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印度为什么临门缩脚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12-5 11:50 编辑在奥巴马的最后一两年里,TPP与RCEP的事实竞争成为炽热的话题。最后,美国主导的TPP谈成了,但美国没有参加,于是TPP黄了。改头换面之后,现在成为不死不活的过气网红话题。现在,RCEP也谈成了,进入法律文本审核阶段,预定2020年2月签署。但印度不参加,日本有可能跟进,连带影响现在还不好说。RCEP会步TPP的后尘吗?
RCEP最大的特点当然是互免关税。RCEP也不是一揽子对待,容许成员国之间就双边互免关税的例外清单个别谈判,容许特殊国情,避免强求一律。考虑到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在服务、投资和标准方面也没有TPP、NAFTA2.0那样严格,不排斥国有企业,还很有特色地规定,投资保护条款在RCEP实施3年后,由成员国根据实际经验决定是否激活,充分体现了原则性、灵活性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结合。RCEP还容许“单一原产地”制度,只要整个供应链在RCEP内,不需要对所有环节分别提供原产地证明,只要单一的“原产于RCEP”就够了,极大地简化了区域自由贸易中经常卡壳的原产地认证问题,也有利于公司把供应链铺开倒整个RCEP地区。
与TPP一样,RCEP最初也是东盟成员主导的,从东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开始,在力图扩大影响、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过程中,最终成为“别人”主导的准全球性贸易协议了。一般认为,RCEP是中国主导的。
当然,日本、印度不这么认为,也力图不使RCEP被中国单独主导。中国并不排斥其他国家的影响,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保持高速增长(这几年有所减速,但6%左右的GDP增长速度依然远远超过其他主要经济体,包括在最近骤减到4.5%的印度),中国就是瓷器店里的大象,在一个没有美国的跨地区经济协议中,影响想不大都不行。
RCEP并不刻意排除美国,就像TPP在理论上不排除中国一样。没错,在谈判期间,希拉里就公开宣称,TPP就是要排除中国,只有定型了,才可能接受中国以完全服从的姿态参加。RCEP在整个谈判期间从没有排除过美国的参加,当然也没有特意、坚决邀请。
RCEP最初是着眼于东盟内部10国的。这当然是不错的构想,但互补作用不够大,也缺乏超过东盟的影响。扩展到东盟加中国的10+1时,情况出现了变化。中国与东盟已经连续10年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以来,东盟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通过地区内自由贸易协议加强贸易是水到渠成的。10+1也有助于中国和日韩欧美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既便于自由进入中国市场,也能低门槛地进入美国市场。但东盟不仅成员国单独难以抗衡中国的影响,东盟整体都无法抗衡中国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日本和韩国也拉进来。
中日韩之间也正好在商谈的东北亚自由贸易架构,整合进10+1,扩大成10+3,这是顺理成章的。10+3也在经济上体量大得多,互补互益效应也更加强大,还一并解决了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自由贸易问题。尽管东盟10国每一个成员都算不上世界贸易圈子里的重量级,但加起来还是很有点体量的。中国“独吞”对欧美可能还不是太了不起的威胁,但对日本和韩国就是不可接受的,加入是必须的,否则就真的“脱亚”了。
这使得区域外围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很不安。中国本来就是澳新最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把东盟和日韩都“圈走”了,那澳新就在经济上被挤出亚太了,在政治上也要告别仅剩的影响了。
问题是日韩澳新都加入之后,印度就坐不住了。印度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历史上的俄罗斯,一头望着欧美,另一头望着亚太,目的是确保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尽管中国并没有把印度当作竞争对手。
