
就是有一个党中央牢牢把控的基层 ...
14亿人供养5千万吃财政饭的,27个人养一个。。。 这个才是区别
无言
发表于 2022-4-20 23:08:54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0 22:17
14亿人供养5千万吃财政饭的,27个人养一个。。。 这个才是区别
如果这样比较土共的管理效率很高啊。只找到加拿大2010年的数据每1000居民公共事业(public sector)雇员过百,美国的比例可能会低些?可能五千万外也还有不少没有纳入编制的。
https://etatscanadiens-canadiangovernments.enap.ca/en/nav.aspx?sortcode=2.0.2.0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0 23:13:47
无言 发表于 2022-4-20 10:08
如果这样比较土共的管理效率很高啊。只找到加拿大2010年的数据每1000居民公共事业(public sector)雇员 ...
大家拿财政部公开报表在这里
- 2021年度38,068,872 / 319,601大约是119:1
当然这只是Federal层面上,下面各级政府的就不好说了
国林风
发表于 2022-4-21 04:26:24
老票 发表于 2022-4-20 17:00
目前情况是,魔都群众的情绪正在一点一点好转,原因有三:
1.物资供应都在恢复,大部分小区团购都可以 ...
从我这里的重症和死亡率来看,完全看不出来上海这么折腾的必要性。
这次清零,以后呢?又不是处于战争状态,代价太大了。
前贴说了,土澳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去年底以前是没有新冠的,防控也很严格。新变种改变了一切,这些地区在接种率上来之后完全开放,对这些地区的日常生活没有显著影响,虽然新发病例很多,但远远没有到医疗冲击的地步。
高峰时期我在两天内接触了10个新冠病人,三个是当时未确诊的,这三个除了N95没有其他防护,即便是全防护也远低于国内标准。如果按国内防控要求,我现在还在隔离中。而目前的情况是我们没有院内人传人的病例(其他医院疫苗接种及N95普及后也没有)
目前新冠住院床位占比不到总床位数的2.6%,重症ICU床位占比在2.2%-5.8%之间波动。
当然了,我能理解国内坚决封控的逻辑,那就是当Plan A被证明以前有效、且经过评估其代价是可以承受时,那就坚决执行plan A,直到代价过于高昂后,才能考虑plan B。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22-4-21 05:33:05
本帖最后由 如风如雨 于 2022-4-21 11:12 编辑
老福 发表于 2022-4-20 20:07
全体核酸排查理想的折中办法是每家先抗原测一下,如果任何一人阳性,则全家等待上门核酸确认。其他人下楼 ...
你说的对,我们是提前做好抗原,然后排队楼下做核酸。
微信群里弥漫着各种不信任,我不能把那些情绪作为真实的上海去理解。正是群里各种不良的情绪(核酸交叉感染,方仓条件之差),把大家对于交叉感染的恐惧很深。抛开那些情绪,这是一次特别特殊的经历,小区从来没有如此紧密友爱过。
小区自治的虽然有争吵,但大方向一直是正向的,但相比较大家一直信任的政府而言,失落感太大。小区里最有话语权的是业委会和志愿者,我们站在社会的最底层,往上看,看到的是上层虚空而无能。在四月一号开始,很多居民都压抑了自己的购买,为了减轻小区快递的压力还有安全,可在四月十号,小区里很多人的物质将尽时,情绪就开始变换方向了,盒马,叮咚仿佛一下子再也抢不到东西了,还有几个平价网站直接被关停了,京东刚有点希望就又没有音讯了。
快递好像从3.25号就已经消失了。
这种物质链的断裂,又带来了各种团,这是我们小区4.1号开始小区自治团队一直呼吁非必要不购买,努力将快递数量降到最低,或是之后物质将要耗尽时,就是团的放开,然后是公团和私团之间的对立,甚至还有志愿者和私团团长之间发生面对面交锋对骂。小区的自治团队开始也是预测两个周上海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还是乐观的估计了形势。
我们小区的坚持直到了4.14号有了第一例野生阳性,之前的阳性是因为医护公安的工作,这个是职业没办法。
不仅是我,就是想不通,怎么就会变成现在这样呢?
物质为何如此困乏?
