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军事和经济准备情况看对台湾统一时间点 宁南山
从军事和经济准备情况看对台湾统一时间点宁南山 8/17
台湾注定是一个新闻上的热门词汇,最近两年美国打台湾牌的次数越来越多,台湾的蔡英文政府也非常配合,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台独成功的机会来了,认为坚定的站在美国一边可以让自己从中获利。
从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启以来,实事求是的说台湾确实是受益者,不少台商回流扩大在台湾的生产产能,以规避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影响,下面两张图是台湾总出口,以及台湾对美国出口的变化:
2017年出口增长率13%,对美国出口增长率10.1%,占比11.7%
2018年出口增长率5.9%,对美国出口增长率7.4%,占比11.8%
2019年出口增长率-1.5%,对美国出口增长率17.1%, 占比14%。
从数据上看,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大陆不断加码的关税政策,使得不少台商回流产能在台湾生产制造再对美国出口,使得2019年台湾对美国出口大增。实际上我之前也有文章讲过这个事情,美国对中国开启贸易关税,获益最大的是越南和台湾,2018年贸易战开始之后,这两地对美国的出口增长都很迅猛。
2020年台湾出口增长4.9%,对美国出口增长9.3%,占比14.6%
2021年上半年台湾出口增长31%, 对美国出口增长28.3%,占比14.2%
Image
Image
从数据上看,
2018年台湾对美出口增速高出总体出口增长1.5个百分点,
2019年是台湾对美出口增速高出总体出口增速最大的一年,高出了18.6个百分点,
2020年则高出了4.4个百分点
到今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增速则低于总体出口增速2.7个百分点。
这也显示,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施加关税带来的转单效应在2018-2020年已经释放完毕,台湾的这一波红利已经结束。
如果一波红利只能持续三年左右,那么它只能说是一个短时间的获利,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自身产业竞争力的变化。
台湾不只是人口众多,有着2300万人口,而且台湾是全球芯片产能最高的地区,不仅如此,岛上还有大批的显示面板,化工,钢铁,机械等产业,因此统一后如果能加强我国的人力资源和产业实力,尽管不多,人口增加大约1.6%多点,经济增加4%多点,但是其中尤其是半导体产业价值很高。
我国要完成统一大业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什么现在没有立即对台动手,是因为准备工作没有完成,我党的理念一向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做好准备工作非常重要,连各大电子品牌在发布新产品时,上台演讲的PPT都会反复演练,确保演示效果,更何况是台湾统一这样远远更复杂的大事。
简单的说,第一个点,台湾统一是民族复兴大业的一部分,是服务于民族复兴这个中国最大的利益的,我国收复统一台湾这个过程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必须要做到能够在外来强大军事干涉下获得战争胜利,否则一旦战争失败,后果是严重的,将会大大影响中国的民族复兴进程。
回顾近代几百年的历史,任何一个强国,在输掉战争之后都会产生长时间的影响,会在内部产生极大的矛盾,政府的威信丧失,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恢复,而战胜国则是自信大大提升,获得极大利益。
民族复兴是最高利益,统一台湾是为这个最高利益服务的,绝不能有所闪失。
第二个点是,统一后的终极目标是彻底的在思想上消灭台独,否则台湾将成为永久的潜在风险点,在平时将会不断让中国大陆付出额外的治理成本,而当有一天中国衰落的时候,它不仅不会想站出来为国家出一份力,相反却是会想再次分裂出去。
不要小看思想问题,我国现在每年都在为新疆,西藏,香港等地区的稳定付出成本,不管是资金上面的,还是外交资源上面的消耗都不小,像新疆每年转移支付就有上千亿人民币,如果哪天中国经济发生困难呢?
