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悼念凌解放先生
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悼念凌解放先生2018已经将近尾声,在萧逸之后又有一些熟稔或者听说过的名人逝世。相声界的常贵田,电影界的贝托鲁奇等等。这些似乎都有些印象,但是又凑不出来的名人事迹的人物走了;也就不好些什么东西来感叹了。于是只好在十二月写了二十四诗品读古文的《叹逝赋》,借着陆机的名作抒发一下心情。没想到叹逝赋写完,便又有了凌解放去世的消息传来了。作为一个长期阅读帝王系列的读者,康雍乾三部书已经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作品了。在有机会粗读一下清史稿之前,也是这三部书成了我对于这中华帝国最后盛世的主要印象。所以说,和金庸类似,我似乎也必须要写点什么来悼念一下这个颇有些“阔面重颐”的河南作家了。
我读二月河,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的。97年的时候,雍正王朝初播。我在那一年上了大学。并不算儿时记忆,只是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颇有些惊心动魄的味道。于是便接着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天书开始了新的征程。雍正、康熙、乾隆之后,还有爝火五羊城的同治和最后的挣扎光绪。那个时候对于这些书,其实是和武侠小说一般看待的。甘凤池、吴瞎子、黄天霸还有端木世家,都是和江湖一般的存在。更不用说易瑛、贾世芳之类的神异之士。所以读起来倒也并不涩滞,再加上宫闱秘闻、官场轶事、文人玩笑以及征战故事;每部书读起来都是颇有味道。再后来,便知道这是河南南阳的作家——虽然祖籍在山西。就又更多了一份亲近之感。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么其实写悼念文字与之前悼念萧逸差不多。悼念的虽然是已经逝去的作家,但是目标却是自己曾经存在的青春。一番唏嘘感慨之后,免不了再拉出来些陈年旧事感慨一番;感叹人生苦短,良宵易逝。但是对于这个看起来肥头大耳,却又在文字上劲健锋利的作家来说。这么悼念,等于隔靴搔痒,等于借逝者的酒浇自己的块垒,等于消费甚至是浪费了这样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在这些似是而非的清代故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东西。毕竟,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来一个段子。唐国强演的雍正其实是帝王系列里最出彩的人物。而唐国强也正因此成了皇帝专业演员,从雍正直到秦始皇;再加上之前的诸葛亮与后来的张居正、颜真卿。网友们一度戏称,如果把中华上下五千年排成电视剧,那么这电视剧的高潮之处必定会出现一个唐国强。这反过来也可以看出,二月河先生塑造人物能力的强大。把雍正这个在之前一直是夹在康雍乾之间的以反派形象出现的皇帝写出了励精图治,写出了宵衣旰食。
公平的说,雍正的形象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最近的网络上流行的“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朕实在不知该怎么疼你才好”。其实都是这个在雍正剑侠图中被血滴子而搞坏了名声的皇帝真实的一面。二月河写康熙,开疆扩土,雄才大略;却又夹杂些儿女情长。虽然也很不错,但却不怎么真实,总有些雾里看花和硬加感情戏的感觉。二月河写乾隆,已经颇带出来了些帝国斜阳的陈腐感觉;写的更像是官场纪实,反而对于乾隆却并没有多少立得住的东西。而就是写雍正不同,雍正之前九子夺嫡的勾心斗角堪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权谋的集大成之作。中华文化中的罗织经、小人经、仕经,止学、度心术和守弱言等等伎俩,基本上在其中都有所体现。雍正登基之后的描写就更是惊心动魄,反腐、改制、治水、用兵。把一个封建帝王朝乾夕惕的兢兢业业之态描绘的纤毫毕现。而且秉着当代文学作品“矫枉必过正”的思维方式,就像姚雪垠把李自成造反的基本队伍“老八队”写得像老八路类似。雍正勤政的感觉都能依稀看出俺所最崇敬的总理的影子。所以说二月河的帝王系列,精髓便是这个像极了当代史的雍正部分。
再加上一点八卦吧。二月河成名之前研究红学,便因为论文投稿被红学家冯其庸所发掘。而其后从康熙开始写着惶惶500万言的帝王系列。到88年完成了康熙大帝,一下名声鹊起。而且陈道明的电视剧在九四年播出,也赚足了人气。但是二月河却从没有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这个号称中国当代小说最有含金量的奖项。茅盾文学奖主要对象是长篇小说,四年一评。在二月河成名之前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中就有凌力写顺治的《少年天子》。个人以为,少年天子比康熙大帝都颇有不如,更不用说雍正皇帝了。似乎第四届也就是89到94年的区间,康熙大帝入选应该是很有希望的。但是哪一年,最高票当选的是王火的《战争和人》,连陈忠实的《白鹿原》都屈居次席。好吧,虽然我承认比起白鹿原来康熙大帝确实差些,比起战争和人来,康熙大帝在手法精纯和史诗感上也确实欠缺火候。不过到了第五届,这个事情似乎就有些特殊的味道了。