在日本的鼓动下,10+3变成了10+6。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超过TPP。据测算,16国之间实现完全自由贸易后,中国GDP可提升0.55%,印度0.53%,日本0.09%,中国出口总量提升3.15%。
RCEP也是印度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外来压力,有可能达到中国加入WTO的效果。但印度最终临门了,这一脚却踢不下去了。
印度崛起是个老话题了,印度为什么总是崛而不起是更好的话题。个人在《印度会崛起吗》里提到,印度教育的精英化、民族心理中的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政府缺乏执行力等问题导致印度崛起屡战屡败;但印度人口众多,文化灿烂,雄心勃勃,又迫使印度屡败屡战。
教育对后发国家的意义尤其重要,这是尽快拉平人力资源差距的捷径,尤其是普及教育。教育与民族心理也有直接联系。社会和经济发展好比催化反应,自然资源是反应物,人力资源才是催化剂。只有精英才得到良好教育,那是把大多数人口当作自然资源处理了,这与全民普及教育、极大地增加催化剂的数量的差别不言而喻。
政府执行力是另一个问题。落后的国家一定散漫,政府是把全民力量凝聚起来的关键,需要的不仅是有效的政策,还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有效的政策不等于完美的政策,但不怕慢,就怕站,讷于言而敏于行,有可能因为冒进而走错,但因为敏于行,纠正也快;但敏于言而讷于行是注定成不了事的。现实世界里是不进则退的,对落后国家,讷于行尤其不可接受。
印度需要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的结构性改革。莫迪一直在努力,但也一直遇到阻力,需要RCEP这样的外力来打破既有枷锁,在压力下转型。但印度毕竟是印度,必须在瞻前顾后中,看着西瓜,掂量芝麻。
印度经济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还在低水平的内循环中熬着。基本经济结构也是低水平上的完整,任何有点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技术都需要进口。与中国被封锁的情况不同的是,印度没有被封锁的问题,基本上不管什么东西,掏钱就能买。这进一步抑制了国内技术的萌芽和发展。
面对开放,印度在心理上是矛盾的。一方面,国外市场降低门槛是有利于印度出口的,拉动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降低门槛则有被进口的优质廉价产品淹没的危险,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中低端产品,在价位上属于印度大众能够承受的范围,但在质量、款式和品种上碾压印度的国内产品。
印度对RCEP中其他15个成员国中的11个国家有贸易逆差,所以至少在现阶段,全面的自由贸易对印度是不利的,只能增加贸易逆差。印度现关税制度对90%的进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税,RCEP要求取消全部关税,这可能对印度经济造成太大的压力。印度也要求所有电商都不得跨境经营,除非有特许,否则数据全部留在经商国。如果这只对RCEP内部(特别是中国)有效,而RCEP外的电商(如美国)得以豁免,这也是难以接受的。
因此,印度提出:
1、 RCEP内各经济体的家电产品和食品要进入印度,应至少使用30%以上原产于印度的零部件和材料。
2、 在某些工业品和农产品进入印度时,要设置新的紧急进口限制措施。
3、 建立联合管控措施,避免RCEP成员利用其他成员国向印度过量出口产品。
另一方面,印度要求其他RCEP成员国对印度出口无门槛,零关税。这样的单向自由贸易当然是违反自由贸易的对等原则的。说到底,这是印度想竞争但又不敢竞争的结果,也是印度政治的必然:以民主为名,在困难的决定面前,“宁愿等,也不要不完美的解决方案”,弄到最后,印度自诩强项的钢铁、汽车和制药出口也成为牺牲品。
不过莫迪不是一般的印度领袖,他还有另外的小九九。