香港人思想上的问题,也导致了2012年反国教,2014年占领中环,以及2019年黑暴事件的不断发生,消耗了很多成本,香港警察疲于奔命,不少中资机构被打砸,一些大陆人被打,在香港街头说普通话心理都有压力,也消耗了我国不少外交资源,香港人的身体是回归了,思想上还没有回归。
所幸我国已经开始治理这方面的问题,但是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香港的这一代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你想把他思想再扭转过来已经很难了,需要从下一代着手,要坚持教育几十年,而且还要求这几十年我们的政策是连贯的,坚决的,投入的资源是足够的,才有可能在几十年后实现在思想上的统一。香港的事情也给我们很多启示,那就是思想改造绝不能放任,西方可是从来没有放弃对香港人的思想渗透和影响,而且我认为,思想教育是需要基础的,在发展水平上越高,越是具备道义上的正当性,则越是在思想上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
因此在台湾统一之前,我们要把各项准备工作做稳,做扎实,彻底的夯实统一的基础,这样不仅有利于统一时能够迅速的在军事上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在统一后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实现思想统一,做到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即使上台演讲之前,也是要花时间准备才会有好的效果的,台湾统一要做就要做稳,要做就要做好,用更低的成本实现,这是有利于国家利益的。
对于台湾统一这个议题,我国政府其实在态度上是明确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政府如果敢于触碰红线和底线,那就会在军事上立即开展行动,否则我会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统一进程。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了武力统一的三个情形: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如果仔细研读这三条,其实可以看出来,前两条是“事件条款”,也就是说发生了这件事情,我才会动用武力,比如“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例如台湾搞核武器,外国军队进驻台湾,台湾搞独立公投之类,都属于事变。
而第三条是“时间点条款”,也就是即使没有前两条的“造成分裂事实”和“发生分裂重大事变”发生,只要我判断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那么就可以动武。比如我认为准备工作完成了,要求开展统一谈判,但是对岸无限期拖延或者拒绝,那就可以认定是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至于时间点是在我方掌控之中。
因此其实对于统一台湾的时间点,是非常明确的,除非台湾主动挑起了《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的两个动武的事件条款,否则统一的时间点取决于我国对台统一的准备工作何时完成。
这个对台统一准备工作,是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的,“胡萝卜与大棒”或者说“恩威并施,宽严相济”都是有前提的,
第一点是手中的大棒要硬,也就是要做好军事准备工作,要能够阻止外来世界军事强国的干预,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尤其是我们海空军的新式装备建设和形成战斗力,我们都觉得俄罗斯敢打,但其实忽略了俄罗斯过去的20多年,不管是1994年和1999年对车臣的两次战争,还是2008年的格鲁吉亚,2014年的克里米亚,都是陆战,这和我国统一台湾需要渡海作战是不同的。
现代兵器的使用非常复杂,因此形成战斗力的时间很长,辽宁舰2012年服役交付海军,2018年我国5月31日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才正式确认“初步形成体系作战能力”,虽然没有明确说是何时形成的,但是显然时间是不短的。
我国目前的海军力量,相对于美国是没有优势的,不管是2012年服役的辽宁舰还是2019年服役的山东舰,其意义在于让我国学习航母体系作战,但是其战斗力相对于美国航母是不如的,而且从时间上看,山东舰现在服役两年,不知道还有没有形成战斗能力,至少还还没有官宣。
辽宁舰和山东舰作为我国第一代国产航母,跟美国现役航母相比,表现在航母为常规动力,持续航行时间相对更短,需要大量加油,需要油船进行供油补给,或者返回港口加油;
吨位不足,五六万吨的排水量,可搭载舰载机的数量少;
舰载机还是滑跃起飞,相比弹射起飞效率更低;
同时目前只有三代舰载机,更先进的四代机还没有上舰;
只有预警直升机,而性能更强的固定翼预警机还无法从航母上起飞,这就大大限制了预警范围,预警机这个东西非常重要,是航母的眼睛,是进攻航母编队首先要打掉的东西,试想一下一个人要是近视眼,几十米外的人在哪里都看不清,手中的步枪怎么发挥战斗力。
当然以上的点里面,弹射起飞,预警机和舰载四代机是最高优先级,因为在台海作战,常规动力航母大约几千海里到1万海里的续航里程也够用了,美国2009年退役的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续航里程在30节航速时为4000海里,20节航速时为12000海里。单艘航母可搭载战斗少,可以用多艘航母的方式来解决。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关注今年003号电磁弹射航母能不能在上海下水的原因,因为它能解决弹射起飞,固定翼预警机上舰的问题,另外就是舰载四代机的方案需要尽快定下来,这三项搞定了,并且形成战斗力,我国的航母编队在海上执行拦截美国航母编队方面就有底气了,再加上目前已经有的对美国航母威胁巨大的远程弹道导弹,以及陆基雷达以及作战飞机支援,我国的防御体系就比较完整了。
但是以上还需要时间,003号即使今年下水了,还需要完成舾装和海试,之后才能交付海军服役,像002号山东舰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军,耗时两年半,而海军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因此003号航母舰队形成战斗力的时间点在2025年或者之后了。
与航母相比,其他的舰艇进度要快一点,像新一代的055型大型驱逐舰,首艘舰南昌舰2017年下水,2020年1月举行了海军归建入列仪式,今年(2021年)3月和4月,又相继入列了拉萨舰和大连舰两艘,未来几年间也将陆续形成战斗力。
第二点是经济准备工作,这是为在统一后在思想上彻底消灭台独做准备,
这个我之前的文章也提过,台湾的人均GDP相对中国大陆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台湾终究会回到它应有的经济历史地位上去。
如果这件事是在统一之后才发生,在统一后台湾人发现自己生活水平逐渐落后大陆地区,这很容易让人觉得统一称为了台湾富裕繁荣和衰落滞后的分界线,这对思想上的彻底改造是不利的,最好的办法是让这种衰落发生在统一之前。
在统一之前,中国大陆相对台湾的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则统一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则越小,并且统一后对我们的思想治理工作越有利,人的本性都是慕强的,在实现更高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各项工作的开展要容易的多。
为何我国一直有不少精日,精美?因为客观上美国,日本的发展水平是很高的,那么即使在国家情感上处于对抗的态势,但也无法阻挡国内出现一批对美国,日本的崇拜者。而随着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思潮才逐渐消退。
为什么我国香港,台湾地区都普遍觉得自己的制度比中国大陆的优越?
