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贱则无敌?
本帖最后由 清凉山 于 2019-12-3 23:51 编辑微信上有人提到供港食品,忍不住去查了一下.
观网上有这么一篇:
《环球时报》探访香港食品“生命线” 不合格蔬菜整车销毁
更详细的见这篇:
为什么供港食品安全率能达到99.999%?
部份内容摘录如下:
近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介绍,经其检验检疫的供港食品连续20年零事故。
在2012年6月,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也称:“香港食品主要依靠内地供应,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是很难得的。”
保证供港食品的绝对安全,一直被视为“政治任务”。2008年,时任蒙牛乳业首席财务官(CFO)的姚同山,在香港对港媒表示:“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此言一出,舆论大哗。
相比之下,近年内地的食品合格率只在90%左右。供港食品安全率为何能达99.99%?网易称,香港食品安全集中监管模式与更高的安全标准,也倒逼供港食品提升了安全系数。而反观国内,如果没有足够财政投入保障,供港食品监管体制难在内地复制。
一、供港食品安全是“任务”,投入不计成本。
(内容从略)
二、香港食品监管模式与安全标准倒逼供港食品“更放心”
(内容从略)
三、没有足够财政投入保障,供港食品监管体制难在内地复制
(内容从略)
真想破口大骂啊{:224:}{:224:}{:224:} 最后的表情不是破口大骂啊,看看这个是不是:curse: 改开以来,对内跪舔绿教,少民,对外跪舔一切国家,各种垃圾国家的垃圾人口都能在中国横行,港台更是享有特权,这种搞法,港台人要是想统一才是脑子有病呢。
现在比宋朝更猥琐。 才知道? ヾ(≧へ≦)〃气愤! jellobean 发表于 2019-12-4 01:17
才知道?
知道有特供,但没想到会有这么贱{:223:} 齐若散 发表于 2019-12-3 23:53
最后的表情不是破口大骂啊,看看这个是不是
不知道我用那个算什么,吐唾沫?那也行! 当初三聚氰胺最热闹的时候,伊利和蒙牛在香港的广告是,我们供给香港的牛奶从奶源到生产线都是独立而且更先进的,检验也更严格,保证万无一失。话里话外就是大陆的贱民就配喝三聚氰胺,从此我只买进口牛奶。 稍安勿躁,供港蔬菜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生产供港蔬菜的菜场能卖出比供应内地市场高一半左右的价格。很多农场都争着做这生意。
另外香港蔬菜批发我记得是中资的五丰行垄断的,香港街市上蔬菜零售价格都起码十几二十一斤,比广州深证高一两倍的。这钱也是被国有控股企业给赚了
没必要上情绪,出口产品一般质量更好没几个不知道吧?无非是对方要求更高,价格也更高而已。 肖恩 发表于 2019-12-3 15:15
没必要上情绪,出口产品一般质量更好没几个不知道吧?无非是对方要求更高,价格也更高而已。 ...
你再仔细读读,看看这里都说了些啥。。。 谁tm不生气。。。
一、供港食品安全是“任务”,投入不计成本。
1、主抓供港食品安全工作
据统计,目前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保证供港食品的绝对安全,一直被视为“政治任务”,国内供应港澳食品工作也一直由分管商务部的副总理主抓。
可以说,在内地多年来几乎成为食品安全“灾区”的情况下,正是因为不计成本的国家补贴和前期投入,尤其是行政资源的大量投入,才保证了供港食品的安全奇迹[。
供港食品保证质量该不该?当然应该,做生意么,诚信为上。可是国内人吃的菜和猪肉,也一样是花钱买来的,为何“有关部门”就不肯当成任务,加大投入真正抓一抓呢?仅仅是因为便宜吗?便宜就可以有理由任其成为“灾区”吗?
大家气愤的不是99.9%的保证合格率,而是对港的“超国民待遇”。。。 尤其是目前这个烂摊子下,还要继续吹嘘保证给香港超国民待遇,就十分无脑了。。。
{:223:}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12-4 10:07
你再仔细读读,看看这里都说了些啥。。。 谁tm不生气。。。
早就经济挂帅了。供港蔬菜生产利润高。大家愿意去搞,质监局检验这些蔬菜的费用也是农场自己出的,
又不是领导干部特供。
前面讲过了,内地供香港蔬菜和猪牛批发都是中资五丰行垄断的。卖菜和肉的钱也是五丰行挣了大头 肖恩 发表于 2019-12-4 04:15
没必要上情绪,出口产品一般质量更好没几个不知道吧?无非是对方要求更高,价格也更高而已。 ...
如果是纯粹商业行为,且对内地同胞也实行同等价格同等质量一视同仁,那我无话可说.但是你看看麦帅圈出来的那些,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广东朋友说偶尔有多余的供港食品出售,都是一抢而空.吃人家的剩食都不容易! 围观群众 发表于 2019-12-4 02:43
早就经济挂帅了。供港蔬菜生产利润高。大家愿意去搞,质监局检验这些蔬菜的费用也是农场自己出的,
又不 ...