第五届的时间是95到98年,这个时候《雍正皇帝》已经风靡大江南北。只是电视剧尚未上映。而且二月河此书据说在1995年10月的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初评读书班上,《雍正皇帝》在参评的120部作品中,在无记名投票中,以历史小说第一名入围20部候选作品。但是最后第五届的获奖名单按票数依次如下: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尘埃落定》和《茶人三部曲》我也觉得不错。但也至少和《雍正皇帝》算是半斤八两。《长恨歌》可能是口味问题,我不喜欢;而且从格局上也不如《雍正皇帝》。当然这还可以见仁见智。但是《抉择》这样的时代产物是在忝居其中。其实要说反腐,《雍正皇帝》中也有,而且还反的更残酷,揭穿弄虚作假的山西自巡抚一下的一片贪官,腰斩科场舞弊的首辅族弟……也许是《抉择》更符合当时的形式吧,毕竟文艺归根结底都还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之后的四届,二月河就如同村上春树一般,呼声也有,但是却难以获奖。而后面四届,个人以为,就算是《张居正》《历史的天空》这样的佳作,贾平凹,莫言,李佩甫这样的牛人。也都最多不过与二月河的作品半斤八两。记得好像有段子调侃茅盾文学奖的形式,在网络普及的新时代,这些评委已经到了作品根本看不全。而因此评出来的获奖作品读者们全不看的尴尬境地。
不过还好,此时的二月河先生早就在2006年的第一节作家收入排行榜中,以1200万的版税收入排到了次席。最好的碑碣是人们的口碑,也许这才是市场最好的选择。而对于马上要迎来第十届的茅盾文学奖,这个似乎也是一个考验。如果像现在日趋没落的十大金曲榜一样的话,那么套用郭德纲的相声说法——说明这个奖“已经被时代的马车无情的抛弃了”。
闻所未闻的十大金曲
再把话题拉回到二月河身上。作为一个常年的金庸爱好者,二月河的书接受起来很惬意也很习惯。就像是吃惯了洛阳水席的人到了陕西一样,饮食风格相近,口味相似。所以俺也忍不住又一次消费了一下逝者,在民间传说的73岁坎儿上,老先生据说是猝然发病,安然逝去,愿凌老先生安眠。哪怕阅尽帝王繁华,人间百态;也将在日暮冉冉之间渐行渐远…… 二月河
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 悼念二月河。 洛阳水席贼难吃…… 知之后哀 发表于 2018-12-17 11:15
洛阳水席贼难吃……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离乡久远便经常怀念故乡的味道。 那“十大金曲”,确是闻所未闻!
看人名就觉得不行,看歌名更觉得不行不行:lol 想到那么多人把小说历史剧当历史 ,很汗
今年,唉~~
二月河三部曲,康熙大帝的文笔相当一般,乾隆皇帝时候文笔明显熟练了可又有点缺乏激情了,因此雍正皇帝写的是最好。 可以清晰地看出来一个作家文字能力的不断进步。 虽然对那个结尾确是略有微词...
也有些人对他的史实功底有质疑,不过窃以为文学和史学要求不一,不便于一概而论。
xie兄文笔深邃,情深意长啊,也是性情中人+文字中人~~ {:222:}
好多人忘记了,唐国强当年是毛泽东特型演员,只是因为年轻才阴差阳错成了奶油小生。所以其实他演帝王算是本职。 老票 发表于 2018-12-17 13:57
今年,唉~~
票兄过奖了。就是不务正业的写点东西而已。俺没啥性情,文字也是稀烂。
给个建议,红肠还是吃了吧,变成校长也没啥。人生在世,有贤妻且赠美食,这小日子让人艳羡啊。
话说俺家领导早就发话——“你那个体重到了200以内再吃肉吧”:lol
城东山水 发表于 2018-12-17 14:14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样的破玩意儿不值得推崇。
又是一个彼之砒霜,我之蜜糖…… 城东山水 发表于 2018-12-17 14:14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样的破玩意儿不值得推崇。
阁下说说你推崇什么样儿的玩意?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12-17 14:46
好多人忘记了,唐国强当年是毛泽东特型演员,只是因为年轻才阴差阳错成了奶油小生。所以其实他演帝王算是本 ...
猫帅好。
毛泽东我只认古月,实在是太像了。
唐的眉眼差一点儿,权威过肃,而诚挚天真不足。 xiejin77 发表于 2018-12-17 14:57
猫帅好。
毛泽东我只认古月,实在是太像了。
他是按中青年毛泽东储备的。古月比较接近中老年毛泽东。实际上唐国强演陕北时代的毛泽东挺合适的。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12-17 14:46
好多人忘记了,唐国强当年是毛泽东特型演员,只是因为年轻才阴差阳错成了奶油小生。所以其实他演帝王算是本 ...