还有持续辟谣,持续打脸,这几年来的上海一直是这样的模式,甚至我都以为放出的谣言只是为了做一次次的民心试探。
老福
发表于 2022-4-21 05:59:17
国林风 发表于 2022-4-21 04:26
从我这里的重症和死亡率来看,完全看不出来上海这么折腾的必要性。
这次清零,以后呢?又不是处于战争状 ...
土澳的人口密度,老年人里打疫苗的比例,平均医疗资源,这些优势恐怕中国怎么也赶不上。可比较性不强。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2-4-21 07:32:46
本帖最后由 料理鼠王 于 2022-4-21 07:38 编辑
老票 发表于 2022-4-20 17:00
目前情况是,魔都群众的情绪正在一点一点好转,原因有三:
1.物资供应都在恢复,大部分小区团购都可以 ...
说实在的,虽然不否认基层的努力,和民众的积极自救。
但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种危机时刻才是各级政府组织体现执政能力的时候。
靠前指挥,是为了更快的做出决策,更好的解决问题。
但是从各方面的消息来源,总是各种负面信息。
虽然大家都有点积怨,但是这些来源大都是魔都本地。
怎么解读,在发出来后就没法控制。
从开始的“我要喝咖啡”,到“居家隔离”,到团购黑市和各种限制,和方舱阿姨骂外地来的医护志愿者。
各种辟谣,完全是打苍蝇的态势。糊弄人也要花点心思好不好。各种5Why,8D模式套一套,就知道差距。难道这是ZF部门该有的素质。任由这样的操作,是刻意希望降低ZF的公信力么?
这就由不得其他人做些负面的解读。
国人总说大局为重,但是这种灾难时期刻意的表现,真是无语。
虽然有人由于自媒体引流的需要喜欢分享这些吸引眼球的信息,
但是整体看,整体市民还是呈现一种比较沮丧的状态,毕竟没有截止时间的封控,会让人失去信心。
办法总比问题多,参考深圳对于港车的处理方式,不信还能物流管理比这个更困难。
无论如何,希望总在前方,相信能够解决问题。
bayerno
发表于 2022-4-21 10:34:57
主要是从中渔利的人有点太多了。武汉当时突发状况不知所措有,水平不足导致的乱象有,或者以权谋私先拿物资的可能有,但这么大规模的发疫情财的真没有。
straw
发表于 2022-4-21 12:17:16
老福 发表于 2022-4-20 20:07
全体核酸排查理想的折中办法是每家先抗原测一下,如果任何一人阳性,则全家等待上门核酸确认。其他人下楼 ...
现在就是这样
straw
发表于 2022-4-21 12:18:54
老福 发表于 2022-4-20 20:00
居委会没什么权力和资源,医护也一样人手有限。上楼一家一家测效果最好最安全,但就是做不到。医疗资源被 ...
居委有好有坏,大多数是能力问题和规则问题。上级指令太多,而且相互冲突。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1 12:50:00
bayerno 发表于 2022-4-20 21:34
主要是从中渔利的人有点太多了。武汉当时突发状况不知所措有,水平不足导致的乱象有,或者以权谋私先拿物 ...
很典型。。。 官僚集团一向就是如此“整治”比较勤政的皇上,历史上的例子不要太多 -- 你说东我就使劲儿往东,你说西我就使劲儿往西。。。 反正指令给你不折不扣、甚至加码执行了,出不出事与我何干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4-21 13:29:56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0 22:17
14亿人供养5千万吃财政饭的,27个人养一个。。。 这个才是区别
麦帅这个点没选好,我印象中,美国吃财政饭的比例比中国更高,等下午有空了再查啊。
semtex
发表于 2022-4-21 13:31:38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4-21 13:29
麦帅这个点没选好,我印象中,美国吃财政饭的比例比中国更高,等下午有空了再查啊。 ...