这事儿显然不是单纯的“市场决定”,你没看人家上面说了吗?“投入不计成本” -- 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如果计入成本的话,恐怕利润就没那么高了。。。
或者反过来说,就得给乡港人涨涨价了。。。
但是现在这样做,就等于用政府补贴来换取供港食品的“物美价廉” -- 虽然价格相比内地还是要高,但是就其质量和成本而言,本应该更高。
本帖最后由 围观群众 于 2019-12-5 03:05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12-4 22:21
这事儿显然不是单纯的“市场决定”,你没看人家上面说了吗?“投入不计成本” -- 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 ...
百分之一百是市场决定的,供港蔬菜种植利润比一般的种菜利润高很多,各地都有动力去搞。广东粤北山区是把供港蔬菜种植当扶贫来推行的。現在搞供港蔬菜种植有二十多个省了。
http://m.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8608.htm
供港蔬菜助力粤北老区精准脱贫
2017-10-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广州10月27日电(记者壮锦)清晨六点,清冷和寂静还笼罩着广东阳山县小江镇下坪村,毛瑞婴和几个合作社的社员已经蹲在挂满露水的农田里,采摘旱地西洋菜了。下午3点前,冷藏车将把当天采摘的1000多斤蔬菜运往香港。
4年前,毛瑞婴带着自家的4亩田,加入了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她算了笔帐,每亩地的租金一年有500元,每个月她能领到260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她就有33000多元的收入。
“这个收入是贫困线标准的10倍以上。”下坪村党支部书记梁庆强说。这个四面都是石头山的地方曾经是活跃的抗日游击区,1948年爆发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梁庆强介绍说,这里23个自然村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但由于农田管理弱,品质上不去,售价长期比较低。
4年前,清远检验检疫局主动联系阳山,帮扶当地发展供港蔬菜种植产业,开拓供港澳等外销市场。森南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首批合格的种植基地之一。”
广东检验检疫局辖区是供港澳食品的主要来源地,目前有供港澳食品备案种养殖基地800多个,各类鲜活食品农产品约占内地供港澳比例的60%-90%,每年货值近23亿美元。
广东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孟传金介绍说,粤北清远、河源、韶关等地的山区污染少、环境好,适合种植无公害的绿色蔬菜。
为了把当地的“绿色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检验检疫部门引进供港蔬菜龙头企业与当地对接,逐渐培育合格的种植基地,助推脱贫致富。
孟传金说,目前有超过10万名农民从这样的供港蔬菜产业模式中获益。
什么不计成本?付出的成本有回报啊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12-4 22:21
这事儿显然不是单纯的“市场决定”,你没看人家上面说了吗?“投入不计成本” -- 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 ...
再看看最近这篇报道,供港蔬菜就是百分百之一百的商业行为。还推广到了云南贫困山区
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2597080.html
润丰:把石碣“供港蔬菜”带到内地,惠及数万农户
作为一家集蔬菜批发市场、基地建设和管理、蔬菜加工、流通为一体的国际蔬菜专业经营公司,润丰公司自2004年发展至今,不仅构建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的无缝隙监管体系和高效运转的溯源系统,还利用专业优势在全国合作建立100多个供港蔬菜备案基地,惠及数万农户,部分生产基地还建立在贫困地区,带动了当地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我是石碣镇人,我的父辈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聚集到深圳黄贝岭村耕地种菜,把种出来的蔬菜交给承包菜地的香港老板运到香港交易。后来,黄贝岭村经济发展起来了,耕地逐渐变成工业厂房,农民无地可耕,我们就又回到了石碣。”润丰公司董事长翟志坚娓娓道来公司的历史,“原先也只是我们自己耕种蔬菜并装车出口运港,后来,因为石碣毛瓜在香港大受欢迎,石碣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蔬菜供港的队伍中来了。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分散,各自为政,导致产业不够集聚,菜品参差不齐,质量无法把控。在这一背景下,由政府引导,种植大户牵头的大型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建立起来了。”
现如今,“香港蔬菜,润丰供应”“买蔬菜,来石碣”,在很多香港人眼中,石碣润丰早已成为放心蔬菜的代名词了。
把石碣“供港蔬菜”带到内地,惠及农户贫困户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的长寨村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在做最后的采摘,不久后,这批合格的蔬菜就要被运往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最后走向香港市民的餐桌。
长寨村供港蔬菜种植基地是润丰公司在昭通市昭阳区建立的三个蔬菜种植基地之一。这3个合作基地占地面积1.2万亩,基地位于昭通市昭阳区靖安镇洪家营村、鲁甸县古树镇。石碣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集供港澳蔬菜加工、批发、物流储运、电子商务及质量检测于一体,具有完善的批发流通体系,在拓展昭通蔬菜的销售渠道、规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带动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云南昭通的三个蔬菜种植基地,只是我们基地版图的很小一部分。”翟志坚介绍,“我们采用‘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不断拓展高标准供港澳蔬菜基地,并实现动态化管理;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有合作供港蔬菜备案基地100多个,遍布宁夏、甘肃、海南、云南、广西等十余省份,种植面积达45万亩,惠及农户数万人。”
翟志坚说,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未来,润丰公司打算将高标准供港蔬菜基地拓展到更多的地方,带动更多农户就业。
“与此同时,我们正打算将现有的交易中心扩容,响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将供港的高标准蔬菜推向大湾区,让内地市民也能不花高价吃到高品质、安全放心的蔬菜。”他透露道。
围观群众 发表于 2019-12-4 14:37
再看看最近这篇报道,供港蔬菜就是百分百之一百的商业行为。还推广到了云南贫困山区
http://dara.gd.gov. ...