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从东北亚一路横跨欧亚大陆,从海陆两路直抵欧洲。按照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控制欧亚大陆就控制了世界,差别只是如何控制而已。麦金利学说是控制中央的“世界岛”,斯托克曼学说是“边缘包围中央”。但一带一路是边缘、中央通吃的。印度处在海上一带一路的中间。RCEP覆盖了一带一路东段,搞成了,不管是纳入中亚、西亚甚至俄罗斯作为新成员,还是RCEP整体加入更大的新的洲际自由贸易架构,西段就水到渠成了。
从连续性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是绕不过印度的,这也是印度摆足“你不把我伺候舒坦了就别想有一带一路”架子的理由。但时代不同了,海路也本来就不拘泥于连贯性。印度很重要,但离开了印度,一带一路也是能搞成的。TPP在地理上也是不连贯的。印度退出后,特别考虑印度要求的条款可能取消,使得RCEP的互免关税从覆盖80%的进出口增加倒90-03%。
这也是印度特别郁闷的地方。要是没有印度的一带一路搞成了,印度就被彻底边缘化了。但不管政治上、经济上、安全上,一带一路又是印度不可能与中国争夺领导权的地方,所以印度极力破坏一带一路,加入RCEP谈判但又临门放水,可能就是印度策略的一部分。
印度不加入RCEP,在短期内对避免近期经济和社会影响是有利的,但长期里将使得印度产品更难进入10+5的经济圈,也将坐失承接中日韩低端产业转移的好处。要单独建立双边贸易特惠太辛苦了。
印度经济在纸面上增长率比中国还高,实际上自己心里有数,根本是不可比的。鼓励民心可以,准确衡量经济实力就不行了。现在连纸面的高增长都维持不下去了,2019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从2018年的7.5%暴跌到4.5%(换算到全年GDP增长率),印度上下已经惶恐不安了。
印度政府推出在5年内投入1.4万亿美元(约合10万亿人民币或者100.3万亿印度卢比)投资的宏大计划,要通过全面翻新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的可持续的高速发展。这将是超过温家宝4万亿人民币大水漫灌的大手笔,但这是在学中国。
印度的基础设施真是需要全面翻新了。从海陆空交通到一般城乡建设到电信到发电输电到基础工业,印度简直什么都需要。但印度有四个问题:
1、 法规。印度号称法制健全,因为印度的法律基础是英国人留下来的,“法制健全”通常是与英美法制接近或者相容的另一种说法。但印度法制并没有保障印度的发展,反而时常成为障碍,印度以法制为名的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是世界闻名的。这不一定是印度法制本身的过错,而是上层建筑应该与经济基础相符合,过于超前或者过于落后都有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 投资。印度不是富国,经济本钱不厚,靠印发100万亿卢比只能造成比中国的4万亿大水漫灌严重得多的经济浮肿。但除非有政策上的大幅度改革,历史上引进外资的败绩使得外资大量投入顾虑重重。外资是为利润而来的,但在印度的政治和法制架构下,“合理的印度利益”极大地提高外资的回报门槛。这会是个大问题。
3、 技术。中国在4万亿的时候,基本技术已经迈入中等先进的行列,从高铁到高速公路,从汽车到重型机械,主体都可来自国内,所以大水漫灌还是肥了自己的田的。印度不一样,技术水平更相当于1978年的中国,最多1988年,而不是2008年的中国。这1.4万亿美元的实施要是大头只能来自于引进技术,不仅肥水流到外人田,还因为关闭了最好的窗口而不利于扶持印度国内的基本工业。但在5年内一步拔高到相当于中国在2008年的工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又是不可能的。
4、 在4万亿的2008年,中国已经淘到第一桶金,4万亿号称大水漫灌,实际上更多地是引子,带动了更多的民间资金和外资。同样的拉动效应是否能在印度重现,这是很成问题的。但单靠100万亿卢比,还是不够的。
或许印度想在基础建设完工、经济实质性起飞的时候,以强大、健康的经济加入RCEP,那样就可以得益于自由贸易,而不必受制于国内弱势群体利益问题。但那是以后的事了,加入还是不加入RCEP是眼下的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印度到最后还是退出了。这不意外,以印度的政治惯例,加入了才是意外。但不加入,印度也马上会后悔的。日韩澳新不能承受并屏蔽在东盟加中国的自由贸易圈外,印度更不能。日韩有高新技术,澳新有资源,还有希望刺入圈内,印度既缺乏技术和资源,也缺乏成本和性价比优势,更难刺入了。