这背后的现实基础就是发展水平,而一旦你的发展水平被别人超越,“制度自信”就会开始崩塌,毕竟没有谁会拒绝变得更富有,过上更高生活水平的生活。
2020年台湾人均GDP为2.8383万美元,中国大陆七普人口为14.117787亿人,GDP总量1015986亿元,人均为7.1965万元人民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人民币兑换美元平均汇率为6.8974,则2020年中国大陆人均GDP为1.0434万美元,相当于台湾的36.76%。
我们再看各省的人均GDP,下图来自于新京报的统计,按照七普人口计算人均GDP。
2020年北京人均16.4904万元人民币,也就是2.391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84.24%
2020年上海人均15.5606万元人民币,也就是2.256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79.48%
2020年江苏人均12.1205万元人民币,也就是1.757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61.9%
2020年福建人均10.569万元人民币,也就是1.532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53.98%
2020年天津人均10.157万元人民币,也就是1.473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51.9%
2020年浙江人均10.007万元人民币,也就是1.451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51.12%
2020年广东人均8.7897万元人民币,也就是1.274万美元,
相当于台湾的44.9%
以上人均最高的七个省市刚好是我国的三大经济圈(京津+江浙沪+广东)加上福建省。
Image
今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上半年升值了8.7%),并且由于去年经济增长低仅为2.3%,因此今年肯定经济增速更快(上半年增长12.7%),因此今年全年人均GDP大概率增长会超过20%,人均会超过1.2万美元。
北京,上海这两个人口2000万以上的省级行政区人均GDP都会在未来两三年超过台湾,结束目前中国大陆没有任何一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超过台湾的情况。
而2025-2030年间,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圈(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省总共七个省市的人均GDP都需要完成对台湾的超越,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但是却是可以完成的任务。
其中广东省的挑战最大,因为其有1.26亿人,2020年人均仅为台湾的44.9%,是三大经济圈+福建的七省市中最低的,不过仅看珠三角的话(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惠州),2030年之前超过台湾问题不大。
另外,有意思的是,两岸的产业很高的重合度,可以说具有很高的竞争关系,当然这也是东亚地区产业分布的特点,最高端的还是被欧美握在手里,所以说某种意义上,中国大陆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形成对台湾产业份额的挤压,此消彼长,降低其经济增速。
在过去的十年,两岸的产业发展已经在不断逆转,表现在对应产业的工程师和市场人员的薪资水平已经赶上和超过台湾的同行。
在电子品牌方面,中国大陆品牌已经完全崛起,台湾品牌总体上已经逐渐销声匿迹。
联想目前是全球最大的PC品牌厂家,2020年全球市占率24%,台湾的宏碁和华硕合计全球市占率加起来也不到联想的一半,当然本来华为在该领域发展也很快的,可惜被美国打压了。
Image
在智能手机方面,台湾仅有的HTC品牌已经几乎退出市场竞争,2020年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家中国有三家,华为,小米,VIVO三家合计的全球市占率就达到34.6%,其他还有OPPO,一加,传音,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中兴等等,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在50%左右的水平。
Image
其他在平板电脑,可穿戴产品等领域也是一样,
无人机领域深圳大疆占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而海康,大华为首的中国安防公司在全球安防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2020年11月a&s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强,14家中国公司占了56%的销售额。
Image
下图中海康和大华位居全球前两位,前十位有四家中国公司。
Image
中国大陆在品牌方面的成功,给本土电子零部件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因为在有多个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本土供应商在沟通,价格,货期和服务上都有独特的优势,而份额的扩大又能反推本土零部件产业的技术进步。
国内各大电子品牌要做好本土供应链的进口替代,逐渐在该领域使用大陆国产供应商替代台系供应商,这对促进两岸统一是有利的。
在电子零部件方面,价值最高的就是三部分:
其一是显示面板,也就是屏幕:
在显示面板产业方面,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龙头企业在规模和利润上都已经超过了台系的友达和群创,结束了曾经台系面板供应商规模比陆系供应商大的局面。
2020年京东方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53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36亿元,同比增长162.46%
而台湾两家主要的显示面板厂家,
友达光电2020年营收为2,710亿元新台币,增长0.8%,按照4.3的平均汇率为630.2亿人民币,台湾群创2020年全年合并营收为2699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加7.1%,也就是627.7亿人民币。两家加起来的营收为1257.9亿人民币,仅为京东方1355.53亿营收的92.8%,且增速还不如京东方。
在高价值器件的第二部分声学和光学器件方面,中国大陆的领军企业舜宇光学,2020年营业收入380.02亿元,同比上升0.4%,净利49.40亿元,同比上升22.9%。
台湾的领军企业大立光,2020年营收559.4亿新台币,同比下降7.9%,按照4.3的汇率为130.1亿人民币,税后净利245.34亿新台币,相当于57.1亿人民币,下降13.19%。
当然,舜宇的营收74.98%主要来自以手机摄像头模组为主的光电产品,单看镜头的营收(包括手机和车载镜头)为91.81亿元,还比不上大立光。
但此消彼长是非常明显的。
目前台湾在高价值器件的第三部分,也就是芯片,尤其是芯片制造这一块有很大优势,台积电,联发科为首的台湾芯片产业链厂家目前日子是过得不错的。
下图是联发科2020年的营收,受益于华为海思被制裁带来对联发科芯片的海量采购,以及疫情带来的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其2020年营收达到3221.46亿新台币,增长高达30.8%,历史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而净利润达到414.39亿新台币(相当于9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高达78.6%
Image
目前中国大陆在手机处理器这一部分,由于海思被美国制裁无法生产芯片,这就需要紫光展锐尽快顶上来,紫光展锐在2018年引进了华为海思的高管楚庆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又相继引进了数名海思的高管,扭转了营收下滑的局面,目前发展态势不错。
下图为CINNO发布的数据,2021年5月紫光展锐智能手机处理器发货达到80万颗,位居中国市场第五名,而在2021年4月这一数字还几乎为零。
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为3671%,我算了下,这个意思是去年5月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出货量仅为2万颗多点
Image
今年上半年,紫光展锐营收增长达到240%,不过没有公布具体的营收金额数字。
但是需要看到,展锐5月份80万颗处理器的出货量也仅有联发科的10%不到,在海思被制裁的情况下,需要展锐抓住机遇,海思由于受到美国制裁,无法生产芯片,芯片出货只能靠库存,5月份海思的手机处理器出货量就同比去年下滑了76%。
芯片产业的发展是两岸走向统一的最关键产业,其他的零部件产业我并不担心,苹果今年公布的2020年全球200大供应商,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企业数量首次排名第一,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来自台湾地区的企业数量,这反应了在电子零部件产业的变化,我看了下中国大陆的入围供应商主要还是集中在金属和塑胶结构件,电池,散热,摄像头模组,声学器件等领域,芯片领域入围的公司只有兆易创新,以及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2家。
因此我们主要关注芯片部分,芯片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三大部分。
芯片设计这个部分问题也不大,台系企业芯片设计能力并不比中国大陆强,中国大陆领军的海思是强于台湾领军的联发科的,在芯片设计产业产值规模上中国大陆已经超过了台湾地区。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产值8848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
而根据工研院产科国际所统计,中国台湾地区2020半导体业总产值达3.22万亿元新台币,年增20.9%,表现优于国际半导体业水平。其中芯片设计产值852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23.1%,相当于1983.5亿人民币,已经比中国大陆的3778.4亿人民币的产值低不少了,当然这里注意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的产值统计,都包括了外资设计业,但总体还是本土设计公司为主。
中国大陆的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包括海思,韦尔股份,比特大陆,紫光展锐,汇顶科技,格科微,兆易创新,中兴微电子等都已经有不错的规模,各个互联网企业,以及OPPO也在进军芯片设计业。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不断提过,目前中国大陆芯片行业资深工程师年薪百万人民币已经不是新闻,硕士三年经验跳槽就可以拿到年薪50万以上,说的就是芯片设计行业,
Image
类似的还有芯片三大领域之一的封测,2020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销售2509.5亿元,同比增加6.8%,其中长三角是我国封装测试行业最集中的区域,汇聚了集成电路封测业产值的约55%。