有商业公司参与,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商业行为啦?
政府在这其中的推广、扶持,对于扶贫的投入、引导,检疫局的加班加点、精准验收,这些都是“额外”的投入,算不算成本?润丰公司有没有把这部分付给政府?
对内地的食品供应,“理论上”也应该享有类似待遇,实际上呢?
临近香港的内地居民都喜欢去香港买东西 -- 这显然不是用“物价更贵”能解释得通的
本帖最后由 围观群众 于 2019-12-5 05:30 编辑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12-5 03:50
有商业公司参与,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商业行为啦?
政府在这其中的推广、扶持,对于扶贫的投入、引导, ...
质监局检查供港蔬菜,检验费是要出口蔬菜的公司承担的。不是无偿服务
各地政府扶持推广什么出口加工业务,帮助农民扶贫之类本来就是政府本分吧?政府收了税收了费本来就应该干这个吧?
还有按你这逻辑,要搞出口加工业务,政府还要三通一平基础设施,还要搞好辖区治安。这些投入是不是要找郭台铭买单?
MacArthur 发表于 2019-12-5 03:50
有商业公司参与,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商业行为啦?
政府在这其中的推广、扶持,对于扶贫的投入、引导, ...
我就在东莞深圳一带住过几年,去香港购物除了买奶粉之类是因为怕了假货,主要是香港的东西便宜,因为香港进出口基本完全免税。前几年大把人去香港买iphone就是这个原因 本帖最后由 锦候 于 2019-12-5 08:49 编辑
数据说话,来点干货吧!数据有些老,最近的找不到。需要注意的地方用红色标出来!@MacArthur@清凉山
香港蔬菜市场情况:
九十年代以来,香港每年进口蔬菜在40万吨左右,其中从内地进口蔬菜一直保持在25至28万吨,约占市场供应量的65%,其余35%由香港本地蔬菜和其他进口蔬菜占有。
据香港统计处统计,1999年香港共进口蔬菜55.8万吨,货值24.5亿港元与1998年的40.2万吨和23.4亿元相比,数量大幅增长38.8%,这主要是1998年内地放开蔬菜经营后,由于经营主体的拓宽,使得到货量明显增长。 这个和下文的“供应渠道”结合起来看。
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蔬菜供应者。1999年内地供港蔬菜货值13.6亿港元,比1998年增长17.6%,占香港同期蔬菜进口货值的55.7%,比1998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 2000年1-2月,内地进口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到63.1%,供货值亦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5%,内地供港蔬菜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是仅次于中国内地的较大的供应者,但比重有下(降)的趋势,1999年香港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进口蔬菜分别5.6亿港元,1.6亿港元,0.9亿港元,占香港同期进口总值的23%,6.5%,和3.5%,近二年对港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香港蔬菜转口情况
香港进口的蔬菜中紧40%用于转口,转口额1997年为12亿港元,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降为10.3亿港元,1999年恢复增长达12.8亿港元。 香港从内地进口蔬菜的4成是用于转卖赚钱的,干的还是个二道贩子的活儿。香港的蔬菜转口,多数是由内地经港转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少数由其他国家和地区转入内地。1999年,转往的其他国家地区主要有印尼2.68亿港元,马来西亚1.65港元,日本1.17港元,新加坡1.02港元,美国0.69亿港元,加拿大0.3亿港元,荷兰0.28亿港元,台湾0.28亿港元。而转入中国内地的蔬菜额为2.01亿港元。
供应渠道
1998年4月1日以前,内地供港蔬菜主要由内地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主要是食出公司)供货,香港广南行,五丰行总代理,将蔬菜批发给香港菜联行,再由菜联行最后批发给蔬菜零售商或自销。 这一条划重点!注意日期哈!1998年,21年前这个政策就取消了!
1998年4月1日,内地对供港蔬菜取消配额,放行证放开经营后,内地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均可从事经营供港蔬菜业务。一些港商直接到内地收购蔬菜,然后委托内地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或海南,深圳和珠三角洲租地种菜,然后出口到香港,即所谓的一条龙服务(香港菜商自己到内地收购蔬菜,运输,在港销售)。放开经营后,内地供港蔬菜的经营渠道变化较大,已由过去的亿国有外贸公司为主,演变为多种经营主体共同参与供港蔬菜的格局。
现在已经不是国家统购统销供港蔬菜了,利润当然也不会是国家赚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