但印度不加入,日本也动起了小心思。日本早已放弃了“雁行经济”力的头雁的自我定位,即使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也对中国在RCEP内的影响充满无力感。本来对拉上印度一起平衡中国的影响期望很高,印度不加入,日本也在声称不会签字了。
如果日本果真放弃签字,中国在RCEP内的影响更大,有可能使得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也萌生去意,取决于他们对中国在RCEP内领导地位的敏感度。在最坏情况下,RCEP可能回到10+1的情况,大大降低RCEP的作用和影响。这当然是令人失望的,但对中国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东盟未必乐见“独享”,但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关系是东盟经济健康的未来发展的必须,这是东盟承接从中国转移出来的低端制造业的最好机会,东盟本来就不指望在RCEP内的领导地位。但日本、印度和可能的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回到坐视中国“圈走”东南亚而把自己屏蔽出互利发展的暗淡前景。
更大的问题是,RCEP的谈判已经结束。但如果出现主要潜在成员国不再加入的情况,部分当时为了迁就这些国家的条款就不再必要。而RCEP一旦建立,其他国家再以新成员身份加入,准入条件不再可控,加入的门槛更高,而继续游离和勉强加入的代价也更大。英国拖泥带水加入欧盟就是先例。
另一方面,把孟加拉和斯里兰卡拉入RCEP框架,有可能刺激印度。印度一直把前整个英属印度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走向更是敏感。
孟加拉不仅“夹住”阿萨姆的脖子,还面向印度洋。斯里兰卡更是坐在印度半岛尖端,是扼守“印度的印度洋”的钥匙。孟加拉和斯里兰卡都在大力发展服装业,处于承接中国转移产业的最优位置。这两个国家都力图发展出口导向产业,起点低,劳动力成本低,在中国和欧美都是“人畜无害”,产品容易低门槛或者无门槛进入,又在RCEP的地理边缘,是加入RCEP的理想成员。也是印度不能接受被中国“圈去”的地区国家。
接纳孟加拉和斯里兰卡很可能迫使印度作出痛苦的选择,因为下一个很可能就是巴基斯坦,这是印度更加不能接受的。
RCEP计划在2020年签署。未来一年很关键。一旦RCEP如愿建立,尤其是10+5的理想状态(假定印度依然拒绝参加),这不仅是地区经济合作的构架,也是地区政治合作的构架,甚至对未来科技发展也有巨大影响。
中国与日本和越南的关系已经过了危险期。中国崛起是打破既有世界秩序的过程,必定强迫邻国调整对华关系。作为曾经的雁行经济的头雁,日本曾经习惯于在经济和科技上领先中国的地位。在中国接近并超过日本的时候,是两国关系最困难的时候。日本情不自禁地要设法迟缓中国的赶超,在自己力量不够的时候,试图借用美国的力量。只有日本承认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决定性地超过日本,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而且借用美国力量也不管用的时候,才能摆正心态,中日关系才能正常化。现在已经进入这个时代了。
越南倒是从来就落后于中国,自卫反击战也教会越南不要再动军事解决的脑筋,但还是在想趁着国际实力还压得住中国的过渡期,借用国际力量(尤其是美国,在较小程度上还有东盟)赶紧为越南谋取最大利益,尤其在南海,这曾经是一段时间里越南的算盘。在中国经济与综合国力在南海迫使国际势力无力再搅局时,这个算盘才会最后放弃。现在还没有完全到这一步,但迹象已经清楚,而且不可逆。这使得越南修正自己在南海的行为,降低与中国的冲突倾向,转而从合作中谋取利益。
另一方面,美中贸易战使得越南成为受益者,一些产业通过向越南转移而回避美国对中国制造的高额关税。但在“美国第一”的新环境下,美国关税正在追踪而来,环保、劳工压力也将接踵而至。与中国不同,一旦美国盯上越南,越南毫无还手之力,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本身也在成为至少与美国等量齐观的单一市场,即使为了在中国的市场准入,也必须与中国搞好关系。
美中对待东南亚有本质区别。东南亚对于美国来说,只是围堵中国的棋子;但对中国来说,是搬不走的邻居。美国利益与东南亚利益重合是巧合,而中国利益与东南亚利益重合才是长久的和稳定的。美国习惯于在自己参加的多边组织里充当说一不二的老大,而不喜欢与自己不是领导的多边实体(如东盟这样的区域组织)打交道,尤其是缺乏单中心或者双中心的多边实体,因为达成协议也缺乏执行力。奥巴马还频繁参加APEC会议,特朗普则懒得参加,未来美国总统即使回来,也难以重建信任。中国与东盟没有这样的问题。东盟国家都是中国的直接或地区邻国,不管是APEC还是10+1还是具体国家互访,中国都与东盟及成员国在所有层面上维持紧密关系。这种区别也使得中国的影响与美国有本质的不同。
