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
发表于 2022-2-9 10:41:20
晨枫 发表于 2022-2-7 12:16
中国也有这个危险。还好中国人一直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传统思维,加上“找长期饭票”的思 ...
中国不是有这个危险,而是已经有好大一批人跳进去了,资本运作。然后游啊游的,最能干的来了华尔街,差一点的去了香港。国内各类蹦跶得欢的也有很多。比如前段时间,国内好几个猎头找到我,背后都是这批人做推手。
我当时的反应是,你们这么瞎搞是啥东西都搞不出来的。他们的反应是,你也太落后了吧?资本运作啊,实业只是一个跳板。。。。反正我是落后了,跟不上国内的形势了。
然后中央就出手扫荡了一圈,各式暴雷。。。然后大家又想起了体制的好。
semtex
发表于 2022-2-9 11:06:03
水风 发表于 2022-2-9 10:36
开开会能搞明白了,也是能人啊。我现在都快给开会烦死了。很多会议纯粹就是浪费时间。但又不得不去。 ...
他开会一个是收集信息/思想。另外就是给自己建立人脉吧。反正经常一个月办公室露几面。我们打工的是不知道他具体干啥的。
晨枫
发表于 2022-2-9 11:19:10
水风 发表于 2022-2-8 20:41
中国不是有这个危险,而是已经有好大一批人跳进去了,资本运作。然后游啊游的,最能干的来了华尔街,差一 ...
TG对资本运作警惕着呢。这是好事。
2008年也是,中国差点就入套了。这十几年来,资本和房地产互相勾结,已经把中国带入很深了。还好悬崖勒马。
huma
发表于 2022-2-9 11:48:45
晨枫 发表于 2022-2-8 03:36
不能啊,我家LP就是北大文科的啊。不把北大理科拉进来,目标太明显,不利于安全啊。 ...
难不成怕半夜给您一锅盖{:189:}
白天爱黑夜
发表于 2022-2-9 12:07:58
晨枫 发表于 2022-2-7 23:08
唉,说句不好听的,中国的事真不能指望北大、清华。中国干理工的主力不是清华的,搞乱人们思想方面北大倒 ...
晨大的思想到现在都没乱说明北大搞思想也有失手的时候。
史节
发表于 2022-2-9 15:43:26
看了一圈发现美国科技发生的事情不正是挣钱太容易的后遗症嘛。
晨枫仔细想一下,美国的军工和国家队里面的决策人还国会里面审核的人与华尔街赚大钱的那些人什么关系啊,其实不就是一波人嘛,同学、同事、亲戚等等。
华尔街那些人轻轻松松赚钱,军工复合体决策人这帮子人能看得上按部就班的研究计划?不搞个一步就位,开个记者会闪光灯聚焦一下子是不是对不起自己身份啊。国会那帮子看了这么多,你不标新立异一下,能刺激那些国会老爷们的神经吗?不搞些大指标,怎么好意思提高预算,配得上自己的身家啊。
会过富日子,其实是一门更大的学问。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2-2-9 17:25:40
晨枫 发表于 2022-2-8 00:09
你弄大错啦。安心干理工的基本动力从来不是忠君爱党,而是这才是他们能干的。没有清华、北大这样“心思活 ...
或者说没有P2的光环,起点没那么高。
在体制内混,做出点成绩,然后升职,收入也不低,还稳定,就没有再在外面混的想法。
这才是为何做出成绩或者说大项目负责人是非清北出身的原因。
其实对于工程实现,有时真不需要顶级人才,毕竟工程开发更多要靠不断试错来验证方案,这更需要时间和耐力。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2-2-9 18:29:3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22-2-9 17:25
或者说没有P2的光环,起点没那么高。
在体制内混,做出点成绩,然后升职,收入也不低,还稳定,就没有再 ...
同意。清北的人一毕业面临诱惑太多了,不是玩金融挣大钱,就是可以进体制当大官,反正学长们从政治局常委到风险投资大佬都身居高位,既是奋斗的榜样、也是可以报的大腿。谁看得上默默无闻几十年搞基础研究或技术攻关?做研究时间长见效慢风险大,适合对技术兴趣浓厚、衣食无忧但是野心并不很大的人,并不见得是淡泊名利那么高尚,而是根本不擅长搞政治也搞不了政治(泛指政府里的政治和在商业届与人斗争)。当然了,学术界、技术界不乏政治家,但这种人名利搞了不少,但自己一般做不出什么突破性、原创性工作。
小米粒
发表于 2022-2-9 21:47:05
哪里都一样,名校出身对国家、企业都是堪忧,个人那就是钞票大大滴。看看各国前三的名校,培养多少有利社会、对人类有大作用的人物!