不对吧。
唐国强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岛市话剧团,1975年拍摄了八一厂战争片《南海风云》,饰演男主角于化龙。1979年,拍摄《小花》,饰演男主角赵永生,一炮走红,开启了“奶油小生”阶段。
1990年,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诸葛亮才卸掉了“奶油小生”的包袱。
1996年,唐国强在电影《长征》中第一次饰演毛泽东,但反响平平。
2000年,他在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中第二次饰演毛泽东,反响不错。
2001年,他在电视剧《长征》中第三次饰演毛泽东,赢得广泛好评,这才算真正开启了他毛泽东专业户的道路。
白鹿原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第一名吧! 城东山水 发表于 2018-12-17 14:14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这样的破玩意儿不值得推崇。
前面那两句好象是太祖批判旧文艺的用语。 duanjian 发表于 2018-12-17 15:07
不对吧。
唐国强1970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青岛市话剧团,1975年拍摄了八一厂战争片《南海风云》,饰演男主角 ...
猫帅说的没错。
唐国强当年从青岛调到总政还是哪个京区单位,就是用毛泽东特型演员的名义。
在南海风云之后,小花之前。 我还没吃过洛阳水席{:202:} 猪头猪脑 发表于 2018-12-17 15:38
白鹿原是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第一名吧!
既然猪老师把话题扯出来了我就多说几句。
其实我并不想吐槽茅盾文学奖的,这其中原委实在是不怎么样。中国作家网也就是中国作协的专网名单次序就是我给的次序。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 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 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按照投票和影响力来看,白鹿原都应该是第一。但是心虚,不敢把白鹿原放在第一,为什么呢?因为白鹿原号称是以修订版入选的,而且是评委与陈忠实协商的修订版。评奖的时候白鹿原的修订版尚未出版。这个大笑话实在是让人质疑这个奖的公正性。而且这第四届,除了白鹿原,其他三部也都不过尔尔。要知道这可是94年,如果按照94年算的话,公平的说,雍正皇帝绝对PK的下来白门柳。而且94年其他的有什么?听了你就会更觉得奇怪,杨绛的《洗澡》、张炜的《古船》;比起来,这两部哪一个比《骚乱之秋》差?
换了这角度看起来,又会觉得如果没有白鹿原入围的这块遮羞布,这第四届简直就是个笑话。
反倒是第5届还算是相对公允一些。
我所说的评委看不全,其实是从第八届爆出来的。第八届的日程安排:
178部长篇小说参评,5月16日公布目录,8月20评奖揭晓,95天61个评委连读带评
茅盾文学奖是长篇小说,13万字以上,这个节奏是不可能看完全部作品的。
所以猪兄的批评我接受,我之前含糊的说法。只是不想节外生枝再去说这些。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是茅盾文学奖入选清单从第六届之后,便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作品了。
附上全部清单:
届次 评选时段 得主 作品
第一届
1982年
1977
〡
1981
魏巍 《东方》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
莫应丰 《将军吟》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
古华 《芙蓉镇》
第二届
1985年
1982
〡
1984
张洁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刘心武 《钟鼓楼》
李准 《黄河东流去》
第三届
1991年
1985
〡
1988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凌力 《少年天子》
孙力
余小惠 《都市风流》
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
霍达 《穆斯林的葬礼》
萧克 《浴血罗霄》(荣誉奖)
徐兴业 《金瓯缺》(荣誉奖)
第四届
1997年
[注 1]
1989
〡
1994
陈忠实 《白鹿原》(修订本)
王火 《战争和人》
刘斯奋 《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 《骚动之秋》
第五届
2000年
1995
〡
1998
阿来 《尘埃落定》
王安忆 《长恨歌》
张平 《抉择》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
2005年
1999
〡
2002
熊召政 《张居正》
张洁 《无字》
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 《英雄时代》
宗璞 《东藏记》
第七届
2008年
[注 2]
2003
〡
2006
贾平凹 《秦腔》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麦家 《暗算》
周大新 《湖光山色》
第八届
2011年
2007
〡
2010
张炜 《你在高原》
刘醒龙 《天行者》
毕飞宇 《推拿》
莫言 《蛙》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
2015年
2011
〡
2014
格非 《江南三部曲》
王蒙 《这边风景》
李佩甫 《生命册》
金宇澄 《繁花》
苏童 《黄雀记》
明年就要开始第十届的评选了,但是,长篇小说的影响力已经渐趋消退。大众的焦点都在网文之上。也许,小说界也需要出现一个类似郭德纲的人物了吧。 猫元帅 发表于 2018-12-17 14:46
好多人忘记了,唐国强当年是毛泽东特型演员,只是因为年轻才阴差阳错成了奶油小生。所以其实他演帝王算是本 ...
奶油小生这个词是咋来呢?
当年拍戏耗得时间比较长,经常一年就拍一部。
拍小花的时候,唐国强过生日,陈冲问要买点啥礼物,唐说我就爱吃奶油蛋糕,陈冲说,我的哥啊,你可真是个奶油小生啊。这话在组里传来传去就叫开了。小花转过年来票房丰收得奖无数,组里人外串的机会一多就把这个外号传遍大江南北了。
但总的来说,唐的演技比较固化可塑性不高,看看跟他同期的演员朱时茂可以说在角色选择宽度上完全碾压他。
页:
[1]
2