而台湾地区2020年IC封测产值为5492亿新台币,增长9.7%,折合1277.2亿人民币。
当然这里面大陆的封测产值是包括了外资工厂的(也包括了台湾公司的工厂),单纯论公司总部所在地来排名的话,台湾公司的产值依然高于中国大陆公司,不过在封测这一块,技术要求相对没那么高,因此我们总体更关注设计和制造。
芯片制造是最关键的部分,2020年台湾芯片制造业产值18203亿新台币,增长23.7%,相当于4233.3亿人民币,而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制造产值2560.1亿元,同比增长19.1%,注意不只是台湾的芯片制造业产值是中国大陆的1.65倍,而且去年台湾芯片制造业的增速是比中国大陆还快的,这跟中国大陆去年受疫情冲击比较大有关系。同时中国大陆的制造产值里面还算进了三星,英特尔,台积电,联电等在大陆工厂的产值,而台湾的制造业产值里面主要是来自台湾本地公司的制造产值,外资工厂产值较少,因此实际的差距比1.65倍还大不少的。
今年以来,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公司的表现还算出色,
中芯国际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为11.03亿美元,同比增加22.0%,
华虹半导体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3.048 亿美元,同比上升50.3%。
而台积电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12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销售收入为13.44亿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9.39亿美元增加43.2%;
华虹半导体Q2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3.461亿美元,同比上升53.6%
而台积电第二季度的营收为132.8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03.85亿美元增长28%;
可见仅以第二季度为例子,中芯国际的营收只有台积电的10.11%,规模上只有十分之一的规模,华虹半导体的营收更低,当然华虹半导体上市公司并不包括华力微电子的营收。
另外注意,人民币今年相对于美元升值了,所以在美元营收上增速会有贡献。
2021年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6.4596,比上年同期的7.0839同比升值了9.66%,这就贡献了大约10个点的营收增速。
应该说中芯国际在美国的实体清单制裁下,有这样的财报已经是超出预期了,但是要想超过台积电,并不是短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情。
下图是中芯国际第二季度的财报摘要:
Image
所幸的是,中国大陆不只是有中芯国际,目前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电子,合肥晶合,上海积塔,广州粤芯,青岛芯恩等都在不断发展。
全球芯片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是大趋势,但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仅如此,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业要追赶台湾,还要解决芯片产业链去美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否则美国随时可以收紧半导体生产设备,材料和设计软件的供应,拉低我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
芯片产业,尤其是芯片制造业是如此的关键,如果我国在这方面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
其一是台湾手里掌握巨量芯片产能,如果最终是武力统一,不仅是军事行动进行过程中,因为货物运输中断,导致中国大陆的下游电子和汽车品牌得不到足够的芯片进行生产,会对经济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而且还非常依赖武力统一完成后台湾的芯片产能恢复,不仅如此,供货中断还会影响到全球的电子产业,带来不必要的外界压力。
因此在统一前,通过和平产能建设,扩大中国大陆芯片产能,可以尽量减小统一军事行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
其二是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去美化自主生产,那么美国可以随时通过限制设备供应的形式让我国无法大规模扩产,从而导致替代台湾芯片产能的目标无法实现,甚至可能因为我军的武力统一行动而彻底对我国所有企业完全断供芯片生产设备,原材料和设计软件,因此我们要保证在此极端情况下我国芯片产业链仍可以持续的进行生产。
其三是芯片制造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会支撑台湾相对于大陆的人均GDP优势,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大发展,是有助于实现两岸产能此消彼长,缩小两岸人均GDP差距的。
