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印象(2)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9-4-13 20:22 编辑在西班牙统治下,路易斯安那南方沿海形成了独特的Creole文化,这是法裔、西班牙裔、西非黑人、加勒比海文化的混合,涵盖建筑、餐饮、音乐等很多方面,如今在新奥尔良常见的带铁花柱廊阳台的多层小楼就是典型的Creole建筑。
其实人们沿街看到的都是前脸,Creole建筑很内秀的,狭窄的前脸掩盖了很深的进深。一般是四合院一样的格局,但侧房位置只是高墙,用于与邻家分隔。这样的传统街区不像现在的郊区独立房,房子与房子之间是没有间隔的。前屋与街道之间只有人行道,没有花园;后屋直接顶着另一家的后屋,那家的前屋面向下一条街道。也就是说,一家人基本上占了半个街区的深度,前后屋面积加起来超过1000平方米(约10000平方英尺)的司空见惯,适合大家庭居住。如今大多分隔为几家居住,也有豪门独住的。沿街一面较高,较豪华,是主人家住的;进深底部较低较简陋的是佣人家庭住的,还有厨房什么的;中间是一个不小的天井院子,有花草树木水池,还有铺砖地面,放几张椅子,树荫下、水池边坐坐,很适合南方(这里在美国成为Deep South,和佐治亚那样的South还不同)的夏天。这里才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在美国时代,Creole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的音乐传统最后演变成布鲁斯、ragtime和爵士音乐。注意,这和Cajun文化不一样,两者在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并存。
新兴美国怀着对英国的芥蒂,与拿破仑的法国通商,尤其是向法国大量供应粮食和木料。这还是日不落时代的大英帝国,动用起海上禁运的大杀器,截停美国商船,没收美国货物,无偿征用美国船员。另一方面,新生美国对于国境这样的琐事不以为然,把英国势力赶出北美似乎水到渠成,美国本来就是United States,连上下加拿大(现安大略和魁北克、大西洋身份)一起unite进来岂不顺理成章?一来二去,1812年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这一年,拿破仑灰溜溜地从莫斯科败退,英国和美国也打上了。英军打进华盛顿,一把火烧了白宫;美军则冲进多伦多打砸抢。更要紧的是,英军舰队封锁了切萨皮克湾,巴尔的摩之战打得一团浆糊,但美军最终顶住了英国舰队,黎明时依然在硝烟中飘扬的星条旗激励了Francis Scott Key写下了《星条旗永不落》。
英军在巴尔的摩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想到新奥尔良找回场子。安德鲁·杰克逊带领一支杂牌军,在夏尔麦特(Chalmette)迎战优势英军。安德鲁·杰克逊赶在英军到达之前,加宽加深了运河,趟水进攻的英军在密集火力下伤亡惨重,指挥官帕肯汉姆少将也阵亡了。
夏尔麦特是密西西比河弯与沼泽地之间的一片平地,英军没有像魁北克城那样从水上绕道攻击,而是正面攻击,既有英军轻敌的因素,也有忌怵河岸美军要塞的因素。但战斗中,英军伤亡2000多人,美军只有60多人伤亡。惨败后,英军断了对新奥尔良的念想,灰溜溜走人了。
安德鲁·杰克逊的美军里,正规军屈指可数,更多的是白人、混血自由人和自由黑人的民兵,最得力的是一支法裔志愿军。这支让·拉斐特(Jean Lafitte)带来的不对说穿了是贩卖黑奴的黑帮,枪法好,心狠手辣,他们参战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黑奴生意,英国人是打着解放黑奴的旗号来的,在夏尔麦特战场上,凡是穿过战线抵达英军战线一方的黑人,立刻自动获得解放,也确实有一些黑人这么做的。
说起来,这些法国佬的黑奴生意真是做得可以。从海地和古巴来的法裔种植园主带来很多黑奴,一下子把新奥尔良的黑人比例提高到60%以上,本来当时黑人比例最高的南卡查尔斯顿只有50%多。
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南方如今依然黑人非常多,而且操口音很重的英文。在机场弄租车的事情的时候,那个黑人女孩子说了好几遍,但我愣是听不懂。心想平常英文交流没问题啊,哪怕是伦敦的Cockney English也能对付,但怎么就是听不懂新奥尔良英文呢?
再重复一遍:黑人真多啊!白人也多,不过东亚人和印度人非常罕见,在新奥尔良愣是没有看见一个中国饭店,中国超市更是别提了。不过在会场上,常见的 “族群平衡”又回来了。感觉会场上的东亚人可能足足把新奥尔良的东亚人口翻了一番呢。
似乎应该是南卡 “北卡查尔斯顿” indy 发表于 2019-4-13 19:28
似乎应该是南卡 “北卡查尔斯顿”
果然是南卡{:2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