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23:11:09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29 10:06
李宗仁回忆录总结日军侵华战略时,提出说日军应该采用速战速决的打法,打大歼灭战,从北京出发,一部入山 ...
你需要查一下,日军的规模是啥时候达到三百万这个数字的,答案应该是在太平洋战争没希望所导致的总动员以前,从未达到过。但是就是后来的这个七百万数字,绝大部分也是太平洋沿线以及日本本土驻军,而非在中国的驻军。
另外要注意的是,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与进攻老蒋的日军是两回事,前者主要任务是防御苏联,因此其数量不能计算到进攻老蒋的日军数量里面去。同时,伪军的出现,特别是大量伪军的出现,是在重庆与日本之间形成对峙以后的事情。
计算一下数量以及时间点,你会发现日本从来就没有能够消灭中国的足够军队。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23:18:20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29 10:06
李宗仁回忆录总结日军侵华战略时,提出说日军应该采用速战速决的打法,打大歼灭战,从北京出发,一部入山 ...
彻底吃掉中国,即使在军事上有较大可能实现,但在政治上对日本有利吗?苏美英会视如无物吗?
这应该是日本高层严肃考虑过的问题
日本高层在对华战略上的内部分歧一直都很大
日军没有使用出其战争机器的全部力量,恐怕是它对国军主力只能一直击溃而无法歼灭的根本原因吧?而没有动用全部力量,应该是出于国际政治方面的考虑吧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29 23:37:35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23:11
你需要查一下,日军的规模是啥时候达到三百万这个数字的,答案应该是在太平洋战争没希望所导致的总动员以 ...
当然,前提是不扩大战线,跑到东南亚和缅甸去瞎忙活。赶在苏联和美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闪击才可能。不过,日军到底在37年能否迅速动员出来足够军队,确实是个问号。如果真的在20年代有个灭亡中国的计划,10几年的时间储备预备役,应该是可以实现。
但我一直认为日本根本没有灭亡中国的计划,所以准备不足,结论的确如你所说。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29 23:49:15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23:18
彻底吃掉中国,即使在军事上有较大可能实现,但在政治上对日本有利吗?苏美英会视如无物吗?
这应该是日 ...
1937年,苏联面对德国方向的压力,能直接出兵的可能性很小。美国那时还没态度。如果主要战事能够在1-2年内结束,打闪击战,只能说有一博的空间。。。不过,这个胜利确实是建立在对手的反应之上,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日本自己也做了最差的决策,将自己拖进了泥潭而不能结束战争,快速抽身。后面又去惹美国,这个骚操作太骚气了。
李根
发表于 2019-12-30 00:09:00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29 10:11
你需要查一下,日军的规模是啥时候达到三百万这个数字的,答案应该是在太平洋战争没希望所导致的总动员以 ...
李宗仁那本回忆录也是胡说八道,日本真的按他的所谓快速灭亡中国的打法,肯定会吃大亏,而且要提前破产的。
老李的主要目的在于装先知,抹黑骂臭其他人,他自己未必信这一段:
所以日本既处心积虑要征服中国,就应乘欧洲多事之秋,一举把中国吞下。日本平时国防军有二十个师团,稍一动员便可递增至四、五十个师团。如果卢沟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全国,首批派遣三十个师团同时分途进犯。用闪电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夹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域西进攻击,与其南下的主力军相呼应,使西南各省军队不能调至长江流域作战,则占领淞沪、南京、武汉、长沙等战略要地,即无异探囊取物。然后右路越秦岭占成都;中路上宜昌,穿三峡,入夔门,占重庆,左路经广西,向都匀,入贵阳。一举而占领中国各重要都市,将我方野战军主力摧毁,将零星游击队赶入山区,支解我们整体抵抗的局面,陷全国于瘫痪状态,并非难事。到那时,我政府只有俯首听命。
等到大势已去,纵使我们的极端主战派也只好钳口结舌。则以蒋、汪为首的反战派和三日亡国论者自将振振有词,率全国人民屈服于暴力之下了。然后,一俟德、意向外侵略,欧战发展到顶点时,日本即可挟中国的人力物力,向亚洲防卫力量薄弱的地区,进行狂风掳掠性的战争,则南进北进,均可游刃有余。如此,二次大战结束的面貌,恐将完全两样了。
所谓口述历史,李宗仁回忆录确实是揭老底的典范。只能骗骗那些缺乏经验,只读这一个人的回忆录的傻子。
{:191:}{:191:}{:191:}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30 00:51:27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10:18
彻底吃掉中国,即使在军事上有较大可能实现,但在政治上对日本有利吗?苏美英会视如无物吗?
这应该是日 ...
楼上的,歼灭的前提是对方坚守不退,以至于被包围。以国军的防御没有纵深,一点突破,全线溃退的爱好,你要日军如何打歼灭战啊。
举个例子,44年的一号作战,河南国军休养了那么多年,日军一个进攻,全线溃退,李家钰阵亡。这厮实际上怎么死的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逃的累坏了,部队没有前卫警戒,就是一伙人乱逃,被日本人堵上了。以至于给这厮写传记的家伙写到这段都没办法下笔,只好是一系列的没想到模糊过去完事。
李家钰是国军高级将领,都狼狈如此,遑论其他。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30 00:53:10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29 10:37
当然,前提是不扩大战线,跑到东南亚和缅甸去瞎忙活。赶在苏联和美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闪击才可能。不 ...