我记忆中也是这样。不过应该从政府提供的服务角度。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4-21 22:07:48
本帖最后由 老财迷 于 2022-4-21 22:25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0 22:17
14亿人供养5千万吃财政饭的,27个人养一个。。。 这个才是区别
ShareAmerica 是美国国务院阐述美国对全世界外交政策的平台。
一个人口普查局2018年3月的数据,“全职公务员1475万人,兼职485万人”,折算为全职1700万吧。
一个劳工统计局2017年2月的数据,“政府公务员共有2232万人”,有些差异,应该是统计口径造成的。
按3.3亿人口,大体在15-20个人供养一位公务员。
美国地方政府公务员的人数及工资概况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8年3月发布的相关资料。当月美国50个州包括州以下的县市乡镇,以及首都哥伦比亚特区,共有全职公务员1475万人,兼职485万人,一共1960万人。3月份付给他们的薪水总计826亿7800万美元,平均月薪4,218美元,相当于年薪50,620美元。
2017年的资料,政府公务员共有2232万人。
美国公务员人数有多少?
根据劳工统计局的最新资料,截至2017年2月,政府公务员共有2232万人,其中:
联邦政府公务员282万
州政府公务员509万
地方政府公务员1441万
在2232万公务员中:
联邦邮局员工61.8万
联邦医院员工34.2万
州立学校教职员工241.2万
州立医院员工37.1万
地方公立学校教职员工795.6万
地方公立医院员工67.1万
地方公用事业员工24.5万
地方公用交通部门员工28.5万
邮局、公立医院、学校、公用事业以及交通部门的员工合计约1296万人,占整个公务员人数的58%。
美国现有人口3.247亿,以公务员总数2232万计算的话,公务员占人口的比例是6.87%;如果不将邮局、公立医院、学校、公用事业以及交通部门员工1296万人计算在内的话,则占人口的2.88%。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1 22:36:00
本帖最后由 MacArthur 于 2022-4-21 09:37 编辑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4-21 09:07
ShareAmerica 是美国国务院阐述美国对全世界外交政策的平台。
一个人口普查局2018年3月的数据,“全职公 ...
如果要照这个口径去统计,中国恐怕就不止5千万啦。。。 更何况还有大量编制外的政府工作人员,不在统计之内的
跟天朝比“冗官”,这方面米帝完败,毫无悬念。。。
{:190:}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在今年两会报告中举例说,陕西某县2019年常住人口3.02万,地方财政收入3,66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5亿元,行政事业和社会组织120余个,财政供养人员6,000余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为1:5。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来支付个人收入以及办公费用以及福利待遇的人员。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党政群机关人员,主要供职于党委、人大、政府、政法机关、政协、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等机构;第二类是各类事业单位人员,供职于教育、科研、卫生等诸多领域;第三类是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事实上,李冬玉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她所说的财政供养人员并不包括各单位聘请的临时工和网络水军。如果加上这两类人的话,就不再是5个百姓养个官了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4-21 22:41:50
MacArthur 发表于 2022-4-21 22:36
如果要照这个口径去统计,中国恐怕就不止5千万啦。。。 更何况还有大量编制外的政府工作人员,不在统计之 ...
这个“陕西某县”也太夸张了{:198:}
我看你写的“5千万吃财政饭的”,还以为全部算进去了。
全国不可能达到1:5,明天有空了再继续吹
国林风
发表于 2022-4-22 05:10:17
老福 发表于 2022-4-21 05:59
土澳的人口密度,老年人里打疫苗的比例,平均医疗资源,这些优势恐怕中国怎么也赶不上。可比较性不强。
...
现在和两年前大家对新冠一无所知已经不同了。新冠的支持和治疗都已经很成熟。
三针疫苗可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率到普通流感程度,有新冠的特效药。这些成本比封城和停摆低多了。
你仔细看我之前的帖子,在土澳,绝大部分新冠患者至少双针,且居家隔离7天,期间只有扑热息痛之类的对症治疗,有电话随访,这些在国内哪个居委会都可以做到,还可以发个指氧监护仪。
住院率和重症率是自己和自己比,非常低,只占用不到10%的医疗资源。
对于医疗资源对比,疫情最重的新南威尔士州公立医院床位2万张,上海16万张,1:8;人口约1:5。重症监护床新州600+250(私立),上海仅中山医院一家就有96张床位。急诊和手术术后恢复室可以随时变更为重症监护病房。
现在春天已到、夏天将至,天气越来越好。我们在海外,目睹了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也理解国内的现状。只不过现在有天气俱佳6-8个月的窗口期,希望国内可以好好利用。
再说一遍我目前的理解:
对于低重症低死亡率而言,三针疫苗有效、N95有效。
新冠新变种难以动态清零,社会代价过于巨大—我同时理解国内转型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