晨枫
发表于 2022-2-9 22:38:22
tangotango 发表于 2022-2-9 04:29
同意。清北的人一毕业面临诱惑太多了,不是玩金融挣大钱,就是可以进体制当大官,反正学长们从政治局常委 ...
其实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也是这样。
水风
发表于 2022-2-10 09:45:30
semtex 发表于 2022-2-9 11:06
他开会一个是收集信息/思想。另外就是给自己建立人脉吧。反正经常一个月办公室露几面。我们打工的是不知 ...
这是什么样的一个职位呢?一般说来,到了中层以上,基本上可以不参与具体业务操作了,但你先要搞明白了,才能不闭门造车,给部下笑话.
美国这种人也不少.但一般都是什么外联部,公关部,业务发展部,等等有名无实的,专业给关系户塞进来的人的地方.不指望出业绩,能够不出篓子就好了.
水风
发表于 2022-2-10 09:54:20
晨枫 发表于 2022-2-9 11:19
TG对资本运作警惕着呢。这是好事。
2008年也是,中国差点就入套了。这十几年来,资本和房地产互相勾结, ...
08年大陆是非常向往.只是美国还瞧不上兔子那点钱,不带咱玩,所以躲过一劫.
当时在华尔街里面冲浪的中国人也是非常多.虽然上面的大头目你看不见,但中层已经有不少,尤其是业务部门方面.2012年,我看到一篇非常奇葩的文章,说当年华尔街之所以集体出问题,是因为一个中国人.这位仁兄发明了一种非常天才的算法.然后整个华尔街都用这个算法.然后,就悲剧了.这位仁兄后来去了香港,然后被兔子央行收编了.所以你看当年这篇文章后面的评论里面的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
但你说兔子央行这有这个能量,2000年就开始布局,然后里面有几个幸运的棋子进入华尔街,成功的把整个华尔街都给带到沟里面去了.我第一个就不相信.
话扯远了.兔子其它的是摸着鹰酱过河,唯独资本这个是全盘照搬.包括证监会,以及历任进去的总监们.其实很正常,现在国内玩资本的这批人,不是在华尔街混的,就是华尔街的徒子徒孙们.你指望这批老狗能够学会什么新花样?
好在08年给了当头一棒,结果大家花钱买了教训.兔子一看,我靠,这么危险啊...所以后来上层一直都很清醒.
水风
发表于 2022-2-10 09:57:04
晨枫 发表于 2022-2-9 22:38
其实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也是这样。
你扯多了,其实华尔街只收五大名校的.斯坦佛好像也不在里面.牛津剑桥顶多在英国混混.
哈佛,MIT,芝加哥,宾州大学,和哥伦比亚.其它的藤校都是凑数的.你看看历任财长的学历,就知道了.
晨枫
发表于 2022-2-10 10:00:00
水风 发表于 2022-2-9 19:57
你扯多了,其实华尔街只收五大名校的.斯坦佛好像也不在里面.牛津剑桥顶多在英国混混.
哈佛,MIT,芝加哥,宾 ...
还真是。商界只认这几个。
晨枫
发表于 2022-2-10 10:01:52
水风 发表于 2022-2-9 19:54
08年大陆是非常向往.只是美国还瞧不上兔子那点钱,不带咱玩,所以躲过一劫.
当时在华尔街里面冲浪的中国人 ...
同意。TG原来对金融根本没概念,改革开放后这也是最虚心的部份,结果就成了全盘西化最彻底的地方。2008年后好像抓紧笼头了,海归派带不动节奏了。
水风
发表于 2022-2-11 09:34:33
晨枫 发表于 2022-2-10 10:01
同意。TG原来对金融根本没概念,改革开放后这也是最虚心的部份,结果就成了全盘西化最彻底的地方。2008年 ...