伙计,闪击战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进攻方的机动能力,一个是防守方有合适的道路网,你觉得那个时候的日军具备德军的机动能力嘛,同时那个时候的中国有合格的道路网嘛。
建议查一下解放战争时期国军的快速纵队的遭遇。
aniu
发表于 2019-12-30 01:01:53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03:50
八路军专挑不听话的据点开打。对于那些深入根据地甚至只是距离根据地较近的据点,出门抢粮就算没被民兵打死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30 21:03:47
本帖最后由 zilewang 于 2019-12-30 21:06 编辑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30 00:53
伙计,闪击战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进攻方的机动能力,一个是防守方有合适的道路网,你觉得那个时候的日军 ...
这个闪击不是说德军那种完全现代化的装甲立体推进,只是说在战略上要寻求速战而不是持久。对照国共三大战役来看日军打歼灭战的可行性。三大战役之前,共军兵力也只有200万左右(含地方部队),比日军的优势就是有严密的地方控制系统,不用分兵。以中日军队的战损比,以及日军的机动能力,比共更优而不是更差。而三大战役总共才持续三四个月。
不过,军事上的变化十分复杂。我只是说从结果和类似案例看,日本最缺乏的不是能力和战场条件,而是战略决心和战略目标。自己发动的战争,却不能掌控战争进程和结果。
常挨揍
发表于 2019-12-30 21:45:56
zilewang 发表于 2019-12-30 21:03
这个闪击不是说德军那种完全现代化的装甲立体推进,只是说在战略上要寻求速战而不是持久。对照国共三大战 ...
这不废话么。
攻击战略要地的战役目的,是占地(能占住的话)还是杀人(消灭对手)?
必须明确。
德国当年就这么懵的:前面(占地)肉吃得好好的,还到处受欢迎,怎么到斯大林格勒就只剩被骨头反杀了{:200:}
xiejin77
发表于 2019-12-31 14:23:28
酒兄描述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电视剧系列——地下交通站。
xiejin77
发表于 2019-12-31 15:07:2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9-12-30 00:51
楼上的,歼灭的前提是对方坚守不退,以至于被包围。以国军的防御没有纵深,一点突破,全线溃退的爱好,你 ...
老兵兄提到的李家钰将军,我正好之前也研究了一下相关资料。
当时汤恩伯和蒋鼎文在日军攻势之下弃洛阳溃逃,结果洛阳地区群龙无首,公推李家钰出来擦屁股。其实当时李家钰的基本部队四十七军并不算是最强的。汤恩伯和刘戡的中央军不说,就算是高树勋的西北军也比川军家底强很多。却让李家钰殿后收拾残局。
结果李家钰的四十七军只剩了5个团,自己也在撤退途中被伏击包了饺子。而且有回忆录说是因为碰上了高树勋想抱团取暖,结果被高摆了一道,提前溜了。然后自己改了撤退路线,结果进了伏击圈。
豫中会战没有啥坚守的案例,九十四师守洛阳也只是一昼夜。就被誉为浴血奋战了。
pcb
发表于 2020-1-1 00:16:07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本帖里这些萌萌哒的鬼子绝不是因为他们本性纯良,而是抗日军民以巨大的牺牲,坚持抗战,一点一点磨掉了这些军国主义野兽的嚣张气焰。"
grass
发表于 2020-1-1 11:21:45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9-12-29 03:49
民兵尚且如此,老八路就更难对付了。1945年2月5日,滨海十三团二营一个连170余人袭击日军五里后子据点后到 ...
七个小时的战斗里,刘家庄父老和独立营一起击毙日军38人,伪军102人 ------- 有点象现代中东人打仗
老马丁
发表于 2020-1-10 01:07:45
读起来很好玩,但是好玩中透着浓浓的悲伤:凭什么中国老百姓要吃这种苦。。。
几十年过去了,河北普通农民也就是活着而已,大不了玩个手机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20-1-19 12:53:07
老马丁 发表于 2020-1-9 12:07
读起来很好玩,但是好玩中透着浓浓的悲伤:凭什么中国老百姓要吃这种苦。。。
几十年过去了,河北普通农民 ...
我觉得还好啦... 最近泡某乎很多,各种文章都看,历史 军事 时政 八卦 烹饪 文学 Python Excel... 看到很多农村人也泡知乎,发的很多普通庄户人家的照片 讲很多只有农村生农村长的人才有的经历。下面和这些农村人互动的大部分都是你我这种城市人,但彼此交流起来并无障碍。远比特么我呆的这个亲朋好友之间都要隐瞒总统大选自己投了谁一票的鬼地方强,也比那个把人分四档,还有一个 NULL 档的咖喱国强
还是觉得互联网有助于社会的扁平化,但能否实现扁平化也要看你那社会的人文环境和物质基础是否匹配。像中国这样经历过革命和文革的社会,人文条件够了,这十几年贫富分化加大但穷人也消费得起手机和互联网了,物质条件也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