我还是那个观点,两岸芯片产能和份额此消彼长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既然必然会发生,那么在统一前台湾芯片制造业优势在和平竞争下衰落,比在统一后台湾芯片制造业才衰落要好,因为前者的责任很明确的在当前的台湾政府,而后者如果发生,则责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特区政府。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反映在人均GDP和生活水平上面,台湾人的生活水平相对于中国大陆一定是优势不断丧失,并且被中国大陆三大核心经济圈超过的,但是这件事发生在统一之前,比发生在统一之后好。
因此,我国必须争分夺秒,争取在2022-2023年底之前实现至少28nm产线的去美化生产,同时要大规模扩产扩大产能,替代台湾岛上的芯片制造产能,如果我们保持每年增长20%的速度,到2025年则芯片产能再扩大一倍,同时实现了去美化生产,则基本可以保证统一军事行动下本土经济安全,也有利于统一后治理。
最后,统一台湾还有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比如在政治领域,统一后的台湾政府人员安排问题,制度安排问题,如何设计出一套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又有利于台湾未来持续发展的制度,具体由谁来执行;
用什么手段争取最后的和平统一的机会;台湾未来使用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工作;
如何处理台湾在统一军事行动中死亡或者受伤人员(当然最好是和平统一,实现零伤亡,毕竟一旦开战必然有人会因此死伤)等等,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最为核心的还是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发展,
在军事上的标志就是我国包括舰载四代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在内的新一代电磁弹射航母编队体系何时形成战斗力,目前从时间上看最快也应该在2025年,如果要实现003号+004号两个新一代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那就是2025-2030年之间了。
总之不只是要对台军形成技术上的压倒优势,而且要实现对美军也具备优势,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确保军事行动顺利完成。
在经济上的标志就是两个:
一是中国大陆三大经济圈+福建省总共七省市人均GDP全部超台湾,目前看2025年之前北京和上海肯定会超过,其他五省市预计在2025-2030年陆续超过,实际上这些省级行政区超过了,也意味着国内大量其他省市的省会城市人均GDP也会超过台湾。
台湾以人均GDP 二流省份的身份回归祖国,可以极大的挫败其内心的制度优越感,对大家都有利,实际上我还是强调那句话,只要历史正常发展,香港,台湾最终都会回到其应有的历史经济地位,过去几十年香港和台湾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国大陆,本身就不是历史的常态,只是香港在1997年以较高发展水平回归,现在逐渐衰落,不少香港人内心反而怨恨是回归导致香港衰落,怀念起了回归前的香港繁荣时刻,其实这只是向历史均值回归而已。
另一个标志就是建成去美化的芯片产业链,以及在芯片产能上超过台湾,这两个目标都很有挑战,前者要争取在2022年底或者2023年底之前实现,后者要争取在2025-2030年之间实现,而前者某种意义上是后者实现的基础,因为不实现自主化,则芯片产能扩产是被美国人限制的。
另外为什么必须是在2022年年底,最晚到2023年年底实现去美化生产,这也是推算出来的华为继续有意义的生存下去的最晚时间点了,所以必须要以此时间点为目标。如果再晚的话,华为通信设备业务的芯片库存也差不多耗尽了,其实华为还会活下去,毕竟收专利费,卖软件也能活,但是硬件销售就无法有规模的继续进行了,而小规模的销售对于华为意义并不是很大。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最高利益,也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台湾的回归和统一,是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服务的,我们必须要扎实的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划定好不可接受的红线,要相信目前由于中国大陆的发展速度高于西方国家和台湾地区,因此时间是在我们这一边,只要台湾不逾越《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的红线,我们就继续扎实的推进统一的准备工作,发展军事和经济力量,不打无准备之仗,确保统一大业万无一失,以更低的总成本实现统一。
而台湾统一的时间点,就在我们完成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就会到来,而从本文的分析来看,只要各项工作推进顺利,这个时间点已经不会太遥远了。
此文的观点就是台湾统一遥遥无期{:191:} 台湾以人均GDP 二流省份的身份回归祖国,可以极大的挫败其内心的制度优越感,对大家都有利,实际上我还是强调那句话,只要历史正常发展,香港,台湾最终都会回到其应有的历史经济地位,过去几十年香港和台湾发展水平大大高于中国大陆,本身就不是历史的常态,只是香港在1997年以较高发展水平回归,现在逐渐衰落,不少香港人内心反而怨恨是回归导致香港衰落,怀念起了回归前的香港繁荣时刻,其实这只是向历史均值回归而已。
{:191:}{:191:}{:191:} 这个宁南山整天胡咧咧 zhouzp 发表于 2021-9-21 07:45
此文的观点就是台湾统一遥遥无期
本文作者的优势是经济分析。
但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政治和军事,经济是问题解决后的治理。
百万雄师过大江时,解放区的人均产值难道比国统区的高了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