这就对了。跟着鹰酱,就只能隔三岔五的来一次危机。世界上几乎最聪明的脑袋都在这个圈子里,为什么越搞越差?因为根本上道路就是错误的。他们能够玩成这个样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国内就一个A股,都搞不明白。
2015年以后,国内有了钱,很多人又是蠢蠢欲动。然后,18年又是当头一棒。所以乖乖缩回去了。然后中央就开始收紧外汇兑换了。想出也出不来了。
我给您歪楼了这么久,不会要生气哈。说回原来讨论的主题。
其实不能说是美国的科技树点错了方向,而是资本控制住了。很多需要点的,但不挣钱,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直接产出的,资本不干了。
但国家层面呢?别的我不敢说,NIH的基金越来越难申请了。我2010年左右写过一个小东西,讲到采访上世纪80年代的几位教授。他们的感觉是现在跟40年前做科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上世纪的时候,你还可以有天马行空的想法,然后大家觉得,有道理,给你钱,你去搞一搞。到了2000年,尤其是2003年NIH开始跳水式地削减资助项目以后,很多大牌的科学家都没钱了。不要说有个想法就能搞钱了。就是有了很好的初始结果都搞不来钱了。什么能给钱,需要围着NIH的指挥棒来转了。NIH的权威性被大大加强了。但NIH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自己就好多个研究所,不敢说养着一棒子闲人吧,反正是你在大学里面申请,比你在下属院所里面申请,是两个难度,两个概念。然后仅有的那点资金,被抢破头。
以前如果有十几个大牛纠集几百号人写个呼吁书,NIH不敢说屁颠屁颠的就照着做吧,至少会多少意思意思。但2000年以后,几次大规模的自下而上的呼吁整改书,都是石沉大海。
所以NIH的基础研究的钱,越来越少。都是必须跟某种他们推荐的疾病研究挂钩才行。但挂羊头,毕竟比不过人家专心卖羊肉的,不,是搞疾病研究的。所以,基础研究获得的资金也越来越少。
按照2022年的可比价格,NIH2003年的预算实质上是达到了顶峰,然后一路下滑。到了2018年开始往回追。就这一点来说,懂王还是做了点好事的。到2021年勉强跟2003年在数目上持平了。这还只是总数上。考虑到试剂和人工等的通货膨胀因素,实际上是缩水了10-20%。
总而言之,学术自由被严重限制,基金资助下降,NIH直属院所那点破事我就不说了,省得说我给美国抹黑。美国的国家队,不要说比2003,就是比10年前,也是远远不如了。但目前到处是窟窿的情况下,填哪个也比填在看不到半点近期收益的科研里面重要。。。所以,万事不决靠资本。嗯,就是这个样子了。
晨枫
发表于 2022-2-11 09:44:10
水风 发表于 2022-2-10 19:34
这就对了。跟着鹰酱,就只能隔三岔五的来一次危机。世界上几乎最聪明的脑袋都在这个圈子里,为什么越搞越 ...
妖道有理!
这正是MBA思维:效益量化、短期化。美国制造业就是这么被搞垮的,现在轮到美国基础科技了。
悄悄说一句:这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的事还真是犹太人的做派。要是哪一天美国遇到像30年代德国那样的境地,犹太人被提出来算账不是没有可能的。
水风
发表于 2022-2-11 10:10:04
晨枫 发表于 2022-2-11 09:44
妖道有理!
这正是MBA思维:效益量化、短期化。美国制造业就是这么被搞垮的,现在轮到美国基础科技了。
看到美国制造业就是这样被搞跨的,深有感触。我在西雅图上学的时候,有个华裔的实验员关系特别好。他父亲就是波音的工程师。给我说了很多老爷子的事迹。听起来特别古板的,做什么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他父亲当年就是因为特别认真,所以晋升很慢。后来遇到了一个特别赏识的,才逐步爬到了中层。他父亲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正是1990年到2000年初。后来就逐步被排挤。
波音出事以后,我看了那篇深度报道,然后脑海里面立刻就浮现出来同事父亲的经历了。他的人生起伏跟波音董事会开始转向的时间是卡得非常准的。不过,他并不是只有一个人,而是一代波音工程师的缩影。
美国的科技也很快了。现在可以说是在吃老本。我以前做课题,很震惊于前面科研工作者的认真与仔细。无论任何问题,如果认真去查文献,几乎都能找到前人做过的痕迹,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技术手段的限制,而无法回答那些问题。但一旦技术有了突破,很快就会有人跟上。但一次两次的突破并不一定能够引导到最终的答案。但最近几年,明显发现近期的,不仅仅是最近几年,而是十几年来的断层。很多重要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技术的突破而去继续追寻。急功近利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多基本的东西没人做。
semtex
发表于 2022-2-11 10:10:33
金融那些花样, 说实话, 大陆土鳖都懂, 而且比较起来, 我感觉土鳖更阴险凶悍。
不过问题是金融在大陆的地位和华尔街没法比啊。
晨枫
发表于 2022-2-11 11:57:28
水风 发表于 2022-2-10 20:10
看到美国制造业就是这样被搞跨的,深有感触。我在西雅图上学的时候,有个华裔的实验员关系特别好。他父亲 ...
非常重要的观察!
同感。很多现在中国人在做的,其实就是几十年前美国人“半途而废”的东西。现代美国人的条件更好,但没有了那种扎实、苦干、深思的精神了。
信息时代一切都讲究短平快,美国科研可能没有多少年的老本可吃了。
妖道的这些高见我可以用到下一篇文章里吗?我在琢磨“英国病”的问题,感觉现在美国染上这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