日本、越南与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是有很大互补空间的。摩擦依然会存在,但各方都会积极管控,共同发展,因为对抗已经是没有出路的了。
RCEP也体现了中国的领导力和执行力。不仅对于国内事务如此,对于国际事务也是如此。这是中国软实力日增的最好体现。谁都不傻,靠撒钱也只能买来一时一地的追随,买不来这样的长期性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就容易推动区域政治合作了,欧盟就是从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过来的。这也将在新科技标准上产生影响,RCEP拥有足够大的技术基础和市场,有能力在全球标准难以落位时率先推动区域内标准,以既成事实影响全球标准。
RCEP也成为成员与欧盟的自由贸易的参照,如果能与欧盟结成松散或者紧密的自由贸易关系,甚至把加拿大和墨西哥拉进来,美国在贸易上孤立中国的立场就更难维系了。
对于印度,放弃加入RCEP凸显了印度经济还在确保生存的阶段,而不是全球竞争的阶段。不迈过这个坎,印度经济没有起飞的机会。RCEP本来可以成为外来的强力推动,但印度最终选择逃避,揭示了未来改革的前景。这也反应了莫迪对执行力的真实信心,实际上不超过中国政府在30年代“黄金时代”的水平。眼下新德里和印度其他城市的恶性空气污染就是例子,并非不知道需要做什么,但推动不下去,也不敢折损过多政治资本,尽管不作为同样折损政治资本。
没有印度的RCEP也打破印度对自身定位的迷思,原来印度对RCEP并没有那么重要,对一带一路也一样。正确定位本来就是国家和民族健康起飞的必要条件。RCEP还有一年才会签署,印度还有时间,但印度大概率不会改主意,因为印度还没有像日本和越南那样开始正确认识自己相对于中国的定位,掺水GDP的暴跌也不影响印度对自己的乐观,即使输在起跑线也宁愿继续背着包袱爬山,而事实上起跑线已经前移了。印度不乏具有危机感的人,但超过空谈、顶住压力、付诸行动,这才是改革的关键。
有人说,在印度,人人都是天生的战略家、CEO。但战略是要在有限资源情况和错综复杂甚至可能互相矛盾的要求下,分出轻重缓急,排除干扰,保障发展。空谈不是战略。民主也是一样,不是不加区别低保护所有人的利益,而是凝聚起所有人的共识,排除困难,共度时艰,走出困境。永远扯皮而不作为不是民主,这是民之无主。
对于美国来说,美国既不是TPP成员,也不是TCEP成员。有说法中国有意加入TPP。一般国家只有按现条件加入的资格,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入不排除某种条款修改。当然,无修改加入的话,会更加顺利。那样的话,中国就既是RCEP的创始国,又是TPP的成员,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就与美国形成落差了。崔天凯在美国媒体上说,美国不要自己给自己造一堵“柏林墙”,该不会一语成谶吧?
“捣鬼有效也有术,然而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无有。”
{:191:}{:191:}{:191:} 本帖最后由 中关村88楼 于 2019-12-6 05:01 编辑
印度GDP没有掺水,掺的是羊粪。华尔街日报说,印度为增加GDP规模,决定“在统计有机肥产量时”增加计算“山羊和绵羊的排泄率”。有经济学家评论,对印度GDP挤水分是不可能的,因为挤出的都是粪汁儿。 在印度,人人都是天生的战略家?
老祖宗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战略上,印度人就是思而不学的典型。
sweeter 发表于 2019-12-6 10:26
在印度,人人都是天生的战略家?
老祖宗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战略上,印度人就是思而不学的 ...
我怎么觉得三个的战略家的水平还不如北京的哥呢?
土共的难处就在于别人都是杀人放火才当上村长的,谁敢相信你到处撒糖的能干村长?{:230:} 本帖最后由 马鹿 于 2019-12-8 08:43 编辑
虽然有点长, 还是看完了!
只要你写的涉及印度的必看! 马鹿 发表于 2019-12-8 07:38
虽然有点长, 还是看完了!
只要你写的涉及印度的必看!
多谢社长支持{:1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